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支架”,引领思维走向深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思考活动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支架”原是建筑领域术语,教学“支架”能有效帮助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问题解决并获得主动发展。本文结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谈谈对于利用教学“支架”深化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教学支架 数学思维 深度学习
  一、平等对话:在已有经验处埋伏“支架”,唤醒思维起点
  师:我们已学过乘法,举例说明乘法表示什么。
  生:2×3,表示2个3的和,也表示3个2的和。
  师:(板书128×6)一起读一读。这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会笔算吗?
  生:128写上面,6写下面,末位对齐。用6分别乘128的个位、十位、百位。
  师:(板书28×16)这又是一道怎样的算式?怎样笔算?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16个位上的6乘28,再用十位上的1乘28,然后把两次得数加起来。
  师:为什么十位上的1乘28,乘得的28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生:表示28个十。
  师(小结):我们已经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都从个位算起。两位数乘两位數,分别用第二个乘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的得数末位要对齐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的得数的十位上的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思考】课堂对话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常见的一种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它几乎贯穿所有课堂教学的始末。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多数学生虽能正确计算,但是对于算理却一知半解。而本课的思维生长点恰恰就源于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于是笔者开门见山,通过一系列轻松简单的问答和对话,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叩开学生的回忆之门,及时发现学生知识储备中的短板,为下一步的知识迁移做好准备。这种轻松的“人人”对话,也激活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对话”,将学生悄然引入学习之中,铺设好接触新知、尝试新知、掌握新知的伏笔,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接经验:在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促进思维生长
  出示例题: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镜头一】
  师: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求一共住了多少户可以怎样列式?
  生:128×16。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就是求16个128的和是多少。
  师: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的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你会笔算吗?结合具体情境想一想,每一步算得的结果表示什么?
  生:先用16个位上的6×128得768,从个位写起,表示6幢楼一共有768户;再用十位上的1×128得128,从十位写起,表示10幢楼一共有1280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得2048,表示16幢楼一共有2048户。
  师:如果把128×16改写成下面的乘加算式,你会填吗?
  师:联系笔算过程,分别与乘加算式的哪一部分对应?
  生:128×6就是笔算的第一步,计算6个128是多少;128×10就是笔算的第二步,计算10个128是多少;把他们相加就是计算16个128是多少。
  师:是的,离开问题情境,我们也可以通过乘法的意义来理解笔算过程中每一步的含义。
  【镜头二】
  师:为什么老师还没教,你们自己就能成功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了?
  生:因为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差不多。
  师:观察比较这三道乘法的笔算。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生:三位数比两位数多一个百位,乘的时候还要乘百位。
  师: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两步乘法都相当于三位数乘一位数。
  师:因为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借鉴它们的方法,并成功运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新知识学习中,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迁移”。
  【思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总结归纳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学生的发展分成了现有的水平与未来的发展水平两个层次。在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搭建恰当的教学“支架”,有利于学生拾级而上,发展思维,并达到未来发展水平。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接已有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将零散的知识点搭起网络或框架,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助力思维螺旋上升的生长,产生真正的深度学习。
  三、学会倾听:在认知冲突处嫁接“支架”,激发思维创新
  在巩固练习笔算之后,出示下图:
  师:这三道乘法笔算,过程看不到,观察乘数和得数,你认为算对了吗?
  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互相交换意见。
  学生展开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适当驻足聆听,指导交流。
  生1:第一题是错的,因为三位数乘两位数不可能是三位数。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小的两位数是10,乘积是1000,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至少是1000,就是四位数,如果更大的话,还可能会是五位数。   生2:还有个位上的数也不对,应该是3。因为个位上的3和1相乘得3,对齐个位,第二步是对齐十位写的,相加后的个位还是3,不会是4。
  师:可以用最小值的方法判断积至少是四位数,也可以根据末尾上的数相乘判断积的个位是多少。
  师:第二题和第三题呢?
