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现状调查,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以及运动损伤对教育学院体育舞蹈学生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在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的中发现规律,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建议高校在体育专业教学和训练等活动中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防预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预防方法
1前言
体育舞蹈是融舞蹈艺术于体育健身为一体的高雅文体活动,要求体育舞蹈舞者通过长期不懈的磨练与雕琢,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美的意境。由于北京体育大学提倡教育学院学生发展一专多能,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在发展多能的项目时,了解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发生机制,增强学生对项目运动损伤的理解,使在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加强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高度重视,以便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和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的辅助作用,使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得到优化。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运动损伤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在校一、二、三,四年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表1),男生共25人,女生共30人,发放55份问卷,回收55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2.2.2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调查问卷汇总后,进行整理、核查,然后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和分析
3.1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现状
调查的55名学生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人有44人,发生运动损伤49人次(例),经调查发现(表1),在运动损伤中,课外活动时发生的有16例,占34.65%;其次是课余比赛时发生的有7例,占14.28%;运动训练时发生的有22例,占44.89%;体育教学中发生的有3例,占6.12%,其他1例,占2.04%。
通过调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小数据的运动损伤规律,提醒体育大学生在有关的运动过程中使用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运动损伤率,提高运动水平,减少学生受伤率。从调查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踝部、大腿损伤最为多见,其余依次是膝部、手指、肩部面部。
3.2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四个年级的上课课表分析,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需要在三年间学完十个舞种,学校课时安排一周三节专项课,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较多。然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想对薄弱,学生的活动时间比较自由、松散、大多数不做准备活动就开始大强度的比赛和运动,非常容易受伤;学生课余比赛是将教学课中所学到的技术和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了综合实践,有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如果技术动作不熟练,技能分化不完全就出现了错误动作,错误的动作是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原理的,造成局部肢体负荷过大或动作幅度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本组调查结果显示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皮肤擦伤位居前三位。扭伤是由于练习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关节部位力量不足,一旦有强烈外力冲撞,使关节超生理范围活动,就会造成损伤。擦伤是由于冲撞猛烈,场地情况差,练习者摔倒时自我保护能力差造成的。拉伤是因为练习者平时就未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运动开始时准备活动又不充分所致,与保护动作不规范有关。在对调查的学生咨询发现,田径课上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占的比列相对较高,其中运动损伤的恢复时间长,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教学进度方面存在不良影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学校安排一周三节专项课,课时少,期间还有学生因为运动损伤影响专项课的学习,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想要学好舞蹈的难度系数很大。
4.1.2运动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专项课的训练,其中学生在其他項目的运动损伤部位有膝盖受损,踝关节扭伤,对于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课时,膝盖、踝关节尤为重要。
4.1.3运动损伤对学生在发展专项运动技能时有很大影响,学不好专业技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竞争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4.2建议
4.2.1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思想认识。
4.2.2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特别要加强踝、膝以及腿部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同时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要注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2.3合理安排运动量。一次性运动量过大或局部负担过重时极易产生疲劳,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若此时注意力不集中或麻痹大意则加大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学生在平时的运动后,要积极采取恢复体力的措施,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
4.2.4 多开设运动损伤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增强大学生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严小虎,谢恩杰. 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0,02:78-80.
[2]石大玲,章爱珍. 我国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及病因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3:52-53+55.
[3]任重宇,杨光.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病率的比较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1,05:105-109.
[4]冯小军. 广东省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2006,03:55-57.
[5]谢贞义. 成都市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及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预防方法
1前言
体育舞蹈是融舞蹈艺术于体育健身为一体的高雅文体活动,要求体育舞蹈舞者通过长期不懈的磨练与雕琢,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美的意境。由于北京体育大学提倡教育学院学生发展一专多能,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在发展多能的项目时,了解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发生机制,增强学生对项目运动损伤的理解,使在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加强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高度重视,以便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和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的辅助作用,使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得到优化。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运动损伤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在校一、二、三,四年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表1),男生共25人,女生共30人,发放55份问卷,回收55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2.2.2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调查问卷汇总后,进行整理、核查,然后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和分析
3.1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现状
调查的55名学生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人有44人,发生运动损伤49人次(例),经调查发现(表1),在运动损伤中,课外活动时发生的有16例,占34.65%;其次是课余比赛时发生的有7例,占14.28%;运动训练时发生的有22例,占44.89%;体育教学中发生的有3例,占6.12%,其他1例,占2.04%。
通过调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小数据的运动损伤规律,提醒体育大学生在有关的运动过程中使用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运动损伤率,提高运动水平,减少学生受伤率。从调查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踝部、大腿损伤最为多见,其余依次是膝部、手指、肩部面部。
3.2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四个年级的上课课表分析,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需要在三年间学完十个舞种,学校课时安排一周三节专项课,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较多。然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想对薄弱,学生的活动时间比较自由、松散、大多数不做准备活动就开始大强度的比赛和运动,非常容易受伤;学生课余比赛是将教学课中所学到的技术和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了综合实践,有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如果技术动作不熟练,技能分化不完全就出现了错误动作,错误的动作是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原理的,造成局部肢体负荷过大或动作幅度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本组调查结果显示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皮肤擦伤位居前三位。扭伤是由于练习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关节部位力量不足,一旦有强烈外力冲撞,使关节超生理范围活动,就会造成损伤。擦伤是由于冲撞猛烈,场地情况差,练习者摔倒时自我保护能力差造成的。拉伤是因为练习者平时就未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运动开始时准备活动又不充分所致,与保护动作不规范有关。在对调查的学生咨询发现,田径课上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占的比列相对较高,其中运动损伤的恢复时间长,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教学进度方面存在不良影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学校安排一周三节专项课,课时少,期间还有学生因为运动损伤影响专项课的学习,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想要学好舞蹈的难度系数很大。
4.1.2运动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专项课的训练,其中学生在其他項目的运动损伤部位有膝盖受损,踝关节扭伤,对于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课时,膝盖、踝关节尤为重要。
4.1.3运动损伤对学生在发展专项运动技能时有很大影响,学不好专业技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竞争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4.2建议
4.2.1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思想认识。
4.2.2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特别要加强踝、膝以及腿部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同时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要注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2.3合理安排运动量。一次性运动量过大或局部负担过重时极易产生疲劳,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若此时注意力不集中或麻痹大意则加大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学生在平时的运动后,要积极采取恢复体力的措施,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
4.2.4 多开设运动损伤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增强大学生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严小虎,谢恩杰. 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0,02:78-80.
[2]石大玲,章爱珍. 我国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及病因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3:52-53+55.
[3]任重宇,杨光.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病率的比较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1,05:105-109.
[4]冯小军. 广东省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2006,03:55-57.
[5]谢贞义. 成都市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及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