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小津安二郎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dan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这句醒世恒言似乎可以作为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特别注解。小津死时寂寥,一定想不到自己墓碑上的一个“無”字日后能生出普遍性、永久性和世界性的声名来。且不说那些殿堂级的荣誉一个接一个令人望而生畏,单是关于他的传记一本接一本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半个多世纪来,分析和解读他的著作汗牛充栋,美国作家为他立传,德国大导演向他致敬,这是一个神化小津的过程,也是误会小津的过程。
  确切地说,不读《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大概不知道世人对小津的误会有多深。与小津死后被塑造成一个“圣人”相比,他在生前的文字里,只做了一件事:消解一切。不仅消解了电影和导演,更消解了自己。
  就拿他二十四岁当导演那件事来说吧,他开篇就坚决地告诉你,要当导演运气有多重要,不是因为他头脑有多优秀,或者才华受赏识,只是为了跟厂长争夺一盒咖哩饭的缘故,机会就那么莫名其妙地来了。这也没什么,日本人就是有一种特殊的本事,要么把屁大的事整得煞有介事,要么对一件惊心动魄的事轻描淡写,好像生命中的意义全在于那些鸡毛蒜皮化的不可承受之轻。小津的特殊在于他并不故作谦虚或者幽默,而是一味地诚实,凡是别人认为他独创和伟大的地方,他一概坦诚是自己的种种习癖使然,而非天赋异秉。比如他已成经典的适合榻榻米拍摄的低角度仰拍,经他说来毫无妙趣可言,“拍了两三个场景后,地板上到处是电线。要一一收拾好再移到下一个场景,既费时也麻烦,所以干脆不拍地板,将镜头朝上。”不要说美学追求了,简直是偷懒。不喜欢拍外景,因为“最容易受天气左右,不易聚集明星,特别费心,也无法作决断”;至于“零度静观的极简叙事”,原因也很简单,“就算是要观众掉泪,我也不愿意使用催泪的方式,而是希望观众自然地感伤”。总之,没有文法,只有做法,没有野心,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保守和拘谨,也没有神秘感,只有一些固执的美学洁癖。小津的文字就像他的电影,简单平静,各种影事从他嘴里悠悠然慢吞吞地说出来,如同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单纯和纯粹到不可理喻。
  战后的小津一日比一日感到落寞,“我已是旧人”,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在屏幕上保留一些人情温暖,“战后的社会不干净,混乱肮脏,我讨厌这些,但这是现实。与此同时,也有谦虚、美丽而洁净绽放的生命,这也是现实,不能同时看到这两方面就不配称为导演,因此,描写的方式也有两种,例如泥中之莲……”,或者用小津在访谈中的另一种说法,“描绘物哀之情”。据田中真澄考证说,小津直到1959年才确定了用“物哀”来表达自己的电影主题,在这之前一直用的是“人情”。把小津放进战后日本重建的知识分子视野,兴许能减轻在阅读他时感到的寂寞。
  日本一代画家、作家几乎在战后落入了悲伤的深渊,因此纷纷转向探寻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美,以期摆脱战争阴影,寻求解救和再生之道。作为同时代的著名电影导演,小津提出“物哀”,要“找回人类本来丰富的爱”,心境想必更为复杂——到1959年,小津面临新浪潮的冲击,处境非常尴尬,他的电影排名很不如意,连续两年位列松竹年度倒数第二,再接下来是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然后是陪伴他一生的母亲去世,令他写下了“樱如虚无僧,令人忧郁,酒如胡黄连,入肠是苦”的句子。物哀也好,人情也好,便跟闲寂、幽寂、枯淡、阴翳一起被视为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成为通往小津电影艺术的关键词。
  在这本书里,当然读不到小津关于“物哀”或者“人情”的解释——他的电影已经阐释了一切,任何文字都显得多余。小津说得如此少与拍得如此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电影史上恐怕找不到任何比小津更简洁更缄默的导演,他把解说自己电影、思想、人生的权力都拱手相让,如果非说不可,也只那么淡淡的一两句,“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这样的话让人遐想无限。比如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把小津想像成一个活在道中的手工艺人,他执著于一种叫“导演”的手艺,将一个家庭的穿衣吃饭,洗钵沏茶,娶妻嫁女,生老病死小心翼翼地搬上银幕,他毫无杂念,浑然忘我,避免一切抽象词汇和多余动作,以至于在他手里,电影本身以及它的一切状态,都成为道之滔滔体现。
  这是我的误读。小津无法不令人误读。钱钟书说,所谓名声,不过就是所有误会的总和。小津说得愈少,误会就愈多。更何况他的墓碑上还刻着一个巨大的“無”字。其实,这也是个误会。当年小津在南京鸡鸣寺得到主持二空所赠的“無”字,他作为礼品送给了沟口健二。把这个字刻在墓碑上并非小津的选择,而是家人在他逝世后做的决定,推测这可能是他最喜爱的一个字。田中真澄说,“不管他体验的是什么样的东西,‘無’字恐怕是他对后来经常放在嘴边的物哀和无常感等情绪化的一种拒绝,是对其他一切干预的拒绝”。无论如何,因为这个“無”字,“小津安二郎神话”从此拉开了序幕。也许,这个字是对小津最大的误会。但一定是最好的误会。
其他文献
