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推进,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般拔节而出,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堂是一个弹性课堂、橡皮课堂,可松可紧,可多可少,可快可慢,然而在课改中,学校对教师讲课的种种限制,让很多语文教师盲然,甚至三缄其口,学生放任自流,家长怨声载道。
谈“讲”色变,语文课堂出现了剑走偏锋的奇怪现象。
打仗有兵法,教学有教法。课改中,教师不是全讲,也不是少讲,更不是不讲,而是要精讲、点拨。所谓精讲,就是讲懂、讲透,讲得心服口服;所谓点拨,就是点化、点燃、点得激情澎湃。“精讲”和“点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讲要讲到精华,拨要拨到要点,点而少,少而精,精而准。
那么,选择什么时机讲,瞄准哪个穴位点,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境地呢?
一、讲在张弛失控时
语文课堂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开放的课堂、自由呼吸的课堂,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语文课,因为没有太大的学习障碍。所以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善用它的“开放性”“自由性”,为自己的课堂服务,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吸引人和与众不同的地方。
曾经有一位教师讲授鲁迅先生《雪》一文的语文公开课。这篇文章非常难懂,鲁迅先生想通过雪景抒发什么样的感情,需要结合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才能让学生明白。此外,文章语言上的晦涩、情感上的婉转,大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精妙之处。我很佩服这位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因为这是一篇散文诗,她抓住体裁上介于散文和诗之间的独特优势,让学生进行改写,男生改写“朔方雪”部分;女生改写“江南雪”部分,男女生进行PK,一篇复杂的、晦涩的散文,经过学生自己语言的组织与改写,竟然变成了一首首浅显易懂、朴实生辉的现代诗,学生乐此不疲,频繁举手,好胜的心理你生我长,展示的欲望此起彼伏……一时难分伯仲。教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挥刀斩断,适时点拨,用男生“朔方雪”的阳刚和女生“江南雪”的阴柔进行对比,巧妙地点出了主题,江南雪固然美丽,但不持久,经不起考验;鲁迅先生虽然生在南方,他也很爱自己的家乡,但他身在北方,他更看重的是“朔方雪”独立与张扬的个性,不妥协的姿态,“朔方雪”是一个挑战者、战斗者,是作者倾心去歌颂、去赞美的,教师一语中的,学生如梦初醒。
毋庸置疑,这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开放、自由,学生在教师设定的轨道上自由驰骋,学出了劲头、学出了滋味、学出了兴趣,一首首诗歌惊喜呈现,一个个学生踊跃发言,但本课重点不是让学生去写诗、去PK的,如果这样下去就偏离了轨道,我们必须果断斩“情思”,使课堂向高处走,走得自然、走得从容。
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教师不能让语文课堂放任自流,必须抓重点、拆难点,让语文课堂自由而非散漫、开放而非无序;语文课堂,活而有度,乱而有序,放而有收,张弛自然。
二、讲在重难点未决时
精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打包”和“复制”,而是思维的调整、境界的提升。精讲要求教师讲到“点”上。精讲,在于善抓重点,突破难点,重点做到学会,难点做到理解。其中的重点,就是新授课中,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但又是基础性的内容,这时,教师就要按教材固有的规律性与学生学习的规律性,揭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剖析知识的逻辑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架构。其中的难点,当学生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或学生的挖掘深度不够或学生的讲解存在问题时,教师才出场进行精讲点拨,这样的讲解才是“雪中送炭”,才是学生最需要的。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一味地统统不落地讲,要有的放矢地讲,要讲得透彻,讲得到位,讲得深入人心。比如,在《海燕》中,象征手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学生对世界历史不了解,所以教师就需要通过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诸多的象征意义。还有鲁迅的文章,学生对鲁迅所处的时代不熟悉,所以有的学生甚至觉得鲁迅的文章写得不好,读不通,太难懂,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如《故乡》中的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若想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写文章的目的和主旨所在,教师只有有效引导,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和老一辈革命家为挽救中国所作出的贡献。
三、讲在疑云未开时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极度的“愤”“悱”之时,正是教师点拨的最佳时机。
