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微茫度此生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和考北大,国文是满分;她嫁给了洋人傅汉思,可他是个汉学家,对中国历史比她还要精通;她在美国的耶鲁大学任教,教的是中国最传统的书法和昆曲。
  年少的时候,她在苏州拙政园的兰舟上唱昆曲;逝前,她仍在耶鲁的寓所和人拍曲。她的箱子里,珍藏着乾隆时期的石鼓文古墨;她的阁楼上,摆放着结婚时古琴名家赠予她的名琴“霜钟”;她亲自侍弄的小园里,种着来自故乡的香椿、翠竹,芍药花开得生机勃勃,张大千曾对着这丛芍药,绘出一幅幅名画。张大千甚至还给充和画过一幅仕女图,画于抗战年代。画中的充和只有一个纤细的背影,身着表演昆曲的戏装,云髻广袖。回顾中国艺术史,也许充和留下的就是一个淡淡的背影吧。
  在兰舟上唱昆曲
  充和是在上海出生的,在生她之前,母亲陆英已经连续生了三个女儿。充和的一个叔祖母心疼她的母亲陆英,主动提出想收养充和,陆英就把充和交给了叔祖母。
  叔祖母把8个多月大的充和带回了合肥老家,在那里,她一直生活到16岁。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很有见识。她为充和请的老师名叫朱谟钦,是吴昌硕的弟子,既有才学,也很开通。他教充和学古文,是从断句开始,一上课就交给她一篇《项羽本纪》,让她用红笔断句。充和很喜欢这位先生,因为“他主张解释,不主张背诵”,另一个原因则是他教她爱惜古墨。
  朱先生还专门弄来了颜勤礼碑的拓本,教她练字。充和说,颜碑用来打基础是非常好的,直到年老,她每过几年都要临一次颜勤礼碑。充和随朱先生从9岁一直学到16岁,他留给充和的,不仅仅是深厚的国学知识。
  苏州生活让充和的人生路上多了项相伴终身的爱好——昆曲。张武龄和陆英都是戏迷,张武龄还特意请来了苏州全福班的尤彩云来教孩子们唱戏,受此影响,女儿们也喜欢上了昆曲。
  四姐妹中最迷昆曲的是大姐元和,她特别喜欢登台表演,后来嫁给了名小生顾传玠。充和呢,更多的是将昆曲当成爱好,她曾说:“她们喜欢登台表演,面对观众;我却习惯不受打扰,做自己的事。”在苏州拙政园居住时,相传她夜晚常常一个人在兰舟上唱昆曲。
  明人学写晋人书汪曾祺在回忆西南联大的往事时,也提到过充和不爱扎堆的特点。他写道:“有一个人,没有跟我们一起拍过曲子,也没有参加过同期,但是她的唱法却在曲社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她唱得非常讲究,运字行腔,精微细致,真是‘水磨腔’。我们唱的‘思凡’‘学堂’‘瑶台’,都是用的她的唱法,她灌过几张唱片。她唱的‘受吐’,娇慵醉媚,若不胜情,难可比拟。”
  可惜那个时候没有录像,我们很难想象,年轻时的充和唱起昆曲来,是怎样的娇慵醉媚,幸好张大千以一张仕女图留住了她的风姿。我们只知道,抗战年代,她凭着一出《游园惊梦》,惊艳了当时的重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为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她回国和大姐元和演了一出《游园惊梦》,仍赢得了满堂彩。
  21岁这年,充和以语文满分、数学不及格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张充和听过胡适讲文学史和哲学史,钱穆、俞平伯、闻一多都是她的老师。但充和对学校之外的世界更感兴趣,北大旁边的清华,有位专业昆曲老师开课,她经常前往聆听。之后因患肺病,她退学了。退学后,充和曾随沈从文一家去过昆明,跟姐姐、姐夫住在一起,再后来回到北京,她还是住在沈从文家里。
  在她眼里,这位三姐夫是个不爱说话,但很有才的人。我一直觉得,四姐妹中,允和、充和对沈从文的理解不在兆和之下。沈从文去世后,远在海外的充和发来悼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寥寥16个字,写尽了沈从文一生,充和可谓沈从文的知音。后来这16个字被铭刻在湘西沈从文的墓碑上。
  抗战爆发后,充和到重庆教育部礼乐馆工作,结交沈尹默、章士钊等名士,并师从沈尹默学习书法。沈尹默说她的字是“明人学写晋人书”,评价很高。书法可以说是充和一生的至爱。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谈到充和,总绕不过一个情字。情事的男主角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卞之琳。相传那首知名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就是诗人为充和所作。
