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办公室里,我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广东籍的学生在哭诉自己的“冤屈”,而那位来自北方的班主任却一再表示:“你说什么,说了半天,我还是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四年级的学生竟然无法清楚的说出自己受了什么委屈?不禁令我们这些老师叹息!
回想自己所教的孩子,“口不能言,手不能写”、“词不达意”的有多少?课堂上,能流利的朗读一段课文,清楚的发表意见的又有多少?四年级的孩子本应具备一定的作文水平,但翻看学生的作文,里面写错字、白字的不在话下;用方言、口语作文的现象不少。面对学生的这种病症,老师应如何对症下药?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语文首先应作为人们生活交际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孩子在小学阶段应学会用规范、正确、得体的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
可是,中年级的部分学生,语文基础不牢固,词汇量不足,没自信,不敢开口说话,不会作文的情况着实令人担忧!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会造成怎样的障碍呢?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会用规范、准确、流利的语言说话、作文?我以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每节语文课必须进行一定量的语言文字训练
这和以往的題海战术不同,而是让学生从教材文学作品的好词、好句中去学,去训练。日前,我有幸听了贾志敏老师的示范课《惊弓之鸟》。他在课堂上对学生语言训练丰富和扎实,令在场的教师受益匪浅。贾老师让我们明确了:语文课必须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阵地。怎么学?从老师身上学,从优秀文学作品中学。学什么?学习如何把话说清楚,说准确,把话说简单或是说详细。如果学生长期不断的进行这样的训练,那他们必然 “口能言我思”、“手能写我心”了!
贾老师的课让我茅塞顿开。以往上课我犹如“水上漂”,只是一味的分析、支解课文。对课文里优美、规范的语言置若罔闻,学生却未能在课堂上学会如何说话、作文。这是以往我教学上的一大失误,可能也是一部分语文老师存在的问题。
二、在课堂上、课间,甚至课外都应该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普通话)表达和交流。
广东的孩子由于生活在粤方言地区,平时与家人,朋友交流都说粤语,使得他们在表达上明显带有方言的色彩,这就造成了他们学习语言的障碍。于是,才会出现上文所说的方言普通话、方言作文的现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一个说错或者写错的词,不仅教师,而且学生听起来都会感到不协调。就像一个具有高度音乐听觉的人,听到一个错误的音符时感到那么不入耳一样。”因此,我们也应在学校形成这样的一种语言氛围。只有这样,学生原有的语言障碍才能自然而然的得以克服。
语文课应当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积累词汇的主要阵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对其表达不清晰、不完整的句子要及时纠正。我每次听特级教师上课,他们对学生语言表述要求都很严格。最近,我听了园岭小学李志萍老师的一节展示课《有趣的发现》。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师指着挂图问:“你们看到了一座怎样的小岛?”一生答:“看到了美丽的小岛。”李老师马上纠正说:“应该说 :‘我看到了一座美丽的小岛。’同学们要把话说完整。”这只是一个细节,但凸现了李老师对学生语言表述的严格要求。学生经过多次的改正,下次就会有意识的把句子说完整,说清楚了。
二、要学生“口能说、手能写”,除了进行严格的语言训练外,还要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支玉恒老师说过:“只有有话说、有话写,学生才能说出有水平的话,写出有水平的作文。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看书,养成爱看书,写读书笔记,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根据新课标精神,学期初,我让学生制定了自己的课外阅读总计划。接着又制定了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周阅读计划。例如,学完《三味书屋》,我就让学生去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完《黄继光》、《壮烈的青春》,又让学生找英雄故事类的书籍阅读。然后通过召开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背诵古诗会等语文活动,让学生交流汇报课外阅读的体会。我班的每个学生还备有一本 “采集本”,里面是他们阅读课外书时摘抄下来的优美词句、剪报等。我希望学生能像小蜜蜂那样,每天采集一点,逐渐累积语言文学底蕴。学生慢慢从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学习如何说话、作文。他们这样长期大量的积累,最终一定能达到质的飞跃。
回想自己所教的孩子,“口不能言,手不能写”、“词不达意”的有多少?课堂上,能流利的朗读一段课文,清楚的发表意见的又有多少?四年级的孩子本应具备一定的作文水平,但翻看学生的作文,里面写错字、白字的不在话下;用方言、口语作文的现象不少。面对学生的这种病症,老师应如何对症下药?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语文首先应作为人们生活交际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孩子在小学阶段应学会用规范、正确、得体的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
可是,中年级的部分学生,语文基础不牢固,词汇量不足,没自信,不敢开口说话,不会作文的情况着实令人担忧!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会造成怎样的障碍呢?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会用规范、准确、流利的语言说话、作文?我以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每节语文课必须进行一定量的语言文字训练
这和以往的題海战术不同,而是让学生从教材文学作品的好词、好句中去学,去训练。日前,我有幸听了贾志敏老师的示范课《惊弓之鸟》。他在课堂上对学生语言训练丰富和扎实,令在场的教师受益匪浅。贾老师让我们明确了:语文课必须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阵地。怎么学?从老师身上学,从优秀文学作品中学。学什么?学习如何把话说清楚,说准确,把话说简单或是说详细。如果学生长期不断的进行这样的训练,那他们必然 “口能言我思”、“手能写我心”了!
贾老师的课让我茅塞顿开。以往上课我犹如“水上漂”,只是一味的分析、支解课文。对课文里优美、规范的语言置若罔闻,学生却未能在课堂上学会如何说话、作文。这是以往我教学上的一大失误,可能也是一部分语文老师存在的问题。
二、在课堂上、课间,甚至课外都应该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普通话)表达和交流。
广东的孩子由于生活在粤方言地区,平时与家人,朋友交流都说粤语,使得他们在表达上明显带有方言的色彩,这就造成了他们学习语言的障碍。于是,才会出现上文所说的方言普通话、方言作文的现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一个说错或者写错的词,不仅教师,而且学生听起来都会感到不协调。就像一个具有高度音乐听觉的人,听到一个错误的音符时感到那么不入耳一样。”因此,我们也应在学校形成这样的一种语言氛围。只有这样,学生原有的语言障碍才能自然而然的得以克服。
语文课应当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积累词汇的主要阵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对其表达不清晰、不完整的句子要及时纠正。我每次听特级教师上课,他们对学生语言表述要求都很严格。最近,我听了园岭小学李志萍老师的一节展示课《有趣的发现》。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师指着挂图问:“你们看到了一座怎样的小岛?”一生答:“看到了美丽的小岛。”李老师马上纠正说:“应该说 :‘我看到了一座美丽的小岛。’同学们要把话说完整。”这只是一个细节,但凸现了李老师对学生语言表述的严格要求。学生经过多次的改正,下次就会有意识的把句子说完整,说清楚了。
二、要学生“口能说、手能写”,除了进行严格的语言训练外,还要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支玉恒老师说过:“只有有话说、有话写,学生才能说出有水平的话,写出有水平的作文。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看书,养成爱看书,写读书笔记,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根据新课标精神,学期初,我让学生制定了自己的课外阅读总计划。接着又制定了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周阅读计划。例如,学完《三味书屋》,我就让学生去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完《黄继光》、《壮烈的青春》,又让学生找英雄故事类的书籍阅读。然后通过召开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背诵古诗会等语文活动,让学生交流汇报课外阅读的体会。我班的每个学生还备有一本 “采集本”,里面是他们阅读课外书时摘抄下来的优美词句、剪报等。我希望学生能像小蜜蜂那样,每天采集一点,逐渐累积语言文学底蕴。学生慢慢从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学习如何说话、作文。他们这样长期大量的积累,最终一定能达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