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果发现教材中有错误的地方,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就能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如数学练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4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要行12小时。如果改从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90千米,只需几小时?学生提出质疑,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可能是同一条路,那么路程一定相等吗?若改为同一条公路的慢车道和快车道就好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质疑的精神。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就不能违背现实生活,不能单为解题而解题,应该符合实际生活。
  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填鸭”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一位留学者归国后说:在我们中国,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多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其他文献
2013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老龄化严重的阶段,老年人口在我国人口比例中越来越高,人口红利趋于弱化。我国13亿人口,约有1.3余亿是老龄人口,占全国总人数10%左右,在老龄人口中,25%是城镇户口,75%是农村户口,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基本政治制度和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自然形成于自给自足农业社会的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不断发生着改变
期刊
从教十几年了,也就做十几年的班主任,在这十几年里,我深深感到,要想建好一个班级体,班主任必须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激励,去激发和保持一第一个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和学习生活热情,让第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要用鼓励和赞扬让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世界成为最真、最善、最美的风景。  美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教育中不断思考实践。培养美德,
期刊
离开原来工作的学校快一个月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脑中便浮现出天真烂漫、活波可爱的那群孩子们,想起了他们在学习中的坚韧,想起了他们在参加体操比赛中发扬出来的团结拼搏、不服输的精神,想起了多想与他们常在一起啊!  那个有点调皮,一个人坐在板凳上都会摔跟头的张晓峰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呢?性格任性的覃洋是否有所转变呢?大大咧咧的马冰梅是否变得更女孩子一些呢?学习数学吃力的刘梅,通过假期的努力是否有所进步呢?
期刊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能够专注于教师的授课,是提升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不平等的状况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听的同时给学生更多说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中乐于倾听。  首
期刊
风和柳梢  起初  你打我跑  支棱棱涩涩的摇  渐渐地  你缠我绕  舞姿开始曼妙  如果  如果  你是一只蜗牛  我就是路边的牵牛花  为你吹响  我不急  因为  你的慢生活里  有别样的美丽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他们的兴趣不同而得到不同的
期刊
模糊了风景,迷离了视线,唯一清晰的就是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迷惘了时间,朦胧了地点,唯一清晰的就是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北渚之上,秋风袅袅。洞庭波兮,木叶纷纷,只为铺垫你的出现。与你相约的承诺,你还记得吗?最初的相遇,总让人回味无穷。那一天鸟儿无故地聚集在水草之上,鱼网无端地挂在树梢之上。  有没有那么一种遇见,只是一眼,便让人辗转反侧?  思公子兮,思公子兮,却不敢言。纵然每天看着沅
期刊
中学语文中如何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呢?基于对阅读和写作的这些认识,谈几点我们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会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从而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放飞。同时在阅读中要让
期刊
一、贵州近三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的信息  1、命题形式稳中有变。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全省9个地州市39道作文试题总体在内容设计上更加广泛,更加关注时代,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但在题型上有所变化。例如对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的纯材料作文在2014年六盘水及黔南地区各出现一次,2015年遵义又考了一次外,今年开始慢慢淡出中考。全省还是导语加命题或话题为主。以今年为例,全命题式有4篇,半命题式有3篇,话题式的有4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