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儿童的心理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社会适应等方面,这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本文剖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重溺爱、高期望和轻身教,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儿童;心理缺陷;家庭教育;误区
我国有三亿多儿童,他们长大后担负着建设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儿童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面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性、生活性、养成性、亲和性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它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儿童心理缺陷发生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后发现,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儿童的心理缺陷与家庭教育误区作一初步的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对策。
一、儿童心理缺陷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在该市5000多名儿童和青少年中作的一次心理调查,发现有心理偏差的高达27%。南京师范大学“农村问题儿童发展与教育”课题组的调查表明,25%的独生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天津市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占22%。天津市儿童医院1993年就抢救了11名自杀儿童,是1983年到1987年5年间的总和。南京市城市1958——1979年21年间,中学生精神病发病率只增长了0.3%,而1979——1989间就增长了0.5%,1984年发病率超过了1%。北京市儿童心理卫生中心门诊疾病构成统计:儿童心理障碍的患者,1993年占67.7%,1994年占80.7%,1995年占90.78%,呈直线上升趋势,当代儿童心理缺陷的严重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国内外大量的调查,本人认为,儿童的心理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认知: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学习困难、厌学、怕考试;2. 情感:表现为缺乏热情、喜怒无常、闷闷不乐、敏感多疑;3. 意志:表现为意志薄弱、畏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较差、懦弱胆小、固执、不听劝说、不能自制;4. 行为:表现为说慌、好动、幼稚、富有攻击性、挑吃爱穿、不爱劳动、违规乱纪、行为粗暴;5. 个性: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孤僻、冷漠、不合群、不爱交际;6. 社会适应:表现为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由散漫、合作能力差、不能适应新环境。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重溺爱、高期望和轻身教。
(一)重溺爱
我国自1979年起,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全国独生子女已达九千多万,其中在城市占同龄人的比例高达90%,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独生子女率已达98%左右。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物质生活优越、受教育条件好、身体素质好、较为聪明。但独生子女在家中处在“众星捧月”的中心地位,孩子成为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唯命是从,溺爱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溺爱主要表现在:
1. 生活上包办代替 调查显示:世界各国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的时间,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仅为0.2小时,即每天12分钟,居末位。据对天津市15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52%的学生每天由家长代为整理生活和学习用品,74%的学生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13%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的家务事。又据对家长的调查,35.6%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少自理能力,26.1%的家长承认孩子在家里不愿承担任何家务劳动,以及孩子不会自己洗衣服。高中生的家长中,有30.8%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缺少自理能力。小学生的家长中,27.4%的一、二年级家长、16%的三、四年级家长、35.2%的五、六年级家长、26.7%的初中家长以及17.8%的高中生家长承认孩子不会洗衣服[1]。我们经常看到3、4岁的孩子不能自己穿衣吃饭,5、6岁的孩子不能自己扣扣子和系鞋带。城市的小学生多由家长接送还不算,有的连书包都由家长替背,中学生还要家长洗衣服。
2. 消费上尽量满足 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吃的讲营养,穿的要漂亮,玩的要高档,用的要排场。”明明家庭不富裕,却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且不说经济宽裕的家庭,就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裤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北京市城调队于1990年8月对120名不同职业、文化程度的小学家长调查发现:小学生人均消费支出为173.1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位大学副教授的工资),在一个三口之家,小学生的消费居首位,占家庭消费支出的40.7%,而物质生活消费占小学生总支出的83.7%,集中在吃、穿、玩三方面。太原铁路分局第四小学1994年春节后曾做过一次统计,该校1000余名学生,去年共收到的压岁钱竟达29万元之多,其中有个学生高达4000元。