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环境教育已渗透到了学校的全部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已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不仅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一 紧扣课本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牛津版英语教材中有多个单元直面环境保护这一话题,英语教师应当以此作为环保教育的切入点,有创造性地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最终落实到环保行动之中。
(1)在词汇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因为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部分。如在牛津教材8 A Unit 4 Vocabulary中出现了different animals: zebra、lion、wolf、fox、giraffe等单词。教这一单元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它们都是国家保护类动物(protected animals);其次要引导学生如何来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学生就此讨论出许多保护措施:不要穿毛皮大衣、阻止猎人打猎、保护自然环境等;再次,利用课程资源,在有效进行环境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这样,学生就能轻松自然地掌握本单元词汇语法。
(2)在书面表达中的渗透。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中考题都出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书面表达题,这也在提醒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积极地渗透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例如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的中考书面表达题A New Town要求学生比较太湖新城的过去和现在,尤其要能体现出太湖新城在迁走所有工厂后环境发生了巨变:“The air is fresh. There’s no pollution any more...”当然在我们的教材中也有体现,例如牛津英语8 B Unit 1 Main Task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月光镇变化的报告,在此报告中,可见月光镇的发展付出了环境的代价:“There are fewer trees, and the environment is not as good as before.”
(3)在情境对话中的渗透。情境对话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话练习中学生既复习了所学基本知识,又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口语水平。在8 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中出现了关于保护动物的Speak up: Millie 告诉Mum人类是动物消失的主因——“Many animals lose their lives because people buy furs.” Mum 最后终于理解了——“I will not buy furs any more.”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还要呼吁学生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
(4)运用多媒体有效渗透环境现象。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转变训练手段,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它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冲击,激活他们头脑中已有的认识。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达到更好的环保宣传效果,如图片的展示、影片的播放、Flash的播放、环保宣传歌曲的播放等。例如我们在讲解8 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系列今昔对比的图片:树木、河流、交通方式等等,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树木少了、河流脏了、汽车尾气排放多了,从而更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能做到身体力行,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二、课外有效拓展,争当环保卫士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踏入社会。学生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区、公园等地的环境情况,积极向居民、游客等宣传环保知识,认真撰写有关环保的英语文章,踊跃向班级黑板报、学校广播站、杂志社投稿。学生可以深入社区、工厂或学校等周边区域,进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學校也可举办一些诸如“废物回收计划”,推行“考察××污染,提出解决办法”等活动,将活动计划、过程、总结等用英文记录下来。这些做法旨在通过创新的策略和活动来转变学生对周边环境的态度,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更有自觉性,对环境质量改善更为主动,在思想及行动上更独立、更主动、更积极地建立“科学发展观”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教师创设条件使学生参与环境监督管理和基础环境调查,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了解环境管理状况和进行环境调查的基本策略与能力,提高环境科技能力和水平,让学生走进社会,推动全社会建立“科学发展观”意识。另外,教师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参与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环保意识才能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才能让他们铭记一生。
一 紧扣课本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牛津版英语教材中有多个单元直面环境保护这一话题,英语教师应当以此作为环保教育的切入点,有创造性地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最终落实到环保行动之中。
(1)在词汇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因为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部分。如在牛津教材8 A Unit 4 Vocabulary中出现了different animals: zebra、lion、wolf、fox、giraffe等单词。教这一单元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它们都是国家保护类动物(protected animals);其次要引导学生如何来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学生就此讨论出许多保护措施:不要穿毛皮大衣、阻止猎人打猎、保护自然环境等;再次,利用课程资源,在有效进行环境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这样,学生就能轻松自然地掌握本单元词汇语法。
(2)在书面表达中的渗透。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中考题都出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书面表达题,这也在提醒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积极地渗透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例如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的中考书面表达题A New Town要求学生比较太湖新城的过去和现在,尤其要能体现出太湖新城在迁走所有工厂后环境发生了巨变:“The air is fresh. There’s no pollution any more...”当然在我们的教材中也有体现,例如牛津英语8 B Unit 1 Main Task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月光镇变化的报告,在此报告中,可见月光镇的发展付出了环境的代价:“There are fewer trees, and the environment is not as good as before.”
(3)在情境对话中的渗透。情境对话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话练习中学生既复习了所学基本知识,又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口语水平。在8 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中出现了关于保护动物的Speak up: Millie 告诉Mum人类是动物消失的主因——“Many animals lose their lives because people buy furs.” Mum 最后终于理解了——“I will not buy furs any more.”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还要呼吁学生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
(4)运用多媒体有效渗透环境现象。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转变训练手段,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它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冲击,激活他们头脑中已有的认识。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达到更好的环保宣传效果,如图片的展示、影片的播放、Flash的播放、环保宣传歌曲的播放等。例如我们在讲解8 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系列今昔对比的图片:树木、河流、交通方式等等,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树木少了、河流脏了、汽车尾气排放多了,从而更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能做到身体力行,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二、课外有效拓展,争当环保卫士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踏入社会。学生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区、公园等地的环境情况,积极向居民、游客等宣传环保知识,认真撰写有关环保的英语文章,踊跃向班级黑板报、学校广播站、杂志社投稿。学生可以深入社区、工厂或学校等周边区域,进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學校也可举办一些诸如“废物回收计划”,推行“考察××污染,提出解决办法”等活动,将活动计划、过程、总结等用英文记录下来。这些做法旨在通过创新的策略和活动来转变学生对周边环境的态度,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更有自觉性,对环境质量改善更为主动,在思想及行动上更独立、更主动、更积极地建立“科学发展观”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教师创设条件使学生参与环境监督管理和基础环境调查,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了解环境管理状况和进行环境调查的基本策略与能力,提高环境科技能力和水平,让学生走进社会,推动全社会建立“科学发展观”意识。另外,教师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参与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环保意识才能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才能让他们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