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鉴赏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ui1981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我们在历代的书法家的经典作品中都能看到王羲之书法的用笔,可见王羲之书法对后世书法家有很大的影响。我在临习《兰亭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兰亭序》的自然之美,精妙绝伦之美,本文从兰亭序书写之自然流露、笔法的精妙以及章法的角度进行鉴赏。
  【关键词】:王羲之;兰亭序;笔法
  王羲之,字逸少。在北方出生,后来因为政治原因到浙江绍兴生活,其著名作品有《孔侍中帖》、《得示帖》、《丧乱帖》和《姨母帖》等。他的代表作就是被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兰亭序》这幅书法史上经典作品为世人所熟知,也是一篇经典散文,语文课本也收入其中。《兰亭序》对后世的书法家影响很大,众多书法家将《兰亭序》作为学书必临经典。最为推崇王羲之书法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他酷爱王羲之书法,虽然其推崇王羲之书法中含有政治因素,但是排除政治因素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对王羲之书法的痴迷,唐太宗在世的时候便广搜王羲之书法,《兰亭序》真迹也是几经波折之后寻到,得到《兰亭序》之后,他就命令朝中善书法的大臣临之、摹之,而他独享真迹,死后还带进坟墓。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兰亭序》墨迹,不是真迹,冯承素勾摹的版本最为精妙,其他的临本都是带有个人风格的临摹,勾摹与真迹所差并不大,依然是令人美的心醉的经典,还原王羲之《兰亭序》的神韵,精妙绝伦。《兰亭序》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前353年(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好天气,王羲之一行43人在会稽山阴饮酒作诗,各抒己见,一派祥和之气,此景像我们现代人所举行的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沙龙活动一般无二,一群有志之士聚集在一起,畅谈其所在领域的各种文化和研究,在这种人境合一的环境中营造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大部分人的感情和激情的碰撞。于是,在此情此景下王羲之为其作序一篇,便是《兰亭序》。唐代书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作书最好的状态是能“五合”,即“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这五合能够同时发生太难,它可遇而不可求,有的书法家可能一辈子都没有遇到过“五合”的状态,王羲之做到了,书圣趁着酒兴在纸上一挥而就,一件千古奇作就在不经意间诞生了。《兰亭序》不仅是书法史上的杰作,也是文学史上的一篇美文,作品的艺术格调和文学意境相得益彰,历代书家莫不顶礼膜拜。
  打开兰亭序,我们会看到有几处字迹涂抹掉了,我们能够理解到,借着酒兴而书的字迹难免会有错漏之处,相传王羲之写完之后觉得很满意,不足的是有涂抹之处,于是又写了很多遍,但是写过之后虽然整洁,但是全然没有初篇的灵动飘逸之感,“五合”的状态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任何艺术都不是刻意制造的,都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自然而然的出现。所以,《兰亭序》是不可复刻的,是独一无二的书法史上的璀璨明珠。
  《兰亭序》好,那它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笔法精妙。在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一细微之处都能清楚的看到他的精细处理,笔法非常的丰富,变化何止千万。用笔灵活多变,中锋、侧锋交替使用,藏露结合,运笔过程跌宕起伏,开合很大。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笔画的跳荡,线形的多变,笔势上处处隐含无穷的生机活力。宋代米芾说自己是“八面用锋”,意思就是将笔锋的变化使用到了极致。《兰亭序》在用笔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笔锋在点划内部回环使转,这种使转往往表现在上一点划与下一点划的交接连笔处,或隐于上一笔划内,或藏于下一笔划中。如“樂”字,两个绞丝旁就特别的引人深思,绞丝的撇划写完后提笔回锋折向左上带出横,在这个过程中,笔道有一段是撇与横的重复,我们在欣赏宋代以后书家作品的时候,笔法的变化总是外显的,而不是内藏的,这是王羲之书法的高超之处。
  二、自然随性。《兰亭序》雖然不像草书那样连绵不断,但是每一个独立的字都是相互呼应,字和字的姿态也是顾盼相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动感非常的强。《兰亭序》中“之”字出现的次数有二十几处,但是每一个“之”字都有其妙不可言之处,变化多端,让人惊叹的是并没有一个“之”字是重复出现的。说明王羲之的艺术变现力已经是登峰造极的境界。字字有生机,自然随性,天趣十足。行气也是变化多样,大多不是垂直的直线型,往往表现为曲线式,如柳叶随风飘荡,很是美妙。
  三、章法巧妙。《兰亭序》的章法布局随机巧布,和谐自然,顾盼呼应,笔断意连,大小相间,主次分明。看一下《兰亭序》的整体布局,正如李世民《王羲之论》中所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右军《兰亭序》为古今章法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知,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宗白华在《美学与意境》中指出:“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之中肯棨,神行于虚。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
  王羲之笔笔潇洒,畅快淋漓,我们能从其《兰亭序》中清晰深刻的感受到其创作的酣畅淋漓之感,一点一画皆是风情,一点一画皆是感情的真实流露,他超脱的艺术造诣让众人为之钦佩。《兰亭序》“变古质为今妍”的改革,完善了隶楷而变为今楷、章行变为楷行的整个过程,开拓出行书妍美的新风貌,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朱关田著.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宗白华著.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杨春时著.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左雪梅(1991.1—),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沈阳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