由于压岁钱来得容易,很多孩子花得不心疼,有个孩子一次就买了230元的礼花,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中央电视台也曾对儿童的消费情况作了现场报道,记者问了几位带孩子游玩的父母,星期日在外需要多少花费,回答是50元左右,多则要100元,当问及一个孩子一个月需要用多少钱时,回答是250元左右,高的则要300-500元。而据美国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对于溺爱的危害性,马卡连柯早就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如果你想害死你们的孩子,给他喝足一付足量的你个人的幸福,他就会被毒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詹姆斯·多德森博士也告诫人们:“给孩子的太多,等于剥夺他的欢乐。成功的父母懂得适量刺激。节制物欲,少给他们一点东西,给孩子留下一些主动获取的天地。这样,同样一个本来不大值钱的东西,也许会成为孩子的宝贵财富。”溺爱下的儿童往往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依赖、好逸恶劳、专横跋扈、缺乏自理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问题较多、自私、缺乏同情心和自控能力。 (二)高期望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父母对子女通常抱有很高的期望,《三字经》中把窦燕山因教子有方,使五子登科树为典范。而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更是期望子女成“龙”成“凤”。调查表明:84.45%的家长期望子女多读书,长大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92.87%的家长期望子女的成绩在班上处于前十名;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家长,则是凤毛麟角了[2]。据天津的调查:近70%的家长期望子女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全部调查对象中,只有1.4%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工人、商业人员等普通劳动者[3]。上海的调查显示出:95%以上的家长期望子女从事脑力劳动,当医生、高级外交官等。90%的家长希望子女读大学,19%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读到博士[4]。
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具体表现在:
1. 把智育放在首位 据调查,对儿童各方面的重视程度,家长往往把智育放在首位[5]。双休日在家长监督下进行补课的学生占60%多,应届毕业生更高达80%!其中,有50%的作业由家长自行布置。大人上五天班,而孩子则七天满负荷运转[6]。有关部门曾对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作过调查,发现有60%的家庭不定期地请家教,30%的家庭长期聘请家教[7]。另据调查,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一年级儿童每周用于运动和玩乐的时间是18小时,而中国儿童仅为9小时多一点;中国约有80%的小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学习,而哪些教育发达国家90%以上儿童业余时间主要用于文体活动及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国儿童的学习负担,由此可见一斑。
2. 早期不适当智力开发和强制兴趣定向 当婴儿牙牙学语时,家长就让识字,数数;2—3岁让死记硬背唐诗三百首;4-5岁,加学外语、绘画、书法、乐器;6岁先上学龄前儿童班。上小学后,周六、周日学习戏剧、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钢琴……,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强制孩子学习,孩子叫苦连天,家长乐此不疲。
3. 惩罚性教育 不少家长奉行“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棍棒出孝子”的观念,对儿童学业上的要求极其苛刻,每当考试没有达到所谓的既定目标时,轻则恶言恶语,重则体罚,对孩子不理解、不尊重。北京市重点学校史家胡同第一小学进行了家教调查,发现在一年级某班年龄在6-7岁的48名学生中,挨过家长打的达47人。其中有27人是被用棍子打的(木棍、铁棍、苕帚把、尺子),18个孩子是脱了衣服挨打的,25人被拧(腿、屁股),20人挨过脚踏,15人犯错误后被罚过不许吃饭[8]。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非常普遍。
有的孩子因家长的频繁打骂,变得性格怯懦,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有的孩子在家长的长期打骂中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蛮横霸道,或者离家出走,有的甚至在心理产生自虐、虐人乃至反社会的种子。
(三)轻身教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模仿性、可塑性极强的儿童来说,无言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可我们很多父母实在太不注意自身的形象,主要表现在:1. 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据调查,67%的家庭父母教育孩子的图书不足10本,其中10%的家庭一本也没有[9];2. 打麻将、玩扑克、无所事事。据对某校初中三个年级共370人无计名问卷调查,家庭有麻将牌的占65%,父母经常打麻将的约占55%[10]; 3. 有的家长在家看庸俗甚至黄色影碟、浏览低俗网页;4. 有的母亲整天浓装艳抹,出入舞厅等交际场所;5. 有的家长在小孩面前大谈如何开后门、搞贿赂;6. 有的家长脏话连篇,语言极不文明;7. 有的夫妻之间有矛盾,整天吵闹,甚至大打出手等等。
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指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染丝如此,育人理同。马卡连轲也早就告诫人们:“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幼儿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么欢乐和发愁,怎么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教育意义。”事实上,中国的父母在子女心目中形象并不佳。据中美日三国的调查,在回答“谁是你最尊敬的人”问题时,美日两国中学生的回答中前三位中必有一位父亲或母亲,中国父母被排在第10、11位。据一项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16%的中小学生不向父母讲心里话,34%不喜欢自己的家,76%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11]。家长不注意自身的形象,会使孩子变得胆怯、自私、嫉妒、孤独、自卑、懒惰、固执、缺乏热情、行为放任、喜怒无常、不讲礼貌等。
三、思考与对策
