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校计算机学科的教育改革的探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471151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1954年,第一个完全脱离机器硬件的高级语言--FORTRAN问世了,40多年来,共有几百种高级语言出现,其中使用较普遍的有FORTRAN、ALGOL、COBOL、BASIC、LISP、SNOBOL、Pascal、C、Ada、C + +、VC、VB、Delphi、JAVA等。
  各种高级编程语言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方便的软件设计手段。如利用计算机实现高能物理、工程设计企业管理等。近年来,国内许多机构纷纷建设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教学的自动化系统。
  计算机专业包含丰富的内容,从计算机语言,数据库,应用程序到硬件组装,维护,开发等,而且这些知识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不断升级。如何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逐渐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消化吸收更多教学内容,目前已成为各个大学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基本要求。
  為了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各国许多高等学校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计算机专业的专门人才,纷纷设立计算机专业和开设了各种层次的计算机课程。
  三、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问题
  1.人才没有鲜明的特色和社会针对性
  我国各类院校均设置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只是使人才培养总量扩大。因许多校计算机专业定位模糊,在课程设置方面严重缺乏专业性,例如:计算机科学应用专业、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设置几乎一样。
  学校与社會各企业的联系和结合很少,只是在短期的学生实习和实训环节中才有所接触,计算机人才培养是本末倒置,教学中理论学时占大部分,实践学时所占比例很小,这种产学脱离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规格,难以在更广阔的行业发展。
  2.教材更新缓慢
  由于我国高校培养模式的陈旧、教材更新缓慢、许多新知识不能及时编入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无法迅速适应社会的需要。
  3.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层次不合理,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顶层的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缺乏,最底层大量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也缺少,与合理完善的“金字塔”型结构的差距较大。原因在于各高校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高校沿用相同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中没有严格的分级,高级人才和一般人才等同模式培养,与社会的真正需要是脱轨的。
  4.对于学生水平检验的方法不完备
  计算机专业是十分复杂的专业,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对于目前采取的十分普遍的上机考核模式,是很难准确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难免只能看出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水平,过于以偏概全了。
  四、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通过比较借鉴国外高校的计算机培养模式的经验,可以看到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存在着许多弊病,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规划的制定,要摆脱传统教学规划体制、体系的束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上,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在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合理的整合和重构。
  1.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面对面、“黑板+粉笔”为主导。新的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灵活性与学习的主动性等,但它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教育应当是多种模式并存的。
  目前已有各式各样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如e-学习(e-learning),e-大学(e-university),e-学位(e-degree)等。那么这些模式又该如何相互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准确定位
  要突出专业特色,面向社会培养结构合理的人才,高校本科阶段的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金字塔”结构的下两层人才。
  按照我国目前一些高校发展规划定位和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育研究型大学等。其学科发展规划应侧重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即重基础、重能力,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组合,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面向市场
  课程设置面向市场,与时俱进,更新内容,通才与专才并重,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面向社会和市场来设置专业的课程,课程的设置应具有前瞻性,涵盖范围要广泛,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要广博、要适应各专行业的需求,如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导学生设计、编写适合企业的项目,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落后于市场要求。
  4.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要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从学校进入社会工作的转变,在教学环节中把实践教学的开设方式、组织方式及考核方式对接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进行改革,加强学校与社会各企业的合作。只有通过多实践,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才能深刻理解、才能熟练掌握技能,达到学以致用。
  5.提高教师素质和科研水平
  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关。教师只有深入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
  6.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任务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两个任务:一是有效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二是不断改进计算机技术,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当然这个任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他们是从内往外的学习计算机学科知识。
  在技术上数据结构、算法选择、核心编程、系统接口都应当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强项,也是专业课程的核心。
  随着时代的进展和改革创新,我们的教育要把指导、引领和创新的思维带入高等教育。
其他文献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数学课还存在有的唱独角戏,有的一味实行题海战术等问题,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兴趣,原因之一是脱离实际。离开生活的数学,枯燥乏味而无用;离开数学的生活,人类将愚昧而无法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去探究。那么怎样将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进行生活化教学?结合自己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肤浅看法。  一、积极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每节
期刊
学困生,思想、文化素质都差。这些学生,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他们  使家长担心、老师操心,学校烦心。怎样引导这些后进生转化呢?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成功的经验证明,哪一个班级,哪一位老师,能正确地对待学困生生,重视抓好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能出现勤奋好学、你追我赶、积极进取的新局面。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做好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是教育成
期刊
“为了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为了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一、观察生活,抓住细节,引入新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生活细节”就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的关键所在,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直观、形象易于学生了解动作的重、难点,弥补教师示范的不足  在体育教学中,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一
期刊
上学期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展示,小钊同学展示“拉丁舞”节凑感强,动作优美,得到大家的一致赞赏。小钊同学得到鼓舞,本学期,继续参加多项第二课堂活动。在期中测验中,他的成绩有所落后,家长说是第二课堂拖累,禁止了小钊参加所有的第二课堂活动。同时,小聪同学准备参加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竞选,竞选其中一项要“才艺表现”,家长鼓励小聪同学参加了第二课堂“小主持”“大合唱”“国学吟诵”等多项活动,本次期末测验成绩也能保持
期刊
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则要求“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认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在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营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如微课的运用就符合这个特点,教师设计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将知识的重點、难点、疑点通过微课来解答,让学生在直观下理解知
期刊
一、引言  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它很好地解释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对于几何学当中有关直角三角形的计算证明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往往能使学生快速解决问题。同时,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勾股定理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勾股定理如何来解决“线段求长度”“面积”“最短路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以此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效依据。  二、勾股定理的应用 
期刊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序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期刊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媒体,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然而尚有很多老师的课堂提问还存在着大量的弊端,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二是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
期刊
一、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教育模式创新的发展趋势  教育传统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其自身处在“不断的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所以,教育创新的过程,就是教育传统新陈代谢的过程,就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創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这要求我们要不断变革创新教育模式,让教育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对于我们保持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