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遐想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h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比哈尔邦。盛夏。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阳光是用“刺眼”来形容的,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讲,在印度的白天,除非乌云密布或是下雨,其它时间都是睁不大眼睛的。当地人对我的穿着感兴趣——我的包、我的发卡、我的墨镜。他们很友善,总是冲我微笑。我看到他们的眼睛,浅棕色的,比我的浅,像奶茶一样,于是开始怀疑,如果在这里待很久,并且从不戴墨镜,那会不会,我深棕色的眼睛也会变得这么浅?那么,玄奘的眼睛变成奶茶色了吗?曾经看过一个段子,其他的排比记不清楚了,仅存的记忆是“史上最牛的留学生——玄奘”。虽然是当代流行的文体,但相信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的确如此,他奇特的留学经历和佛教造诣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无人能够企及。
  从小,玄奘就是个天赋异禀的孩子,13岁破格度憎,20岁始四处游学,24岁已成为经律论三藏法师。当他对释义纷杂、众说不一的贞观佛教现状产生质疑之时,便萌生了到佛教的发源地学习佛法并为大唐取回真经的念头,并在27岁时付诸实施。因未得到朝廷的批准,年轻的玄奘成了前无古人的偷渡僧,只身一人从长安出发,靠讲经筹集盘缠开始了艰险的十万八千里求学路。跋山涉水穿沙漠,酷暑严寒只等闲,历时3年,途径丝绸之路北线几乎所有的国家,最终于公元631年到达取经求法的目的地——古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佛教大学。
  现在,这座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就在我眼前。作为一个入门级佛教徒,我激动又忐忑地向眼前这个庞大的城墙式建筑物走去。没有一丝凉风,路两旁的娑罗树细长如垂柳般的树叶在空中静止,一动不动。我用手背擦了一下脸上滴下来的汗珠,沿着古老而幽暗的砖石楼梯走进城墙一探究竟。走出楼梯,明暗光线交替的瞬间令我的眼睛无法适应。当我闭眼片刻再睁开时,那烂陀气势磅礴地出现在我面前。
  那烂陀的巅峰时期是在公元6世纪至9世纪,玄奘就是在此时来到这里的。12世纪后伊斯兰教兴起,佛教寺院庙宇没落并逐渐被遗弃。我现在所站的地方是被19世纪的英国考古学者发现后并使之重见天日后翻建过的。这个纯红砖构造的城墙式庞大建筑物是当时大学的宿舍区。当玄奘7世纪来到那烂陀时,常住在这里的僧徒高达万余人。放眼望去,一个个小房间的遗址排列整齐地如棋盘一般。真不知玄奘曾住在哪一间?
  现在是正午,我环望四周,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遮蔽毒辣的阳光,我似乎能感受到自己身体中的水分正在剧烈地蒸发掉。我拿出手机,没有信号,IPHONE上的温度计显示出46度的温度。我向城墙的边缘走去,眼前蓝色的天际已经被烈日映成银白色,大大小小斑驳古老的红砖庙宇与新鲜翠绿的开阔草地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沿着巨大的砖质楼梯走下去,感觉自己如同走下祭坛般神圣。按印度习俗,若进庙宇必脱鞋。我望着眼前这座那烂陀里最大的佛塔,犹豫着脱下鞋子试着踩在暴晒于阳光下的红砂岩地面,接着我的脚感受到有生以来接触过的最高温度。我慌张地赶紧把鞋穿回去,然后错愕地看着旁边的印度人神态自若的拎着鞋子与我擦肩而过。于是我只能尴尬地绕着佛塔转圈。
  眼前这座最大的佛塔曾是那烂陀大学的中心,据说也是玄奘初次到此时院长戒贤法师接见他的地方。年迈的戒贤法师和蔼地看着眼前这位来自东土大唐英气逼人的年轻僧人,此时的玄奘已经风吹雨淋黝黑了许多。玄奘向戒贤讲述他此行的目的和一路上的九死一生,戒贤始终笑而不语。最后,他终于开口:这些,我早已明了于梦中,这是你与佛的缘分,也是你与我的缘分。来,当我的弟子。
  我抬头仰望,巨大的红色佛塔如玛雅神庙一般高耸入天,在烈日的辉映下泛着光晕,这神圣威严之感震撼得我无法言语。从砖的质地和黑色附着物上来看,这座塔几乎没有被修复过,历尽千年沧桑依然完整而辉煌地矗立在这里。
  5个衣着鲜艳纱丽的本地女人比划着什么向我走来,其实我大概能猜到她们的意图,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无非就是想要和我这个外国人合影。我用英语赞美了她们的衣服,其中只有一人听懂了,她笑着翻译成印地语给其他人听。我一直很困惑的是,这是一个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但是只要离开一线城市,会说英语的人便非常之少。合完影她们边聊着边走远了,我望着她们的背影思绪却飞得很远。看来,语言是一个永远的难题。
  不可否认,玄奘是个语言天才。玄奘深谙语言的重要性,在大唐时便苦习梵文,在那烂陀数年的习经生活令他的梵文突飞猛进,之后的辩经、讲经更是比当地僧人还将梵文运用得出神入化。他甚至使原本为耆那教徒的摩揭陀国国王戒日王成了虔诚的佛教徒,著名的曲女城辩论会更是成就了玄奘游学生涯的巅峰。玄奘用13年时间游历了印度次大陆20多个国家,最终将657部经书带回大唐,并穷其余生精准翻译出其中75部,译经总量为中国历史之最。一想到玄奘的经历与成就,同是身为留学生的自己,羞愧汗颜。
  此时,灼热的阳光渐渐开始温柔起来,佛塔开始有了阴影,但我的皮肤仍然火烧火燎的刺痛。我一步一回头地离开那烂陀,可想而知,在此留学5年的玄奘在同这里告别时是何等的不舍。不同的是送别我的只有夕阳,而为玄奘送别的,是整个印度。
其他文献
《自画像》(Deutsch: Selbstportr?t)  文森特·凡高,65 × 54 厘米,1889年  像伦勃朗和戈雅一样,梵高经常用自己作为模特,在他整个短暂的创作期十年内绘制了超过43幅的自画像。他曾在信件中对他弟弟说:“人们说认识你自己很难,我愿意相信,并且我觉得画你自己也很难。就像伦勃朗的自画像,已经超出视觉之所见,它们更像是一种启示。”  这幅奥赛博物馆收藏的,大面积蓝色的自画像
