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成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提出合理化建设策略。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思考与实践探索,旨在强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为人文素质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建设策略;创新方法;评价体系
一、明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一)道德品质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辨别鉴赏的能力,具有民族气节与爱国热情。高职院校还需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它是从事职业活动必备的道德规范,涵盖职业意识、态度、责任和义务等,促进学生形成敬业、诚信、遵从规则、强烈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等优秀职业道德。
(二)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各学科的总和,通过对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人类优秀知识成果的博采与吸收,培養学生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审美情操
人文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具有高雅的艺术鉴赏水平、健康的审美情趣,善于发现生活中、自然中、作品中的美,对美的事物有自己的感受、理解与评价,同时具有表达美的行为能力,体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
(四)心理素质
根据高职学生在学业上遇挫较多,感情、交友、就业等诸多心理压力的特点,需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热爱生活、悦纳自我、善于合作,拥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1]
二、高职院校成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建设策略
(一)建设初期
整合学院、学工处、各分院、系部、团委、思政、考试中心等部门人文素质资源与师资力量,制定“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章程。同时,策划相关活动,如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资料宣传展示、校园人文氛围营造、交通历史文化艺术陈列等。同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追踪国内外人文素质教育整体发展趋势。
(二)发展中期
以各分院、系部、部门为单位,结合行业核心文化、行业需求、具体职业技能等,开发“基于行业文化的职业素质教育主导课程”,“中心”负责课程编订、审核和管理,构建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跟踪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过程和质量监控,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
制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家庭素质教育共同成长的合作策略与实施办法。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逐步实现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家庭人文素质教育、社会、社区教育的立体渗透与有机融合。
(三)特色形成期
基于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涌现的优秀课程、研究课题、师资、学生等,
凸显交通学院办学特色和交通人文精神,并形成一系列人文素质教育成果。研发适合我院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开发建设人文素质教育专题网站。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校企合作、国内外合作、院校合作,推动跨界交流与共同提升。
三、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内容
(一)课程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一览表
(二)人文讲座:针对交通人文与特色、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南京地域特色与人文等,开设讲座及人文讲坛。
(二)竞赛活动:人文知识、书画、歌咏、演讲、诗歌、写作等竞赛活动。
(三)校园文化:学生人文素质训练社团活动、书画展览、校园导视、校园风采宣传、校史陈列、行业名人宣传展示等。
(四)交流互动: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交互网站链接,创新人文素质教育信息传递方法等。
四、创新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面对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与学生需求,需努力创新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彰显学院办学特色、形式多样、多渠道多维度,才能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吸引性与生动性,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一)改进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
人文素质课程需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场所的不同,设定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如知识讲授、专题研讨、座谈、讲座、实地考察、实践指导、现场演示等。避免教育教学的单一化,形成丰富、多元、轻松的人文教育教学形式。积极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情景模拟法、问题法等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微信、QQ、问卷调研等现代信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总之,教师以人文的方式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成人文素质。[2]
(二)彰显交通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特色
1、交通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应与行业文化、职业技能需求几个关键点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需对交通行业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收集大量行业企业核心文化理念、职业技能需求、岗位工作要求、职业延展性等资料,形成课程的背景资料库。
(2)专业素养与职业素质相结合开设相关课程,及时掌握交通院校所开设专业的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及时将最新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要求联系起来。做好针对岗位职业群的调研和职业信息变化的跟踪工作,引领学生关注岗位职业要求。
(3)开设校企合作论坛,以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行业专家请进来,讲授交通行业规范、企业文化与人文精神,提升学生职业认知与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职业、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
2、专业课程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1)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挖掘科学技术中美的因素,认识专业课程中潜在的文化内涵、理解和欣赏专业课程中美育的价值。学生通过接受专业技能,并把其内化成自己的智慧,使情操修养得到陶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并把它们迁移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2)在专业授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总结人文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不竭动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所讲课程领域发展、历史的追溯、技术与自然、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关系以及技术应用前景的展望等各方面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把科学技术用在有益的地方的崇高信念。
