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茶艺的道理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05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艺不仅是基于一种典礼或仪式、茶艺不仅是基于一种知识上或哲学上的满足、茶艺不仅是基于一种休闲或社交的机会、茶艺不仅是基于对日常生活磨难的一种逃避。茶艺是培育持续及稳固的觉知能力,透过自我观察的技巧,如实观察茶艺本然的实相,在实际经验的层面上,体验和认识到“自我”,净化身心的一种活动过程。首先,在茶艺的过程中,藉由观察呼吸使心专注,接着以敏锐的觉知,开始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体验无常的特性。
  茶艺的过程就是一条人生的道路、一种修行的方法,是普遍治疗心灵的药方,不管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适用,就茶艺的过程中,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人生及生活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心灵。茶艺的过程是净化心灵的法宝,以宁静、平和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上的紧张、困惑和问题。认识茶艺的根本目的。就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茶艺生活是茶艺对社会的正面贡献。从内观茶艺生活的道理。存好心、说好话、行正道、喝好茶,就是体验茶艺生活的结果。所谓“内观”,是指“专注深入地观看”,以智慧来观察,对实相的了知,逐渐停止造作贪欲、嗔恨、愚痴三种毒害身心和慧命的根源,根除内心的贪嗔痴,是根本解脱痛苦的方法。
  茶艺不是无济于事的画饼充饥,有一套理论落实为身心的净化,明白茶艺生活的心境,是依循着一定的步骤,达到心灵的超越。准确地说,茶艺生活是要息灭贪口痴、修持戒定慧。戒,是道德生活的准则;定,是专注力的培养;慧,是对实相的正确了解。“内观”也就是修持戒定慧。
  内观是藉由无选择性的观察,直接体验身心之中的实相,使心得到基本的平静,稳定持续地专注于对象而获得专注力,不带价值判断地穿透事物的表相,去观察身心,以高度敏锐的心获得真正的智慧。这个建构在实际体验的智慧,其威力远超过信仰和理智层面的理解,能够扭转错误的行为模式,化解潜藏在内心的压力、不安、恐惧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结。
  茶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而身、心和无常是一直存在的。对于初学茶艺的人,必须由富有茶艺经验的明师来指导,以及一个适合茶艺的环境、最低干扰的场地。换句话说,内观就是透过实际的体验,去了知身和心具有的无常、苦、无我的真相,明了世事变化无常的道理,不满足是苦的根源,无自主性是无我的本质。
  观察茶艺的道理,不是经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而是经由自己的努力,透过观照,内省身心而自我净化,深入潜意识的最深层面,学习如何根除深埋着的各种复杂情结。得到自身的体验,从实际层面以智能观察身和心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领悟这个道理的成功秘诀,就是持续不断且摒绝外缘的修习。因此,行为规范是有其实际必要,且合乎科学及理智的。让茶艺的行为规范,营造出一个有利的气氛,品味到茶的真正味道,领悟到茶艺的道理,解脱,对茶执着的傲慢。
其他文献
“香”,它的存在形式很特别,摸不着看不到,要用嗅觉和味蕾去细心捕捉。生活中受人追捧的美食、赏心悦目的鲜花、富有个性又带着些神秘色彩的茶品中,都能闻见大自然馈赠予人们的馨香。在人类智慧的创造之下,这些“香气”發挥到了极致。在品茶时,更多的茶客热衷于去捕捉茶中那清冽鲜爽的花香,却在有意无意中忽略了茶中似有似无的瓜果香。其实,沉淀在花香之后的瓜果香能为茶的滋味增色,让融合了瓜果甜香的茶滋味更加绵长、充满
期刊
洗春  茶品:冰岛生茶  茶席设计:玩茗堂老九  茶具:台湾老岩陶煮水壶、台湾土陶盖碗泡茶组、孟宗竹茶托、软木壶承、湘西苗族土布蜡染、纳西东巴手编土布  春日,叶已绿,草还枯,春意渐浓。湖畔,水如碧玉山如黛,让人不忍打搅这清宁。土陶、土布设席,取“道法自然”之意,采新发绿芽枝条,用烧过树根为香,几缕淡烟,与茶香相融,嗅之,竞让人颇有出尘之感。一席茶洗尽浮华,春的气息,想来也有这一味吧。  青·花 
