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高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升,在拓展学生史学视野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并且,历史教学容易局限于传统的理念和形式之中,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构建兴趣化课堂,从而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兴趣化;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33
不难发现,当我们对某个学科或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时,会自发、主动地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并且在探究该学科或领域内的问题时思维会更加活跃,这体现了兴趣培养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历史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巧妙结合,借此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领悟道理、掌握技能的同时,得到快乐的学习体验。
1.创设影视情境,营造轻松氛围
历史研究就是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探析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所以在走进历史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磅礴厚重的气息。但是,时代在不断发展,高中生所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世界,难以对历史产生兴趣,所以历史教学要积极向现代化靠拢。而随着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很多精彩的历史事件和传说都被呈现在荧屏上,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不妨适当渗透影视资源,借此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学习。
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我借视频软件给学生播放电影《辛亥革命》的片段,其中包含了秋瑾从容赴死,以及林觉民身受重刑被审讯的情节。在影片中,秋瑾走赴刑场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革命理想;而林觉民重刑之下,依旧不卑不亢,在一番慷慨陈词中,说明唯有革命才能强盛的道理。剧中两位演员宁静、胡歌都是学生十分喜爱的,再加上他们逼真的演技,很容易便使学生沉浸在历史情境中。而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我提问道:“剧中秋瑾、林觉民所提到的‘革命’是指什么?这是一次怎样的革命?具有什么意义?”在前面影视的感染下,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主动打开教材寻找答案,从而为高效的趣味化课堂的构建打开良好开端。
2.联系现代生活,唤起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是因为历史过于遥远,似乎与现实生活毫无联系,学生找不到历史研究的意义。但实际上,现代生活与历史生活一脉相承,尽管一些事物的外在形式不断发展和变化,可其核心的思想和精神却源远流长。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联系现代生活,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探索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这部分内容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京歌《说唱脸谱》,由此引出“京剧”这一话题,然后我提问道:“大家平时爱听戏吗?你对戏曲有哪些了解?”在讨论过程中,有学生列举一些京剧、豫剧的名家名段,有学生分享京劇相关的流派、脸谱、角色等知识,也有学生介绍其他剧种。接着,我继续提问:“京剧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种形式的?”借此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之后,我依次提出以下问题:明朝、元朝盛行什么剧种?宋、唐的戏曲是什么样的?中国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时代?以促使学生逐步深入探究。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古代戏曲的发展脉络,并让学生在今古交融的过程中认识到历史与现代社会的紧密联系,从而感受到学习之趣。
3.开放思想言论,激发学生活力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所研究的事件都是已经发生过的,所研究的人物都已被盖棺定论,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发表不同的看法,这体现了历史开放、包容的特点。而高中生思维活跃,他们不愿意局限于前人的经验和结论中,希望提出新的、更有见地的看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一言堂”,给学生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开放学生的思想和言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在思考、探究和创新的过程中对历史产生更深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宋明理学》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儒、佛、道必定有所接触,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从生活中发现的儒、佛、道相关的元素。学生举出很多例子,比如:电视剧《封神演义》中出现的人物基本都是道教的神仙;五台山、峨眉山都是佛教圣地等等。然后,我提出问题:“在你的认识里,佛、道、儒三家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你怎么看待它们?”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将道家与道教区分开来,认为道家崇尚清静无为,而道教以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为最终目标;也有学生讲述儒教、佛教相关的小故事,借此说明两家的核心思想。同时,学生也会对这三家思想提出或褒或贬的看法。可见,在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言论,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强化学生深度思考、质疑创新的意识。
4.设计趣味活动,提升课堂效果
历史所研究的内容本就容易呈现出一种枯燥、沉闷的气象,除非对历史有极大的兴趣,否则学生很难对此产生探索的欲望。而传统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倍感压抑,进一步消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此,在生本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不妨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趣味的学习活动,比如:主题辩论、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答等等,借此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精彩的活动中有效掌握知识,并得到历史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历史剧,要求体现汉初到汉武帝时期治国理念的转变过程及原因。其中一组的表演内容如下: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董仲舒、窦太后等角色,在第一幕“君臣对策”的过程中,由“汉武帝”说明当时社会所面临的边患不止、诸侯坐大等问题,“董仲舒”则提出“独尊儒术”的策略,并提出新儒学中“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说明儒家思想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必定起到重要作用。而第二幕“君臣辩论”中,“窦太后”例说黄老思想所起到的巩固统治、恢复经济等作用,“董仲舒”则提出辩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课堂活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历史与现代化、趣味化元素的结合,争取构建内容生动、形式自由的历史课堂,以促进学生历史兴趣和史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志锋.借助影视资源,优化高中历史教学[J].华夏教师,2018(29):78-79.
