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都抱着好奇又畏惧的心理去看待这门学科.好奇是因为这门学科是陌生的,初中生探究陌生事物的欲望十分强烈;畏惧是因为很多学生听说物理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学科,于是产生这样的心理.其实,物理知识虽然抽象,但并不是不可理解.物理其实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物理的趣味性,利用有效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堂,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下面就寓教于乐——让初中物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出几点看法.
  一、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课前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有效的导入,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前的导入,承担了引出和衔接的作用.“引出”指的是,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衔接”指的是,教师利用导入环节进行“承上启下”式的讲解.这样,既帮助学生回忆之前的知识,又引出新的知识教学.导入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认真对待,力求语言和导入方法具有感染性.例如,在讲“令人厌烦的噪声”时,重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噪声,知道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方法.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外,还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研究噪声问题,加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中的噪声.学生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认为,电风扇的声音是噪声;还有的学生认为,电脑主机发出的声音是噪声;有的学生认为,在学习时,外面传来车辆行驶的声音是噪声;等等.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发掘出生活中的噪声,对其有了初步认识.接下来,我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厌烦噪声.那么,噪声的概念是什么?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危害?又该如何减弱噪声呢?这样,利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出了这部分内容,推动了教学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有效导入,能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做到寓教于乐.
  二、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物理知识有着很强的抽象性.这些知识都可以利用一些情境展示出来.很多物理现象都是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教师要密切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创设真实的情境,利用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创设生活情境,能使学生养成一种从生活中看问题的意识.这样,有效地将物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爱动脑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讲“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发给每个小组一根铁丝,让学生快速弯折铁丝十余次,并让学生触摸铁丝的弯折处,然后让学生谈一下感受.我提出问题:物体的内能是从何而来的?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得出: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外一种方式.我追问:在做功增加内能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利用这样的问题,引出了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内容.同时,我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与此相关的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看物理.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论是创设生活情境,还是问题情境,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初中物理涉及大量的实验.利用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验是一种教学资源.有些教师没有利用好实验这种教学资源,设计的实验环节不合理,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实验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知识原理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例如,在讲“浮力”时,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探究浮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猜想、实验、验证、总结.在自主实验时,学生虽然出现一些操作上的失误和实验结论方面的误差,但是每个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积极性.在之后的反馈中,我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比较深入,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也比较理想.
  总之,学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做到寓教于乐,构建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学生心理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的新特点,化学教育相对应地也开始改变.课堂知识的“灌水教育”模式已开始向学生自主教学模式转变,很多化学教师都已把重心转移从如何地“教”,转化到学生如何“学”上.虽然化学教学模式在改变,但从化学课堂所反馈信息来说,教师的知识输出与学生的知识输入比例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实际操作能力欠佳,这样不均衡发展是难以适应社会要求的.因此,
摘要:学业水平考试越来越重要,然而学生水平的差异大、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要想全面提高复习效率,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严格按照学考标准要求,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课堂提问与练习人手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1.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  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2013年浙江省首次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制度。浙
初中毕业物理学业考试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的物理学业水平的程度,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复习备考,就成为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实践与反思——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物理复习的  基本思想  综观近几年我市中考物理试题,秉承一贯的命题特色,即把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的要求、实验的要求、科学探究的要求,通过试题反映出来,基本体现了新形势下所需要的学生素质.试题加强了
“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问题是对期望得到回答的一种陈述,对问题的回答往往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问题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形成师生交往的核心.对教师来说,熟悉反映课堂交往与学生学习活动的问题教学,找到运用问题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问题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出发,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启迪、引导
认知的认识和体验对于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对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从在教学活动中使学困生认识到元认知知识并进行元认知体验、加强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调节两个方面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  一、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学困生自身对元认知没有详细具体的了解;其二,学困生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未经历过元认知体
摘要:高三面临着高考的重要任务,时间紧、复习内容多、压力大.而数学一直是高考中的重点之一,怎样提高其复习效果,让学生通过复习为高考备战奠定基础就成为每个高三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三数学复习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复习思路,使学生能够回归教材,关注教材,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进行高考数学复习.  关键词: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回归教材  有学者认为,课本的基本作用就是作为一种载体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如果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运转”,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方式都必须切合学生这一主体的“实情”.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主体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一切学科教学的根本要求和现实任务.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动手性、实践性、逻辑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学科,需要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深入互动,初中生主体特性在物理学科中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和助推教学进程和教学实效.基于以上认知体会,本
研究性学习是上世纪末兴起的全新课程模式,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专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专题学习活动.然而,从目前情形看,很多科学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往往只有研究,没有展示,学生的积极态度没有得到及时肯定与反馈,从而降低了课余研究的兴趣,研究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认为,成果展示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生本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生本课堂的特点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生本课堂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快乐学习的课堂生本教育提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基础,愉悦地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课堂开始10分钟内,
数学是高中学习时期的一门重要课程.有些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对于数学学习就会逐渐产生畏惧感,对学习数学丧失信心,产生了学习障碍.教师应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及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克服数学学习障碍的对策.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分析  1.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进入高一后,很多学生在暑假的时候,虽然已经预习高中教材,但对于初中和高中数学语言上的区别还是不能完全接受,初中数学语言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