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认知角度探讨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的认识和体验对于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对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从在教学活动中使学困生认识到元认知知识并进行元认知体验、加强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调节两个方面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
  一、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学困生自身对元认知没有详细具体的了解;其二,学困生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未经历过元认知体验;其三,学困生基本丧失了对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能力.首先,学困生如果本身缺乏元认知的知识,就会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数学意识、数学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学习初中数学应该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其次,学困生如果在课堂上不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主动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和不会做的作业都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最后,学困生丧失了对于数学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对自身的检查、控制和调节,必然导致学不好数学的结果.例如,在讲“图形与证明”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点D,延长BA到点E,使AE=BD,连接CE、ED,求证:CE=DE.解答这道题,学困生首先应该对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有基本的认识,并需要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如作出辅助线等,以加强对元认知知识的具体了解.然后如果不懂得如何解决这道题就应该积极主动地提问,而不是采取逃避的态度.最后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制定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关于预习、复习、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的计划,加强对自身的监管和调节,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二、在教学活动中使学困生认识到元认知知识
  并进行元认知体验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数学知识,教师只注重学困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比如,在做习题时,教师要求学困生做出习题即可,而对于学困生对习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不怎么关心,使学困生对于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不理解,只是进行公式的套用,限制了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解决学困生的初中数学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困生认识到元认知知识并进行元认知体验.比如,在讲授相关的定论和定理时,不是直接进行有关的讲解,而是通过让学困生观察总结而得出相关理论.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而通过画出多个直角三角形,使学困生观察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存在的关系,并试图让学困生表达出来.也可以将多种不同的解题思想进行比较.比如,赵爽证法,通过作勾股圆方图,运用面积,从而证明勾股定理;欧几里德证法,通过三角形相似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普鲁塔克证法,通过面积的剖析法证明勾股定理;等等.教师可以对这些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并鼓励学困生参与勾股定理的证明,使学困生感受到这些证明方法中的数学思想的异同,从而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想.
  三、加强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调节
  造成学困生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困生基本丧失了对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能力,因而教师加强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调节,可以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主要是对学困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包括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实行进行监控,对学习方法的调节,等等,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元认知水平.例如,在讲“三角形相似”时,对某一例题的解题思想和思路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让学困生说出解题思路.当学困生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提示,而不是忽视该学困生的答案.对于学困生不能理解的知识点询问具体的原因,并进行相关的解释,对于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进行指引.
  总之,学困生只有对于元认知有充分的理解和体验,才能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摆脱学困生的状态.然而学困生对于元认知的理解和体验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该站在学困生的角度,以学困生为教学中心,在教学活动中使学困生认识到元认知知识并进行元认知体验,加强对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调节.另外,要进行教学反思,即教师对于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学困生的状态等进行全面的总结,引导学困生对于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和总结.
其他文献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在教会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漠不关心,学生作业负担重,缺少思考的时间,沦为接受知识的“录音机”,鲜有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以致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
摘要:复习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尤其是在当前江苏的高考数学权重特别大的模式下,有效的复习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缓解考前紧张气氛、提高高考成绩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复习教学 变式 问题  有效的复习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前面学习的零散的知识和方法联结成网,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由于在当前的考试模式下,高考中数学所占的权重太大,很多教师和学生深陷题海不可自拔,导致高中数学复习教学高耗
摘要:本文以“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为例,浅析如何通过设计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链 生态系统的结构 有效课堂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提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分步骤、有层次的“问题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培养思维,变被动接受
教学本义在于引导,而并非强迫,强行与逆行会让学生出现反感情绪,甚至抵抗心理,不利于师生之间和谐互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教师要做的是引导与诱导,特别是因势利导,智慧引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愿意交流与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关注“情境”,有效诱导,避免低效  学生学习,尤其是意义建构,需要以一定的情境为依托,以外在事
高中数学给人以高度抽象,难以接近的感觉,有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因为数学学习困难而心生辍学的念头,即使没有这个念头的中等生,甚至是学优生,对于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也是相当的苦闷.只有拉近学生与高中数学知识间的距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教师的观念决定教师的意识和课堂行为,目前江苏高考模式,数学权重太大,所以教师都放不开手脚,大量的习题、训
摘要:高中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阶段,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而在高中教育中,数学学科是重要的学科之一.它能够促使学生的理科思维得到发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数学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关键性不言而喻.由新课改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可知,数学学科应当立足学生发展特点,结合学生发展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学生心理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的新特点,化学教育相对应地也开始改变.课堂知识的“灌水教育”模式已开始向学生自主教学模式转变,很多化学教师都已把重心转移从如何地“教”,转化到学生如何“学”上.虽然化学教学模式在改变,但从化学课堂所反馈信息来说,教师的知识输出与学生的知识输入比例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实际操作能力欠佳,这样不均衡发展是难以适应社会要求的.因此,
摘要:学业水平考试越来越重要,然而学生水平的差异大、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要想全面提高复习效率,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严格按照学考标准要求,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课堂提问与练习人手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1.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  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2013年浙江省首次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制度。浙
初中毕业物理学业考试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的物理学业水平的程度,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复习备考,就成为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实践与反思——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物理复习的  基本思想  综观近几年我市中考物理试题,秉承一贯的命题特色,即把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的要求、实验的要求、科学探究的要求,通过试题反映出来,基本体现了新形势下所需要的学生素质.试题加强了
“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问题是对期望得到回答的一种陈述,对问题的回答往往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问题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形成师生交往的核心.对教师来说,熟悉反映课堂交往与学生学习活动的问题教学,找到运用问题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问题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出发,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启迪、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