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译中如何接续轻阅读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o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卑微的套套——安全套进化史》属于近十几年来比较流行的面向大众的文化史读物。亚马逊美国网页上对此书颇有好评,比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是“这是一本轻阅读读物”。安全套本身材料形态的演变,人类在安全套使用上的纠结心理和观念反复,构成了该书的骨架,而神话传说、考古发现、历史文本、民间段子、小说诗歌、政治斗争、法律诉讼、道德辩论、商业贸易等方面的资料则于骨架之上铺就了该书的血肉,可谓是此类书的一种典型的建构方式。
  此类“轻阅读”文化史读物,中译本的出版,常会面对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尴尬在于,其轻阅读的特质,有相当一部分,是与以原著语言为母语的读者的文化传统积淀、知识结构相联系的;这些背景语境,对于中文读者而言,通常是陌生的,至少是好似隔了一层模糊朦胧的玻璃。译本如果不能将这层隔阂尽量打通,“轻阅读”便无从谈起。此类读物,失去这一特质,译文往往不是云里雾里,便是笨重不堪,其缺点——既无学术类书籍的系统知识,又缺乏虚构类书籍的情节推动,也没有生活类书籍的实用性——成倍放大,极易在读者眼中沦为鸡肋。若要在转译中尽可能保留轻阅读体验,则对译者和编辑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涉猎繁杂的知识领域、熟悉不同的文体、对西方文化传承有一定了解,有鉴于个人很难做到在上述方面能力的全覆盖,编辑和译者的沟通互补就显得极为重要,并最终呈现为时间成本的付出。而时间成本的高昂付出,与轻阅读类书籍通常的市场运作手法又是存在着极大冲突的。
  当签下《卑微的套套——安全套进化史》一书的中文版权之后,作为责任编辑,我首先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两难。庆幸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愿意付出相应的时间成本,并追加投资在中译本的装帧方面,令我压力大为减缓,可以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与译者的沟通、对全书基调的把握上。
  在快速浏览了原著之后,我和译者认为,对《卑微的套套》中译本的轻阅读体验构成障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原著主体是现代英文,但是行文中夹杂有大量别国语言(法语、德语、拉丁文等等),而英语中亦多次出现中古英语和当代美国街头俚语。这首先要求译者在译文中能够准确地体现原文的本义乃至衍生义,然后需要译者和编辑调整中文以尽量契合原著不同语言以及同一语言不同时期的微妙差别。
  最典型的例子是关于“安全套”的各种称谓的翻译以及安全套各品牌的中译。这些称谓除散布书中各处,亦有专节罗列。省事的做法是直接列出原文,回避中译。这样做读者可以大致明了,但难有深入而会心的理解。更好的做法是保留原文词汇同时全部中译。如何在“安全套”的概念之下,敲定译名以表达微妙区别,如何在“安全套”的能指之下,呈现不同品牌的所指,译者和编辑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二是文体。《卑微的套套》一书有大量对各类资料的援引,文体驳杂,既有莎士比亚的戏剧,也有中古时期无名氏的长诗;既有天主教教宗的正式通谕,也有街头巷尾草民的口述实录。我们知道,不同文体的适当穿插,可令阅读在节奏变换中变得轻松,这正是轻阅读的特质。这就要求译文具有相应的体裁特点,而不能只是简单直白地翻译意思。
  这其中,有些引文可以找到现成的译稿,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我们选用的是朱生豪先生的译本;但更大多数引文,没有可供参考的现成译文,需要译者和编辑做创造性的转译,乃至求问于方家。比如书中所引科姆斯多克法案条文,国内无中译,是译者查阅了众多西文法律条文中译,对该文体行文范式有一定了解之后动笔译出的。又比如教宗庇护十一世于兰贝斯会议之后所发通谕的节选,是经由教会的朋友辗转找到一位业余时间浸淫于相关领域翻译、熟悉教会用语的先生,蒙他指正的。
  三是书中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用典。这些对于原文读者大多不言自明的地方,恰恰极易造成中文读者轻阅读体验的缺失。一类是在行文中呈现出来,但限于个人知识结构的偏狭,较易造成译者或编辑误读乃至无从理解。比如译者身为女性,对军事战争史涉猎不多,而我则对女权运动史所知甚少,唯有译者编辑多加沟通互补。另一类则体现在单个事例上,或是隐于正文背后。比如一些政府和民间机构名称的缩写,专有名词、绰号的含义和源起,以及文化典故的使用。针对此,我和译者商议的结果是,要以至少两个信息源保证翻译的准确性,然后通过脚注的方式将隐藏的背景信息传达给读者。脚注或许会打断阅读的连续性,但却能令阅读不那么笨重隐晦。
  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保持轻阅读的体验,这中间接续的是出版从业人员付出的心血和时间的分量。即便如此,限于个人的学识和能力,仍不能避免疏漏之处。蒙读者朋友指正,这些疏漏将在加印版次中修正。
  《卑微的套套》是一本严肃、信息量巨大而又处处透着趣味的小书。中译本面市后,有读者在网上搜寻中文电子版未果,倒是翻出了该书英文PDF电子文档。我转发了该条微博,同时评论说,“套套一书,对多数读者而言,英文版反倒不如中文版好玩。”之所以能够下此论断,源于身为编辑对此书翻译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及解决之道的自信。自信带给我的另一层启示更为重要:文化史类的轻阅读译著,只要译者和编辑付出足够的努力,认真对待,在图书市场上一定会有自己的位置。
其他文献
