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水寨的“背妹送亲”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原生态民族,大多聚族而居,在贵州就有32万之多,他们百分之九十都居住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的榔木寨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水族聚集地。
  我们一行数人从都匀城区出发,沿着都三公路南行25公里就到了被层层栏杆式吊脚楼包围着的水族山寨。位于都匀市东部奉合水族乡榔木水寨,远远看去,一层层吊脚楼,杆栏式建筑排列整齐,高低错落,井然有序,寨中古木参天,吊脚楼掩映在绿色之中,炊烟袅袅。
  这就是水寨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原始而又神秘!
  


  据《水族简史》记载,水族的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越人。秦汉以前,在我国南方居住着一个很大的统称为“百越”的族群。唐宋时与壮侗等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僚”。北宋时在水族地区设“抚水州”。“水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清代,多称其为“水家苗”、“水家”等。直到1956年12月2日,水族被正式定名。现有人口35万人左右,主要聚居在苗岭山脉以南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好客的水族人听说有远方来客,不论男女老幼早早地就来到寨门列队夹道迎候。我们的车还未停稳,寨门前就响起了悦耳的迎宾歌声和铜号声。与贵州的许多少数民族一样,水族也有客人进寨必须先喝栏门酒的习俗。
  在通往寨子长长的山路上,身着盛装的水家男女老少早已站在路的两旁,唱起水家的山歌,跳着欢快的舞蹈,吹起悠扬的芦笙……18响铁炮声震山谷。漂亮的水家少女双手捧起这水家的美酒。这叫拦门酒。要进榔木水寨,是要喝了这三道拦门酒的。水族姑娘分别站在三道拦门寨口,唱起美妙动听的敬酒歌,向我们一一敬上这美酒。
  年轻的水族姑娘戴上过节才用的耳环、颈圈和手镯,说话的时候还没开口脸上就泛起了红晕;年长的寨老率领寨里的中老男人们身着长衫,外罩马褂,在两旁卖力地吹着等身长的唢呐;妇女们看热闹之余,手也一直没停过,不是纳鞋底便是在刺绣……
  榔木寨至今还延续着水族人古老的婚俗。原生态的婚俗和山歌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水族的魅力。从我踏进榔木水寨的那一刻起,我就徜徉在歌的海洋中,就溶入了浓浓喜庆的婚礼中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隆重的水族“背妹送亲”婚俗,在长长的送亲队伍里,有挑一糯米饭的、有打娶亲伞的、有抬着糍粑的、抬喜酒的、抬猪肘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来到了这欢歌笑语的水寨,我兴奋得不停地用手中的相机去记录、去感受这份水家山寨原始的喜悦!
  


  据传说,在若干年以前,水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是自由的。今天,水族婚姻的缔结,主要依靠的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参加这场婚礼的新郎新娘,就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
  水族聚居区大多数都是同宗共祖同姓的村寨,连成世代不能通婚的片区。平时,因为男女青年难以与外界的人接触,所以只有赶场天和端节、婚丧嫁娶等重大节日聚会才有选择相会的机会。特别是赶场天,他们避开长辈与兄嫂,和同族人在一起窥测选定约会的对象。当男青年相中一位姑娘。就请自己族中相熟的女子帮助传话,要是女方同意了,男方将约会的地点、时间与方法告诉传话人,由传话人去征求女方的意见。约会多为夜晚,双方巧妙地避开家里及寨上的人,邀约几个同伴,先到约会点的一方,按约定方法打上草标或树枝作记号,然后就近隐伏,待另一方到来之后,再协商摆谈与唱歌地点。唱歌是传情达意的重要媒介,从初相识到约会团聚,从热恋到定婚,或者情意不投而决裂分手,都主要靠唱歌来表达。
  水族的婚俗很有特色。接亲队伍由新郎亲戚中的一个青年及寨里其他青年组成,还有一个年纪较小的姑娘作“伴娘”。队伍一般在天刚透亮就得上路,走在前面的青年肩上挑上一对竹篮,篮中盛着糯米饭,路上不许回头,要换肩只能将竹篮从头上托过。怀里还得揣着两个红蛋,象征人种;“伴娘”手里拿一把娶亲伞,路上亦不能回头,伞也不能换手。随后是几个抬糍粑的男青年。每个糍粑上面都用红、绿、蓝色画上花鸟、蝴蝶等图案。最后是抬喜酒和猪肉的队伍,一般是三坛酒、100斤猪肉。
  新娘出门时须由一位多子女的妇女为她撑红纸伞,由新娘的兄长在门槛前将新娘背起,一直背到新郎家。新娘若没有兄长,可请堂兄帮忙,路途远的可在途中换背。这种独特的送亲方式被称作“背妹送亲”。
  新娘出寨时,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寨口。送亲的队伍里有抬被子的、挑稻谷的、牵马的和抬家电的,很是热闹。作嫁的礼物,过去一般是糯米、布匹、猪等,礼金多的就陪嫁马。现在嫁品多为箱、柜、帐、被和鞋袜或电器,陪嫁礼的厚薄,视男方家礼金多少而定,同时,女家要送一个不锁口的小鸡笼。女家的送亲客,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每人自送一挑八把、十把的折糯。
  