联合国《执行九十年代儿童发生、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指出:“家庭对于培养和保护婴儿到青春期的儿童负有主要责任,最先向儿童们介绍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准则的始于家庭。”马克思早就指出:“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家长。但近20%的家长表示他们缺少教育方法,是失败的家长[12]。70%以上的家长并不真正懂得如何教育子女[13]。中国母亲的整体教育素质大大低于日本母亲[14]。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家长的素质。一个合格的家长至少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才”,所谓成才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的职业无贵贱之分。
2. 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学者詹姆斯鲍·德温说:“孩子们从来不善于听他们长辈的话,但他们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长辈。”孔子指出:“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它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的潜移默化,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树立良好形象,为孩子起表率作用,家庭要努力创设文明、和谐、向上的氛围。
3. 善于和孩子沟通。只有和孩子关系融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才能教育好孩子。
4. 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从广义的家庭教育来讲,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家长也要放下架子,接受子女的劝导和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使教育子女更为有效。
5. 家长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别差异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因材施教,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6. 要和学校主动取得联系,全面了解儿童的各方面表现,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致化,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12]当今家教十大难题[N].中国妇女报.1996-07-29.
[2]陈克仁.深圳市家庭问题研究[J].广东教育科学院学报1996. (4).
[3]李百珍,关颖.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4).
[4]章玉贵,万继荣.理性定位:独生子女家教存在之关键[J].当代青年研究 .1981,(2).
[5][9]李生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1994,(5).
[6][11][13]易奋,庄会宁,陈宝全.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 [J].了望.1996,(5).
[7]刘德霞.望子成龙苦与累[J].中国妇女报1996,(1).
[8]田浩. 爱的十字架,文摘报[N].1993-05-09.
[10]方云生. 家庭环境与孩子成长[J],家庭教育.1996,(1).
[14]张溯. 中日两国母亲教育意识的考察[J].东方.1995,(4).
关键词:儿童;心理缺陷;家庭教育;误区
我国有三亿多儿童,他们长大后担负着建设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儿童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面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性、生活性、养成性、亲和性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它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儿童心理缺陷发生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后发现,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儿童的心理缺陷与家庭教育误区作一初步的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对策。
一、儿童心理缺陷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在该市5000多名儿童和青少年中作的一次心理调查,发现有心理偏差的高达27%。南京师范大学“农村问题儿童发展与教育”课题组的调查表明,25%的独生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天津市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占22%。天津市儿童医院1993年就抢救了11名自杀儿童,是1983年到1987年5年间的总和。南京市城市1958——1979年21年间,中学生精神病发病率只增长了0.3%,而1979——1989间就增长了0.5%,1984年发病率超过了1%。北京市儿童心理卫生中心门诊疾病构成统计:儿童心理障碍的患者,1993年占67.7%,1994年占80.7%,1995年占90.78%,呈直线上升趋势,当代儿童心理缺陷的严重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国内外大量的调查,本人认为,儿童的心理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认知: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学习困难、厌学、怕考试;2. 情感:表现为缺乏热情、喜怒无常、闷闷不乐、敏感多疑;3. 意志:表现为意志薄弱、畏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较差、懦弱胆小、固执、不听劝说、不能自制;4. 行为:表现为说慌、好动、幼稚、富有攻击性、挑吃爱穿、不爱劳动、违规乱纪、行为粗暴;5. 个性: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孤僻、冷漠、不合群、不爱交际;6. 社会适应:表现为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由散漫、合作能力差、不能适应新环境。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重溺爱、高期望和轻身教。
(一)重溺爱
