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之爱的展开方式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heng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协《红楼梦》学社副社长。主要从事古代小说及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有《〈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再阐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评》(商务印书馆)等近10种论著出版。
  《爱莲说》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中学语文教师在利用此教材开展课堂教学时,已经驾轻就熟。除开必要的词语梳理外,他们往往会从“托物言志”的角度来阐释作者的思想志趣,并把陶渊明对菊花、众人对牡丹花的爱好,来作为对周敦颐独爱莲花的两种衬托,也有进一步细化为陶渊明是正面衬托,众人是反衬,等等。这样的分析,表面看没多大问题,但对该文独特理路的深入探究,却往往付之阙如。
  虽然教师们容易用初中生的学情来为自己教学的不深入加以辩解,但据我以前的初中教学经验和近来有限的几次课堂教学观察,教师设计的上述教学内容,常常是学生很容易掌握的,甚至都不需要教师来加以点拨,这样,所谓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就有过于浅显的问题。这需要我们重新来确定教学内容,能够从深度或者广度方面,有所拓展。
  怎么拓展?有些教师会想到从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及其为人为官的作风,来与他所描述的莲花建立起一种更深入而又广泛的联系,也就是说,在“物”与“志”之间,寻找更多的契合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这种拓展,是同一层面上有关内容量的增加,并不能真正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要真的有所深入,就要不局限于“托物言志”的框架,要以这一框架为思考前提,来把握文本意脉与作者内在思路的深层关系。本文正是尝试从这一角度,对周敦颐这一名篇,加以重新解读,希望对语文教师有参考价值。
  一
  作为以爱的名义命题的文章,其对莲花之爱可说是贯穿了《爱莲说》全文。说到爱,虽然我们习惯上把它归结为情感问题,但就这篇作品来说,理性的色彩相当浓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把情感包孕于其中。从文体特征来说,“说”本来就有很强烈的理性色彩,《文心雕龙》中虽然有对“说”这一文体的探讨,[1]但其所谓的“说”,主要指战国纵横家的游说之辞,与《爱莲说》中的“说”,并不相同,作为一种后世流行的文体,如韩愈《师说》等文体意义的“说”,更确切的解释,应该是吴讷《文章辩体序说》中的说法:“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吴讷又举例阐释道:“至昌黎韩子悯斯文日弊,作《师说》抗颜,为学者师。迨柳子厚及宋室诸大老出,因各即事即理而为之说,以晓当世,以开悟后学。”[2]
  如果“说”这一文体是对义理的阐释,那么,就周敦颐的《爱莲说》来说,其所“说”的,不是对莲花爱意的情感抒发(尽管事实上不可能把这种爱的情感完全屏蔽在心灵世界之外),而是在阐释所以爱莲的道理。爱莲是人的行为,可以归结为一种事,也许可以是吴讷所谓的“即事即理而为之说”,但周敦颐文章的主要内容却不是在说事理,当他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等等时,他其实已经借助于一个“之”,把“说”的重心从爱莲的事理转移到莲花本身的物理了。也就是说,在详细“说”莲花特征的过程中,把作者的爱意和情感潜藏于其中了,这是通过表面上的物理说明,来达到内在的事理阐释的目的。
  文章中关于说明莲花物理的一段,为人所熟知,但熟知未必真知,所以我们还需要来细细推敲。原文是这样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段文字,从表达方式来说,我们也可以归到描写,但我之所以归入了说明,一方面描写和说明,在有些场合边界比较模糊。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看似有关莲花的描写中,也透露着作者所理解的,对该物内在之理的阐释,而这种内在之理,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作者自己的特定理解,也就是吴讷所谓的“己意”。开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不必说,即便是一句“中通外直”,也把内在的通达与外在的强直,这样的对立性,巧妙结合了起来,考虑到理学家是以儒家的刚毅而对佛禅的融合,那么这种“中通外直”(“中”如果形容人,就是指内心世界),就有了文化整体的融合度了。还需要说明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本来就是高僧鸠摩罗什说法常用的一个比喻,而其高足远公在庐山组织起的规模甚大的莲社,也对后世有深刻影响,周敦颐写《爱莲说》的地点,就在庐山附近。
