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实施提问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问题是对期望得到回答的一种陈述,对问题的回答往往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问题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形成师生交往的核心.对教师来说,熟悉反映课堂交往与学生学习活动的问题教学,找到运用问题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问题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出发,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启迪、引导学生思考,能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教学达到培养发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一、适用情境与教学目标
  “提问—讨论式”是教师提出有效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表明,就学生接受信息的效果而言,“提问—讨论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相当于“讲授—接受式”的五倍之多,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更高水平的思维及积极的合作态度.
  1.培养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提问—讨论式中的问题,尚有很大的“争论”或“商榷”的余地,讨论的目的很多:有的需要弄清概念,有的需要辨别是非真伪,有的需要解决疑难问题,有的需要协调有争议的观点,有的需要广泛采纳多种意见,所有这些都要根据事实,把握正确的概念或原理,进行逻辑性的推理.
  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有些学生会困惑和茫然,摩擦力为什么会是动力?为什么会是阻力?我都不给予任何建议和答案,就让学生争论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论证案例.因此,每个学生不管是提出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还是支持或反对他人的观点,都必须经过学生批判性的思考去存同求异.因此,在讨论中,学生发现存在的错误或矛盾之处,经过教师引导、启迪,学生就能逐渐抛弃不正确的推理,减少错误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2.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提问—讨论式,要求学生清楚、明白地进行“即席性”的发言.“即席性”的发言不仅要求学生思维敏捷,具备良好的推理与判断能力,而且要用连贯、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由于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有限,因此需要学生的表达言简意赅,用词恰当,义正辞严,把握重点,并具有说服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积极的合作态度
  由于讨论是在小组中进行的,小组讨论具有“辩论性风格”,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发言,听取他人意见.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从交流中得到启发.因此,问题的解决是集体性的.在讨论中,学生之间的协调、协商,能训练学生倾听他人的观点,乐于把学习看作是一项合作性的活动,形成良好的交往,从而使学生具备合作的意识与态度.二、教学策略
  1. 设计有意义的问题
  在教学中,并非所有问题都值得讨论,只有那些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成为讨论主题.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常常作为设计问题的参考.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的问题,能使学生表现出卓越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来设计问题.
  2. 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问,不要提对讨论有暗示性的问题,也不要提含糊的问题.因此,暗示性的问题,能使学生简单地朝教师提出的方向去思考,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因此,在提问时,教师应同时提示学习的方向,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为学生的讨论提供心理安全的环境.
  3. 多给予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时,学生不可能都会有相同的看法,教师要容许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接受学生的每一种想法,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附和他人.同时,还要尽量训练学生如何表达与他人不同的想法.
  4. 从旁指导,提供信息
  在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把握讨论的合理进行,教师应从旁指导,提供必要的及时的信息,以增强学生讨论的兴趣,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形成各小组间相互竞赛的气氛.
  5.延迟评价
  延迟评价是指教师在研究学生新的想法或意见时,延迟形成评判与评价的意见.奥斯本认为,如果教师在学生出现想法的时候就进行评价,意欲表达想法的学生就会关心保护他自己的想法,而不会去思考新颖独特的想法.由于创造力本身依赖于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的结合,评价是不可废除的,但要推迟在讨论之后进行.
  总之,叶圣陶说:“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就是遵循这个设想的,即由教师原先的“教”达到“不教”,学生由原先的“学会”达到“会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与归宿——独立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更新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理念,加强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认识,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新的教学评价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谈点体会.  一、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内容  1.新课改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在教会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漠不关心,学生作业负担重,缺少思考的时间,沦为接受知识的“录音机”,鲜有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以致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
摘要:复习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尤其是在当前江苏的高考数学权重特别大的模式下,有效的复习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缓解考前紧张气氛、提高高考成绩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复习教学 变式 问题  有效的复习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前面学习的零散的知识和方法联结成网,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由于在当前的考试模式下,高考中数学所占的权重太大,很多教师和学生深陷题海不可自拔,导致高中数学复习教学高耗
摘要:本文以“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为例,浅析如何通过设计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链 生态系统的结构 有效课堂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提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分步骤、有层次的“问题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培养思维,变被动接受
教学本义在于引导,而并非强迫,强行与逆行会让学生出现反感情绪,甚至抵抗心理,不利于师生之间和谐互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教师要做的是引导与诱导,特别是因势利导,智慧引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愿意交流与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关注“情境”,有效诱导,避免低效  学生学习,尤其是意义建构,需要以一定的情境为依托,以外在事
高中数学给人以高度抽象,难以接近的感觉,有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因为数学学习困难而心生辍学的念头,即使没有这个念头的中等生,甚至是学优生,对于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也是相当的苦闷.只有拉近学生与高中数学知识间的距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教师的观念决定教师的意识和课堂行为,目前江苏高考模式,数学权重太大,所以教师都放不开手脚,大量的习题、训
摘要:高中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阶段,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而在高中教育中,数学学科是重要的学科之一.它能够促使学生的理科思维得到发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数学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关键性不言而喻.由新课改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可知,数学学科应当立足学生发展特点,结合学生发展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学生心理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的新特点,化学教育相对应地也开始改变.课堂知识的“灌水教育”模式已开始向学生自主教学模式转变,很多化学教师都已把重心转移从如何地“教”,转化到学生如何“学”上.虽然化学教学模式在改变,但从化学课堂所反馈信息来说,教师的知识输出与学生的知识输入比例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实际操作能力欠佳,这样不均衡发展是难以适应社会要求的.因此,
摘要:学业水平考试越来越重要,然而学生水平的差异大、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要想全面提高复习效率,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严格按照学考标准要求,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课堂提问与练习人手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1.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  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2013年浙江省首次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制度。浙
初中毕业物理学业考试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的物理学业水平的程度,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复习备考,就成为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实践与反思——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物理复习的  基本思想  综观近几年我市中考物理试题,秉承一贯的命题特色,即把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的要求、实验的要求、科学探究的要求,通过试题反映出来,基本体现了新形势下所需要的学生素质.试题加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