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让座说起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angming9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不止一次地给别人让座,虽然当时并不知别人心里会怎么想,但我却能感觉到给别人让座而带来的愉悦心情。去年,我有幸两次感受了别人给我让座的心情。那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第一次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给我让了座,当时觉得非常感动,对那个小姑娘充满了感激之情;另一次是时隔不久,在同样的情况下,一个小伙子在一个女孩子的催促下给我让了座。我当时看那年青人不愿意,打算推辞了,但最终拗不过女孩子的盛情。同时,心里也有许多的不解: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怎么给一个孕妇让座的意识都没有呢?的确也是,虽然在许多地方、许多岗位上仍然有不少的好人,但毕竟不像雷锋时代了。有人说,现在是经济时代了,什么都讲经济,一些无所谓的好事就没有必要做了。但我觉得,社会是发展了,但是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仍需要我们付出爱心,上面所说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在的孩子就是社会的将来,他们是否也具有爱心呢?很巧,那段时间,我在教学中刚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问孩子们“在公共汽车上你是否愿意主动给老人让座”。我以随堂问答的形式调查了两个班70个孩子。结果说愿意的有14个孩子,占20%,大部分的孩子说不愿意,还有几个说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办。当我问及不让座的原因时,有的说是父母不给让;有的说如果给他们让了座,我自己站着会很累;还有的说座位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没有必要让等。看到这种结果,我顺便问了一句:“那你们在学校做好事是为了什么?”结果出乎我意料:“为了加分,为了流动红旗。”听得我都不知作何解释了。这个例子虽然有些片面,并不代表每个学校都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证明,一个人的爱心需要从小就培养。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呢?以下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学校教育要得当。在许多学校,除了文化教育以外,常常要求学生多做好事,以达到德育的效果,但如果引导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学生做好事就会带着目的去做,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学校教育要深入学生内心,具体做法有很多,例如:(1)发挥老师的带头作用。老师是学生崇拜的对象,因此,老师平常多做一些让学生看得见的好事,就会对学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2)开展互助活动,让学生感受得到别人帮助的心情,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激之情,教育他们将心比心,引导他们乐于助人,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爱心。(3)开展爱护小动物教育。在德国,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很注意引导孩子去爱护小动物,开展多种多样的爱心活动,让孩子的爱心得到很好的培养。时下许多孩子爱玩电子游戏,常常模仿着做一些冷漠的追杀动作,一些青少年杀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可以展示一些孩子们喜爱的小白兔等可爱的动物,大夸它们的可爱之处,然后举一些反面的例子让学生辨别,从而触动他们的心灵,使其产生对动物的怜爱之情。(4)语言教育法。充分利用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通过讲故事,让学生辨别人物的好坏;然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当然,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在学校中开展教育。
  其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爱心塑造有很重要的影响。俗话说得好,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绘什么就是什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行为首先是受家庭成员的影响。作为家长,不能因为爱孩子,怕孩子受委屈而总是教给他一些负面的思想。试想,如果孩子今天就不为别人着想,连让个座都不肯,将来对父母又是否会让座呢?家庭培养孩子爱心的方法也有许多,例如:(1)行为示范法。作为家长,平时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因此,平时如果能多行善事,与邻里之间处理好关系,互相帮助,这样就会影响孩子,他们就会模仿大人的做法。(2)语言教育法。父母是孩子的保护伞,孩子有什么事情一般都会求助于父母,所以当孩子对某些小朋友的做法不理解,或者孩子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时,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走,用语言引导他们,告诉他们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3)借助课外书籍、媒体来影响孩子。平时除了学习以外,家长可根据孩子的爱好来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让孩子阅读,还可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让孩子观看,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其实家庭教育的方法也有不少,只要善于发现,就能随时随地地教育好孩子。
  此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各种因素渗透,孩子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一些低劣的行为、自私的行为、时髦的行为、暴力的行为等常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如果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那将会更有利于下一代身心的健康成长。
  以上几个方面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这样,孩子的爱心肯定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将来的孩子也肯定是有爱心的人,将来的社会肯定到处都充满着爱。
其他文献
这天,我与孩子们愉快地品读着张晓风写的抒情散文《我喜欢》这篇课文。  课即将结束,看着孩子们那意犹未尽的眼神,我心里不由一动,不如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也来写一篇小小的散文,于是,便轻声说道:“看来,大家非常喜欢这篇课文呀,那么,能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吗?”话音刚落,黄旭东同学就举起了手,说:“我喜欢它,因为这篇课文的结构很特别,每一个自然段都是以‘我喜欢’开头的,这应该叫做排比段吧!”我赞许地点了点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它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想把我们的教育对象教育好,单纯地靠教师一个人的能力是远远无法达到目的的。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并有效利用,从而推进家校共育,发挥教育的合力,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一、注重引导,转
“忽如一夜春风来”,短短的几年时间,电脑迅速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上网已在学生中成为一股热潮,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有了网友,学会了聊天。这引起了许多老师、家长的种种担忧:学生上网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会不会结交了品行差的网友?  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如果能正确地认识它、理解它、运用它,就能充分发挥它的存在价值。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这一喜好,充分利用网络上
为改变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落后状况,更快地缩短与先进地区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4年我县部分小学参加了区重点课题——“构建‘激趣·自主·实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尝试用“激趣·自主·实践”新模式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取得较好的成果:喜欢上口语交际课的学生由45%上升到98%,学生们乐于参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表达习惯。我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美术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素养形成的重要支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感知美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它是人的各种感官对事物美的因素直接、迅速的感应,并形成愉悦的心理体验。只有具备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才能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产生一种感受和感动,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思维、审美想象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才能形成。  小学高年级
关于阅读,新的课标明确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当今的信息时代,许多同学更易被网络、电视困住,拿到一本书,常常是走马观花。到了第三学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每学期至少25万字。所以单靠学生自觉是不够的。见我校少先队的争章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受此启发,我在班上开展了“争阅读章、激阅读情”活动,收获颇丰,现将活动过程简述如下:    一、争章动员,制定目标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  我们学校2003年经过布局调整后,成为宁国市农村首家寄宿制学校,住校生有280人。今年我带的这个班的学生是由三个村小转来而组合成的。三个村小转来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年龄小,第一次远离父母,每到夜晚来临,我先是跟他们谈心,然后送到宿舍,交给生活指导老师。第二天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问问这些住校生晚上睡得香不香。通过几次与生活指导教师的配合,平静地度过了一个月。  第二个月上旬,一位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笔者就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做一些说明。    一、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现象,使他们
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当时以专门弹奏自己的作品而享誉欧关。他来中国本来只打算停留数周,然而在他抵达中国后的几个礼拜之中,他却对中国当时的音乐情况与中国的传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感情。这种情感使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延长到约3年之久,一向以专弹自己作品出名的齐尔品,居然向中国要求一首供他在“其他各国演奏”之用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在当时上海的《音乐杂志》上出现一则“齐尔品
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渠道。它以得天独厚的学科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笔者认为。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 结合课文“套”作文  小学语文每单元后面都安排了一次作文训练,所写作文的题目要求与所学的本单元课文是紧密相关的。有些教师在上作文指导课时,说是借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