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调查发现,作文教学中85%的学生不喜欢教师的评语,对教师的评语一翻而过、无动于衷。原因是教师评价作文时往往只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优劣,不考虑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而导致评语太过空泛、笼统,毫无激励性。其实,小学生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只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免不了,这是最正常不过了。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审视他们的习作。学生每次完成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为此,面对学生送交的习作,不妨以人为本、用心评价,针对不同习作程度、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因人施“评”,用清新、亲切的语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作文,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
—、精益求精
这类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强,作文时条理清晰、文笔流畅,文章立意选材都较有新意,在班内经常作为范文宣读,是作文的佼佼者。因此,在评价时要做到:
1.发散创新。
目前作文要求不作统一,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和发散性,而作文时,受一定的时间限制,学生往往题材落入俗套,来不及把最好的构思、文采呈现。评价时,对这部分学生要提更高的要求——多角度选材,力求创新。给予的评语可以是:你是一位创新型人才,思维相当活跃,难道不想换个角度试试自己的才干吗?来吧!或:这是你的作品吗?老师怎么触摸不到你跳跃的灵性呀?是不是再琢磨琢磨?这样充满赞美、激励、信任的评语,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2.客观公正。
给学生打等第时,不能因为基础好就苛刻,这样会打击其信心和积极性;又不能因为其发挥不好而故意打高分,这样会使敏感的他们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要恰如其“分”,让学生真正为自己的努力而拥有成功感、自豪感,为自己的不足而焦急、拼搏。对待习作中较好的一面要给予肯定,欠缺的一面要指出努力方向,可评价:立意有创新,但在人物心理刻画上还要深刻、细致些。要多揣摩。努力吧,成功向你招手。这样的评语,寄予厚望,激励着学生,对自己能继续前进和领先满怀信心。
二、不鞭自蹄
这类学生思维中庸,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他们抱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消极思想,易满足现状,得过且过,不肯努力拼搏。因此,在评价时要做到:
1.感召促进。
评语要有感召力,要触其内心,催其奋进。如:你是一位很有潜质的学生,为什么不拼搏一下,成为班级的佼佼者呢?就这样……多可惜呀!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这样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我能行”,只要加把油,就能成功,从而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2.实事求是。
评分要实事求是。这类学生,分数高些,易产生侥幸心理——“拦路虎”也不过如此;分数低些,则垂头丧气,索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此,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三、降格以“升”
这类学生往往因为作文能力差而信心不足,容易怀疑自己作文的观点和题材,不敢多问老师,羞于和同学交流讨论,失败感、自卑感较严重。因此,评价时要做到:
1.析因下药。
对学习态度认真,作文能力差的学生可给予:作文的关键是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语言的积累。只要做一位有心人,没有翻不过的山。有困难,欢迎随时找我——你的朋友。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切无所谓的学生可给予: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暴自弃,是对自我的否定。老师不相信你是这样的人!请记住爱迪生的名言: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这样的评语,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希望,减轻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促使他们在态度和行动上改进。
2.促扬风帆。
不管习作写得多不成功,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好,也要发掘其闪光点并喝彩:呀,这个词多妙,老师禁不住为你喝彩。对,作文就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用好的,没什么难的。评讲时,在班内大张旗鼓地表扬,使其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坚定前进的步伐。
四、恩威并行
这类学生思维灵活,对手生活有极强的敏感度,但习作态度不端正,随随便便,敷衍了事。对此,评价时要做到:
1.点到为止。
对习作中见解独到、富有创新点给予表扬:观点新颖,语言独到。以激发其创造思维,调动其积极性,但只能点到为止,不可展开,以免助长其敷衍交差之风。
2.严格要求。
这类习作往往短小精悍,观点新颖,但往往语言积累不够,影响文章的表达感染力。此时,打分要从严,并附上批注:文章立意选材都颇有新意,为什么只得“良”?你是聪明的学生,好好想想吧!老师期待你的蜕变。这样,既对学生敲响了警钟,让其反思自身的缺点,又保住了学生的自尊,同时还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与期望,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真正从内在要求进步。
作文评价只有以人为本,因人施“评”,用情感式的评语,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用商量的语气就作文文体进行探讨,一改说教者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情、挚爱,自然,也就愿意敞开心灵与老师交流。这样,不仅融洽了师生的关系,而且学生从中受到激励,享受到作文的快乐。那么,作文教学才会真正落到其训练的本质,我们又何愁学生的心灵之花不绚烂怒放呢?
