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貌似“不务正业”
创建冷链学院、筹备展览会、举办讲座、开办沙龙、创办杂志,这各种途径只有一个目的,即致力于中国温控运输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把国外先进经营管理研发经验介绍到国内,直至在国内企业应用,并不断完善提高。
乍一看来,通常人们会认为这是政府部门或者科研院所要做的事,但事实上,却是一家外资企业在做的事。这家公司成立于1871年,是美国财富500强企业和全美最大的运输机械及设备生产厂家之一,它就是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你可能很少见到一家企业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引进、传播和推广世界一流管理和技术上,而且是毫不吝啬的向同行推广,很多企业都把这视为公司机密,绝不外传。而我们的目标更长远,也最有持续性,是在整个行业、甚至社会经济领域取得大发展,在让更多的企业都获益的基础上,也同时得到我们企业应得的收益。”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副总裁余锋介绍说。
而记者也确实很少见到一个企业管理者写那么多书,拿在记者手里的即有《从战略到执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实践》、《赢在精益标准化》、《易腐食品冷链百科全书》等,而作为学者专家型的企业管理者,余锋让记者觉得,一个企业家可以给社会贡献的更多,也为后来人留下的更多。
“我现在重点研究三件事,一个是冷链、一个是精益六西格玛、一个是创新管理。而我着重关注三大领域,即冷藏车、巴士客车和城市地铁。但就精益六西格玛来说,它现在已应用到制造企业,甚至医院、学校等,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益,那为什么我们道路运输企业不能用这种先进管理方式呢?我们正在实践中。”余锋指出。
“精益六西格玛”所向披靡
“精益六西格玛(LeanSixSigma,简写为LSS)管理法,目前在奔驰、宝马、丰田和宇通等公司都在系统应用,已经创造了很明显的效益,那么怎么才能把这个有效的方法应用到我们的运输企业中,应用到我们的公交公司中,应用到我们的地铁公司中,这是我们努力方向。”余锋指出,英格索兰致力于让客户赚到更多的钱,只有客户赚到钱了,他们才能更多的采购先进的产品,应用先进的技
术和方法。
而究竟何为“精益六西格玛”?这却要从历史谈起。
精益生产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的丰田生产方式,在丰田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并取得巨大成功后,美国研究机构对丰田生产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提炼出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精髓,那就是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认为任何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浪费,必须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应用价值流的分析方法,分析并且去除一切不增加价值的流程。精益思想包括一系列支持方法与技术,包括利用看板拉动的准时生产(JIT——JustInTime)、全面生产维护(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5S管理法、防错法、快速换模、生产线约束理论、价值分析理论等。
而六西格玛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摩托罗拉公司取得成功应用,此后GE也开始实施六西格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后它更是扩展到很多著名的大公司,如今,国内很多公司也对六西格玛有了较多的了解。
余锋认为,精益生产是通过消除企业内部的浪费来达到管理目的,而六西格玛管理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数据为抓手,通过关注流程和无边界的合作达到持续减小波动。两者具有功能互补性,为了充分发挥两者的组合效用,有必要将精益思想与六西格玛方法相组合,以充分发挥精益思想减少浪费,以及六西格玛方法减少波动的优势,实现企业内部整合和企业外部整合相结合,进而达到“1+1>2”的整合效果。
余锋进一步分析道,例如当过程处于起始状态,问题较为简单,可以直接用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解决,但随着过程的发展,当问题处于复杂状态时,就要用六西格玛的方法解决。
所以在实施中要关注于整个系统,用系统的思维方式、综合考虑、恰当选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或工具。现实中,一些企业实施精益六西格玛时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同时做了精益和六西格玛,但是没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而是不同的部门分别使用不同的模式。
英格索兰工业技术部在中国共有上海、南京、常州和桂林4个工厂,从开始导入精益六西格玛到现在,已经完成绿带/黑带项目近80个。这些项目来自各个制造单元,覆盖总装配线、质量、采购、人事等各职能部门。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各个工厂质量缺陷降低50%以上,生产周期缩短30%以上,库存周转率在两年时间内提高了3倍。
着力发展公共交通空调