  我们通观这段有关莲花的说明文字,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从开头的莲花与生长环境的交代,到莲花自身的形态以及对周边的影响,其视角,可说是从周边到本身再到周边的循环,这种循环,有一个基本点贯穿始终,即作者着重于莲花本身与周边的关系,即便是在直接交代莲花形态的部分,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也有着内与外的思考维度。为什么是这样的一种表达思路呢?这是跟作者对莲花本质特性的理解分不开的,这种本质特性,就是其作为一个主体与外在客体的分离,其主体自身的相对独立。这种分离和独立是贯彻得如此彻底,所以从生长的源头以及成熟后的影响来看,都没有受到外界的沾染,即不跟外界有过多牵挂,乃至飘向远处的香,都保持着那份纯洁。但这种基本特点,既可说是一种客观的物理,也可说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是作者赋予的(虽然也不排除禅宗思想的影响,因为从强调主体性而言,理学与禅宗是相通的)。虽然我们都习惯上把作者的这种赋予称为“托物言志”,但这里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说明。
  其一是修辞教学意义上的。“托物言志”一般认为是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志向,但作者之所以选这样的“物”而不是那样的“物”,是因为作者揭示这样的“物”理与其人的“志”向,或者说人的性理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契合度。这种志向的内涵,并没有借助于文字直接加以说明,而是巧妙地通过表达对莲花的喜爱,来暗示人与莲花特性的相通性。哪怕是在说莲花像君子,看似以人喻花,其最终目的还是以花喻人。
  其二是文化意义上的。作者以花来说明人的志向,这当然没问题,但这又不仅仅是修辞意义上的一种对形象感的强化,不仅仅是把人的较难捉摸的品性和志趣,通过直观化的物呈现出来。因为,作者从物写到人,其实是跟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整体化观念有一定关系。这种整体观,在宋明理学思想家那儿得到了系统的整体思考。而对这种整体思考的方式,周敦颐也起过重要作用。所以,写“莲”的物理特性,其实也是在为人、为君子品性的合法性寻找天理的依据,这是“道法自然”的一以贯之。就此而论,关于莲花的最后一句说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当然可以理解为是对莲花凛然不可侵犯特性的描写,也是对君子人格独立性的一种表征,是形象化地表现为莲花与俗世保持的一种距离感。   二
  理性之爱不但体现在对物性特质的理解上,也体现于这篇文章的展开方式,体现于文章展开的那种合乎逻辑的缜密思路。
  作者起笔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草木之花,本来以在陆地居多,但因为他谈及的是莲花,是长在水里,所以他水陆并举,已经为下文埋下伏笔,但关键还在“甚蕃”,“蕃”本有茂盛的含义,只是周敦颐取其较为特殊的用法,意在强调品种之多。但花草可爱品种之多,未必就导致了人的爱好的多样性。作者在文中举出陶渊明之爱菊以及他本人之爱莲,其实都是不同于流俗、比较少见的。这样,他结尾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开头说花品种之多样,就有了意味深长的对比关系。更耐人寻味的,还在于起衬托作用的陶渊明之爱菊与众人之爱牡丹,这也包括了作者对材料的独特组合方式。
  一些语文教师在举陶渊明和众人爱好的例子时,都说隐逸的陶渊明是正面衬托,爱好富贵的众人是反面衬托。但这样的理解还是把问题简单化了。我们看到,当作者在举陶渊明爱菊的事例时,明确其是在东晋,而且后来者也很少有类似爱好的传闻,但爱好牡丹者则不同,这是从李唐以来一直延续到当下的。这样,当作者提到陶渊明的爱好时,不但在时间上标举出他已经成为过去,在空间上,也是无法与作者共处的。而与作者真正共处的,是爱好牡丹的众人。从这一点来说,陶渊明不但是与作者,也是与众人都构成反衬关系,是作为一个隐逸者而与入世的态度构成整体对比。只是在同为入世的态度上,才区分出是爱好德行还是爱好富贵的差异来。
  如果用表格来整理的话,一般语文教师是这么概括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思路来概括,那就是:
  经过这样的概括,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与周敦颐构成真正反衬关系的,也是具有当下现实针对性的,是周敦颐和众人间的那种紧张的对峙关系。我们再把三组人物在文中的结构关系依次梳理一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文中一共三次提到这三组人物,前两次都是按照年代顺序下来的,只是到最后一次,作者提了陶渊明后,就直接接上自己,而把众人放在了最后,从而把年代的顺序打乱了。有一个可能是,因为最后一次提及三组人物,都是从爱好的独特性和趋同性分类着眼,陶渊明和周敦颐的爱好,似乎都鲜有其他人的共鸣(尽管作者对自己的爱好用反问的方式来写,是否也存在同好者,没有直接说明),所以归为一类,以和众人的爱好区别开来,也是合理的。
  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我的一个假设是,就像上文所述,这既是为了呼应文章的开头,但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爱好,通过结尾提及的众人,与读者隔绝开来,或者说,以读者可能与众人相通的立场,来把作者隔离在文章的中间,一如莲花,通过一道流水,把人隔绝在一个远观的位置上。
  概而言之,理性之爱既是本质意义上的,也落实于文章的结构功能。不知我这样的解读是否有一些道理,欢迎读者诸君不吝指教。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上海:中华书局,2013:164.