—、精益求精
这类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强,作文时条理清晰、文笔流畅,文章立意选材都较有新意,在班内经常作为范文宣读,是作文的佼佼者。因此,在评价时要做到:
1.发散创新。
目前作文要求不作统一,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和发散性,而作文时,受一定的时间限制,学生往往题材落入俗套,来不及把最好的构思、文采呈现。评价时,对这部分学生要提更高的要求——多角度选材,力求创新。给予的评语可以是:你是一位创新型人才,思维相当活跃,难道不想换个角度试试自己的才干吗?来吧!或:这是你的作品吗?老师怎么触摸不到你跳跃的灵性呀?是不是再琢磨琢磨?这样充满赞美、激励、信任的评语,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2.客观公正。
给学生打等第时,不能因为基础好就苛刻,这样会打击其信心和积极性;又不能因为其发挥不好而故意打高分,这样会使敏感的他们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要恰如其“分”,让学生真正为自己的努力而拥有成功感、自豪感,为自己的不足而焦急、拼搏。对待习作中较好的一面要给予肯定,欠缺的一面要指出努力方向,可评价:立意有创新,但在人物心理刻画上还要深刻、细致些。要多揣摩。努力吧,成功向你招手。这样的评语,寄予厚望,激励着学生,对自己能继续前进和领先满怀信心。
二、不鞭自蹄
这类学生思维中庸,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他们抱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消极思想,易满足现状,得过且过,不肯努力拼搏。因此,在评价时要做到:
1.感召促进。
评语要有感召力,要触其内心,催其奋进。如:你是一位很有潜质的学生,为什么不拼搏一下,成为班级的佼佼者呢?就这样……多可惜呀!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这样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我能行”,只要加把油,就能成功,从而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2.实事求是。
评分要实事求是。这类学生,分数高些,易产生侥幸心理——“拦路虎”也不过如此;分数低些,则垂头丧气,索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此,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三、降格以“升”
这类学生往往因为作文能力差而信心不足,容易怀疑自己作文的观点和题材,不敢多问老师,羞于和同学交流讨论,失败感、自卑感较严重。因此,评价时要做到:
1.析因下药。
对学习态度认真,作文能力差的学生可给予:作文的关键是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语言的积累。只要做一位有心人,没有翻不过的山。有困难,欢迎随时找我——你的朋友。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切无所谓的学生可给予: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暴自弃,是对自我的否定。老师不相信你是这样的人!请记住爱迪生的名言: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这样的评语,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希望,减轻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促使他们在态度和行动上改进。
2.促扬风帆。
不管习作写得多不成功,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好,也要发掘其闪光点并喝彩:呀,这个词多妙,老师禁不住为你喝彩。对,作文就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用好的,没什么难的。评讲时,在班内大张旗鼓地表扬,使其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坚定前进的步伐。
四、恩威并行
这类学生思维灵活,对手生活有极强的敏感度,但习作态度不端正,随随便便,敷衍了事。对此,评价时要做到:
1.点到为止。
对习作中见解独到、富有创新点给予表扬:观点新颖,语言独到。以激发其创造思维,调动其积极性,但只能点到为止,不可展开,以免助长其敷衍交差之风。
2.严格要求。
这类习作往往短小精悍,观点新颖,但往往语言积累不够,影响文章的表达感染力。此时,打分要从严,并附上批注:文章立意选材都颇有新意,为什么只得“良”?你是聪明的学生,好好想想吧!老师期待你的蜕变。这样,既对学生敲响了警钟,让其反思自身的缺点,又保住了学生的自尊,同时还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与期望,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真正从内在要求进步。
作文评价只有以人为本,因人施“评”,用情感式的评语,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用商量的语气就作文文体进行探讨,一改说教者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情、挚爱,自然,也就愿意敞开心灵与老师交流。这样,不仅融洽了师生的关系,而且学生从中受到激励,享受到作文的快乐。那么,作文教学才会真正落到其训练的本质,我们又何愁学生的心灵之花不绚烂怒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