论死者人格权保护

来源 :商业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F52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关于死者人格权的保护已有很多学者进行过讨论,在目前带该存有四种学说,每一种学说都有其倾向性和不足。本文拟从对学说的研究方面起初个人对死者人格权保护的观点,并对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立法建议。
  关键词:死者人格权;保护
  人格有三种含义,其一,人格是指一种抽象与平等的法律地位,它是权利取得的基本资格,从民法的角度来看,人格是指具有独立民事主体地位的个人和组织;其二,是指作为民事主体必备条件的民事权利能力;其三,从人格权的客体角度来理解人格概念,即认为人格是一种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为维护主体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人格权以主体享有的人格利益为客体,人格利益分为一般人格利益和个别人格利益,前者主要指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后者包括生命、健康、姓名、名誉、隐私、肖像等个别人格利益,并不是对人的身体的利益,而是人的人身和名为自由、安全及精神自由等利益。人格利益大多体现为一定的精神利益,它一般不像财产利益那样具有有形的特征,尤其是名誉、肖像、隐私、贞操、自由等利益,都是行为与精神的活动,自由和公正的利益是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而构成,对这些人格利益的侵害必然造成主体精神上的痛苦,损害的只能是主体的精神利益。人格是人格权的载体,人格的产生或消灭将导致人格权的享有或丧失,在现代社会,没有无人格的人格权,亦没有无人格权的人格。人格利益是主体固有的,但是人格权作为一种权利,是法律赋予的而不是天赋的,因此,当自然人死后,随着其人格的丧失,人格权也随之消灭,但其人格利益并不当然随之而消灭,还产生了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特殊问题。
  一、关于死者人格权保护的几种学说
  1、第一种观点认为,自然人死亡后,仍可以继续享有某些人身权。有的认为,自然人死亡后民事权利能力仍部分继续存在,如死者名誉权。有的认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可以分离,即尽管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但自然人仍然可以在死后享有某些民事权利。该观点认为,死者可以成为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人身权、隐私权的权利主体,直接受法律保护。
  2、第二种观点认为,对死者生前人格权进行保护,法律所保护的是法益,而不是死者的权利,死者不可能成为民事权利主体,更不可能享有权利。但因为人格权中有社会利益因素,法律有必要对此进行保护。该利益受他人侵害,会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侵犯社会公益、违反社会道德,并造成其近亲属的精神痛苦,因此,其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该观点阐述了与权利能力理论相分离而独立存在的“法益说”,具有合理性。
  3、第三种观点认为,人格权是专属权,不能继承,但是人身权与人身利益不可混为一谈,后者具有可继承性。就名誉而言,继承人所取得的不是名誉权,而是名誉利益的所有权。死者的身体利益,人格利益和部分身份利益都可以继承。名誉利益也可以由法律主体,以遗嘱方式遗赠给他人。
  4、最后一种观点认为,自然人死亡后,民事权利能力终止,一切人格权即告消灭。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根据公民通常的观念,死者的名誉、荣誉、隐私,往往影响对其近亲属的社会评价,因此侵害死者名誉、荣誉、隐私等实际上就是侵害其近亲属身份利益。如果侵害,则其近亲属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向法院提起侵权损害赔偿之诉,要求侵权人直接对其承担侵权责任。
  笔者较赞成近亲属权利保护说和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说的结合。
  民法中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权利能力是公民拥有权利的基础。那么也就是说,当自然人死亡后,他就必然不再享有权利。那么当然也就不具有人格权。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死者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因而,法律主体死亡后,自然不应再享有民事权利,所以,认为人格利益继承说是保护死者名誉权的主张不能成立。如果承认了死者的人格权,即死亡人也享有权利,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他也应该拥有其他权利?这样必然会带来其与亲属、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关系的混乱,不利于法律的有效运行。
  二、我国立法保护现状: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方式侵害遗体、遗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7条:“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父母子女配偶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子女的。可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三、对我国关于死者人格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1、提出保护的主体。
  可以把司法解释中的规定列入民法人格权的规定,即:“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父母子女配偶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子女的。可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作为死者近亲属最有资格成为死者人格利益代理请求权的主体,即由死者的近亲属作为死者人格利益的代理请求权的首选,且排位如下:第一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序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第一顺序的代理人缺位,第二顺序的代理人才能够行使代理人的权利。
  2、关于保护的内容
  (1)基于对侵害死者名誉的保护
  在死者名誉受到侵害时,死者的亲属所获得的社会评价降低,或者其人格尊严受到损害,其对死者的追思怀念之情受到伤害,这都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因此损害死者的名誉,有可能构成侵害死者近亲属的名誉权或者人格尊严,死者近亲属可以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格权而获得法律救济,包括要求停止损害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行为。只要进行恰当的法律解释,就可以给予死者近亲属充分、合理的法律保护,并间接地对死者的生前人格利益予以合理的保护。
  (2)基于对侵害死者肖像的保护
  关于此项利益的保护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因为使用死者肖像并不像侵犯死者名誉那样必然侵害死者近亲属的名誉权或人格利益。只在侵害死者近亲属名誉权或者人格尊严的情况下,才能够主张侵权。因为死者如果是公众人物且使用其肖像是为了公益目的,而非营利目的,虽然侵犯了死者的某些利益,但是对其近亲属不造成伤害,或者从社会一般观念来看是须予以容忍,则不构成侵权。但是如果利用死者肖像进行犯罪活动,造成死者名誉下降并且影响其近亲属名誉,或者使用死者肖像从事不恰当的活动,影响了死者的名誉。其近亲属就可以提起侵权诉讼。
  (3)基于对侵害死者遗体、遗骨的保护
  侵犯死者遗体、遗骨的行为略微有些特殊。通说认为,尸体是物,可以发生继承,继承人对其有所有权,但是该物非常特殊,基于一般社会伦理,该权利的行使应当受到特别大的限制。 从一定意义上说,尸体是一种对于死者亲属以至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物,侵犯尸体,不仅仅是侵犯死者继承人的所有权,而且是对死者亲属感情的极大伤害,应当认为同时侵犯了其亲属的人格尊严,须承担侵权责任。