(三)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促进人文素质教育
(1)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网站,精心设置相关栏目,体现人文素质教育主旨,涉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人文知识内容非常广博,古今中外文史哲艺、宗教伦理不一而足,但网站的人文知识内容,需重新编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提高点击率。
(2)网站形式富于变化,在多样性中感受不同风格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网站中除了浏览欣赏文字图片,还可以通过视频观看人文讲座,通过论坛讨论人文观点,发贴表达自己的主张与看法,与人文导师互动交流,多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将通过视听触的立体方式让学生感受人文的魅力,体味人文的内涵。
(3)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网站建成学生的人文精神家园,学生参与到网站的制作、管理、编辑中来,成为既是学校教育的接受者,同时又是自我教育的实施者双重角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教育效果。
(四)建设人文校园策略
(1)规划人文校园建设,首先要强调的是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设体现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通过校训文字、风采图片、成果展示、校园导视等,体现交通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与人文精神。
(2)建造校园人文景观,创设浓郁的职业人文育人氛围,积极创造景观,使建筑的使用价值、教育价值、美学价值于一体。增加校园环境建设的直接投入,建造一些必要的人文活动场所,它渗透在各个角落。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3)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适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活动周、读书活动月、礼仪活动、唐诗宋词朗诵等。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科技的浓厚氛围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五)学生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
(1)学生社团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院组织成立以人文素质提升为宗旨的学生社团,将文学、艺术、礼仪、演讲等通过社团活动进行训练,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的能力。
(2)可以与一些友好企事业单位共建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将志愿者服务、专题研讨、图片展览、现场教学、技能比赛等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构成多元的实践教育形式,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服务、参与、交流中得到了积极而持久的升华。[3]
(六)开设系列人文素质讲座
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高职院校大力推广。如,“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对话”、“大学文化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作品赏析”、“科学与人文”等,高层次、高品味的人文讲座,将掀起了全校师生学习人文知识和提升人文精神的热潮。[3]
五、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保证人文素质师资质量与课程开设的课时量
加强对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与培训,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不仅要注重教师学历水平的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师的人文修养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无意识地穿插人文教育,教学相长,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调研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所占比重严重不足,所以要提高學生的人文修养,很重要的途径则是保证人文课程的课时量,建议具体的课时分布为第一学期 60 课时、第二学期70课时、第三学期 70 课时、第四学期 80 课时、第五学期 80 课时。每个学期能占到总课时的 18%左右。
(二)改革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成绩考核方法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需要确立一种新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与社会衔接、以能力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中课程考核可以采取完成特定的任务、展示技能或提交作品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考勤、作业、成果展示、现场问答等多种环节构成。评价应该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衔接,根据学生特点,采用日常行为分项考核、提交调查报告的等方式考核,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特殊性,坚持教育评价全面性的原则。
(三)实施第三方评价措施
突破评价要素的单一化与方式的模式化,即除考核课堂内人文知识的学习与公益活动的参与外,人文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文体活动、人际关系处理等都可纳入到评价的内容中。评价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教师、学生群体、学生个体,甚至是学生提供公益服务的单位机构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使评价更加全面,评价的指导思想突出动态发展性,采取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使评价结果具有说服力与影响力。[4]
结论: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传授、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使之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其次,构建具有学院办学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保证人文素质课程课时和师资,完善人文素质课程评价体系。再者,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通过各种隐性的方式感悟学生,濡染人文情怀和提升人文境界。可见,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呈动态性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仅仅依靠院校资源是不够的,需要与社会人文资源的有机整合,需要院校教育与学生家庭教育积极配合与相互补充,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文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孙园:《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刘宗红:《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六业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兼论江苏省广告职业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年33期.
