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的生命之旅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凡得像婆罗树的落叶,平凡得像拘尸那罗小村,平凡得如你我的身躯,佛陀也走过老、病而终进人寂灭。
  2010年4月29日沿着西行的行程,我们来到佛陀生命中的最后一站,印度北方邦东北部的边陲小镇——拘尸那罗。
  平凡的佛陀,2500年前在这里结束了不平凡的一生!
  这座清净优雅的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前后毗连的主要建筑物——卧佛殿和涅槃塔。它们被涂以本色,建立在一个高大的平台上。前方是低平的一大片古代僧房和塔的残基,几株不大的婆罗树和小花草。今天的园林里显得异常清幽,除了我们一行,几乎别无游客。
  进内,道两旁低矮、修剪整齐的、不高的花草树木默默地向我们摇曳着,仿佛宣示着神秘、静穆,和一种淡淡的落寞。
  当年法显来到这里,在《法显传》里记载,这里也是一处处古迹废墟,说道:拘尸那罗城“人民亦稀旷,止有众僧民户”。那时的印度佛教尚处在发达时期,法显在这里却隐约看到了荒凉。
  在200多年后,唐玄奘又来到这里。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说,这里有砖砌的精舍,精舍中安放着佛陀的涅槃像旁边有塔,是阿育王修建的,塔前还立有石柱。虽然现在已看不到从前的塔和石柱,但卧佛殿前的许多小塔的残留基座和排列整齐、连成一片的僧房废墟,使人们想象得出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日,可以证明唐玄奘的记载应当是可靠的。他没提到那里有僧人,只是说,拘尸那罗城“居人稀旷,阎巷荒芜”。当时,印度佛教开始走下坡路,唐玄奘在自己一心向往的圣地竟然没有见到僧人,竟然如此荒芜,心中怎能不掠过一阵阵的凄凉?
  死亡之地,确实使这里无法让活人亲近,不知当年玄奘和我们现在的感觉是否有些相近。看来人类内心对于死亡的忌讳,有着共同的抵触本能吧!
  我的脚步也有些沉重,怀着敬仰的心情登上高高的台阶,和前几个圣地一样,在供有佛陀的阶梯下脱下鞋子,还未进入佛殿内,清甜的花香、呛人的蜡烟,混合着诵经声,一下子将我们带入肃穆的氛围之中。这里,面积不大,却安放着一尊巨大的卧佛像,显得有些局促。这尊卧佛雕像应当就是玄奘当年看到的那尊释迦牟尼涅槃像。这尊佛像与床座是用一块完整的巨岩雕刻而成型,长约2.2米佛像脸上的金色,是信徒们后来贴的金箔,身上则被覆盖以黄色绸缎。
  据说,这尊卧佛像是5世纪时由一名僧人从马图拉运到这里的。马图拉地处新德里东南约150公里处。公元1世纪和2世纪,那里盛行佛像雕刻艺术,当时,正是笈多王朝国王鸿摩罗·笈多在位时期。这位国王酷爱艺术,使印度的佛像雕刻艺术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将原犍陀罗风格逐渐改变,创造了纯印度风格的佛像艺术,形成了自己的新风格,被称为“马图拉派”风格。这尊卧佛像就体现了那个时期印度佛像雕刻的特点。身上的袭装纹理流畅,如同水的波纹,佛的面部安详自然,如同睡去一般。
  这尊卧佛在雕刻艺术上最有特点的是头部的表情,如果驻寺的僧人不是很忙的话,就会带着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座佛像:看,如果从头顶往脚部看,佛陀的表情是微微的笑着……如果你站在中间看,就会发现佛陀的表情转为安静的沉思……若是从脚部往头部看,佛陀的面容又变为庄严肃穆……
  大约从13世纪开始,寺庙便屡遭毁坏,这尊卧佛雕像曾不知去向。过了数百年,直到1876年才被考古学家重新发掘出来。
  释迦牟尼佛陀静静地卧在这里,那姿势如佛经上记载的一样。当年佛陀在拘尸那罗的两棵婆罗树之间,将僧衣叠作枕头,右肋而卧,两脚相叠,心境安稳,如狮子般睡着。他没有悲哀和恐惧的表情,因为他参透了人生的奥秘,早已超越了生死的境界。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生前早在毗舍离时,因误食蘑菇中毒一直无法恢复时,就已经知道自己住世的时间不多了,但他仍拖着患病的身躯,继续他的传教活动,度过他一生中最后一个雨季。最后,当他来到拘尸那罗城外的婆罗树林时,病情恶化,不能继续前进了。佛陀对弟子的最后遗教:“诸比丘啊!现在我劝告汝等,诸因缘皆为无常之法,大家应自精勤,不要放逸啊!”
