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有利的数学情景,帮助学生建立起思维和模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就能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自主探索的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情境思维模式创新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究学习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它是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养成探索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个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
《新课标》中强调“要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小学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心,遇到任何事情他们都有探询其中原委的欲望,探究对小学生来说同样是一种需要,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小学生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对于课堂上实施探究学习能起到积极的启动作用,但情境不应只有绚丽多彩的画面,其关键在于必须隐含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小熊三兄弟分别造了三辆漂亮的山地车准备进行骑车比赛,看一看它们谁能获得冠军。(出示三辆山地车挂图,车轮用纸盖住)当我把熊大的遮盖车轮的纸扯开,学生笑了。“你们为什么笑啊?”“车轮是正方形的,根本骑不动的。”我接着扯开熊二的遮盖车轮的纸,学生又笑了。“你们为什么又笑啊?”“车轮是椭圆形的,骑不稳。”我最后扯开小熊的遮盖车轮的纸,露出圆形的车轮,问:“这样的行吗?”“行!”“那你们知道谁是冠军吗?”“知道!”“为什么车轮要是圆形的呢?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清楚了。”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都饶有兴致地投入到了知识的探究之中。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探究的思维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探究的能力。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加强探究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陶行知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指导探究方法,首先要指导“问题生成”。“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没有问题,探究性学习也就无从说起。只有有了问题意识,学生的探究才是主动的,才能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从何而来呢?问题来源于疑问,有“疑”才有“问”。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不明白不理解,都能引发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猜想——验证(先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观察——归纳(组织学生观察,发挥表象作用,引导学生探究)、类比——联想(在试验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等方法去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和习惯,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灵活选择形式,建立探究的模式
数学课堂探究的形式通常有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学生以临时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集体探究。
(一)个人独立探究
个人独立探究是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喜好出发,独立观察、操作、思考,亲身经历探究的全过程,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理解问题,以自己的速度去解决问题。这种形式,干扰相对较少,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较为有效。但其局限也比较明显:常常无法完成探究任务;缺少同伴间思维的碰撞和优势互补;不利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
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组成探究集体,建立在彼此信任、关系融洽的基础上,因而探究中信息渠道通畅,配合默契,交流顺畅,更容易彼此悦纳,激起思维的火花,因而探究的效率更高。其不足是可能在组合中产生“孤独的探究者”,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
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形式由于小组成员的组成比较合理,又相对稳定,所以责任明确,合作协调,优势互补,效果较好。其局限性是组内有的成员在某些方面可能过于依赖别人。
(四)全班集体探究
全班集体探究由教师主持,交流面广,信息量大,听者众多,因而效率较高。但在这种形式中,发言权往往集中在部分学生身上,难以有效培养大多数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各种探究形式不是对立的,而是应该灵活选择,有机组合,扬长避短,互相补充。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还要兼顾“单打独斗型”和“困难户”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告诉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给他们创造发言和操作的机会,最终形成热烈、高效、准确、积极的探究氛围。久而久之,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逐渐建立起探究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创设自由空间,挖掘智慧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只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他们将会“还”给我们千百个奇迹。
“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孩子成为数学课堂的设计师”。课堂上给学生一对自由翱翔的翅膀,可以激活学生的思想,给学生以自由理解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在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主动地、创造性地与数学世界进行沟通,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分一分》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很多颜色和形状各异的纸片材料,只不过我将这些材料故意乱七八糟地放在每个小组的桌上,学生看到后一脸的诧异。我对学生说:“桌上的这些纸片那么乱,有可能影响到学习,请你们动手将它们整理一下,并摆放好,好吗?”学生们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整理。我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去操作、去探索,结果让我很惊喜,学生们把材料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能将自己分类的依据表达得清清楚楚,真切地体验到了怎样分类。
探究性学习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拓展出一片新视野,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看到以前不曾发现的新天地,于习惯思维中捕捉到思维的闪光点,闪现出灵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体验数学的“摸爬滚打”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1、《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世界知识出版社