“我们想将国外在公交和地铁领域的先进制冷技术引进中国,我们研究发现,中国如果依靠小汽车来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是很不现实的,不管是对人力资源、土地和资金来说,都相对比较紧张。目前北京在打造‘公交之都’,上海也在加速建设轨道交通,国内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在建设轨道交通,也都在加速城市公交的发展。”
余锋认为,第一这是一个很正确的方向,第二这也给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也给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供了机会。
而2010年初,交通运输部向国务院法制办递交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草案)”,争取该行业上位法早日出台,以大力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城市公交车的需求量预计将大幅提升。
汽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政府对汽车工业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汽车工业的发展。比如“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来自英格索兰公司旗下的著名品牌冷王(ThermoKing®),其研制的空调系统为配合整个中国公共交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成立于1938年的冷王,是全球运输温度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如今,美国冷王拥有全球范围的11个工厂生产基地,超过800个冷王代理商为世界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冷王为保证乘客有舒适宜人的乘坐环境,提供用于大客车、铁路列车和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上的空调装置。
“作为世界级的客车空调环保方案供应商,冷王拥有创新运输温度控制科技。其系列产品兼具了以下特点:快速降温、简易安装、高效节能、高可靠性、低排放、低维修营运成本等。其国际品质客车空调控制系统更是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余锋指出。
比如,传统的客车空调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缺少与用户系统的互动;缺少模块系统;面对欧盟市场的IntelligAIREII系统价格十分昂贵;缺少多种功能、预热、传感器等。而CANAIRE客车空调控制系统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在车顶独立系统、加热组建、模板化控制方面进行了革新。
通过客车CAN系统面板可进行全自动或者手动控制空调机组。客车CAN系统可显示空调系统工作状况和故障报警代码,无需司机控制面板,更为便捷之处是,直接通过PC或者用户系统便可进行故障诊断。这样为司机的驾驶减少精力消耗,也为整个系统维护减少成本。
CAN使用相同的车顶和地板系统,拥有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具有前置箱的城市公交或者班车。它提供了和整车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使空调系统的监控和管理整合到整车控制系统中,使控制变得方便,精准和及时。整个空调系统只通过一个驾驶面板进行控制,而对于预热器界面,驾驶面板拥有计时功能,人性化的设计,方便司机操作。汽车空调系统减轻工作压力,为公交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提供保障。
在安全性方面,英格索兰则实现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支线线路,使安装方便,安全性也提高.同时中央控制也使故障诊断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而在能效上,CANAIR客车空调控制系统最大程度地增加监控传感器的节点数量,对空调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全面的监控,实现能效的最优化。
因此可见,冷王CANAIR客车空调控制系统不仅是标准独立顶置机组带地板加热器、独立客户CAN接口、少量的安装主线、模块化系统。而且还拥有LCD图形界面的新型塑料驾驶面板、更强大的诊断系统(80多种警报编码)、电脑诊断功能、节能工作模式等。使整个系统使用起来更加的贴心和舒适。在为乘客带来源源不断清凉的同时,节省了整个运行成本,更加符合当下的低碳经济的环境理念。
想改变国内冷藏车不足现状
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极大,而发展却极为缓慢,其中问题多多,这里有政府法规和标准的不完善,也有消费者经济收入不足以常常购买冷藏食物等原因,同时各冷链物流企业限于利润的怪圈,应用先进技术完善流程的动力较弱,这些也造成了国内的冷链装备数量严重匮乏。
“我觉得第一个差距是数量的差距,在日本,人口比中国要少的多,地域面积更是比中国小的多,每年大大小小的冷藏车的销售有2万台左右;而在印度,人口和国土面积与我们差不多,他们每年冷藏车拖车这一块的销售有3万台左右;而中国大大小小的冷藏车去年总共有4000-5000台左右,今年预计有7000台左右。严重不成比例。”余锋分析道。
余锋进一步指出,中国每年销售约1400万台车,其中冷藏车只占微乎其微的比例,这与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经济增长速度,对冷藏运输产品的巨大需求,都不成比例。中国冷藏车的保有量,大大小小只有4万台左右,也就是别的国家1-2年的销售量。
“数量来说,我看到的不是问题,我看到的是机会,不但对我们的车辆设备企业,还有对车辆制造企业,还有对整个冷链运输企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余锋认为。