坊间有关空间设计的书籍不在少数,蔡颖卿此番推出新作《空间剧场》,是追赶时髦的跨界之举还是主动的观念表达?  她如是阐述书写《空间剧场》的目的,“这几年里,如果有人到过我完成的空间或是看过我生活的场域,都会跟我说,你为什么不出一本空间的书。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代表我的经验应该累积到一个蛮丰富的程度。我写这本书的用意可能和其他人的不太一样。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拥挤的世界,人与人接触的意识被消费的观念
期刊
炎炎夏日,不仅是度假的好时机,也是一年中的图书销售旺季,除了在零售市场上生机勃勃外,这段时间也是各大书展扎堆涌现的时候,一方面此时学校放假,作为消费主体的学生会有更多宽裕的时间去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逛书展、多读书来打发时间,并能够拓展些知识面。7月份的香港书展,连同8月份的上海书展和南国书香节(广州书展)就是个中代表。  作为三者中历史最为悠久的
期刊
科普书,科学普及书的简称,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撰写文章/图书出版,向非科学领域的普罗大众介绍科学知识,用以传播科学思想、精神、方法,以达到推广科学的目的。科普书与科学论文的差别在于,科普作品主要在于引介科学知识与争议,科学论文则是向科学同侪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普书为了引起普罗大众的兴趣,除了写作内容必须真实无伪之外,更重要的是写作手法必须带有娱乐性、趣味性,以说故事的方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简化至一
期刊
有些事情正在改变。  这天地人皆无情的一个月,台湾被“苏力”台风狠狠扫过,光是大台北就倒下五千棵行道树。“苗栗大埔事件”后,最让人心头滴血的还有“洪仲丘事件”。  屏风表演班创办人李国修,罹癌三年后于7月2日辞世,得年58岁,追思会“最后的谢幕:李国修传奇”在花博馆举行,有三千人亦哭亦笑,共同哀悼,策划多时的《李国修戏剧作品集》同时出版。26年,27个剧本,这是李国修留给台湾的礼物,永远的思念,我
期刊
亲子教养的经验分享、饮食生活的强调、空间的设计,看似毫无关系的跨界,让人以为贯穿其中的是“生活”,但对蔡颖卿来说,“教养”才是三者之间隐而不显却又坚韧持久的连接线。  空间是环境的教养  “人类世界之所以有‘教养’二字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这是目标,教养是我们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养’表示无论是养育还是养成,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耐心。目标和方法之间的关系是断也断不
期刊
在与张之杰联系采访的过程中,他很热心地把以前的相关采访文章一一发给我,并且认真地把采访提纲做了书面回答。在邮件里,他写道:“我简要地回答了一下你的问题,你可以根据我的回答再作准备。”这让我在感激于他的热情协助之外,也感叹于他做事的严谨态度。虽然他在学术研究和写作方面几易方向,但或许正是因为内里的这份对待工作的积极和严谨,让他终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文艺青年到科普作家  看张之杰之前的教育履历
期刊
张今亮当初学美术,只是想学一门手艺,从山东到宁夏,学了四年的设计。大学期间,跟从著名设计师胡国旺学过图书装帧设计的专业课程,但他的意向并不在此。2006年,张今亮的油画老师孙立人先生的《游移与转换》出版时,向前来宁夏举办新书发布活动的北京贝贝特总经理刘瑞琳女士,引荐了他。就这样,他进了出版社,有幸受教于蔡立国先生,成为一名书籍装帧设计师。  2006~2009年在北京贝贝特的三年间,张今亮做了上百
期刊
科普书的呈现方式,你能想到几种?也许,“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卡通、特摄(“特摄”,原义泛指为各种电影拍摄的特殊技术,现在的特摄片特指由日本拍摄的以奥特曼、假面骑士、超级战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影片)中的设定到底有哪些不合理处”这样的方式,只会出现在《空想科学读本》一书中。  日本作家柳田理科雄的《空想科学读本》是一本科幻科学考据书,此书的目的似乎是集中“吐槽”,被吐的对象有奥特曼、哥斯拉、阿童木等科幻
期刊
《道德动物》初版于1994年,彼时的社会进化论学科在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指控期后,随着乔治·威廉姆斯、罗伯特·特里弗斯、威尔逊、道金斯等学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的发表,随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代西方社会不断涌现,已经显露出了这一学科在分析社会心理、判断社会行为方面强大的力量。  而这部长达18章、30余万字的著作则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几乎涉及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两性关系、婚
期刊
人类透过说故事的方法,组织发生在生活周遭的事件,赋予事件意义,理解发生之事,且藉此建构生活世界的秩序,不至于落入混沌无序的迷乱之中。透过故事的分享,人与人得以共生、交流。说故事或许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却是生而为人必须学习的技能。因此,关键就不在说故事与否,而是在于“故事怎么说?”  麦克鲁汉说:“媒介即讯息”,媒介是身体器官的延伸,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性。如今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传播媒介,会造就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