我国自1979年起,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全国独生子女已达九千多万,其中在城市占同龄人的比例高达90%,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独生子女率已达98%左右。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物质生活优越、受教育条件好、身体素质好、较为聪明。但独生子女在家中处在“众星捧月”的中心地位,孩子成为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唯命是从,溺爱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溺爱主要表现在:
1. 生活上包办代替 调查显示:世界各国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的时间,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仅为0.2小时,即每天12分钟,居末位。据对天津市15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52%的学生每天由家长代为整理生活和学习用品,74%的学生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13%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的家务事。又据对家长的调查,35.6%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少自理能力,26.1%的家长承认孩子在家里不愿承担任何家务劳动,以及孩子不会自己洗衣服。高中生的家长中,有30.8%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缺少自理能力。小学生的家长中,27.4%的一、二年级家长、16%的三、四年级家长、35.2%的五、六年级家长、26.7%的初中家长以及17.8%的高中生家长承认孩子不会洗衣服[1]。我们经常看到3、4岁的孩子不能自己穿衣吃饭,5、6岁的孩子不能自己扣扣子和系鞋带。城市的小学生多由家长接送还不算,有的连书包都由家长替背,中学生还要家长洗衣服。
2. 消费上尽量满足 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吃的讲营养,穿的要漂亮,玩的要高档,用的要排场。”明明家庭不富裕,却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且不说经济宽裕的家庭,就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裤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北京市城调队于1990年8月对120名不同职业、文化程度的小学家长调查发现:小学生人均消费支出为173.1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位大学副教授的工资),在一个三口之家,小学生的消费居首位,占家庭消费支出的40.7%,而物质生活消费占小学生总支出的83.7%,集中在吃、穿、玩三方面。太原铁路分局第四小学1994年春节后曾做过一次统计,该校1000余名学生,去年共收到的压岁钱竟达29万元之多,其中有个学生高达4000元。由于压岁钱来得容易,很多孩子花得不心疼,有个孩子一次就买了230元的礼花,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中央电视台也曾对儿童的消费情况作了现场报道,记者问了几位带孩子游玩的父母,星期日在外需要多少花费,回答是50元左右,多则要100元,当问及一个孩子一个月需要用多少钱时,回答是250元左右,高的则要300-500元。而据美国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对于溺爱的危害性,马卡连柯早就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如果你想害死你们的孩子,给他喝足一付足量的你个人的幸福,他就会被毒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詹姆斯·多德森博士也告诫人们:“给孩子的太多,等于剥夺他的欢乐。成功的父母懂得适量刺激。节制物欲,少给他们一点东西,给孩子留下一些主动获取的天地。这样,同样一个本来不大值钱的东西,也许会成为孩子的宝贵财富。”溺爱下的儿童往往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依赖、好逸恶劳、专横跋扈、缺乏自理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问题较多、自私、缺乏同情心和自控能力。 (二)高期望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父母对子女通常抱有很高的期望,《三字经》中把窦燕山因教子有方,使五子登科树为典范。而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更是期望子女成“龙”成“凤”。调查表明:84.45%的家长期望子女多读书,长大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92.87%的家长期望子女的成绩在班上处于前十名;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家长,则是凤毛麟角了[2]。据天津的调查:近70%的家长期望子女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全部调查对象中,只有1.4%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工人、商业人员等普通劳动者[3]。上海的调查显示出:95%以上的家长期望子女从事脑力劳动,当医生、高级外交官等。90%的家长希望子女读大学,19%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读到博士[4]。
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具体表现在:
1. 把智育放在首位 据调查,对儿童各方面的重视程度,家长往往把智育放在首位[5]。双休日在家长监督下进行补课的学生占60%多,应届毕业生更高达80%!其中,有50%的作业由家长自行布置。大人上五天班,而孩子则七天满负荷运转[6]。有关部门曾对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作过调查,发现有60%的家庭不定期地请家教,30%的家庭长期聘请家教[7]。另据调查,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一年级儿童每周用于运动和玩乐的时间是18小时,而中国儿童仅为9小时多一点;中国约有80%的小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学习,而哪些教育发达国家90%以上儿童业余时间主要用于文体活动及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国儿童的学习负担,由此可见一斑。
2. 早期不适当智力开发和强制兴趣定向 当婴儿牙牙学语时,家长就让识字,数数;2—3岁让死记硬背唐诗三百首;4-5岁,加学外语、绘画、书法、乐器;6岁先上学龄前儿童班。上小学后,周六、周日学习戏剧、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钢琴……,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强制孩子学习,孩子叫苦连天,家长乐此不疲。