而中国冷藏车质量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现在国内一些冷藏车都是在普通货车车身上开一个口,装上制冷效果不怎么好的制冷机,也就成了冷藏车,那这样的车在温度控制、温度稳定、制冷效果等方面都不能保证。而空调车的性能就要好很多,因为国家在空调车领域监管还是比较严格,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很严格。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的智能化问题,我们冷王的产品在发达国家销售一般都是智能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同样是在中国生产的,智能化程度高的产品销售情况很差,因为智能化程度高的产品价格比较贵。”余锋分析道,在管理方面,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盈利水平较差,这与国外相比差距也很明显。
余锋介绍,英格索兰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正在做的一件事是开发新产品,就是怎么样才能让中国用户用得起并用得好制冷产品,英格索兰接触过很多国内外的客户,特别是亚洲的客户,都对英格索兰品牌非常认可,但是都觉得产品太贵了。“是否可以再便宜点、再便宜点,我们认为用户的要求都是合理的,都是对的,我们现在研究怎么样在保证甚至提高我们产品质量、性能的基础上,把我们产品的价格降下来。”余锋介绍英格索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余锋分析道,以前我们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基本都在国外,这样就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我们现在将一些优秀的产品拿到国内来生产,并自己研发适合国内需求的新产品,这样我们的成本就降下来了,用户就买得起我们的产品了。我们还想通过我们的产品为运输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在节约用电量方面,在增加上座率方面都发挥我们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建厂的英格索兰,建厂之后的业务高速发展。在冷藏车空调这一块,英格索兰在国内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欧美市场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一般的40-50%,高的80-90%都有。
“我们希望公司业务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取得飞速发展,每年有40%以上的飞速增长,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在过去的12个月里,我们达到了50%的增长速度。”余锋对英格索兰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创建冷链学院、筹备展览会、举办讲座、开办沙龙、创办杂志,这各种途径只有一个目的,即致力于中国温控运输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把国外先进经营管理研发经验介绍到国内,直至在国内企业应用,并不断完善提高。
乍一看来,通常人们会认为这是政府部门或者科研院所要做的事,但事实上,却是一家外资企业在做的事。这家公司成立于1871年,是美国财富500强企业和全美最大的运输机械及设备生产厂家之一,它就是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你可能很少见到一家企业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引进、传播和推广世界一流管理和技术上,而且是毫不吝啬的向同行推广,很多企业都把这视为公司机密,绝不外传。而我们的目标更长远,也最有持续性,是在整个行业、甚至社会经济领域取得大发展,在让更多的企业都获益的基础上,也同时得到我们企业应得的收益。”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副总裁余锋介绍说。
而记者也确实很少见到一个企业管理者写那么多书,拿在记者手里的即有《从战略到执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实践》、《赢在精益标准化》、《易腐食品冷链百科全书》等,而作为学者专家型的企业管理者,余锋让记者觉得,一个企业家可以给社会贡献的更多,也为后来人留下的更多。
“我现在重点研究三件事,一个是冷链、一个是精益六西格玛、一个是创新管理。而我着重关注三大领域,即冷藏车、巴士客车和城市地铁。但就精益六西格玛来说,它现在已应用到制造企业,甚至医院、学校等,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益,那为什么我们道路运输企业不能用这种先进管理方式呢?我们正在实践中。”余锋指出。
“精益六西格玛”所向披靡
“精益六西格玛(LeanSixSigma,简写为LSS)管理法,目前在奔驰、宝马、丰田和宇通等公司都在系统应用,已经创造了很明显的效益,那么怎么才能把这个有效的方法应用到我们的运输企业中,应用到我们的公交公司中,应用到我们的地铁公司中,这是我们努力方向。”余锋指出,英格索兰致力于让客户赚到更多的钱,只有客户赚到钱了,他们才能更多的采购先进的产品,应用先进的技
术和方法。
而究竟何为“精益六西格玛”?这却要从历史谈起。