  卞之琳是沈从文的密友,那时充和正住在姐夫家里,两人得以相识。于充和,只是多了一个如水之交的朋友,而于卞之琳,却多了一个终生倾慕的女神。卞之琳苦恋张充和,几乎成了当时文学圈内公开的秘密。他持之以恒地给她写信,甚至在她出嫁后去了美国,仍孜孜不倦。他苦心收集她的文字,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送到香港去出版。他追求她达10年之久,直到45岁才黯然结婚,而对她的爱恋,持续了大半生。
  1953年,卞之琳到苏州参加会议,恰巧被接待住进了张充和的旧居。秋夜枯坐在原主人留下的空书桌前,痴情的诗人翻空抽屉,瞥见一束无人过问的字稿,居然是沈尹默给张充和圈改的几首词稿,于是他当宝贝一样地取走,保存了20余年。80年代初卞之琳访问美国时,与充和久别重逢,将词稿奉归原主。充和说他只不过是单相思,可纵然是单相思,能够持续如此之久,感情如此浓烈,即使得不到回应也足够动人了。
  “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1949年,整个中国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和与丈夫傅汉思在上海搭上“戈顿将军”号前往美国,她随身带着一方古砚、几支毛笔和一盒五百多年的古墨。
  这个最着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最终却选择了去国离乡。充和一生醉心艺术,但始终保持着老派文人游于艺的态度,书法、诗词都是写了就写了,没想过要结集出版,更没想过要去抢占艺术史上的一席之地。
  她很早就开始了写作,随写随丢,一生中从未主动出版过任何著作。倒是那位暗恋她的诗人一片痴心,私下将她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都收集起来,拿去香港付印。在耶鲁任教时,一名洋学生自费给她印了本诗集,名字很美,叫《桃花鱼》,装帧也很美,收入的诗只不过寥寥十几首。她百岁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张充和作品系列,收录的其实都是些充和无意中留下的吉光片羽。
  充和本是无意于以著作传世的,做什么都是随兴而至,她曾经说过:“我写字、画画、唱昆曲、作诗、养花种草,都是玩玩,从来不想拿出来给人家展览,给人家看。”苏炜回忆他和洋学生向充和学书法时,充和经常用清水在纸上写字教他们。
  英国诗人济慈的墓志铭里有一句话: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充和,也是这样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写的过程就是消失的过程,像飞鸟掠过,天空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充和自撰的诗中有一句意思和此相仿,足以概括平生: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其他文献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我看来,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青山如黛,绿草如茵,“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春雨绵绵,湖水碧绿,“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风和日丽,鸟语花香,“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这些古诗词描绘的春色,美则美矣,但终归是太抽象了。与抽象的文字相比,我更喜欢欣赏绘画,尤其是古画,它能带给我直观的具体的美感,让我沉静和欣悦。明代画家陆治的《三峰春色图》与清代画家吴历的《湖天春
期刊
《曹雪芹画传》购于2004年,一版一印,已收藏十年。  《画传》乃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与画家赵华川合作而成。周汝昌平生为曹雪芹五次撰传,然而给雪芹写一个传记,用画面表现为一部画传,是先生多年的心愿。这本《画传》创意别具一格,令人眼前一亮,爱不释手。  小书采用连环画的方式,图片与文字结合,上为画,下为文,二者结合,增强了故事性,通俗易懂。画面底色为浅浅的淡黄,一缕温婉的气息在书页间流动;文字为竖排,每