3. 惩罚性教育 不少家长奉行“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棍棒出孝子”的观念,对儿童学业上的要求极其苛刻,每当考试没有达到所谓的既定目标时,轻则恶言恶语,重则体罚,对孩子不理解、不尊重。北京市重点学校史家胡同第一小学进行了家教调查,发现在一年级某班年龄在6-7岁的48名学生中,挨过家长打的达47人。其中有27人是被用棍子打的(木棍、铁棍、苕帚把、尺子),18个孩子是脱了衣服挨打的,25人被拧(腿、屁股),20人挨过脚踏,15人犯错误后被罚过不许吃饭[8]。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非常普遍。
有的孩子因家长的频繁打骂,变得性格怯懦,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有的孩子在家长的长期打骂中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蛮横霸道,或者离家出走,有的甚至在心理产生自虐、虐人乃至反社会的种子。
(三)轻身教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模仿性、可塑性极强的儿童来说,无言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可我们很多父母实在太不注意自身的形象,主要表现在:1. 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据调查,67%的家庭父母教育孩子的图书不足10本,其中10%的家庭一本也没有[9];2. 打麻将、玩扑克、无所事事。据对某校初中三个年级共370人无计名问卷调查,家庭有麻将牌的占65%,父母经常打麻将的约占55%[10]; 3. 有的家长在家看庸俗甚至黄色影碟、浏览低俗网页;4. 有的母亲整天浓装艳抹,出入舞厅等交际场所;5. 有的家长在小孩面前大谈如何开后门、搞贿赂;6. 有的家长脏话连篇,语言极不文明;7. 有的夫妻之间有矛盾,整天吵闹,甚至大打出手等等。
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指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染丝如此,育人理同。马卡连轲也早就告诫人们:“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幼儿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么欢乐和发愁,怎么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教育意义。”事实上,中国的父母在子女心目中形象并不佳。据中美日三国的调查,在回答“谁是你最尊敬的人”问题时,美日两国中学生的回答中前三位中必有一位父亲或母亲,中国父母被排在第10、11位。据一项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16%的中小学生不向父母讲心里话,34%不喜欢自己的家,76%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11]。家长不注意自身的形象,会使孩子变得胆怯、自私、嫉妒、孤独、自卑、懒惰、固执、缺乏热情、行为放任、喜怒无常、不讲礼貌等。
三、思考与对策
联合国《执行九十年代儿童发生、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指出:“家庭对于培养和保护婴儿到青春期的儿童负有主要责任,最先向儿童们介绍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准则的始于家庭。”马克思早就指出:“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家长。但近20%的家长表示他们缺少教育方法,是失败的家长[12]。70%以上的家长并不真正懂得如何教育子女[13]。中国母亲的整体教育素质大大低于日本母亲[14]。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家长的素质。一个合格的家长至少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才”,所谓成才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的职业无贵贱之分。
2. 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学者詹姆斯鲍·德温说:“孩子们从来不善于听他们长辈的话,但他们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长辈。”孔子指出:“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它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的潜移默化,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树立良好形象,为孩子起表率作用,家庭要努力创设文明、和谐、向上的氛围。
3. 善于和孩子沟通。只有和孩子关系融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才能教育好孩子。
4. 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从广义的家庭教育来讲,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家长也要放下架子,接受子女的劝导和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使教育子女更为有效。
5. 家长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别差异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因材施教,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6. 要和学校主动取得联系,全面了解儿童的各方面表现,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致化,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12]当今家教十大难题[N].中国妇女报.1996-07-29.
[2]陈克仁.深圳市家庭问题研究[J].广东教育科学院学报1996. (4).
[3]李百珍,关颖.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4).
[4]章玉贵,万继荣.理性定位:独生子女家教存在之关键[J].当代青年研究 .1981,(2).
[5][9]李生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1994,(5).
[6][11][13]易奋,庄会宁,陈宝全.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 [J].了望.1996,(5).
[7]刘德霞.望子成龙苦与累[J].中国妇女报1996,(1).
[8]田浩. 爱的十字架,文摘报[N].1993-05-09.
[10]方云生. 家庭环境与孩子成长[J],家庭教育.1996,(1).
[14]张溯. 中日两国母亲教育意识的考察[J].东方.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