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1347地方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今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y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在高等教育园区建设中步伐迅速,成效显著,昆明市嵩明职教园区为建设成果之一。嵩明职教园区恰坐落于圣人兰茂故乡。圣人兰茂一生成就颇多,在医学、教育、文学等多方面均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其成就取得与其一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辛勤实践、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而这也恰是“兰茂精神”的核心。借助地域优势,把兰茂精神运用到当代高职生职业精神教育中是本文研究重点。
  关键词:地方传统优秀文化;高职生;综合素质
  
  一、高职生的培养现状
  在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党中央已经明确表示,我国高速发展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发展要依靠人。在当今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能支撑中国继续高速发展的,除了各领域少数的高端科研人员外,更需要的是成千上万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顺理成章,中国高职教育应运而生,且发展十分迅猛,高职高专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中国职教10年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1年中国高职占普通高等教育的47.67%,高等职业教育几乎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生也被作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力量。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理论上讲从社会需
  要和高职生的培养方向看,高职生不但好就业,应该还能就好业,可发展空间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当前我国由于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的认识上过于片面,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等硬技能研究方面,而为对学生职业精神、人文素质等软技能的研究较少,对高职生职业精神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现状。
  就目前主流研究结果看,高职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职业精神,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笔者通过前期大量调查研究发现,有一条现实“鸿沟”对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和发展影响颇深。这条“鸿沟”就是学校输出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人才严重脱节。这条供给与需求的“鸿沟”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方面是学校输送的学生专业技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部分应届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仍然需要对其专业技能进行一系列培训,才能使其真正上岗。另一个方面,是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的职业精神不过关,造成“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急需的人才”的尴尬局面。
  百度百科对“职业精神”的解释为: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由此可见“职业精神”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为更好的把其融入到学生培养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职业精神”进行具体化分析,将职业精神界定为: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学习精神、实干精神、进取心、责任心、意志力等。
  从本课题组已取得的调查研究看,大部分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更看重高职生的职业精神。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培养结果并未达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在高职生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更是与社会要求差距巨大。主要表现为:一些高职生还一味视自己为天之骄子,眼高手低,以此心态来面对自己的职业,缺少敬业精神,不是拈轻怕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善与他人协作共事;要求多牢骚多,一旦工作岗位不理想或不喜欢,就怨天尤人,人浮于事;或这山看着那山高,心浮气躁,频繁跳槽;急功近利,不愿意从基层工作干起,做事三心二意,敷衍应付,遇到问题,一味抱怨,不思解决,怕负责任。高职生职业精神的缺失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中给其自身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从现实角度看,这些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非专业素质也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了个人的专业素质。比如,积极进取的心态可以得到雇主的认可,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得到单位领导的赏识、同事的支持,使高职生能够很快度过职业发展初期的不适应,尽快找到自己理想的角色定位,从而得到较好的职业生涯归宿。因此,如何培养当代高职生的职业精神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兰茂精神对当代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意义
  近年来,云南省在高等教育园区建设中步伐迅速,成效显著,昆明市嵩明职教园区为建设成果之一。嵩明职教园区恰坐落于圣人兰茂故乡,兰茂一生著述颇多,在医学、教育、文学等多方面均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其成就取得与其一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辛勤实践、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而这也恰是“兰茂精神”的核心。借助所在地域文化优势,结合杨林历史文化人物兰茂的精神文化,有效配合当前高职生职业精神教育要求,把地方优势文化镶嵌到园区高职生成长、成才教育中,充分发挥杨林浓厚的兰茂精神文化,力求把优秀的兰茂精神,有效应用到当前高职生成才教育中最薄弱的职业精神培养上。这将是实现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优势,紧密结合当前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求,实现区域文化优势与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教育新途径。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一种以良好职业精神为目标的兰茂精神优秀精神文化嵌入式教育新方法,探寻一种以兰茂精神为背景的高职生职业精神教育新方法,进而对整个嵩明职教园区,乃至为全省高职院校的职业精神培养提供一种新路径。预期经过新的教育方法,学生的职业精神优于同类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学生起薪点、岗位层次、可持续发展能力均有显著提升,得到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
  