2、《小学数学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中国文联出版社
【关键词】探究性情境思维模式创新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究学习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它是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养成探索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个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
《新课标》中强调“要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小学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心,遇到任何事情他们都有探询其中原委的欲望,探究对小学生来说同样是一种需要,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小学生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对于课堂上实施探究学习能起到积极的启动作用,但情境不应只有绚丽多彩的画面,其关键在于必须隐含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小熊三兄弟分别造了三辆漂亮的山地车准备进行骑车比赛,看一看它们谁能获得冠军。(出示三辆山地车挂图,车轮用纸盖住)当我把熊大的遮盖车轮的纸扯开,学生笑了。“你们为什么笑啊?”“车轮是正方形的,根本骑不动的。”我接着扯开熊二的遮盖车轮的纸,学生又笑了。“你们为什么又笑啊?”“车轮是椭圆形的,骑不稳。”我最后扯开小熊的遮盖车轮的纸,露出圆形的车轮,问:“这样的行吗?”“行!”“那你们知道谁是冠军吗?”“知道!”“为什么车轮要是圆形的呢?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清楚了。”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都饶有兴致地投入到了知识的探究之中。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探究的思维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探究的能力。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加强探究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陶行知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指导探究方法,首先要指导“问题生成”。“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没有问题,探究性学习也就无从说起。只有有了问题意识,学生的探究才是主动的,才能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从何而来呢?问题来源于疑问,有“疑”才有“问”。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不明白不理解,都能引发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猜想——验证(先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观察——归纳(组织学生观察,发挥表象作用,引导学生探究)、类比——联想(在试验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等方法去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和习惯,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灵活选择形式,建立探究的模式
数学课堂探究的形式通常有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学生以临时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集体探究。
(一)个人独立探究
个人独立探究是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喜好出发,独立观察、操作、思考,亲身经历探究的全过程,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理解问题,以自己的速度去解决问题。这种形式,干扰相对较少,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较为有效。但其局限也比较明显:常常无法完成探究任务;缺少同伴间思维的碰撞和优势互补;不利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
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组成探究集体,建立在彼此信任、关系融洽的基础上,因而探究中信息渠道通畅,配合默契,交流顺畅,更容易彼此悦纳,激起思维的火花,因而探究的效率更高。其不足是可能在组合中产生“孤独的探究者”,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
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形式由于小组成员的组成比较合理,又相对稳定,所以责任明确,合作协调,优势互补,效果较好。其局限性是组内有的成员在某些方面可能过于依赖别人。
(四)全班集体探究
全班集体探究由教师主持,交流面广,信息量大,听者众多,因而效率较高。但在这种形式中,发言权往往集中在部分学生身上,难以有效培养大多数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各种探究形式不是对立的,而是应该灵活选择,有机组合,扬长避短,互相补充。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还要兼顾“单打独斗型”和“困难户”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告诉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给他们创造发言和操作的机会,最终形成热烈、高效、准确、积极的探究氛围。久而久之,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逐渐建立起探究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创设自由空间,挖掘智慧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只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他们将会“还”给我们千百个奇迹。
“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孩子成为数学课堂的设计师”。课堂上给学生一对自由翱翔的翅膀,可以激活学生的思想,给学生以自由理解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在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主动地、创造性地与数学世界进行沟通,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分一分》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很多颜色和形状各异的纸片材料,只不过我将这些材料故意乱七八糟地放在每个小组的桌上,学生看到后一脸的诧异。我对学生说:“桌上的这些纸片那么乱,有可能影响到学习,请你们动手将它们整理一下,并摆放好,好吗?”学生们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整理。我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去操作、去探索,结果让我很惊喜,学生们把材料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能将自己分类的依据表达得清清楚楚,真切地体验到了怎样分类。
探究性学习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拓展出一片新视野,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看到以前不曾发现的新天地,于习惯思维中捕捉到思维的闪光点,闪现出灵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体验数学的“摸爬滚打”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1、《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世界知识出版社
2、《小学数学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中国文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