  新娘进家后,上了年纪的一些妇女要在陪嫁的被子里摸红蛋,谁摸到了被认为谁的福气好。摸到的红蛋一般都给自己的孩子吃,叫“吃喜蛋”。送亲的队伍进入新郎家的堂屋后,双方即开始了盘酒对歌。盘酒时,一碗盛酒,一碗装有瓜子、糖、鸡蛋、荷包、花生等,通过唱歌盘问对方,答对的可吃碗里的东西,答错了就要罚酒。据说盘酒有时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中午。
  婚礼慎重而繁复,因为这意味着家庭责任的开始。
  结婚是水族人很高兴的一件事,要邀请很多亲朋好友参加,婚宴除了根据季节时令做各种水族特色的菜肴外,最主要的一道菜是“鱼包韭菜”,因此婚宴也称“鱼宴”。“鱼包韭菜”用鱼包着韭菜或广菜,然后用草捆着鱼,捆鱼很讲究,捆单不捆双,意为婚宴前为单,婚宴后就成双成对了。“鱼包韭菜”要用酒水炖几个小时,直到鱼翅软化为此。“鱼包韭菜”寓意久长久远,年年有余。
  榔木水寨,黔南水族第一寨,她给我带来了眷念和牵挂,也送给了我她神秘的水家文化。
  
  民族简介
  水族的工艺美术有银器制作、雕刻、刺绣、印染、剪纸等。奉合乡还是有名的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水族剪纸艺术第一人韦帮粉就出生在这里。
  水族的服饰根据年龄和性别分为便装和盛装,区别主要在女子的装饰佩戴上。男子盛装以干净或新便装代之。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男子便装较为盛行短上衣,颜色为蓝色或青色,同时戴马尾帽和遮阳布帽。下穿长裤,脚穿千层底布鞋,扎有绑腿。女子盛装以发髻盘于头顶,以银簪束发,盘似船形,然后用龙、定海针、船帆、揽素庄、防盖、船桨、凤凰等七件银质饰物装饰。妇女盛装上装为绿色或蓝色对襟妇母装,领子用布壳衬里,红布包边,领口排列三颗红布纽扣,领下至肋下排列六颗布制纽扣。袖口镶深色布边,拴围腰,围腰上方有梯形丝绣蝴蝶、花卉、凤凰及几何图案,两角各级一只银雕花篮,两侧配有两条绣花带,围腰链为银制,用银箔制成花状环扣相连,两端悬挂雕花银牌,用时可将带子在胸前打一个结,作为装饰。下装为深色长裤,裤脚镶以花边。脚下穿千层底布鞋,鞋面布料多为绿色或蓝色,鞋头上绣花卉、小鸟图案等。鞋帮至后跟用红布镶成几何图形,鞋口皆用色布滚边,扣绊镶红边。
  


