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阵子,我以“‘注意力经济’下的数字内容”为题,在高雄做了场公开演讲,问答环节一位看来和善的中年妇人“鼓励”我不要那么悲观,想做音乐就做音乐,想创作就创作,并举莫扎特为例,说“这样创作出来的东西才会好”。
我谢谢她的“鼓励”,回应道:“我不想做莫扎特或梵高,也不认为你的子弟应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如果搞艺术、搞创作,非得穷途潦倒才有好东西,这样的新时代并没有比以前更对得起他们。”
重点一:我们无权拿过时的“道德观”衡量创作人,我的歌词、剧本和广播从来不是忍饥挨饿下完成的。重点二:的确有人在网络数字经济下赚到钱,而且是大钱,只是不在创作人或出版制作单位。那么为什么不去要求挣到钱的他们退让,而要求内容方?
以智力、才华提供作品或服务的人(包括各类以文字、影音、符号、软件呈现的作品或服务),此刻已有了“内容提供商”、“内容供应者”、“内容生产者”(content provider)种种新称呼(可能因为未必都当得起“艺术家”之类头衔)。而环绕在个别创作者、设计者、研发者、演绎者之外,以经济层面看,CP该包含更多协同制作、生产、销售、维权的团队、组织或企业。
这么一大伙人,这么分门别类的“内容产业”,早就不是历史上单打独斗留名或无名的文人、画家或音乐家,这些产业理该在思想与行动上充分武装起来,以经济、法律(甚至政治)的游戏规则活在现代社会,与其他领域的资金或从业人员进行合宜的互动。
所以,当我讲了一小时五十分钟,从乔布斯(Steve Jobs)讲到高晓松,从web1.0高唱“创作解放,发表有理”的光明愿景讲到2.0时代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劣币逐良币”的阴暗一面,结束后听到第一个观众反馈,竟是呼吁我和所有其他创作人以250年前英年潦倒以终的音乐家为榜样,实在很难高兴起来。
身兼计算机科学家和音乐家、被誉为“虚拟现实技术之父”的Jaron Lanier,是近年科技阵营中让我最惊讶的人文主义者,他2011年的著作You Are Not A Gadget ,繁体版翻成《别让科技控制你:一个硅谷鬼才的告白》(天下文化),看来有点励志意味,副标也透露想以硅谷对一般读者推销作者身价的味道;但简体版直译成《你不是个玩意儿:这些被互联网奴役的人们》(中信出版社),更接近原书名的当头棒喝,尽管副标稍微恐怖煽情了些。
作者Jaron Lanier从科技与艺术的本质切入,谈谈本来可以携手的两个领域,为何发生如此偏差的碰撞——内容物在科技大战中,有沦为空气般“无处不在但难以计价”的危险?
不用管那些风险投资商、股市分析师、系统平台业者、网络和电信运营商说什么,也不用管有如“科技救世主”推销员的某些“趋势专家”说什么,甚至也不用管某个案例、少数个人从网上赚到钱,Lanier建议我们直接观察“钱”的流向。
“如果钱流进广告的口袋里,而不是流向音乐家、记者和艺术家,那么这个社会关注操纵便胜于真善美。内涵若是一文不值,人们就会变得脑袋空洞、心灵贫瘠。”
早已存在但随着社群网站发达,近年再次火红的“群体智慧”(wisdom of crowds,又译“集体智慧”)一词,除了被舆论称誉有加的wiki案例外,有足够多的证据显示沦为各种影音分享网站和脸书、微博等社群网站上“重制、拼贴、模仿、改作”等抹去原始文本和人格权(遑论财产权)等“加工品”的护身符,明显被误用与“圣化”了。
Lanier不讳言他的担忧:“群体智慧和广告的结合,缔造了新的社会契约。这份契约的基本概念就是,鼓励作者、记者、音乐家和艺术家把他们智识及想象力的成果切割成碎片,无偿奉献给群体智慧。”
“和免费文化相关的灾难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音乐、报纸样式的报导等低带宽形式的人类创作,已被打入万劫不复。电影等高带宽型式的创作,也正在走上同样的命运。”
载具日新月异,人人看似享受更好的数字生活,以平板电脑流行起来为例,长期撰写科技专栏的黄锫坚,忧心写道:“显然,苹果将占据平板的高端市场,但在中低端市场,仍然是大陆本土厂商的天下。目前从500元到1500元的价格区间,你可以买到各种尺寸和配置的平板。清一色的安卓系统,而内容(图书、音乐、电影和游戏)则多半留给用户自己解决。或者说,我们很有可能再一次重复PC和MP3的市场格局。兼容机和品牌机在硬件配置的沙场上赤膊上阵,低价竞争;而消费者则自己解决软件和内容问题──安装盗版软件、下载各种免费音乐、电影和图书……”
如果这种被各个击破、内容产业丧失“定价权”的大走向无法改变,我看,那位母亲对我的鼓励,还真的会变成她的子女将面对的现实。我们真会看到越来越多“学莫扎特”的精神运动。
我谢谢她的“鼓励”,回应道:“我不想做莫扎特或梵高,也不认为你的子弟应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如果搞艺术、搞创作,非得穷途潦倒才有好东西,这样的新时代并没有比以前更对得起他们。”
重点一:我们无权拿过时的“道德观”衡量创作人,我的歌词、剧本和广播从来不是忍饥挨饿下完成的。重点二:的确有人在网络数字经济下赚到钱,而且是大钱,只是不在创作人或出版制作单位。那么为什么不去要求挣到钱的他们退让,而要求内容方?