如,《陈涉世家》中作者对主人公陈涉持什么样的态度?学生对作者的态度很模糊,不知怎么回答,一时慌了手脚,互相张望而不得,面面相觑而无语,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例帮助学生走出困惑。作者的态度无非有三种,赞美讴歌类有《白杨礼赞》,揭露批判类有《变色龙》,怀念类有《社戏》。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马上得出了答案——赞美。教师进一步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是赞美呢?让学生从浅层的知识走进深层的探究,学生从文章中陳涉的组织领导预见能力、王者风范一一作答,很是精彩。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虽然大家回答得很好,知道用文中陈涉的表现来思考问题,但我还觉得有美中不足,还有很多缺憾,为什么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史记》的一些知识。《史记》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记一百三十篇。那么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分别是写什么样的内容呢?”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其中的答案。世家原来是写诸侯之事的,但陈涉在文中只是自封为将军,没有真正成为将军,我们也知道,他领导的起义最后还是失败了,叫他“世家”,妥当吗?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纷纷回答,原来作者把他与诸侯将相等量齐观,题目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陈涉是中国历史上起义的首发,虽败犹荣。本题设置一波三折,节点明了,起到了“拨云见日”“点石成金”的功效。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关于主人公的探究,学生都一致认为是于勒,学生的理由充足,无可辩驳,他们说题目明明写的是我的叔叔于勒,而且课文处处提到于勒。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点拨,给予学生一些判断文章主人公的方法。判断文章的主人公应把握两个要素,一是文章所用笔墨的多少,二是与文章的主旨有关。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写于勒的笔墨不少,但那都是别人说的,他与大家正面接触的镜头只有一处,那大家就要研究本文的主旨。文章想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跟主旨有关的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这一切都是通过于勒表现出来的吗,显然不是,所以文章的主人公就是菲利普夫妇无疑了。同时学生也明白了对于文章而言,于勒是一个线索人物,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成就了主人公的活动,他的存在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丰满。这样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学生的那种愉悦、畅快不言而喻。
所以,教师精讲要讲准时机,点拨要拨动心弦。精讲就要讲到困处,讲到难处,讲到疑处。点拨就要点“石”成“金”,“拨云见日”,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师生思维碰撞,让课堂实现升华。精讲、点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张弛不乱、重难点有决,抵达沸点,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作者单位:山西省襄垣县五阳矿中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谈“讲”色变,语文课堂出现了剑走偏锋的奇怪现象。
打仗有兵法,教学有教法。课改中,教师不是全讲,也不是少讲,更不是不讲,而是要精讲、点拨。所谓精讲,就是讲懂、讲透,讲得心服口服;所谓点拨,就是点化、点燃、点得激情澎湃。“精讲”和“点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讲要讲到精华,拨要拨到要点,点而少,少而精,精而准。
那么,选择什么时机讲,瞄准哪个穴位点,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境地呢?
一、讲在张弛失控时
语文课堂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开放的课堂、自由呼吸的课堂,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语文课,因为没有太大的学习障碍。所以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善用它的“开放性”“自由性”,为自己的课堂服务,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吸引人和与众不同的地方。
曾经有一位教师讲授鲁迅先生《雪》一文的语文公开课。这篇文章非常难懂,鲁迅先生想通过雪景抒发什么样的感情,需要结合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才能让学生明白。此外,文章语言上的晦涩、情感上的婉转,大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精妙之处。我很佩服这位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因为这是一篇散文诗,她抓住体裁上介于散文和诗之间的独特优势,让学生进行改写,男生改写“朔方雪”部分;女生改写“江南雪”部分,男女生进行PK,一篇复杂的、晦涩的散文,经过学生自己语言的组织与改写,竟然变成了一首首浅显易懂、朴实生辉的现代诗,学生乐此不疲,频繁举手,好胜的心理你生我长,展示的欲望此起彼伏……一时难分伯仲。教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挥刀斩断,适时点拨,用男生“朔方雪”的阳刚和女生“江南雪”的阴柔进行对比,巧妙地点出了主题,江南雪固然美丽,但不持久,经不起考验;鲁迅先生虽然生在南方,他也很爱自己的家乡,但他身在北方,他更看重的是“朔方雪”独立与张扬的个性,不妥协的姿态,“朔方雪”是一个挑战者、战斗者,是作者倾心去歌颂、去赞美的,教师一语中的,学生如梦初醒。
毋庸置疑,这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开放、自由,学生在教师设定的轨道上自由驰骋,学出了劲头、学出了滋味、学出了兴趣,一首首诗歌惊喜呈现,一个个学生踊跃发言,但本课重点不是让学生去写诗、去PK的,如果这样下去就偏离了轨道,我们必须果断斩“情思”,使课堂向高处走,走得自然、走得从容。
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教师不能让语文课堂放任自流,必须抓重点、拆难点,让语文课堂自由而非散漫、开放而非无序;语文课堂,活而有度,乱而有序,放而有收,张弛自然。