  3、 保护的期限。
  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具体期限应视不同的利益内容而定。参照《著作权法》的规定,直接规定对死者的人格利益保护期限为50年,超出此期限的,不再予以保护。第二种观点主张应坚持现行司法解释的做法,根据死者的近亲属的范围决定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期限,这就是形式上没有期限而实质上有期限的做法,死者的近亲属不存在了,对死者的人格利益也就不再保护了。
  作者简介:张志,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2012级经济法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英语的世界主导地位不会削弱,还会保留它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它是属于世界的。话虽如此,英语在国际生活中的支配地位毕竟是英美国家获得成功的象征。非英语国家的人民在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或在国际交往中仍然因为母语不是英语而常常感到处境不利。  关键词:英语翻译;教学;对比  一、 翻译性教学于原生态教学  1.翻译性教学  近年来教学法在不断改进,大多数人
期刊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当前社会利益主体和利益形式日趋多样化,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差别的新形势下,检察机关服务联系群众工作不仅范畴更广、更为复杂,而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说明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检察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检察机关公信力建设重
期刊
中图分类号:DF438.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年来,票据融资现象在我国逐渐升温,这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相关票据立法不足,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这再次引起人们对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思考。其实,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在法律和现实之间做出一种选择。这已成为当前摆在每个票据法研究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就是通过对票据无因性的概念、法律效力、立法方面等入手,结合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夫妻财产制度处于不断更新过程中。尤其是随着新婚姻法解释三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社会潮流。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中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变更和演替,对夫妻财产制度进行整体性的阐述与把握。主要介绍了五种与夫妻财产制度息息相关的制度,一是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二是夫妻约定财产制度,三是夫妻特有财产制度,四是夫妻共同债务制度,五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制度。虽然这些制度仍有待完善的地方,但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取得积极进展,但餐桌污染仍是困扰监管部门和公众的难题。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对食品安全实行社会共治,提升食品安全的社会治理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在南宁实行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有利于加强南宁食品安全的社会共管,是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公共服务分散不均、监管力量相对不足和微观环境
期刊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2013年 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首次出资比例公司设立时股东首次出资比例,也不再限制股东货币出资比例。从资产信用到资本信用,从法定资本到授权资本,究竟会对中国的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先简单介绍公司法重大修正的具体体现,公司法关于注册资本的重大修正背后的原因,关于公司注册修
期刊
中图分类号:F6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进行了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的改进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值得推广。  关键词: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改进;铁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水中铁的经典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设备简单,特别适用于基层实验室[1-2]。加热是该方法检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步骤。池州市供排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实际操作,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传统PC机为客户端的机房普遍存在管理不便、能耗高等缺点。“云终端”以管理方便、能耗低等多种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但不是所有机房都适用这种技术。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机房;应用分析  虚拟云终端是采用云计算技术和桌面虚拟化管理平台,将桌面操作系统、应用、数据等,由终端个人电脑处理的事务迁移到数据中心,从而解决传统终端模式的存在的弊端。  1.传统机房面临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以非法手段获取口供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制的重点。非法手段无疑会对供述者情感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产生继续效力,对供述者合法程序下的正常供述产生影响,那么,从情感层面分析非法口供排除规则是可行且有意义的,在司法实践中都会涉及主观情感因素来判别所作供述之证明能力,继而认定非法口供并将之排除。  关键词:非法证据;刑讯逼供;威胁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15.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3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适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13C122)研究成果。  摘要: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的修订,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司法解释上升到了法典的高度,确立了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和立法历程谈起,分析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