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现代音乐开创者”之称的印象派音乐代表——德彪西,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音乐风格改革者,其钢琴音乐作品大多短小精致,个性鲜明,作品创作的不同时期分别表现出“感性”与“理性”的创作思维,直接影响了20世纪的音乐的发展风格。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派;钢琴音乐作品;感性;理性
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风格和潮流,在欧洲音乐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位置。五十年代后,伴随着欧洲民主主义运动的低潮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逐渐趋向消极和反动性,音乐内容注重表现内心情感,追求个性解放,获得自由。末期,一大批音乐家突破后浪漫时期音乐的框架,将表现的重点转移到了大自然,回避与社会问题及哲学性思维相关的题材,音乐结构上摆脱传统音乐的束缚,逐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独特音乐风格,即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德彪西的整体音乐风格偏重感观,较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突破传统的大、小调体系,运用变换的和声织体,以及自由的曲式结构,塑造出一种朦胧、缥缈的意境,就像是用音乐描绘出来的印象主义画卷。在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作品中,钢琴音乐作品居多,短小、精致,个性、形象鲜明。他继承古典和浪漫主义的风格,但也大胆革新,为后世音乐的发展探索出了新的发展道路。按其创作时间及表达的作品内容,可将其创作分为早(1884-1890)、中(1890-1910)、晚(1910-1918)三个时期,三个时期的作品透出不同的创作思维。
一、“感性”
德彪西曾经说过:“我必须抓住‘印象’这个词,我重视它,因为它给我以自由,使我的感情不受任何寄生性的审美观的影响。”并表示要去“倾听在自己周围的大自然的无数声音”,“去捕捉这个大自然所提供的无止境的瞬息万变的音乐。”足以看出,他要表现的的音乐不需要清晰的轮廓,不注重写实,偏重于“感性”的感觉的方面,用音乐表现生动逼真的感觉世界,自然中的大海、迷雾、月色、水中倒影、云以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关于梦幻般的联想和生活场景,都成为他关注的对象。这些都是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作曲家追求的描写目标,也是他们区别于其他音乐风格的重要特征。这种创作思维与印象主义绘画相一致,即是将音色的改变看作是光线照射物体时的色彩变幻,也与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神似而不必形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罗曼·罗兰曾评价德彪西是“一个伟大的梦境画家”。
德彪西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在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创新,对古教会调式音阶和中国五声调式加以吸收,作品中虽有古典形式的三段体结构,但却打破了传统的和弦走向,用不规则的和声进行模糊调式、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使用平行的四六和弦、九和弦等增加音响的不协和,加重音乐的飘忽感和朦胧感。代表作《月光》、《两首阿拉伯风格曲》、《为钢琴而作》等,这都是印象主义风格初步形成时期的作品。中期是德彪西作品风格成熟的时期,《24首前奏曲集》是印象主义的经典作品,达到了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顶峰。从题材方面讲,取材广泛,有取材于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对塑造的人物赋予传奇版的虚幻色彩;有描绘自然生活的场景,展示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音乐风景图。用不同的音乐和音响效果,表现出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美感,又充分发挥了印象主义的风格特点,给听众带来欣赏和思考音乐的渴望。乐曲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综上,德彪西赋予了钢琴音乐创作的新的思想和创作理念以及技术创新。
二、“理性”
创作晚期,受一战爆发的影响,德彪西认为在这种充满暴力、武力的时刻不可能完成创作,加之德彪西身体方面病痛的折磨和家人的生离死别,其创作数量减少,创作思想也从梦幻和写意中脱离出来,逐步回归传统,转移到了描写现实上来,风格与之前大不相同。音乐更加理性,而不再是凸显印象主义的元素,想要利用音乐元素表现质朴的见解和思考。主要代表作有双钢作品《白与黑》及《12首钢琴练习曲》。
分析德彪西的作品,整体音乐结构以非平衡性、“散体形态”为主,而晚期作品则逐渐的以传统音乐的曲式框架结构为主,比如,印象主义音乐中各部分的非平衡性的比例关系被传统音乐的对称型曲式结构取代,前期特有的多重曲式结构也逐渐回归到了传统音乐的“单一性”。如在双钢作品《白与黑》中,第一乐章看似是要表现出一种多重曲式结构,但实际只是在“回旋”的基础曲式框架中,第二乐章更以“奏鸣”和“回旋”原则为基础建构音乐,第三乐章则是更加单一的奏鸣曲式。
《12首钢琴练习曲》的创作初衷更是为了解决钢琴演奏方面的技法和表现难题,共分为两集,第一集按特殊的技术问题排列,第二集是关于音质和音色的练习,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几乎涉及到了德彪西音乐技术的方方面面,情绪对比强烈,虽然有难的技术性,但音乐不乏流动酣畅、自然、放纵而忘形。“德彪西采用了一种水银泄地般的速度和多种多样的形式,紧紧抓住了快乐与自省的精髓,从近乎疯狂的极度活跃平滑的过渡到一种内心的平静,这种不留痕迹的转变足以让乐天派的钢琴师们坐卧不宁。
综合这些特征,反映出德彪西创作晚期开始对古典主义音乐进行重新回顾和思考,但其思维并不是照搬古典的曲式结构,而是综合自己的思维创作出有别于前期作品的新的音响效果的音乐。甚至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新古典主义”的萌芽。
德彪西在作曲技法上新的尝试为20世纪音乐家打开了新的视角,拓宽了音乐创作的思路,提供了音乐发展的更为宽阔的视野。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吕昕.世界音乐巨匠—德彪西[M].西苑出版社,2003.