  生3:第二题是错的。最高位上的6和2相乘满10要进位,肯定是五位数了。而且最高位上肯定是1,不会是4。
  生4:第三题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
  揭开蓝色遮挡,出示计算过程。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诊断,找出它们的错误所在。
  ……
  【思考】教師适时“隐身”,将支架嫁接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与倾听之中。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能力,一是“认真听”,二是“会听”。教师专注倾听学生的发言,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能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时得到学情的反馈,做出合理评价。倾听的内容不只是思维结果,还有思维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概括、提问等方法来有意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这既要求学生必须要专心听讲,也能引导学生提炼重点,并进行反思或重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倾听与反思间,学生的注意力和多种感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思维发展的最佳时刻。会倾听的学生有的能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有的则能大胆质疑,培养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教师站在与学生同一个高度上“倾听”,才能在知识、技能、思想和活动经验上真正产生共鸣。
  四、适当留白:在学有余力处撤离“支架”,助力思维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生1:我们可以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
  生2:例题中,为什么不写16×128呢?
  生3:不可以!要把数位多的数写上面!
  师:真的不可以吗?如果16×128该怎么计算?
  生:要把128的个位、十位、百位分别去乘16,要乘3次,太麻烦了!
  师:16×128可以计算,还是128×16的验算。虽然过程稍显复杂,但又给了我们新启示,如果将乘法笔算方法继续迁移,你还能笔算什么样的乘法?
  生:三位数乘三位数、四位数乘三位数、四位数乘四位数……
  师:它们的笔算方法是怎样的?课后举几个例子算一算,再看一看计算的过程和算式的形式上有没有什么规律?你会不会有新的启发?
  【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一堂好课的定义不再由有问题变为没问题,而是从有问题到产生新的问题。要想使学生敢于并善于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就必须看准时机撤离“支架”,这个时机往往在课堂结束之时。此时学生正满足于40分钟的收获与成就,故意给学生留下悬念,反而能更好地激起新的求知欲,将数学思考引向更深处。多种思维的启发始于课堂却不能终于课堂,教师在立足教材的同时也要大胆拓宽教材,适时进行知识拓展与延伸,帮助学生更开放、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生长。
其他文献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堂应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人知道人人讲,那为什么孩子对语文的兴趣依旧不浓呢?笔者以为,我们缺少了或者说淡化了“生趣”这一“生”的过程。经过多年的故事教学实践和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思考,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摸索着怎么让语言鲜活,文字灵动;怎么让学生由不爱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依据文本主旨,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教学资源,紧紧扣住文本语境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课程 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素养训练  语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積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生活,去发现生活里别样的风景,积累素材,记录下具有自己特点的生活经历。  【关键词】观察生活 参与活动 积累素材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理
【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成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实现育人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我校深入课堂研究,在学科内部以及学科间展开了项目式的学习活动。本文主要以“未来学校设计”学习项目为例,从项目设计、实施、评价三方面探讨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策略,以期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 未来学校设计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标。
导入就是学习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引”,犹如一部音乐的序曲,一开始就奠定了全曲的基调。“开讲,起着对课‘定向’的作用……犹如小提琴演奏,弓一上弦,第一个音符就奠定了乐曲的基调;又好似下棋第一招,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输赢。”(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在课堂教学中,导语引领学生从旧知到新知,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作用重大,它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发
[摘要]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侧重点都是有迹可循的,教师只要抓住立足理解,抓住关键之处展开教学,就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为例,把內容分成了计算、图形、实际问题、记忆性内容这四类,从每部分内容的侧重点出发,谈基于理解的教学做法。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 教学侧重点 课堂成效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是广大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抓住数学的本质,让学生的学习在理解中
[摘要]新课程理念倡导下我们所追求的童趣横生的诗意课堂,应该通过游戏让课堂生发诗意情感,以绘画让课堂演奏快乐华章,用表演让课堂进发创造智慧,借诵读让课堂绽放诗意之花,从而让学生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诗意课堂 课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每一节课堂,都应让学生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只有如此,才能让师生的身心都共处于一所精神的殿堂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下,未来教室随着教育改革创新应运而生。未来教室引导合作学习,促进交互生成的课堂生态,录播系统有效丰富了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的课程资源,使英语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英语教学 未来教室 双板教学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未来教室随着教育改革创新应运而生。未来教室能够利用互联网环境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突破小学英语教学固有思路的限制,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数学教育应该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并应用数学观念间的相互联系;都能够理解数学观念是如何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而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认识到并能应用于数学以外的情境中。  对新知识的学习来说,也许没有什么比学生的已知更重要的了。对学生已有知识做个初步的评估,并与他们预期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对良好的计划与教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无论学生的先天能力与过去的成绩如何,成功的教学常常取决于学生已有知识与他们努力理解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很好地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很好地展示教学资源,令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介绍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其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互动;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美术课堂  摆脱传统的黑板教学,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