其他文献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中贯注着对现实道德伦理的超越,它拒绝以现实、人伦的尺度来制定精神规则,也不愿停留在俗常的道德、是非之中,它用灵魂说话,用生命发言。本文就从对现实伦理道德的超越这个角度来分析张爱玲的小说,探究其内在之意。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伦理;超越  伦理自古以来是和中国典型的“以家为本”的社会结构相联系的,指的是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中的复杂微妙而又基本保持稳定的备份关系,其他人与人
期刊
【摘要】: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用其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来进行短篇小说创作,塑造了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本文选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劝告》为研究对象,通过“门”的故事线索、“正”与“反”人物塑造、语言的叙事技巧、毁灭创希望的艺术手法等四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让大家对契诃夫艺术创作手法及《劝告》获得更真切的认识。  【关键词】:契诃夫;劝告;创作手法  一、以“门”为故事线索
期刊
【摘要】:认干亲是中国民俗现象之一,明清世情小说中也对其进行了相当多的描写,《红楼梦》中的认干娘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却有不同的类型,如“巫术”性质、“社交”性质和“利益”性质等等。有的干亲关系是为子孙的平安康健祈福,有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血缘宗族关系的一种补充;有的则是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性。笔者认为,通过这一形象群体,可以从侧面见证《红楼梦》中的人情世态,可以透视出其中的人际关系的微妙之
期刊
多年来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去审美化阅读模式”大行其道。“偏离了‘审美阅读’对文学的情感性、想象性和心灵性的体悟,而更多的关注文学之外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政治问题,”“自1960年代以来,文学阅读已经普遍地‘向外转,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理论化,越来越去审美化’。”[1]重揚“审美”的旗帜,重构文学审美阅读的主导地位成为当务之急。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2]有一则卷头语:世界是一个大笼子,挑出坏的,
期刊
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就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在《符读书城南》中写到“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俱嬉戏,
期刊
江南印象之——周庄  桥街相连河成市,咫尺之遥凭舟楫;  蚬江桥下听渔唱,丝弦宣卷吟民风。  砖雕门楼延明清,双桥画里忆乡情;  积厚流光叹传奇,商海浮沉渡一生。  江南印象之——西塘  雨后斜塘,薄雾如纱;  环秀桥下听田歌,石皮弄里望高墙;  烟雨长廊观马墙,花窗镂里赏瓦当。  作者简介:田菲(1989—),女,汉族,籍贯:河南漯河,单位:漯河千盛购物广场有限公司。  江南印象之——忠王府  
期刊
【摘要】:陈染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而她在许多作品也运用此方法进行了尝试,尤其是她的中篇小说《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从意象和病态寡妇的几个角度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这篇小说进行具体地阐释。  【关键词】:陈染;精神分析;意象;寡妇  引言  陈染可以说是90年代的先锋女作家,她开启了“私人化小说”的模式,她远离了男性權威的话语中心,于边缘处开辟了忠实于女性本身的小说写作,
期刊
【摘要】:阿拉伯世界文明经历过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衰落,其思想文化领域也紧随时代发展而产生出诸多流派与分支,而女性文学正如一朵神秘莫测的奇葩,绽放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百花园之中。本文致力于研究近现代阿拉伯女性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从根源探索女性文学在阿拉伯社会的地位及其影响,从侧面反映出阿拉伯妇女地位的境遇和变迁,并阐述其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关键词】:女性文学;阿拉伯女性文
期刊
【摘要】:《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刘鹗通过一位走方郎中的游历经历,所见所闻所感,揭示出晚清上至朝廷官吏,下至地方百姓的真实生活。小说中的清官形象尤为印象深刻。他们的“清”仅在于“不要钱”,然其本质与我们所熟知的酷吏、昏官无二致。本文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老残游记》中的“清官”形象,首先,通过传统意义上的清官形象与小说中的“清官”形象进行对比;其次,具体分析小说中的“清官”形象。  【
期刊
【摘要】:明清时期,格调派一脉相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就对于性情与格调的关系问题上,清代格调派与明代格调派的观点截然相反,明代格调派主张格调优先,而清代格调派主张性情优先,给诗歌创作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旨在总结明清格调派各大家对格调与性情关系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格调派观点的发展与演变。  【关键词】:格调派;格调;性情  一、明代格调派性情说  明代格调派普遍认为“性情为本,格调优先”。李梦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