二、讲在重难点未决时
精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打包”和“复制”,而是思维的调整、境界的提升。精讲要求教师讲到“点”上。精讲,在于善抓重点,突破难点,重点做到学会,难点做到理解。其中的重点,就是新授课中,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但又是基础性的内容,这时,教师就要按教材固有的规律性与学生学习的规律性,揭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剖析知识的逻辑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架构。其中的难点,当学生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或学生的挖掘深度不够或学生的讲解存在问题时,教师才出场进行精讲点拨,这样的讲解才是“雪中送炭”,才是学生最需要的。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一味地统统不落地讲,要有的放矢地讲,要讲得透彻,讲得到位,讲得深入人心。比如,在《海燕》中,象征手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学生对世界历史不了解,所以教师就需要通过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诸多的象征意义。还有鲁迅的文章,学生对鲁迅所处的时代不熟悉,所以有的学生甚至觉得鲁迅的文章写得不好,读不通,太难懂,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如《故乡》中的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若想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写文章的目的和主旨所在,教师只有有效引导,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和老一辈革命家为挽救中国所作出的贡献。
三、讲在疑云未开时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极度的“愤”“悱”之时,正是教师点拨的最佳时机。
如,《陈涉世家》中作者对主人公陈涉持什么样的态度?学生对作者的态度很模糊,不知怎么回答,一时慌了手脚,互相张望而不得,面面相觑而无语,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例帮助学生走出困惑。作者的态度无非有三种,赞美讴歌类有《白杨礼赞》,揭露批判类有《变色龙》,怀念类有《社戏》。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马上得出了答案——赞美。教师进一步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是赞美呢?让学生从浅层的知识走进深层的探究,学生从文章中陳涉的组织领导预见能力、王者风范一一作答,很是精彩。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虽然大家回答得很好,知道用文中陈涉的表现来思考问题,但我还觉得有美中不足,还有很多缺憾,为什么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史记》的一些知识。《史记》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记一百三十篇。那么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分别是写什么样的内容呢?”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其中的答案。世家原来是写诸侯之事的,但陈涉在文中只是自封为将军,没有真正成为将军,我们也知道,他领导的起义最后还是失败了,叫他“世家”,妥当吗?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纷纷回答,原来作者把他与诸侯将相等量齐观,题目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陈涉是中国历史上起义的首发,虽败犹荣。本题设置一波三折,节点明了,起到了“拨云见日”“点石成金”的功效。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关于主人公的探究,学生都一致认为是于勒,学生的理由充足,无可辩驳,他们说题目明明写的是我的叔叔于勒,而且课文处处提到于勒。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点拨,给予学生一些判断文章主人公的方法。判断文章的主人公应把握两个要素,一是文章所用笔墨的多少,二是与文章的主旨有关。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写于勒的笔墨不少,但那都是别人说的,他与大家正面接触的镜头只有一处,那大家就要研究本文的主旨。文章想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跟主旨有关的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这一切都是通过于勒表现出来的吗,显然不是,所以文章的主人公就是菲利普夫妇无疑了。同时学生也明白了对于文章而言,于勒是一个线索人物,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成就了主人公的活动,他的存在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丰满。这样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学生的那种愉悦、畅快不言而喻。
所以,教师精讲要讲准时机,点拨要拨动心弦。精讲就要讲到困处,讲到难处,讲到疑处。点拨就要点“石”成“金”,“拨云见日”,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师生思维碰撞,让课堂实现升华。精讲、点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张弛不乱、重难点有决,抵达沸点,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作者单位:山西省襄垣县五阳矿中学)
(责任编辑 张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