[3]马杰里·哈尔福德[美],杨新庆译.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2007.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派;钢琴音乐作品;感性;理性
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风格和潮流,在欧洲音乐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位置。五十年代后,伴随着欧洲民主主义运动的低潮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逐渐趋向消极和反动性,音乐内容注重表现内心情感,追求个性解放,获得自由。末期,一大批音乐家突破后浪漫时期音乐的框架,将表现的重点转移到了大自然,回避与社会问题及哲学性思维相关的题材,音乐结构上摆脱传统音乐的束缚,逐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独特音乐风格,即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德彪西的整体音乐风格偏重感观,较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突破传统的大、小调体系,运用变换的和声织体,以及自由的曲式结构,塑造出一种朦胧、缥缈的意境,就像是用音乐描绘出来的印象主义画卷。在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作品中,钢琴音乐作品居多,短小、精致,个性、形象鲜明。他继承古典和浪漫主义的风格,但也大胆革新,为后世音乐的发展探索出了新的发展道路。按其创作时间及表达的作品内容,可将其创作分为早(1884-1890)、中(1890-1910)、晚(1910-1918)三个时期,三个时期的作品透出不同的创作思维。
一、“感性”
德彪西曾经说过:“我必须抓住‘印象’这个词,我重视它,因为它给我以自由,使我的感情不受任何寄生性的审美观的影响。”并表示要去“倾听在自己周围的大自然的无数声音”,“去捕捉这个大自然所提供的无止境的瞬息万变的音乐。”足以看出,他要表现的的音乐不需要清晰的轮廓,不注重写实,偏重于“感性”的感觉的方面,用音乐表现生动逼真的感觉世界,自然中的大海、迷雾、月色、水中倒影、云以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关于梦幻般的联想和生活场景,都成为他关注的对象。这些都是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作曲家追求的描写目标,也是他们区别于其他音乐风格的重要特征。这种创作思维与印象主义绘画相一致,即是将音色的改变看作是光线照射物体时的色彩变幻,也与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神似而不必形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罗曼·罗兰曾评价德彪西是“一个伟大的梦境画家”。
德彪西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在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创新,对古教会调式音阶和中国五声调式加以吸收,作品中虽有古典形式的三段体结构,但却打破了传统的和弦走向,用不规则的和声进行模糊调式、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使用平行的四六和弦、九和弦等增加音响的不协和,加重音乐的飘忽感和朦胧感。代表作《月光》、《两首阿拉伯风格曲》、《为钢琴而作》等,这都是印象主义风格初步形成时期的作品。中期是德彪西作品风格成熟的时期,《24首前奏曲集》是印象主义的经典作品,达到了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顶峰。从题材方面讲,取材广泛,有取材于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对塑造的人物赋予传奇版的虚幻色彩;有描绘自然生活的场景,展示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音乐风景图。用不同的音乐和音响效果,表现出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美感,又充分发挥了印象主义的风格特点,给听众带来欣赏和思考音乐的渴望。乐曲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综上,德彪西赋予了钢琴音乐创作的新的思想和创作理念以及技术创新。
二、“理性”
创作晚期,受一战爆发的影响,德彪西认为在这种充满暴力、武力的时刻不可能完成创作,加之德彪西身体方面病痛的折磨和家人的生离死别,其创作数量减少,创作思想也从梦幻和写意中脱离出来,逐步回归传统,转移到了描写现实上来,风格与之前大不相同。音乐更加理性,而不再是凸显印象主义的元素,想要利用音乐元素表现质朴的见解和思考。主要代表作有双钢作品《白与黑》及《12首钢琴练习曲》。
分析德彪西的作品,整体音乐结构以非平衡性、“散体形态”为主,而晚期作品则逐渐的以传统音乐的曲式框架结构为主,比如,印象主义音乐中各部分的非平衡性的比例关系被传统音乐的对称型曲式结构取代,前期特有的多重曲式结构也逐渐回归到了传统音乐的“单一性”。如在双钢作品《白与黑》中,第一乐章看似是要表现出一种多重曲式结构,但实际只是在“回旋”的基础曲式框架中,第二乐章更以“奏鸣”和“回旋”原则为基础建构音乐,第三乐章则是更加单一的奏鸣曲式。
《12首钢琴练习曲》的创作初衷更是为了解决钢琴演奏方面的技法和表现难题,共分为两集,第一集按特殊的技术问题排列,第二集是关于音质和音色的练习,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几乎涉及到了德彪西音乐技术的方方面面,情绪对比强烈,虽然有难的技术性,但音乐不乏流动酣畅、自然、放纵而忘形。“德彪西采用了一种水银泄地般的速度和多种多样的形式,紧紧抓住了快乐与自省的精髓,从近乎疯狂的极度活跃平滑的过渡到一种内心的平静,这种不留痕迹的转变足以让乐天派的钢琴师们坐卧不宁。
综合这些特征,反映出德彪西创作晚期开始对古典主义音乐进行重新回顾和思考,但其思维并不是照搬古典的曲式结构,而是综合自己的思维创作出有别于前期作品的新的音响效果的音乐。甚至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新古典主义”的萌芽。
德彪西在作曲技法上新的尝试为20世纪音乐家打开了新的视角,拓宽了音乐创作的思路,提供了音乐发展的更为宽阔的视野。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吕昕.世界音乐巨匠—德彪西[M].西苑出版社,2003.
[3]马杰里·哈尔福德[美],杨新庆译.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