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领导,尤其是业务领导,每周都要听几节常态课来了解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业务领导,该如何正确评课才能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呢?
一、摆正位置,放低要求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一线教师听到的多是那些经过长时间包装的、能够反映教师综合素质的、课件制作精美的完整的公开课,而自己所经历的更多的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甚至是不完整的课堂,作为学校领导,更多面对的是普通教师的普通教学下的普通学生,他们会是怎么一种学习状态?教学质量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是直接反映师生素质属于“水涨船高”式的整体性提高,还是属于“一枝独秀”般的拔尖式提高?要检测这条“水平线”上升的指标,无疑决定于广大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群体这条“地平线”的教学水平。只有普通教师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校领导常在听教学能力一般的教师的常态课时,如果还以公开课的要求去评课,不但达不到促进提高的目的,反而会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离优秀的标准还很远,会放弃努力的想法。
二、做好准备,明确标准
“善观察者可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回。”听课评课虽不需要像上课那样精心策划,严密组织,但是要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令人心悦诚服,发挥出听课评课的多项功能,并非易事。所以我认为校领导听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听课的目的不应放在衡量、区分一节课的好中差,而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上,心中有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
2.学习课标,研读教材,在平时做好功课,才能使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有的放矢,评课准确到位。
3.不断学习。关注有关的教改经验和论文,获取新的信息,方能站在应有的高度上敏锐地发现教师授课的优缺点,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要领,讲究方法
1.及时点评,注重实效。常态课评课没有时间的约束,涉及的人员较少,应当是听后马上评、当天评,否则评课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评课的场合以“一对一式”为好的,这也是平时我们领导听、评课的主要形式。“一对一式”的场合适合探讨问题,一旦有说深了、说浅了的地方,也不易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2.度诚恳,强调激励。课堂教学评价评的虽说是课,但教师作为讲课人实际上也处在被评的地位。评课人与讲课人形成了评与被评的一对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评课时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口气,应以探讨的口气,从一个朋友的角度去与教师一起探讨、交流,特别是要注意评课时要“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做到“优点谈足,缺点抓准”。
3.虚实相间,评导结合。要想使教师心服口服,评课时就要虚实相间,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比例,也就是说,你这个地方讲的好,好的原因是什么,用理论去解释。你处理的不好,原因是什么,用理论去解释。你这个地方处理的不好的地方可以怎样改进,为什么这样改进,用理论去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者心服口服地接受意见。
4.突出重点,不求全面。对一节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需要有所侧重。即根据每一次的听课目的和课型,以及学科特点突出重点。要抓主要矛盾,抓基本问题。特别是缺点,一定要抓教师近期最应该提高的方面。正所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不能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这样很难突出重点。
特别是平时给教师们评课,更要突出重点,让教师们“一课一得”。
5.因人施评,强调有效。教学指导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师的发展,要想使我们的教学指导有效,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各有侧重,要让教师听明白、能做到。不同的教师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工作经验是有很大差异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有的老师能听明白,也能落实下去;有的老师只能听明白,不知道怎样做;而有的干脆就听不明白。所以我们的评课一定要针对不同教师的实际进行。但这种针对实际,也不是将就教师的水平,要让教师有一种“翘起脚就能够到”的感觉。
常态课是教学的实践主阵地,有效评价课堂,是教师的常规教学活动,业务领导只有把握标准,不断提高听评课的质量、增强听评课活动的实效,引导教师追求一种真实、朴实、充实的课堂,才能改进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更完善一些。
一、摆正位置,放低要求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一线教师听到的多是那些经过长时间包装的、能够反映教师综合素质的、课件制作精美的完整的公开课,而自己所经历的更多的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甚至是不完整的课堂,作为学校领导,更多面对的是普通教师的普通教学下的普通学生,他们会是怎么一种学习状态?教学质量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是直接反映师生素质属于“水涨船高”式的整体性提高,还是属于“一枝独秀”般的拔尖式提高?要检测这条“水平线”上升的指标,无疑决定于广大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群体这条“地平线”的教学水平。只有普通教师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校领导常在听教学能力一般的教师的常态课时,如果还以公开课的要求去评课,不但达不到促进提高的目的,反而会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离优秀的标准还很远,会放弃努力的想法。
二、做好准备,明确标准
“善观察者可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回。”听课评课虽不需要像上课那样精心策划,严密组织,但是要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令人心悦诚服,发挥出听课评课的多项功能,并非易事。所以我认为校领导听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听课的目的不应放在衡量、区分一节课的好中差,而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上,心中有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
2.学习课标,研读教材,在平时做好功课,才能使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有的放矢,评课准确到位。
3.不断学习。关注有关的教改经验和论文,获取新的信息,方能站在应有的高度上敏锐地发现教师授课的优缺点,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要领,讲究方法
1.及时点评,注重实效。常态课评课没有时间的约束,涉及的人员较少,应当是听后马上评、当天评,否则评课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评课的场合以“一对一式”为好的,这也是平时我们领导听、评课的主要形式。“一对一式”的场合适合探讨问题,一旦有说深了、说浅了的地方,也不易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2.度诚恳,强调激励。课堂教学评价评的虽说是课,但教师作为讲课人实际上也处在被评的地位。评课人与讲课人形成了评与被评的一对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评课时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口气,应以探讨的口气,从一个朋友的角度去与教师一起探讨、交流,特别是要注意评课时要“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做到“优点谈足,缺点抓准”。
3.虚实相间,评导结合。要想使教师心服口服,评课时就要虚实相间,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比例,也就是说,你这个地方讲的好,好的原因是什么,用理论去解释。你处理的不好,原因是什么,用理论去解释。你这个地方处理的不好的地方可以怎样改进,为什么这样改进,用理论去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者心服口服地接受意见。
4.突出重点,不求全面。对一节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需要有所侧重。即根据每一次的听课目的和课型,以及学科特点突出重点。要抓主要矛盾,抓基本问题。特别是缺点,一定要抓教师近期最应该提高的方面。正所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不能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这样很难突出重点。
特别是平时给教师们评课,更要突出重点,让教师们“一课一得”。
5.因人施评,强调有效。教学指导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师的发展,要想使我们的教学指导有效,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各有侧重,要让教师听明白、能做到。不同的教师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工作经验是有很大差异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有的老师能听明白,也能落实下去;有的老师只能听明白,不知道怎样做;而有的干脆就听不明白。所以我们的评课一定要针对不同教师的实际进行。但这种针对实际,也不是将就教师的水平,要让教师有一种“翘起脚就能够到”的感觉。
常态课是教学的实践主阵地,有效评价课堂,是教师的常规教学活动,业务领导只有把握标准,不断提高听评课的质量、增强听评课活动的实效,引导教师追求一种真实、朴实、充实的课堂,才能改进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更完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