  水族饮食以大米为主,副食喜欢吃酸辣、酸菜、酸鱼、辣椒等,尤喜食鱼。爱饮酒,白酒、米酒、甜酒等都饮,有“无酒不成席”的习惯。
  风情最是细节处,一衣一饰、一汤一饭亦风情,这正是水族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哈尼人过去一直沿袭古代遗留下来的“抢婚”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方亲属相中姑娘之后,不经媒约提亲,也不让男女双方认识交往,便组织一帮小伙子把姑娘偷抢回来,由男方家长或亲戚主持,让他们结为伉俪。另一种“抢婚”,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相互爱慕,他们将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家长。男方已备礼品请媒人多次到女方家登门求婚,但女方家长百般阻挠,不愿成全女儿的婚事。儿女们为反对长辈对婚烟自由的束缚,便
期刊
西江苗寨建筑以吊脚楼为主,一律盖有黛瓦,日渐斑驳的墙角裸露出黑而光圆的卵石。吊脚楼一般有三层,后半边靠岩着地,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者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因其二三楼和前檐用挑梁伸出屋基外坎,形成悬空吊脚,故称“吊脚楼”。    西江千家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从贵阳坐火车或长途汽车到凯里市,再包车
期刊
每一项遗存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惊艳的民族审美。然而一场汶川大地震,数万生灵惨遭涂炭,巴蜀大地及其周边省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中央及地方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于是,抢救,修复,转移……一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战役的集结号吹响了。远在深圳《焦点》编辑工作室的我们,在痛惜、祈祷之余,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加入了抢救的行列,由此,《行走少
期刊
阿昌族的村寨,无论是山区还是坝区,居民的住宅,都建造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样式,其中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邻里户外都可相互照应。而传统全木式的仗楼建筑如今已越来越少了。虽然如此,但木头仍然是阿昌族人民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尽管过去的木框架如今已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仍然用木料装饰。  阿昌族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交通状况不会太挤,从昆明客运站总站乘坐直达陇川的客
期刊
“底页”,是由母系或父系血亲集团组成的大家庭,大“底页”之下又有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称之为“底各”。因此,由若干个“底页”组成的村寨,是形成拉祜族社会的基本单位20世纪50所代初,勐海县偏僻山区的拉祜族,一家数代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形成“底页”这种独特的、典型的民居形制,7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拉祜族的“底页”逐渐解体,“底页”成员共居的大房也随之逐渐消失。个体家庭居住的草顶竹楼已
期刊
每当人们来到漓江边,看着山光水色的江面上那流动着的竹筏,还有那渔夫忙碌的身影,耳边似乎就会飘来刘三姐那动人的歌声:唱山歌来哎,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人们熟知的刘三姐是壮族人,这位壮族的民间音乐家,在歌声中将壮族的风情融入到美妙的旋律中。隔着江水,远望壮寨,则看到壮族房屋在层层如螺如髻的梯田间,顺着陡峭的坡地从山间延伸至山顶。    壮族人把建房当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对建房
期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每当人们读到此诗句,也许不禁要浮想联翩:那羌笛的音律到底是怎样的呢?  羌族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民族,也是一个有着创造性、坚忍不拔的伟大民族。由于古时居住在峡谷的羌民部落从属于几个不同的姓氏,为了生存,他们紧挨在一起,坚强地在岷江河谷的大山大岭上活了下来。上千年的历史变迁,羌族人从一个剽悍的民族发展成为现在,一个移居于岷江大峡谷高山之巅的,与牛、羊为伍,“依山而
期刊
好花红来好花红,  好花开在百花丛中,  好花开在太阳下,  太阳越照,花越红……    《好花红》悠扬婉转的曲调,传唱出了布依族的诗意情怀。在太阳的照耀下,那山、那水、那景,如歌篇般展开,布依族石寨尽显其独特韵味——    依山傍水的后板房    布依族建筑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背靠青山,且要面朝碧峰,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式。    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使得当地布依族可以因地制
期刊
你知道在大阿里西部的金沙江、雅砻江高峡河谷走廊地带,有一个南北走向的狭长文化带吗?这里周边的许多民族沿河谷南北往来迁徙,繁衍融汇,日久年深,形成了中国惟一、独特的南北走向、狭长的西部走廊。  走廊中,除了拥有瑰丽的风光之外,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民居则各有鲜明的特色,神秘的藏教文化也是焦点之一。藏族先民远古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族人大都信奉大乘佛教,这里每
期刊
信仰与归属    南斯拉夫游击战与二战中其他欧洲国家的游击运动的主要不同是,它是——场国际战、反侵略战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大融合。共产党人成功地把不同党派拉到一起,化解分歧,带领他们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也就是共产党人自己所说的打倒“侵略者、走狗、卖国奴”。他们不考虑种族、出身或宗教,一视同仁。承诺战后选举自由,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由人民自己决定。在战争中,随着游击运动的壮大,许多新观点在两种主张的基础上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