精益生产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的丰田生产方式,在丰田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并取得巨大成功后,美国研究机构对丰田生产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提炼出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精髓,那就是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认为任何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浪费,必须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应用价值流的分析方法,分析并且去除一切不增加价值的流程。精益思想包括一系列支持方法与技术,包括利用看板拉动的准时生产(JIT——JustInTime)、全面生产维护(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5S管理法、防错法、快速换模、生产线约束理论、价值分析理论等。
而六西格玛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摩托罗拉公司取得成功应用,此后GE也开始实施六西格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后它更是扩展到很多著名的大公司,如今,国内很多公司也对六西格玛有了较多的了解。
余锋认为,精益生产是通过消除企业内部的浪费来达到管理目的,而六西格玛管理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数据为抓手,通过关注流程和无边界的合作达到持续减小波动。两者具有功能互补性,为了充分发挥两者的组合效用,有必要将精益思想与六西格玛方法相组合,以充分发挥精益思想减少浪费,以及六西格玛方法减少波动的优势,实现企业内部整合和企业外部整合相结合,进而达到“1+1>2”的整合效果。
余锋进一步分析道,例如当过程处于起始状态,问题较为简单,可以直接用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解决,但随着过程的发展,当问题处于复杂状态时,就要用六西格玛的方法解决。
所以在实施中要关注于整个系统,用系统的思维方式、综合考虑、恰当选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或工具。现实中,一些企业实施精益六西格玛时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同时做了精益和六西格玛,但是没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而是不同的部门分别使用不同的模式。
英格索兰工业技术部在中国共有上海、南京、常州和桂林4个工厂,从开始导入精益六西格玛到现在,已经完成绿带/黑带项目近80个。这些项目来自各个制造单元,覆盖总装配线、质量、采购、人事等各职能部门。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各个工厂质量缺陷降低50%以上,生产周期缩短30%以上,库存周转率在两年时间内提高了3倍。
着力发展公共交通空调
“我们想将国外在公交和地铁领域的先进制冷技术引进中国,我们研究发现,中国如果依靠小汽车来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是很不现实的,不管是对人力资源、土地和资金来说,都相对比较紧张。目前北京在打造‘公交之都’,上海也在加速建设轨道交通,国内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在建设轨道交通,也都在加速城市公交的发展。”
余锋认为,第一这是一个很正确的方向,第二这也给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也给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供了机会。
而2010年初,交通运输部向国务院法制办递交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草案)”,争取该行业上位法早日出台,以大力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城市公交车的需求量预计将大幅提升。
汽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政府对汽车工业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汽车工业的发展。比如“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来自英格索兰公司旗下的著名品牌冷王(ThermoKing®),其研制的空调系统为配合整个中国公共交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成立于1938年的冷王,是全球运输温度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如今,美国冷王拥有全球范围的11个工厂生产基地,超过800个冷王代理商为世界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冷王为保证乘客有舒适宜人的乘坐环境,提供用于大客车、铁路列车和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上的空调装置。
“作为世界级的客车空调环保方案供应商,冷王拥有创新运输温度控制科技。其系列产品兼具了以下特点:快速降温、简易安装、高效节能、高可靠性、低排放、低维修营运成本等。其国际品质客车空调控制系统更是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余锋指出。
比如,传统的客车空调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缺少与用户系统的互动;缺少模块系统;面对欧盟市场的IntelligAIREII系统价格十分昂贵;缺少多种功能、预热、传感器等。而CANAIRE客车空调控制系统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在车顶独立系统、加热组建、模板化控制方面进行了革新。
通过客车CAN系统面板可进行全自动或者手动控制空调机组。客车CAN系统可显示空调系统工作状况和故障报警代码,无需司机控制面板,更为便捷之处是,直接通过PC或者用户系统便可进行故障诊断。这样为司机的驾驶减少精力消耗,也为整个系统维护减少成本。