  在我的思绪中,一直反复体味佛陀的这句话的份量——生活是无常之法,而对自己的目标要精勤,千万不要放逸。我不信佛,但这种对理想不放弃的精神,对我们人类的进步确实起到了鞭策作用。
  后人把拘尸那罗认定为佛教的第四大圣地。
  就要离开拘尸那罗了,当我们走到园林门口的时候,一群小孩子围了上来,大的不到10岁,小的只有二三岁,有的大孩子还抱着个不满周岁的小孩子。他们齐刷刷地向我们伸出肮脏的小手要钱,嘴里还念念有词。我们一路走,他们一路追,一直追到车门口。
  这情况在印度本属常见,可是在这里,却使我本来就有些沉重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了。
其他文献
新加坡  新加坡季节画廊  新加坡季节画廊“盲人之盲”—韩国艺术家Choi Xooang个展2013年3月22日~2013年4月13日  韩国艺术家Choi Xooang在新加坡的个展“盲人之盲(The Blind for the Blind)”于2013年3月22日开幕。Choi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他对于人体结构理解的超级写实艺术技巧以及对其中的深邃寓意的极致体现。  3月22日~4月13日  法国
期刊
“对一个写实画家来说,没有比此种满怀敬意将物之真实带上前来的虔诚摹绘更令人沉醉和期待的方式了。‘寂静之吹拂’,吹来的是淌过我内心的时间之河,寂静的物之自身悄然谢幕,真实涌上前来。  我始终存在着一种怀疑,特别是在画到顺手的时候,会有一种恐慌感。因为写实绘画会有这个问题,你说这是对于画画始终有一种危机也好,警惕也好,我要有一些时间停下来想一想。”  50年前,中国美院附中,一位叫着来汶阳的学生的才气
期刊
重商主义下的学院派  提及学院派,往往和庸俗文化,僵化保守等这样的略含贬义的名词连结在一起,这种批判性质的异乎寻常的高度一致性也体现在不同版本的艺术史专著中。故19世纪的学院派被不约而同地打上了“无视艺术家个性自由和创造”、“脱离现实生活,回避艺术社会性”的标签。再加之晚期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等现代艺术在20世纪初期的蓬勃发展,学院派的教化无疑作为一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而成为众矢之的,被视为一种反动的、
期刊
卡米拉·英格曼出生于1966年,家乡是瑞典小镇Trollh睏ttan。从那里开始,她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记录下那些大多数人只会匆匆扫过一眼、然后迅速遗忘的碎片。长大后,卡米拉在歌德堡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并迅速成为瑞典乃至欧洲在艺术与设计博客领域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举办过9场个人画展,作品遍布全世界的博物馆和画廊。  卡米拉的创作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油画、拼贴画、铅
期刊
2012年9月16日,当我第二次来到奥赛博物馆,懵懵懂懂地跟着人群进了馆才发现没有买票。后来才知道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都是免费日,这样的好运气,让我瞬间感受到奥赛的亲切。  走进奥赛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大师的画室,满满的精彩作品让人不知如何取舍。米勒和莫奈,这是我上一次来奥赛印象最深的两位艺术家。米勒的《拾穗者》中那种安静朴实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我,没有强烈的环境色,一切都在柔和的光线下,人物的动作充满
期刊
话说玄奘法师登上了灵鹫山,站在释迦佛像前面,心中思潮起伏不已。他想灵山缥缈,佛迹难寻,自己冒了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现在总算到达了目的地。宗教徒的信仰,和哲学家的思想,纠缠在一起。作为一个宗教徒,他是信仰释迦佛的。他想起了晋朝的法显,以70多岁的高龄,渡过流沙,越过葱岭,来到这里,还在灵鹫山顶上,露宿一宵。这种无比的宗教热忱和对于事业坚持不懈的毅力,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醉心
期刊
大学,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长得什么样子,大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大体都由这些部件构成,而这次我所参观的大学,也差不多都有这些部分,但却是一所将近2000年前建造的佛教最高学府,连著名的“唐僧”——玄奘,都曾在此学习。这里就是印度东部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在5世纪到12世纪之间,是印度最高的佛教学府,曾有多达900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据说当时这里有个水池,池中栖息了一只名为那烂陀的龙,支
期刊
印度,比哈尔邦。盛夏。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阳光是用“刺眼”来形容的,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讲,在印度的白天,除非乌云密布或是下雨,其它时间都是睁不大眼睛的。当地人对我的穿着感兴趣——我的包、我的发卡、我的墨镜。他们很友善,总是冲我微笑。我看到他们的眼睛,浅棕色的,比我的浅,像奶茶一样,于是开始怀疑,如果在这里待很久,并且从不戴墨镜,那会不会,我深棕色的眼睛也会变得这么浅?那么,玄奘的眼睛变成奶茶色了吗?曾
期刊
“毗舍离,这仅仅是梵语音译的地名吗?”  “是,那里是佛陀最后一次讲法的圣地。”  “车要开多久到啊?”  “3个多小时吧。”印度导游发仔回答。  3个多小时,我竟松了一口气,这是此次印度之行,我们从这个遗址到那个遗址,车程最短的一次。  这几天,追寻着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足迹,我们从博帕尔的桑吉——佛教的起源地,经鹿野苑、菩提伽耶到巴特那,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特别是沿途的路上一个坎坑接一个泥
期刊
塔克西拉有一处古迹的名称很怪,叫国际佛学院,很像现代的宗教教育机构,其实是指乔里央(JauJian)的讲经堂遗址。由于历史上这个讲经堂等级很高,又有各国僧人荟萃,说国际佛学院倒是并不过分的。它在山上,须爬坡才能抵达。  一开始我并不太在意,觉得在这佛教文化的早期重心,自然会有很多讲经堂的遗址。但讲经堂的工作人员对我们一行似乎另眼相看,一个上了年纪的棕脸白褂男子,用他那种不甚清楚的大舌头英语反复地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