期刊
新北市坪林的文山包种茶,集香、浓、醇、韵、美于一身而闻名。在质量的鉴别上,首重香气且须带有明显的花香,其次滋味要活泼甘醇,再者茶汤要呈亮丽的绿黄色。坪林乡前乡长郑金连表示,坪林包种茶曾是上世纪50年代台湾外销东南亚最夯的商品,当时坪林人只作批发,将黄片与梗剔除后,由茶贩载至大稻埕再分装为小包。  尽管今天早已卸任乡长职务,但郑家却始终传承优良的制茶技艺,胞弟郑添福不仅连续多年勇夺坪林包种茶特等奖,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茶界兴起茶文化复兴风潮,经过三十多年各方的投入工作,茶文化今呈蓬勃的态势:茶界充满各类积极创新的经营手法,人们对茶文化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论说,社会也更加相信和尊重茶学家、茶人与茶道艺术家们的个人价值和力量,与40年前之喝茶情况相比成了鲜明的对照。但由于各地的茶文化现象引发之变化不尽相同,时段也並不一致,我们观察到:茶文化如果要再往前迈进,摆脱茶停留在漫不经心的日常饮
期刊
关于茶的音乐听过很多张,每张各有千秋,就像一壶茶摆在那儿,每个人能品出每个人的感受,音乐也是。把一种滋味表现成一种意趣、意境,考验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审美和修养、触类旁通的超然想象力,也还考验听者心有灵犀或者心有戚戚的领悟。听了一张不算太老的生僻专辑叫《午后红茶》,就想说说感受。  红茶的颜色是红色,可是,关于红茶的音乐是什么颜色呢?或许,就是刘悦的专辑《午后红茶》里这种清淡去火、恬然自若的色彩,随着
期刊
闻香品茗时,总喜欢欣赏些小清新的物件,认为茶是清雅之物。唯有色彩淡雅、造型柔美的器物才与之匹配。后来在越来越多品茶之所见到茶客们喜用厚重的铁壶煮水或用深色的陶罐煮茶,虽然少了几分清新,倒也多了几许古朴与醇和。  这一季,春末夏初之时,友人小苏带来了几款名为“铁锈釉”的茶器套组,它们敦厚的造型、颗粒粗糙而又有光泽的深棕色釉面,讓人为之眼前一亮。  看着这些极富个性的器具,我们想到了辩证学里说的“任何
期刊
那块刻着“莲花荼襟太丙元子”的摩崖石刻。足以使人无限牵念。一直以来我就有这样的心愿,亲手触摸并感知那些时间的沧桑,这一次终于成行。  其实莲花峰离城市并不远,虽然在行政上划归于泉州南安,实际上离古老的泉州城更近一些。莲花峰至今仍盛产石亭绿茶,二月的春风,桃李已俏枝头,茶香应该也近了。从福州到泉州。乘坐飞驰的动车,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南安丰州镇上桃源故间,物事皆见古风,古镇又以桃源村遗风为浓,古迹
期刊
但凡喝茶有些年头的茶客,自不免见识过形形色色的各类茶馆。有些茶馆装饰豪华,馆中多是名贵家具古玩和富丽的装潢,让人领略茶的贵气和卓尔不凡。此类茶馆,多见于一些百年老店或时下著名茶企的形象店面;有些茶馆则是以古朴儒雅见长,琴棋书画应有尽有,是更着意于烘托茶文雅的气质;有些则以简朴别致为尚,馆内不事装点,但有斗笠、草席、石磨等诸般,兼有农野情趣,主人大概着重的是体现茶的“清净无为”。  据说旧时北京的茶
期刊
茶叶的传统用法,起初更偏于药用。  至唐,汉语出现“茶药”一词,源于茶疗之始祖陈藏器。其人自幼酷爱医学,遍尝百草。特重以茶制方入药,医病救人,屡展神效。合平生经验,著成《本草拾遗》一书,作是言:“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对茶的药效推崇极高。“茶为万病之药”的说法,也由此展开。  与此相应,宋代林洪著《山家清供》,更直白地说:“茶,即药也”。《山家清供》是闽菜食谱名著。全书广收博采,详略备至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集说到,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总可以在获取食物的活动中崭露出非凡的智慧。普洱茶本来是用来喝的,如果把它加入菜肴的制作中,可以说是别具风味。“益健艺”本是一间茶室,深谙普洱养生之道的主人黄典淦夫妇也颇具料理天赋,精心研究出了数道美味的普洱菜肴,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来品尝,那是一次沁满茶香的奇妙之旅。食物在醇厚的茶汤、香甜的茶叶的烹调和烘托下,味蕾可以在瞬间激活关于云南的所有记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