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wu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心理健全的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应该抓住契机,调整办学方向,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生理疾患、情感挫折、学习和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及周边生活环境的变故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及时帮助处于心理危机境遇的学生恢复心理平衡,构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高职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分析
  
  1.心理健康标准
  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家鲍尔和霍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健康定义,即:“健康就是指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的一种状态。”这一概念在全球得到传播且被人们普遍接受。而心理健康的定义却—直存有争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提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陈家麟教授提出了健康六项标准: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心理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可见,健康心理,就是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的行为适应,个体能力得到发挥、发展的心理特质。
  
  2.当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是当今社会一个较重要的团体,有其特殊性。由于高职学生在自身素质和所处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如—Fo
  (1)环境适应能力。大学生活相对独立自由,没有高中时期的严格管理和升学压力,也缺失了家长的“期望”动力,部分学生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另外,学生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教育模式,有的人开始恋家,怀念以前的生活方式,就会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在心理上遭受挫伤。这种孤立无援的心理,如果得不到排解,就会反复发作,持续较长时间,最后会导致学生『不疑自己、担心将来、厌学和退学。再者,高职教育的模式和目的与高中不同,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加大,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对学习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困惑和焦虑的心理。同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弱,关注自我多、关心他人少,这与独立自主、公平竞争、团结进取的大学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精神上的不适应也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失衡。环境适应能力差的现象在高职新生中比较普遍。
  (2)人际关系。高职学生由于自身在学习上的劣势往往表现为人际交往上的敏感性。其表现倾向为: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与同学交往;另一方面内心却又渴望得到别人的友谊,迫切希望能参与社交。这对于胆小、性格孤僻的高职学生来说,就会产生难以调合的矛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既有性格上的孤僻因素,也有社会和家庭因素。具体表现为缺乏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害怕批评和失败,不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而一事无成。
  (3)学习问题。高职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贯穿于整个高职的学习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态度。由于高职学生录取的分数线比较低,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都不是很理想。以“混文凭”的思想来对待学习。心理上表现为缺乏理想,没有压力感和紧迫感的无所谓态度;行为上表现为睡大觉、恋爱、上网、玩游戏。二是学习兴趣。高职院校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还应该要注重理论学习,学习内容、方法与要求与高中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在短期内无法适应,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低,困难重重。三是学习动力。高职时期已经没有了升学压力,学习靠自觉,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总觉得学习内容太难,最后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
  (4)情感困惑。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困惑主要体现在“恋爱与性”方面。由于引导不足,学生在缺失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对情感的渴望会非常强烈。表现为渴望与异性交朋友,迫切想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和生活经验的欠缺,就会产生情感困惑,表现为视爱情为儿戏,走入爱情误区,引起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导致犯罪。
  (5)择业与就业。高职学生就业与择业的心理问题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很大。尽管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的就业率,但由于社会的大环境和专业的适应性的影响,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这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情绪和心态。再加之部分高职学生对就业要求过高,而现实却很残酷,这种矛盾也会导致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的心理。对于有些人来说,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打破了他们的心理预期和平衡,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1.创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一脉相承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己经不再局限于一种矫正性的教育活动,而是涵盖了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全方面的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那种把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由特定的教师、采用特定的活动形式来完成的观点是片面的,这也是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极不“健康”的重要原因。
  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工作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要求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要求学校一切教育工作都必须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规律。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教育理念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根本要求。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形成适合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要使所有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意义和价值。
  
  2.构建适应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
  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来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1)适应学习。如学习环境的熟悉、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动机的激发等。(2)适应生活。如生活环境的熟悉、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合理应对生理发育而诱发的心理压力、矛盾和烦恼等。(3)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之间的关系,掌握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规范,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等。(4)发展个性。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自信心和自尊心。(5)发展社会性。发展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及竞争与合作意识等。(6)培养创新性。培养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发掘创造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   
  3.建立满足高职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创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机构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保障。心理咨询机构的主要工作有:普及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辅助新生入学适应和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测评;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学校、系、班、宿舍四级大学生心理问题信息网等。
  建设精干实用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保证。一是要配备适量、精干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逐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二是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根据高职学生身心发育的主要特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是加强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其教学模式以活动课为主,以教师讲授及学科渗透为辅。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职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保障。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就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对那些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对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的学生或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4.营造有利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新环境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环境。学校要与家庭、社会等方面协同培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
  首先是学校环境,尤其是班集体的氖围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直接。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尽量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感受到友谊、尊重、支持,获得安全感。尤其是对那些心理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帮助与关心的学生,更应加倍小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以诚恳的态度面对他们,以客观、公正的标准评价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经常有意识地创造更多的让每个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同学们的赞扬中提高自信心、进取心。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能使孩子无拘无束、健康、快乐地成长,一般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较小。而那些生活在父母离异或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的家庭中的孩子,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不良影响,遭受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学校应该多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表现,帮助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不断改善家教方式。
  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上的不良文化,特别是影视中传播的不良信息会给学生纯洁的心灵带来污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让学生具备对美和丑,好和坏的分辨能力。因此,基于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多层面、多模式和多渠道的特点。
  
  三、总结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实施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健康水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磊,刘蓉洁,朱庆伟,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改善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4).
  [2]龚丽娟,尚洪光,宫永纯,高职学生问题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7,(3).
  [3]田云,高职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危机干预lJI,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5).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理工科院校如何实施“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数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调整考试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思想;多媒体教学;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蒋红敬(1984-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的现状,综合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学生主观能云力I}生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大学物理;教学经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个案为例探讨案例教学的有性问题。要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效果,必须精选案例,让学生有话可说;必须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将案例上升到理论高度,说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有热性    案例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将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能使深奥枯燥的原理变得简单,容易为学生理解,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
期刊
摘 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三本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之进行改革,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突出“做什么,怎么做”,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预测”;参与式教学;三本院校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还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性。一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靠教师向学生灌
期刊
摘 要: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扎实的基础知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思路,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和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案模式设计,并重点进行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的探索。文章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并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创新改革;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与空间解析几何的整合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自然地融入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使教学“活”起来,从而有效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不仅将使空间解析几何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决策性的内容,还将使教学过程实现多要素、多环节的系统化、综合化和最优化。  关键词:教学整合;空间解析几何;现代教育技术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几点建议:运用数学开放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运用跨章节编制综合题,培养思维的迁移性品质;注重“正难则反”策略的训练,培养逆向思维的品质;编制问题域,培养思维的重组性。  关键词:创遗性思维品质;数学开放题;思维的迁移;逆向思维;思维的重组
期刊
摘 要: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工作方法单一,出现形式化的倾向;同时,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也缺乏执著信念的支撑。所以,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要想取得突破,应多从事现实生活中的实证性研究,注意区分人们社会生活的背景、地域、族群等方面的差异,对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应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精神生命    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拥有意志和内心世界,并且不满足于自然生
期刊
摘 要: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都具有一定的可以开发的潜能。本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持t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关键词:课堂教学;开发潜能;多元智能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出版了他的著作《智力的结构》,在这本著作中,加德纳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简称
期刊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中,实践类教学往往得不到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关键词: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力支撑,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