以智力、才华提供作品或服务的人(包括各类以文字、影音、符号、软件呈现的作品或服务),此刻已有了“内容提供商”、“内容供应者”、“内容生产者”(content provider)种种新称呼(可能因为未必都当得起“艺术家”之类头衔)。而环绕在个别创作者、设计者、研发者、演绎者之外,以经济层面看,CP该包含更多协同制作、生产、销售、维权的团队、组织或企业。
这么一大伙人,这么分门别类的“内容产业”,早就不是历史上单打独斗留名或无名的文人、画家或音乐家,这些产业理该在思想与行动上充分武装起来,以经济、法律(甚至政治)的游戏规则活在现代社会,与其他领域的资金或从业人员进行合宜的互动。
所以,当我讲了一小时五十分钟,从乔布斯(Steve Jobs)讲到高晓松,从web1.0高唱“创作解放,发表有理”的光明愿景讲到2.0时代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劣币逐良币”的阴暗一面,结束后听到第一个观众反馈,竟是呼吁我和所有其他创作人以250年前英年潦倒以终的音乐家为榜样,实在很难高兴起来。
身兼计算机科学家和音乐家、被誉为“虚拟现实技术之父”的Jaron Lanier,是近年科技阵营中让我最惊讶的人文主义者,他2011年的著作You Are Not A Gadget ,繁体版翻成《别让科技控制你:一个硅谷鬼才的告白》(天下文化),看来有点励志意味,副标也透露想以硅谷对一般读者推销作者身价的味道;但简体版直译成《你不是个玩意儿:这些被互联网奴役的人们》(中信出版社),更接近原书名的当头棒喝,尽管副标稍微恐怖煽情了些。
作者Jaron Lanier从科技与艺术的本质切入,谈谈本来可以携手的两个领域,为何发生如此偏差的碰撞——内容物在科技大战中,有沦为空气般“无处不在但难以计价”的危险?
不用管那些风险投资商、股市分析师、系统平台业者、网络和电信运营商说什么,也不用管有如“科技救世主”推销员的某些“趋势专家”说什么,甚至也不用管某个案例、少数个人从网上赚到钱,Lanier建议我们直接观察“钱”的流向。
“如果钱流进广告的口袋里,而不是流向音乐家、记者和艺术家,那么这个社会关注操纵便胜于真善美。内涵若是一文不值,人们就会变得脑袋空洞、心灵贫瘠。”
早已存在但随着社群网站发达,近年再次火红的“群体智慧”(wisdom of crowds,又译“集体智慧”)一词,除了被舆论称誉有加的wiki案例外,有足够多的证据显示沦为各种影音分享网站和脸书、微博等社群网站上“重制、拼贴、模仿、改作”等抹去原始文本和人格权(遑论财产权)等“加工品”的护身符,明显被误用与“圣化”了。
Lanier不讳言他的担忧:“群体智慧和广告的结合,缔造了新的社会契约。这份契约的基本概念就是,鼓励作者、记者、音乐家和艺术家把他们智识及想象力的成果切割成碎片,无偿奉献给群体智慧。”
“和免费文化相关的灾难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音乐、报纸样式的报导等低带宽形式的人类创作,已被打入万劫不复。电影等高带宽型式的创作,也正在走上同样的命运。”
载具日新月异,人人看似享受更好的数字生活,以平板电脑流行起来为例,长期撰写科技专栏的黄锫坚,忧心写道:“显然,苹果将占据平板的高端市场,但在中低端市场,仍然是大陆本土厂商的天下。目前从500元到1500元的价格区间,你可以买到各种尺寸和配置的平板。清一色的安卓系统,而内容(图书、音乐、电影和游戏)则多半留给用户自己解决。或者说,我们很有可能再一次重复PC和MP3的市场格局。兼容机和品牌机在硬件配置的沙场上赤膊上阵,低价竞争;而消费者则自己解决软件和内容问题──安装盗版软件、下载各种免费音乐、电影和图书……”
如果这种被各个击破、内容产业丧失“定价权”的大走向无法改变,我看,那位母亲对我的鼓励,还真的会变成她的子女将面对的现实。我们真会看到越来越多“学莫扎特”的精神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