[4]程华薇:《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课题情况: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名称: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机制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研究,编号:2013A07。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名称:交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提升与能力评价研究,编号:14JY005,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建设策略;创新方法;评价体系
一、明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一)道德品质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辨别鉴赏的能力,具有民族气节与爱国热情。高职院校还需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它是从事职业活动必备的道德规范,涵盖职业意识、态度、责任和义务等,促进学生形成敬业、诚信、遵从规则、强烈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等优秀职业道德。
(二)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各学科的总和,通过对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人类优秀知识成果的博采与吸收,培養学生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审美情操
人文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具有高雅的艺术鉴赏水平、健康的审美情趣,善于发现生活中、自然中、作品中的美,对美的事物有自己的感受、理解与评价,同时具有表达美的行为能力,体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
(四)心理素质
根据高职学生在学业上遇挫较多,感情、交友、就业等诸多心理压力的特点,需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热爱生活、悦纳自我、善于合作,拥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1]
二、高职院校成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建设策略
(一)建设初期
整合学院、学工处、各分院、系部、团委、思政、考试中心等部门人文素质资源与师资力量,制定“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章程。同时,策划相关活动,如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资料宣传展示、校园人文氛围营造、交通历史文化艺术陈列等。同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追踪国内外人文素质教育整体发展趋势。
(二)发展中期
以各分院、系部、部门为单位,结合行业核心文化、行业需求、具体职业技能等,开发“基于行业文化的职业素质教育主导课程”,“中心”负责课程编订、审核和管理,构建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跟踪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过程和质量监控,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
制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家庭素质教育共同成长的合作策略与实施办法。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逐步实现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家庭人文素质教育、社会、社区教育的立体渗透与有机融合。
(三)特色形成期
基于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涌现的优秀课程、研究课题、师资、学生等,
凸显交通学院办学特色和交通人文精神,并形成一系列人文素质教育成果。研发适合我院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开发建设人文素质教育专题网站。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校企合作、国内外合作、院校合作,推动跨界交流与共同提升。
三、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内容
(一)课程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一览表
(二)人文讲座:针对交通人文与特色、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南京地域特色与人文等,开设讲座及人文讲坛。
(二)竞赛活动:人文知识、书画、歌咏、演讲、诗歌、写作等竞赛活动。
(三)校园文化:学生人文素质训练社团活动、书画展览、校园导视、校园风采宣传、校史陈列、行业名人宣传展示等。
(四)交流互动: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交互网站链接,创新人文素质教育信息传递方法等。
四、创新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面对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与学生需求,需努力创新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彰显学院办学特色、形式多样、多渠道多维度,才能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吸引性与生动性,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一)改进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
人文素质课程需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场所的不同,设定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如知识讲授、专题研讨、座谈、讲座、实地考察、实践指导、现场演示等。避免教育教学的单一化,形成丰富、多元、轻松的人文教育教学形式。积极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情景模拟法、问题法等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微信、QQ、问卷调研等现代信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总之,教师以人文的方式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成人文素质。[2]
(二)彰显交通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特色
1、交通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应与行业文化、职业技能需求几个关键点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需对交通行业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收集大量行业企业核心文化理念、职业技能需求、岗位工作要求、职业延展性等资料,形成课程的背景资料库。
(2)专业素养与职业素质相结合开设相关课程,及时掌握交通院校所开设专业的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及时将最新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要求联系起来。做好针对岗位职业群的调研和职业信息变化的跟踪工作,引领学生关注岗位职业要求。
(3)开设校企合作论坛,以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行业专家请进来,讲授交通行业规范、企业文化与人文精神,提升学生职业认知与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职业、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
2、专业课程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1)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挖掘科学技术中美的因素,认识专业课程中潜在的文化内涵、理解和欣赏专业课程中美育的价值。学生通过接受专业技能,并把其内化成自己的智慧,使情操修养得到陶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并把它们迁移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2)在专业授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总结人文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不竭动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所讲课程领域发展、历史的追溯、技术与自然、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关系以及技术应用前景的展望等各方面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把科学技术用在有益的地方的崇高信念。