  [2]吴讷.文章辩体序说[M].于北山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43.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一、围绕“兴趣点”  在读一本书时,我们总有印象最深的部分,可能是某句、某段或者某章节,这是我们的直觉,是感性思维。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们应及时引导他们沟通交流内心感受与体验,围绕“兴趣点”,选择“畅谈”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畅谈”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呈现”,选择合适的呈现阅读成果的方式,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将“肚里的货”倒出来。学生对整本书的感受体验,有的比较
期刊
首届“吉视传媒·净月杯”象棋全国冠军南北对抗赛有感  这几年长春的象棋比赛很多,平均每年我都要去两次,300公里的路程,乘坐高铁1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来采访本次南北棋王对抗赛之前,主办方代表吉林省棋院刘沫兄弟要派人接站,被我好言婉拒了,在我看来,既然大家是朋友,就不要给朋友添麻烦。  按照之前打听好的路线,出了火车站,换乘摩电、轻轨,一路上信马由缰,走走停停,倒也轻松自在。轻轨终点站是长影世纪城,距
期刊
现在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流行“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深度解读”“创新解读”等等。其实,“囿于教参”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仅需要借助教参避免“错误解读”,还需要反思一些不适当的解读。  一、“多元解读”的边界在哪里  “多元解读”正成为当今阅读教学的一种走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阅读可以随意发挥,如果放手让学生随意解读文本,学生在没有读懂原文的情况下随意发挥,往往会出现“误读”,文本不仅被肢解,而且被曲解。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叙事学作为一门关于叙事、叙事文本、形象、事件以及“讲述故事”的文化产品的理论,对我们理解、分析以及评价叙事性文本都有很大的帮助。将叙事学理论引入叙事性文本教学领域,对于实现叙事性文本教学的课程目标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比如:叙事学理论在解读文本时的多元视角可以给学生以更加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叙事学理论用于解读文本的基本思路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思维能力;叙事学理
期刊
孩子写作文,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缺少想法,立意肤浅,结构平面,板子不能打在孩子身上,也不应片面地抱怨学校和老师。年轻父母要从自身努力起,从家庭教育开始,保护孩子已经有的想法,让孩子一直能有“想法”,并引导孩子把想法留下来,这意义真的太大了。  孩子本来是有想法的  想法,有疑问、意见、看法、灵感等义项,还有动机(本文也指写作欲望)的意思。心理学认为,想法是孩子很容易就能产生的,只是大人们常常忽
期刊
晋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里有“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的句子,意思是说左丘明写的《春秋》就像江海被水浸漫、肥沃的湖泽被水滋润一样,使人的疑虑困惑如冰遇热消融般尽释,让你在自然逸乐中学习正确的道理,然后你就会掌握这些知识。我用“江海之浸,膏泽之润”作为题目,应该说比较准确地表达了我跟李震老师学写语文论文的体会。  我和李震老师还是有些缘分的。  最初在淮安中学任教
期刊
一、设计缘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这一目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指导意义,但现在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有限,学生在校外有网络媒体等诱惑,课外阅读要落到实处有一定难度。面对这些情况,教师想要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但如
期刊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一扁舟,一翁,一竿,渔翁侧身垂钓,其他皆为空白。整幅画,空而未空,让人感到烟波浩渺,仿佛天与云与水与人,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我们所阅读的作品里,也有大量的“空白”。而这些留白,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作品中的“空白”,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完而未完,沿着作品的主题继续进行  在我们语文课本中,一些作品因为创作的需要,
期刊
如果说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并能“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那么课外阅读则是在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积淀阅读方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组织与调控课外阅读呢?笔者的实践体会是,让评价为课外阅读留下痕迹,用档案描画学生成长轨迹。  一、把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感悟作为评价
期刊
对于看似浅显的课文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课堂教学教什么取决于什么?王荣生先生说主要取决于文章体式与具体学情。这固然不错,但也不都限于此,客观地讲,还应考虑到课文的特点、教学的资源等因素,尤其是课文的特点,这往往是我们选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似乎较为浅显,没什么特点,其实无特点正是最大的特点。更何况,浅近也不等于无特点,准确地讲,本文最大特点就是浅近:1.文字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