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见大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微课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崭露头角,以其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用途广泛、半结构化、交互性强、使用简便的特点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对现行的小学美术教学进行补充和改进,同时也将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和不能长期注意力集中的问题得到改善,增加了師生的教学互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取长补短以传统教学理念推动微课教学,以微课教学辅助传统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得学习主动性,加强师生的互动。
  关键词:小学美术 微课教学 影响 作用
  “微课”教学通常以流媒体形式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形成一个短小、精干、完整的教学活动。它主要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所准备。随着微课的理念在国内的普及,对微课的研究和实践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本文将结合微课的理念和特点,谈谈如何结合微课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在的传统的小学美术课教学虽然形式多样化,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设情境的,有谈话导入的,有猜谜的,等等。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教学形式,学生的作业时间都是偏少的,一般在15—20分钟,有的公开课为了不让课堂显得沉闷,留给学生作业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这样作业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也达不到让学生充分消化和实践知识点的需求。现在,结合微课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和缺憾。
  (1)(用微课为美术学习创设情境。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封闭的课堂是出不了优秀作品的,生活中诸如一草一木、虫鱼鸟兽、人物的各种活动等都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小学美术教学不可能每节课都深入到社区里去体验感受生活,而更多的是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以帮助学生回忆,在回忆中假设想象各种创作因素,这就使美术的创作受到限制。微课的出现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教师提前把生活的场景以导游的方式录制好带入课堂,亦可将现成的影像资料用软件剪辑好录入声音提供给学生。
  (2)微课的省时性与完整示范性。小学美术课当堂示范是授课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既可以将技法直观演示给学生,又是教师基本功的集中展现。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它需要有实实在在的造型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受到感染,最终彻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但是,美术课中短暂的讲授时间的确不宜作长时间的完整示范,也有很多教师提前将完整的作品制作好在课堂上展示,但制作作品的过程仅仅靠语言的讲解、假设、想象、猜测是起不到对学生的启发作用的,微课的出现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困难。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好示范过程,然后借助软件进行删减整合,把最关键的步骤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看懂绘画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最大程度上感受到作品完美的惊喜,然后再辅以教师的当堂提示性的示范,就足以全面地使学生获取最大的信息量,便于接下来的创作。
  (3)微课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微课的流媒体、容量小等一系列特点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与普遍性,不光能在电脑上播放,更可以通过文件的不同格式在诸如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上播放。因此,微课这一特性极大程度上迎合了小学美术多维互动开放式教学的授课理念。教师仅仅花费点儿时间提前制作好微课,将其放在某个家校平台上即可。如一些涉及中国画内容的教学单元,这种技法性比较强的课业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需要反复训练才行。将中锋、侧缝、顺锋、逆锋、泼墨、破墨等技法的演示做成小微课,学生就可以在任何位置通过各种终端设备自学或小组学,随时模仿练习中国画技法,甚至家长在观看后都能根据微课中教师的讲解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提示性指导,学生同样能在反复训练中做到熟能生巧。实践证明,学生完全能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教师只需分配一下任务或在关键环节提醒学生一下即可。这样一来,教师课上教学任务轻松了许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调动,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逐渐崭露头角,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对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进行补充和改进,同时也将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和不能长期注意力集中的问题得到改善,增加了师生的教学互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取长补短以传统教学理念推动微课教学,以微课教学辅助传统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得学习主动性,加强师生的互动,家校互动,真正做到见微知著,小中见大。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4]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在极坐标方程的解题中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中极径 的几何意义应用非常广泛,理解极径 的几何意义,并熟悉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間的互化,在利用极径 求线段长、最值的问题中有它的优势.根据极径 的几何意义求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了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关键词:圆锥曲线;极坐标方程;极径 的几何意义;距离  高考试题中直线的方程和圆锥曲线的内容,若通过极坐标中极
期刊
二娘生于哪年那月我不知,只是清楚的记得08年那个下着小雨的日子,我们送走了她。  听奶奶说,二娘从小没爹没娘,是跟着她婶婶长大的,没过十八就嫁到了我们村,只因二伯是个铁匠,虽微薄的收入但能让一家吃饱饭。  妈妈小二娘好多,因住对门,她俩关系好得很。哥哥过一岁生日时,二娘来帮忙炸油货,俩人边干活边唠嗑儿,媽妈说哥哥身体太弱,三天两头生病。谁知二娘一本正经的说:“我当他干娘。让那些鬼东西冲我来。”第二
期刊
摘要:所谓家校合作共育,则是家长和学校两种力量结合起来,相互帮助和支持,强化沟通交流,结合学生的表现,共同给予配合和帮助,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工作。在家长担负起家庭教育首要责任,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注重言传身教,帮助他们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拓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积极落实教育策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属于表意文字,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等。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而大部分的识字任务是在前三年完成的,特别是前两年,其中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400左右,二年级更是达到了750个左右,低年级的识字量就占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时,有时候烦恼得无话可说,有时候越写越有劲,一股无穷的动力推动着你战胜作文中的一切困难,这股动力就是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现结合近年来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作文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心中装着大自然,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写作兴趣——激趣  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学生所以怕作文,其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会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教师的话发生共鸣,教师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调准音调”。他还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就表明,良好的家校沟通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更好地影响家长,还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  在我们
期刊
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效措施得以进行,而维系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长期兴趣和学习动力,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之美,延续数学之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要双方以积极有效的方式互相配合,教必有法,学必有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兴趣已是重中之重。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填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旨在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分工合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它先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在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后,再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最后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探究出正确的答案,使认识得以升华。  而“分组合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和孩子的个性发展,自由和独立的要求也更加强烈,由此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孩子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对经常用到的“捣蛋、调皮、不听话、笨死了”等等标签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需要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本文从标签对心理影响以及行为反应做一个粗浅的调查研究,或许从中我们能获得一点认知,或许对以后的教育工作有所启迪。  关键词:心理效应 标签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
期刊
最近,我一直在翻看我的听课记录本,想从中再去回味一下这一堂堂精彩的课程,去分析他们的教学设计,看后我感觉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点是在问题设计上。1912年美国学者史蒂文斯第一次对课堂教学提问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大约占去了普通学日时间的80%,进而得出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结论。”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钱梦龙老师则认为,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