(三)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促进人文素质教育
(1)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网站,精心设置相关栏目,体现人文素质教育主旨,涉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人文知识内容非常广博,古今中外文史哲艺、宗教伦理不一而足,但网站的人文知识内容,需重新编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提高点击率。
(2)网站形式富于变化,在多样性中感受不同风格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网站中除了浏览欣赏文字图片,还可以通过视频观看人文讲座,通过论坛讨论人文观点,发贴表达自己的主张与看法,与人文导师互动交流,多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将通过视听触的立体方式让学生感受人文的魅力,体味人文的内涵。
(3)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网站建成学生的人文精神家园,学生参与到网站的制作、管理、编辑中来,成为既是学校教育的接受者,同时又是自我教育的实施者双重角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教育效果。
(四)建设人文校园策略
(1)规划人文校园建设,首先要强调的是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设体现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通过校训文字、风采图片、成果展示、校园导视等,体现交通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与人文精神。
(2)建造校园人文景观,创设浓郁的职业人文育人氛围,积极创造景观,使建筑的使用价值、教育价值、美学价值于一体。增加校园环境建设的直接投入,建造一些必要的人文活动场所,它渗透在各个角落。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3)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适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活动周、读书活动月、礼仪活动、唐诗宋词朗诵等。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科技的浓厚氛围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五)学生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
(1)学生社团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院组织成立以人文素质提升为宗旨的学生社团,将文学、艺术、礼仪、演讲等通过社团活动进行训练,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的能力。
(2)可以与一些友好企事业单位共建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将志愿者服务、专题研讨、图片展览、现场教学、技能比赛等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构成多元的实践教育形式,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服务、参与、交流中得到了积极而持久的升华。[3]
(六)开设系列人文素质讲座
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高职院校大力推广。如,“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对话”、“大学文化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作品赏析”、“科学与人文”等,高层次、高品味的人文讲座,将掀起了全校师生学习人文知识和提升人文精神的热潮。[3]
五、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保证人文素质师资质量与课程开设的课时量
加强对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与培训,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不仅要注重教师学历水平的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师的人文修养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无意识地穿插人文教育,教学相长,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调研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所占比重严重不足,所以要提高學生的人文修养,很重要的途径则是保证人文课程的课时量,建议具体的课时分布为第一学期 60 课时、第二学期70课时、第三学期 70 课时、第四学期 80 课时、第五学期 80 课时。每个学期能占到总课时的 18%左右。
(二)改革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成绩考核方法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需要确立一种新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与社会衔接、以能力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中课程考核可以采取完成特定的任务、展示技能或提交作品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考勤、作业、成果展示、现场问答等多种环节构成。评价应该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衔接,根据学生特点,采用日常行为分项考核、提交调查报告的等方式考核,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特殊性,坚持教育评价全面性的原则。
(三)实施第三方评价措施
突破评价要素的单一化与方式的模式化,即除考核课堂内人文知识的学习与公益活动的参与外,人文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文体活动、人际关系处理等都可纳入到评价的内容中。评价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教师、学生群体、学生个体,甚至是学生提供公益服务的单位机构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使评价更加全面,评价的指导思想突出动态发展性,采取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使评价结果具有说服力与影响力。[4]
结论: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传授、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使之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其次,构建具有学院办学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保证人文素质课程课时和师资,完善人文素质课程评价体系。再者,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通过各种隐性的方式感悟学生,濡染人文情怀和提升人文境界。可见,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呈动态性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仅仅依靠院校资源是不够的,需要与社会人文资源的有机整合,需要院校教育与学生家庭教育积极配合与相互补充,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文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孙园:《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刘宗红:《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六业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兼论江苏省广告职业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年33期.
[4]程华薇:《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课题情况: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名称: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机制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研究,编号:2013A07。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名称:交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提升与能力评价研究,编号:14JY0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