炎炎夏日,不仅是度假的好时机,也是一年中的图书销售旺季,除了在零售市场上生机勃勃外,这段时间也是各大书展扎堆涌现的时候,一方面此时学校放假,作为消费主体的学生会有更多宽裕的时间去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逛书展、多读书来打发时间,并能够拓展些知识面。7月份的香港书展,连同8月份的上海书展和南国书香节(广州书展)就是个中代表。  作为三者中历史最为悠久的
期刊
科普书,科学普及书的简称,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撰写文章/图书出版,向非科学领域的普罗大众介绍科学知识,用以传播科学思想、精神、方法,以达到推广科学的目的。科普书与科学论文的差别在于,科普作品主要在于引介科学知识与争议,科学论文则是向科学同侪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普书为了引起普罗大众的兴趣,除了写作内容必须真实无伪之外,更重要的是写作手法必须带有娱乐性、趣味性,以说故事的方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简化至一
期刊
有些事情正在改变。  这天地人皆无情的一个月,台湾被“苏力”台风狠狠扫过,光是大台北就倒下五千棵行道树。“苗栗大埔事件”后,最让人心头滴血的还有“洪仲丘事件”。  屏风表演班创办人李国修,罹癌三年后于7月2日辞世,得年58岁,追思会“最后的谢幕:李国修传奇”在花博馆举行,有三千人亦哭亦笑,共同哀悼,策划多时的《李国修戏剧作品集》同时出版。26年,27个剧本,这是李国修留给台湾的礼物,永远的思念,我
期刊
亲子教养的经验分享、饮食生活的强调、空间的设计,看似毫无关系的跨界,让人以为贯穿其中的是“生活”,但对蔡颖卿来说,“教养”才是三者之间隐而不显却又坚韧持久的连接线。  空间是环境的教养  “人类世界之所以有‘教养’二字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这是目标,教养是我们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养’表示无论是养育还是养成,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耐心。目标和方法之间的关系是断也断不
期刊
在与张之杰联系采访的过程中,他很热心地把以前的相关采访文章一一发给我,并且认真地把采访提纲做了书面回答。在邮件里,他写道:“我简要地回答了一下你的问题,你可以根据我的回答再作准备。”这让我在感激于他的热情协助之外,也感叹于他做事的严谨态度。虽然他在学术研究和写作方面几易方向,但或许正是因为内里的这份对待工作的积极和严谨,让他终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文艺青年到科普作家  看张之杰之前的教育履历
期刊
张今亮当初学美术,只是想学一门手艺,从山东到宁夏,学了四年的设计。大学期间,跟从著名设计师胡国旺学过图书装帧设计的专业课程,但他的意向并不在此。2006年,张今亮的油画老师孙立人先生的《游移与转换》出版时,向前来宁夏举办新书发布活动的北京贝贝特总经理刘瑞琳女士,引荐了他。就这样,他进了出版社,有幸受教于蔡立国先生,成为一名书籍装帧设计师。  2006~2009年在北京贝贝特的三年间,张今亮做了上百
期刊
科普书的呈现方式,你能想到几种?也许,“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卡通、特摄(“特摄”,原义泛指为各种电影拍摄的特殊技术,现在的特摄片特指由日本拍摄的以奥特曼、假面骑士、超级战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影片)中的设定到底有哪些不合理处”这样的方式,只会出现在《空想科学读本》一书中。  日本作家柳田理科雄的《空想科学读本》是一本科幻科学考据书,此书的目的似乎是集中“吐槽”,被吐的对象有奥特曼、哥斯拉、阿童木等科幻
期刊
《道德动物》初版于1994年,彼时的社会进化论学科在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指控期后,随着乔治·威廉姆斯、罗伯特·特里弗斯、威尔逊、道金斯等学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的发表,随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代西方社会不断涌现,已经显露出了这一学科在分析社会心理、判断社会行为方面强大的力量。  而这部长达18章、30余万字的著作则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几乎涉及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两性关系、婚
期刊
人类透过说故事的方法,组织发生在生活周遭的事件,赋予事件意义,理解发生之事,且藉此建构生活世界的秩序,不至于落入混沌无序的迷乱之中。透过故事的分享,人与人得以共生、交流。说故事或许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却是生而为人必须学习的技能。因此,关键就不在说故事与否,而是在于“故事怎么说?”  麦克鲁汉说:“媒介即讯息”,媒介是身体器官的延伸,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性。如今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传播媒介,会造就不
期刊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这句醒世恒言似乎可以作为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特别注解。小津死时寂寥,一定想不到自己墓碑上的一个“無”字日后能生出普遍性、永久性和世界性的声名来。且不说那些殿堂级的荣誉一个接一个令人望而生畏,单是关于他的传记一本接一本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半个多世纪来,分析和解读他的著作汗牛充栋,美国作家为他立传,德国大导演向他致敬,这是一个神化小津的过程,也是误会小津的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