[2]李准.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方法浅论[J].改革与开放,2018(08):107-108.
关键词:高中历史;兴趣化;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33
不难发现,当我们对某个学科或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时,会自发、主动地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并且在探究该学科或领域内的问题时思维会更加活跃,这体现了兴趣培养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历史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巧妙结合,借此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领悟道理、掌握技能的同时,得到快乐的学习体验。
1.创设影视情境,营造轻松氛围
历史研究就是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探析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所以在走进历史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磅礴厚重的气息。但是,时代在不断发展,高中生所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世界,难以对历史产生兴趣,所以历史教学要积极向现代化靠拢。而随着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很多精彩的历史事件和传说都被呈现在荧屏上,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不妨适当渗透影视资源,借此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学习。
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我借视频软件给学生播放电影《辛亥革命》的片段,其中包含了秋瑾从容赴死,以及林觉民身受重刑被审讯的情节。在影片中,秋瑾走赴刑场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革命理想;而林觉民重刑之下,依旧不卑不亢,在一番慷慨陈词中,说明唯有革命才能强盛的道理。剧中两位演员宁静、胡歌都是学生十分喜爱的,再加上他们逼真的演技,很容易便使学生沉浸在历史情境中。而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我提问道:“剧中秋瑾、林觉民所提到的‘革命’是指什么?这是一次怎样的革命?具有什么意义?”在前面影视的感染下,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主动打开教材寻找答案,从而为高效的趣味化课堂的构建打开良好开端。
2.联系现代生活,唤起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是因为历史过于遥远,似乎与现实生活毫无联系,学生找不到历史研究的意义。但实际上,现代生活与历史生活一脉相承,尽管一些事物的外在形式不断发展和变化,可其核心的思想和精神却源远流长。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联系现代生活,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探索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这部分内容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京歌《说唱脸谱》,由此引出“京剧”这一话题,然后我提问道:“大家平时爱听戏吗?你对戏曲有哪些了解?”在讨论过程中,有学生列举一些京剧、豫剧的名家名段,有学生分享京劇相关的流派、脸谱、角色等知识,也有学生介绍其他剧种。接着,我继续提问:“京剧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种形式的?”借此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之后,我依次提出以下问题:明朝、元朝盛行什么剧种?宋、唐的戏曲是什么样的?中国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时代?以促使学生逐步深入探究。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古代戏曲的发展脉络,并让学生在今古交融的过程中认识到历史与现代社会的紧密联系,从而感受到学习之趣。
3.开放思想言论,激发学生活力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所研究的事件都是已经发生过的,所研究的人物都已被盖棺定论,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发表不同的看法,这体现了历史开放、包容的特点。而高中生思维活跃,他们不愿意局限于前人的经验和结论中,希望提出新的、更有见地的看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一言堂”,给学生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开放学生的思想和言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在思考、探究和创新的过程中对历史产生更深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宋明理学》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儒、佛、道必定有所接触,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从生活中发现的儒、佛、道相关的元素。学生举出很多例子,比如:电视剧《封神演义》中出现的人物基本都是道教的神仙;五台山、峨眉山都是佛教圣地等等。然后,我提出问题:“在你的认识里,佛、道、儒三家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你怎么看待它们?”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将道家与道教区分开来,认为道家崇尚清静无为,而道教以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为最终目标;也有学生讲述儒教、佛教相关的小故事,借此说明两家的核心思想。同时,学生也会对这三家思想提出或褒或贬的看法。可见,在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言论,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强化学生深度思考、质疑创新的意识。
4.设计趣味活动,提升课堂效果
历史所研究的内容本就容易呈现出一种枯燥、沉闷的气象,除非对历史有极大的兴趣,否则学生很难对此产生探索的欲望。而传统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倍感压抑,进一步消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此,在生本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不妨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趣味的学习活动,比如:主题辩论、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答等等,借此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精彩的活动中有效掌握知识,并得到历史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历史剧,要求体现汉初到汉武帝时期治国理念的转变过程及原因。其中一组的表演内容如下: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董仲舒、窦太后等角色,在第一幕“君臣对策”的过程中,由“汉武帝”说明当时社会所面临的边患不止、诸侯坐大等问题,“董仲舒”则提出“独尊儒术”的策略,并提出新儒学中“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说明儒家思想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必定起到重要作用。而第二幕“君臣辩论”中,“窦太后”例说黄老思想所起到的巩固统治、恢复经济等作用,“董仲舒”则提出辩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课堂活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历史与现代化、趣味化元素的结合,争取构建内容生动、形式自由的历史课堂,以促进学生历史兴趣和史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志锋.借助影视资源,优化高中历史教学[J].华夏教师,2018(29):78-79.
[2]李准.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方法浅论[J].改革与开放,2018(0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