  三、发挥兰茂精神的途径:
  利用职教园区所在区域,在高职生职业精神教育中有效嵌入兰茂事迹及其精神,发挥兰茂精神的当代作用,使兰茂精神进园区、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进学生头脑,促进当前高职生职业精神教育。形成以区域文化优势与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实现区域文化与高职生培养要求有机结合的优势互补模式,探寻出一套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借助校园文化平台,进行活动教育
  在校园开展以兰茂精神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兰茂精神核心点与当代高职生职业精神要求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机对接。借助校园文化平台,进行兰茂精神宣传,让兰茂精神在当代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以兰茂精神为切入点,通过兰茂事迹宣传(宣讲)、举办兰茂文化节、兰茂精神征文和演讲比赛、成立兰茂精神学习会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展现兰茂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辛勤实践、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优秀精神内涵,帮助学生加深对兰茂事迹、兰茂精神的认识,进而在学生中形成影响,形成以兰茂精神对当代高职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新路径。
  2、借助地域优势,进行实地学习
  充分利用园区距离兰茂纪念馆较近的地理区位优势,组织学生开展兰茂纪念馆参观活动,通过馆内专业研究人员对兰茂生平事迹的讲解,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兰茂敬业奉献、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等精神认知和理解,提升自我职业精神的境界。同时通过兰茂纪念馆中画像、著作、物品等实物的视觉刺激,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兰茂精神的理解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使他们更能主动地去研究和把握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树立就业信心, 在实践中进行教育, 在教育中引入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爱岗敬业、 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刻苦钻研、服务人民的优良职业精神。
  3、借助“三生”课堂,进行课堂教育
  借助当前云南省推进的三生教育课堂,适时融入兰茂事迹和兰茂精神的教育内容。抓住三生课堂主渠道,把对兰茂精神的教育普及到全校学生当中。从了解兰茂事迹到向兰茂精神学习,把学习兰茂精神渗透到各个环节。通过了解兰茂众多成就,使学生认识到这与其吃苦耐劳、刻苦钻研、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优良职业精神是分不开的,进而帮助他们认清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学习兰茂精神,自觉地把职业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职业目标中,把提升职业精神作为合格职业人必备素质,把职业精神和成长成才统一起来。
  
  4、举办兰茂研究专家报告会
  聘请兰茂研究者来学校为学生作“兰茂精神”专题报告,让学生通过权威专家之口,进一步了解到兰茂一生成就,与其职业精神是紧密相连的,是其吃苦耐劳、刻苦钻研、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体现。让学生知道尽早为就业做好充分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方面准备,同时发挥兰茂的榜样力量和职业精神的感召力激励高职生前进。
  
  四、总结:
  以借助地方传统优良文化优势,结合区域特点,对兰茂精神与当代高职生职业精神教育进行有机嫁接,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作用,构建借助兰茂精神对当代高职生职业精神教育,形成以充分发挥兰茂精神影响力的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方法,卓有成效地加强高职生职业精神培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燕.日本高职生职业精神养成研究及其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
  [2]严楠.论高职生职业精神及其培养的必要性[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3]姜燕.对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探索[J].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4]李建华.论明代云南理学家兰茂的思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5).
  [5]翟昌礼,郭美全,李兆祥.兰茂生平初探[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12).
  [6] 姚富正.兰茂研究文集[M] .中共嵩明县委宣传部、嵩明县兰茂研究会编,2008.5.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兰茂精神为背景的当代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以嵩明职教园区云南工商学院为例”(项目编号:ZX1220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文华伟(1968 -),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在读博士,讲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发展研究。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园,军官道12号,云南工商学院,邮编:651701,周刚收,电话:18669051966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方向:语文课堂上必须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
期刊
【内容摘要】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有利的数学情景,帮助学生建立起思维和模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就能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自主探索的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情境思维模式创新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究学习也是新课程
期刊
中文摘要: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出现,正在冲击着传统教育,面对新趋势既要保持高度敏感,又要冷静的思考。这是反思传统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走向知识的运用于生产的过程。我认为“翻转课堂” 所倡导的理念与陶行知的“活教育”理论是一致的,甚至在诸多方面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笔者结合人教B版必修5高中数学必修五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节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期刊
大学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  最后一节课,老师说要考试。“三道题目都很简单,”老师笑眯眯地说,“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片刻,女生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有几个男生畏畏缩缩地举起了手,又放了下去。  老师继续问:“教学楼里有三个清洁工,谁能叫出其中两个人的名字?”这下大家都傻眼了。三年了,怎么从来没留意过她们?  老师接着抛出了第三道题:“你是否打过自己的耳光?”这一回,所有的学生都哧哧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的教育的延伸,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方法很多,但最好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是真正地爱孩子。真正地照料和爱孩子,熟知了解孩子的内心,成为小孩的知己,这样才能知道如何鼓起孩子的研究热情,提高他们的研究效率,训练孩子健康向上的个性。但仅有爱对孩子来说仍然是不够的,放纵不好,过于严厉也不行,这就需要父母有爱的能力,懂得宽严相济。那么父母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呢?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懂得爱
期刊
摘要:针对在食品企业管理的内容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食品企业管理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提高食品企业管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食品企业管理,教学改革,质量  对于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企业生产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并根据市场来组织安排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
期刊
计算机这门课的教学大纲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深知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都会出现较大困难,为了更好的上好这门课,我做了如下探讨:  一.计算机教学教学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氛围  ⒈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应该和学生交朋友,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民主、友好、和谐的气氛。教师应经常到学生中去同他们讨论问题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地
期刊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 对教学是不无裨益
期刊
[内容摘要]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是推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但很多高校建设目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划,网络课程建设举步维艰。针对大学生网络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欠缺以及自控力差等特征,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应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探索网络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加强网络课程管理,引导大学生合理修读,推动网络课程建设。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高校  [作者简介]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院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来院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为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和缓解住院难的矛盾,我院不但筹措资金,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医疗环境。同时也加大了对原有旧房的整修改造工程,因其投资小,工期短,收效快,现已成为我院目前切实有效的过渡方法。在此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从基建管理的角度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  首先医疗用房的维修改造,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