CAN使用相同的车顶和地板系统,拥有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具有前置箱的城市公交或者班车。它提供了和整车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使空调系统的监控和管理整合到整车控制系统中,使控制变得方便,精准和及时。整个空调系统只通过一个驾驶面板进行控制,而对于预热器界面,驾驶面板拥有计时功能,人性化的设计,方便司机操作。汽车空调系统减轻工作压力,为公交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提供保障。
在安全性方面,英格索兰则实现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支线线路,使安装方便,安全性也提高.同时中央控制也使故障诊断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而在能效上,CANAIR客车空调控制系统最大程度地增加监控传感器的节点数量,对空调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全面的监控,实现能效的最优化。
因此可见,冷王CANAIR客车空调控制系统不仅是标准独立顶置机组带地板加热器、独立客户CAN接口、少量的安装主线、模块化系统。而且还拥有LCD图形界面的新型塑料驾驶面板、更强大的诊断系统(80多种警报编码)、电脑诊断功能、节能工作模式等。使整个系统使用起来更加的贴心和舒适。在为乘客带来源源不断清凉的同时,节省了整个运行成本,更加符合当下的低碳经济的环境理念。
想改变国内冷藏车不足现状
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极大,而发展却极为缓慢,其中问题多多,这里有政府法规和标准的不完善,也有消费者经济收入不足以常常购买冷藏食物等原因,同时各冷链物流企业限于利润的怪圈,应用先进技术完善流程的动力较弱,这些也造成了国内的冷链装备数量严重匮乏。
“我觉得第一个差距是数量的差距,在日本,人口比中国要少的多,地域面积更是比中国小的多,每年大大小小的冷藏车的销售有2万台左右;而在印度,人口和国土面积与我们差不多,他们每年冷藏车拖车这一块的销售有3万台左右;而中国大大小小的冷藏车去年总共有4000-5000台左右,今年预计有7000台左右。严重不成比例。”余锋分析道。
余锋进一步指出,中国每年销售约1400万台车,其中冷藏车只占微乎其微的比例,这与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经济增长速度,对冷藏运输产品的巨大需求,都不成比例。中国冷藏车的保有量,大大小小只有4万台左右,也就是别的国家1-2年的销售量。
“数量来说,我看到的不是问题,我看到的是机会,不但对我们的车辆设备企业,还有对车辆制造企业,还有对整个冷链运输企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余锋认为。
而中国冷藏车质量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现在国内一些冷藏车都是在普通货车车身上开一个口,装上制冷效果不怎么好的制冷机,也就成了冷藏车,那这样的车在温度控制、温度稳定、制冷效果等方面都不能保证。而空调车的性能就要好很多,因为国家在空调车领域监管还是比较严格,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很严格。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的智能化问题,我们冷王的产品在发达国家销售一般都是智能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同样是在中国生产的,智能化程度高的产品销售情况很差,因为智能化程度高的产品价格比较贵。”余锋分析道,在管理方面,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盈利水平较差,这与国外相比差距也很明显。
余锋介绍,英格索兰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正在做的一件事是开发新产品,就是怎么样才能让中国用户用得起并用得好制冷产品,英格索兰接触过很多国内外的客户,特别是亚洲的客户,都对英格索兰品牌非常认可,但是都觉得产品太贵了。“是否可以再便宜点、再便宜点,我们认为用户的要求都是合理的,都是对的,我们现在研究怎么样在保证甚至提高我们产品质量、性能的基础上,把我们产品的价格降下来。”余锋介绍英格索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余锋分析道,以前我们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基本都在国外,这样就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我们现在将一些优秀的产品拿到国内来生产,并自己研发适合国内需求的新产品,这样我们的成本就降下来了,用户就买得起我们的产品了。我们还想通过我们的产品为运输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在节约用电量方面,在增加上座率方面都发挥我们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建厂的英格索兰,建厂之后的业务高速发展。在冷藏车空调这一块,英格索兰在国内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欧美市场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一般的40-50%,高的80-90%都有。
“我们希望公司业务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取得飞速发展,每年有40%以上的飞速增长,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在过去的12个月里,我们达到了50%的增长速度。”余锋对英格索兰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