期刊
广州  广东美术馆 1—12号厅  风·雅·颂—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2013年2月5日~2013年3月13日  风雅颂—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将于2月5日—3月13日在本馆内开展,展览主题来源于诗经,“风”即各国当代艺术精品,“雅”即花鸟风景、静物陶瓷等致雅小品,“颂”则是颂美新生活的主流经典,旨在展现各个时期艺术家对社会形象及意义追寻的不同面向,为观众提供一场丰盛的精神大餐。  2月5日~3月
期刊
一直以来,西方博物馆总是通过对艺术的公众性来制定艺术公众政策,就其路径而言,大致分为调查统计,分析各社会阶层、文化阶层和各年龄段的需求和兴趣,和对“艺术接受”的过程与内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具体的公共教育措施。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艺术市场开始井喷,各类公、私立艺术馆、博物馆相继出现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我国的艺术公共教育处在一个怎样的真实状况之下?作为尚处尝试阶段,缺乏理论支持的艺术公众政策,
期刊
新加坡  新加坡季节画廊  新加坡季节画廊“盲人之盲”—韩国艺术家Choi Xooang个展2013年3月22日~2013年4月13日  韩国艺术家Choi Xooang在新加坡的个展“盲人之盲(The Blind for the Blind)”于2013年3月22日开幕。Choi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他对于人体结构理解的超级写实艺术技巧以及对其中的深邃寓意的极致体现。  3月22日~4月13日  法国
期刊
“对一个写实画家来说,没有比此种满怀敬意将物之真实带上前来的虔诚摹绘更令人沉醉和期待的方式了。‘寂静之吹拂’,吹来的是淌过我内心的时间之河,寂静的物之自身悄然谢幕,真实涌上前来。  我始终存在着一种怀疑,特别是在画到顺手的时候,会有一种恐慌感。因为写实绘画会有这个问题,你说这是对于画画始终有一种危机也好,警惕也好,我要有一些时间停下来想一想。”  50年前,中国美院附中,一位叫着来汶阳的学生的才气
期刊
重商主义下的学院派  提及学院派,往往和庸俗文化,僵化保守等这样的略含贬义的名词连结在一起,这种批判性质的异乎寻常的高度一致性也体现在不同版本的艺术史专著中。故19世纪的学院派被不约而同地打上了“无视艺术家个性自由和创造”、“脱离现实生活,回避艺术社会性”的标签。再加之晚期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等现代艺术在20世纪初期的蓬勃发展,学院派的教化无疑作为一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而成为众矢之的,被视为一种反动的、
期刊
卡米拉·英格曼出生于1966年,家乡是瑞典小镇Trollh睏ttan。从那里开始,她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记录下那些大多数人只会匆匆扫过一眼、然后迅速遗忘的碎片。长大后,卡米拉在歌德堡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并迅速成为瑞典乃至欧洲在艺术与设计博客领域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举办过9场个人画展,作品遍布全世界的博物馆和画廊。  卡米拉的创作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油画、拼贴画、铅
期刊
2012年9月16日,当我第二次来到奥赛博物馆,懵懵懂懂地跟着人群进了馆才发现没有买票。后来才知道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都是免费日,这样的好运气,让我瞬间感受到奥赛的亲切。  走进奥赛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大师的画室,满满的精彩作品让人不知如何取舍。米勒和莫奈,这是我上一次来奥赛印象最深的两位艺术家。米勒的《拾穗者》中那种安静朴实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我,没有强烈的环境色,一切都在柔和的光线下,人物的动作充满
期刊
话说玄奘法师登上了灵鹫山,站在释迦佛像前面,心中思潮起伏不已。他想灵山缥缈,佛迹难寻,自己冒了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现在总算到达了目的地。宗教徒的信仰,和哲学家的思想,纠缠在一起。作为一个宗教徒,他是信仰释迦佛的。他想起了晋朝的法显,以70多岁的高龄,渡过流沙,越过葱岭,来到这里,还在灵鹫山顶上,露宿一宵。这种无比的宗教热忱和对于事业坚持不懈的毅力,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醉心
期刊
大学,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长得什么样子,大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大体都由这些部件构成,而这次我所参观的大学,也差不多都有这些部分,但却是一所将近2000年前建造的佛教最高学府,连著名的“唐僧”——玄奘,都曾在此学习。这里就是印度东部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在5世纪到12世纪之间,是印度最高的佛教学府,曾有多达900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据说当时这里有个水池,池中栖息了一只名为那烂陀的龙,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