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导如何评价常态课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领导,尤其是业务领导,每周都要听几节常态课来了解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业务领导,该如何正确评课才能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呢?
  一、摆正位置,放低要求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一线教师听到的多是那些经过长时间包装的、能够反映教师综合素质的、课件制作精美的完整的公开课,而自己所经历的更多的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甚至是不完整的课堂,作为学校领导,更多面对的是普通教师的普通教学下的普通学生,他们会是怎么一种学习状态?教学质量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是直接反映师生素质属于“水涨船高”式的整体性提高,还是属于“一枝独秀”般的拔尖式提高?要检测这条“水平线”上升的指标,无疑决定于广大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群体这条“地平线”的教学水平。只有普通教师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校领导常在听教学能力一般的教师的常态课时,如果还以公开课的要求去评课,不但达不到促进提高的目的,反而会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离优秀的标准还很远,会放弃努力的想法。
  二、做好准备,明确标准
  “善观察者可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回。”听课评课虽不需要像上课那样精心策划,严密组织,但是要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令人心悦诚服,发挥出听课评课的多项功能,并非易事。所以我认为校领导听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听课的目的不应放在衡量、区分一节课的好中差,而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上,心中有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
  2.学习课标,研读教材,在平时做好功课,才能使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有的放矢,评课准确到位。
  3.不断学习。关注有关的教改经验和论文,获取新的信息,方能站在应有的高度上敏锐地发现教师授课的优缺点,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要领,讲究方法
  1.及时点评,注重实效。常态课评课没有时间的约束,涉及的人员较少,应当是听后马上评、当天评,否则评课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评课的场合以“一对一式”为好的,这也是平时我们领导听、评课的主要形式。“一对一式”的场合适合探讨问题,一旦有说深了、说浅了的地方,也不易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2.度诚恳,强调激励。课堂教学评价评的虽说是课,但教师作为讲课人实际上也处在被评的地位。评课人与讲课人形成了评与被评的一对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评课时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口气,应以探讨的口气,从一个朋友的角度去与教师一起探讨、交流,特别是要注意评课时要“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做到“优点谈足,缺点抓准”。
  3.虚实相间,评导结合。要想使教师心服口服,评课时就要虚实相间,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比例,也就是说,你这个地方讲的好,好的原因是什么,用理论去解释。你处理的不好,原因是什么,用理论去解释。你这个地方处理的不好的地方可以怎样改进,为什么这样改进,用理论去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者心服口服地接受意见。
  4.突出重点,不求全面。对一节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需要有所侧重。即根据每一次的听课目的和课型,以及学科特点突出重点。要抓主要矛盾,抓基本问题。特别是缺点,一定要抓教师近期最应该提高的方面。正所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不能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这样很难突出重点。
  特别是平时给教师们评课,更要突出重点,让教师们“一课一得”。
  5.因人施评,强调有效。教学指导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师的发展,要想使我们的教学指导有效,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各有侧重,要让教师听明白、能做到。不同的教师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工作经验是有很大差异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有的老师能听明白,也能落实下去;有的老师只能听明白,不知道怎样做;而有的干脆就听不明白。所以我们的评课一定要针对不同教师的实际进行。但这种针对实际,也不是将就教师的水平,要让教师有一种“翘起脚就能够到”的感觉。
  常态课是教学的实践主阵地,有效评价课堂,是教师的常规教学活动,业务领导只有把握标准,不断提高听评课的质量、增强听评课活动的实效,引导教师追求一种真实、朴实、充实的课堂,才能改进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更完善一些。
其他文献
现阶段中小学生的学业评价仍然是以考试为主,为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做试卷、讲试卷成了考后课堂的主旋律。试卷讲评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与之相应的试卷评讲课便成为各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课型。但是现在通常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试卷评讲课就是逐条讲解,甚至有的教师只是纯粹地报答案,使讲评课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讲评既是对试卷本身的评析,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业情况的
期刊
2009年8月18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发布了《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本次调查的对象是6至12岁的小学生及其家长。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38亿网民,其中小学生1亿多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10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从0.4%增长到0.9%,总数大约在300万人,上网的小学生中有7.1%是“网瘾用户”,有网瘾倾向的约占5%。互联网的逐渐低龄化、娱乐化的渗透成为人们担忧的焦点。
期刊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能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在进行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教学资源和本班学生的整体优势,把学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使学生主动地、全面地发展,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而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实行课堂民主,还学生“自由”,彻底把学生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民主和偕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为此,我认为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
期刊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接受公平教育,得到发展,尤其是学困生,更应该多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也能得到平等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是当前教师潜心研究的内容。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学困生的成因    1、家庭教育不当而导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儿童学习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习惯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
期刊
节奏在幼儿的生活中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节奏感是幼儿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我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音乐素质,我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的。    一、用耳朵倾听世界    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听觉艺术、音乐节奏能力与他们的听觉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为幼儿提供各种发展听觉的物质条件,开展各种训练听觉
期刊
后进生作为现代“教育病理”的最显著的征兆之一,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大社会问题。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去面对。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一、“病理”的成因    1、性格放任型。有些家庭大人忙于家务营生,很少注意孩子的心理、生理健康成长,很少关注学生的学校表现及学习情况,也注意不到孩子的阶段『生变化。由于家庭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束,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因此我园成立了幼儿园家委会,以家委会为桥梁、把家长当作能动的合作者,调动每一位家长的积极性,争取和每位家长都取得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达到实现高质量家园共育的目标。    一、健全机制。保障家委会权利    一是设置规范合理的家委会机构。成立一支科学、合理的家委会队伍是幼儿园家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
期刊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科,历来被幼儿园作为一门课施教。幼儿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逻辑思维比较弱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幼儿园的教育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科学无处不到,因此,数学教育同时又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教好幼儿数学,让孩子乐于学习数学,一直是我苦思冥想的问题。近年来,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寻幼儿数学教育的切入点,初见成效,觉得应该与大家分享。    
期刊
“两基”“国检”是目前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最全面、最权威、最高规格的检查验收和评估认定。“两基”“国检”的对象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是对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依法落实教育职能职责;依法、依级(发展纲要)兑现经费投入、政策投入、人力资源投入(校长教师配备)、条件保障投入;依法、依纲保障学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机会、环境、资源、尊严和质量。  我省“两基”迎“国检”的内部分七个方面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