期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从水说起  “上善若水”。  水,让人充满敬畏。  海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0.8%,在人体内水占到了70%。  我们人类始终想在茫茫宇宙中找到地球之外的生命,而判断一个星球是否可能有生命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先判断那个星球有是否水。  二十多年前,有位
期刊
太阳的精神和月亮的精神  儒家的智慧,主要体现为一种太阳的精神。太阳,无论日出还是日落,无论朝阳还是夕阳,都是那样灿烂辉煌,太阳每天都是新鲜的。因此先哲要求我们“日日新,又日新”,让生活每天都有新气象。我们来看《易经》,头一卦就是乾卦,乾卦就象征着太阳、运动、生长、活力、刚强等。这都是儒家智慧的特征,都是以儒做人的要求。  但是儒家的智慧之外,还需要道家的智慧,太阳的精神之外又需要月亮的精神,就好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它一样,社会黑暗混乱而风韵流动,士人出路艰难却个性张扬。皇帝登基邀请臣子并坐;士族掌权却以过问政事为耻;人们推崇美貌男子而当街掷果盈车……刘伶醉酒、嵇康锻铁、阮籍狂啸,他们寻求清高,却流于孤僻;追求明敏,却流于放纵;他们狂放不羁、率真洒脱,是的,这就是魏晋。  《世说新语》真实记载了魏晋名士的种种奇异之举,成为“魏晋风度”的形象演绎。全书共36篇1130则,主
期刊
假如你并不了解武夷岩茶的话,也许你听说过大红袍,大红袍就是岩茶的一个品种。  武夷山气候温润、高山幽泉、云雾弥漫,“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岩茶就生长在岩壁沟壑烂石砾壤中,并因此得名,而经风化的砾壤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供茶树吸收,不仅滋养茶树,还给予了岩茶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岩茶的品种繁多,约有一千种,好学者常常要问,有人把这些茶都喝遍搞懂吗?不仅没有,能喝懂岩茶中常见的肉桂和水
期刊
第一次喝到武夷岩茶,是一个误会。  舅爷送来的茶包上贴的标签是铁观音,打开后却有暗香。那种香味和铁观音的清冽之香有很大不同,似乎是酽醇之气,幽幽传来。放到手中,茶色也不一样,铁观音总是幽蓝碧绿,而这个茶却是红色的,仿佛红壤的炽烈、岩石的深邃;茶叶细长而枯槁,让人不由地要联想起国画里仰天长啸的道长,瘦削、倨傲又目光炯然。  泡上茶来,水中的香真的如同酿制出来的酒,不在表层,藏在暗里,不在舌尖,涌向两
期刊
自然界中,树木的生命力最强,生长越慢则活得越久,慢的生命体是更具有持续性,千年的树并不稀奇,现存最久的树龄达到8000年以上。大部分昆虫的生命只有几个月,而有的蜗牛能活6-7年,甚至十几年。它们进食慢,活动慢,生长慢;活的最长,也最为清静。  有一个茶叶的品牌叫“寻慢”,他们的标志是一只蜗牛,他们所希望就是能够通过喝茶慢下来抵达清静。  创始人是一个80后茶人,从事茶叶已经八个年头。十年前开始学习
期刊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博弈持续了100多年,当我们把诵读《论语》《孟子》《诗经》等古代经典看成是“文化蒙昧主义”的时候,西方人恰恰是在教他们的孩子阅读《荷马史诗》《圣经》《柏拉图对话录》等文化巨著。  难道中国人一定要丢掉传统才能实现现代化吗?  100年后的今天,经历过对传统文化的毁灭式打击后,社会上出现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呼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开始慢慢回归理性,被迫中断100多年的儿童读经教育
期刊
在湖南那一带,曾流传出一个关于湘妃竹的传说。其影响之广,就连那一杯净土掩风流的黛玉,也因眼泪不断且院中庭满修竹,而被海棠诗社的姐妹们冠上了“潇湘妃子”的雅号。  在古琴曲里,便有一首《湘江怨》,也称《湘妃怨》,向人们讲述着这潇湘二妃的故事。  如果说出这二妃的名字来,也许会有更多的人熟知——娥皇、女英。后来的人常用“娥皇女英”这个成语来譬喻二女共事一夫而和谐相处的理想画面,也长久地令济济男子艳羡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