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征差异,指出这两种语言在美声唱法发声上的差异对美声唱法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中美美声教学,吸取美国美声教学中的精华,提高并完善中国的美声教学体系。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美美声教学;差异比较
不同国家、地域、民族、语言、甚至于不同嗓音条件的歌唱个体,由于其用于歌唱的乐器的生理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的不同,特别是对其中可变部位和腔体运用的差异,使美声唱法这一源于西方的唱法在中美美声教学上势必会产生影响。对于美声的发声技巧的训练和技能的掌握上,也应该相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尽管有各类不同的文章分别对美声发声方法和原理、语言对美声唱法的影响、文化背景对美声唱法演唱风格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但针对这些方面的差异对中美美声教学的影响的比较则甚少有专门的研究。
笔者获得国家艺术类公派留学资格于2015年在美国波尔州立大学访学一年,访学期间进行了中美美声教学的比较性研究。造成中美美声教学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汉英语言差异;中美文化背景差异;中美音乐教育差异和中美本土唱法差异。本系列文章将对以上四种造成中美美声教学差异的主要因素依次加以阐述分析。
本文是《中美美声教学的比较研究》系列文章之一:汉英语言的差异及其对美声教学的影响。
一、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
作为两种差别很大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在发声特点,如读音、喉位、发声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当演唱声乐作品时,这种多年来语言使用中形成的发声习惯,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声乐演唱中,形成了以汉语或英语为母语的演唱者各自的发声方法和特点。这种不同的特点,对声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唱,可能会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为象形文字。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西部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低日耳曼语,为拼音文字。图一是印欧语系简图(图1中仅注明了美声唱法作品中较为常见的英、德、意、法、俄语)。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五种语言均来自印欧语系,除俄语属于印欧语系东部斯拉夫语族外,其他四种语言发源地更为接近,其中又以英语和德语最为接近,都源自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因此德语的大部分单词或词根与英语完全相同或近似,此类同源词词汇不少于8000个。
美声唱法的经典声乐作品大量来自德意,对于语言更为接近的美国学生来说,他们自然在歌唱的咬字和发音上具有极大的优势。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对目的语的习得,尤其是语音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及负迁移作用。
但是汉语音节也有一个非常适合歌唱的特点,由于汉语音节里没有复辅音,也没有清辅音、塞音、摩擦音作为音节的结束,因此汉语所有的字都可以无限的延长,在歌唱时这是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一个优势。汉语音节还具有凝聚性,由于汉语特有的拼读方式,即音节中的每个音素在发音时会去掉独立的个性,而是以音节为单位一起拼出来,从而使汉语的单字音节是一个没有音素衔接痕迹的整体。
二、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对美声教学的影响
在中国美声唱法的教学中,针对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在进行德意法等作品原文演唱教学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一定要对照发声器官图进行汉语和歌词原文的发声器官部位对比
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原文发音错误和汉语母语对他们的影响,将两种语言中相近的发音进行对比,把握好准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而不要习惯性地用母语中的发声音段音位去发音,要仔细对照发音器官图,找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要求学生多对着镜子模仿练习正确的唇形,仔细体会气流成阻或摩擦的部位。
2.借鉴母语习得期规律,要让学生多听原文发音,而非死记发音规则
2岁的儿童在习得母语时,大人不会去教诸如“这个单词舌尖应该放在哪里?嘴巴要张多大?”一类的发音规则,但是儿童依然可以逐渐习得正确的发音。这是因为母语习得的一般规律,是模仿耳朵反复听到的大量纯正目的语。因此仅仅靠反复朗读以期改正受语言迁移影响而产生的错音的方法是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的。在美声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多听歌词原文,多听歌曲原版音频,在逐句反复听的基础上再逐句反复模仿。
3.说话和歌唱时有意识的放低喉位
汉语的发音喉位较高,鼻腔共鸣较少;而英语的发音喉位较低,鼻腔共鸣较多。喉位高的声音,与美声唱法要求的深气息支持相矛盾,也与美声唱法要求的鼻咽腔面罩式唱法相悖,很难做到绵长有力的气息支撑和浑厚深沉带有胸腔共鸣的美声音色。矛盾的是,如果用鼻腔共鸣取代喉音特征,则难以听清中文歌词的咬字。若是保持喉音特征,则失去带有鼻腔共鸣的鼻咽腔面罩式的美声状态。因此在美声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换位思考、互补折中、相互借鉴汉语和英语的发声方式,以此来解决这两个矛盾现象。
4.在日常说汉语的时候有意识的改变呼吸方式
呼吸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常见的呼吸方式有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由于汉语发音是用口腔前部快速发声换气,口腔后部用力较小,只有小部分随声带一起振动,因此中国人大多都是使用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方式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而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没有工作,因此这种呼吸方式的气息是快而浅的。所以中国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频率较高,音色虽尖细清亮,但由于呼吸快而浅,声音缺乏穿透力。
英语在发音时是用口腔后部发声换气,气流较多换气缓慢,声带的振动频率较慢,因此英语的发声偏粗,音色低沉浑厚,声音响亮且穿透力强。这种发音习惯也导致了美国人基本都用的是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是由横膈膜上下移动来调整呼吸,肺泡工作效率较高,属于深度呼吸,这种呼吸方法会使气息变得绵长而深沉。如果我们在美声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平时说话和歌唱时有意识的改变呼吸方式,更多地使用腹式呼吸,那么对于美声唱法演唱能力也将会有一个提高。
三、结论
汉语和英语在发声特点上,具有很大的不同。英、德、意、法、俄这五种语言均来自印欧语系,属同一语种。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几百年来美声唱法的经典声乐作品大多来自这几个国家,对于语言相似或接近的美国学生来说,他们在美声唱法的学习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中国的美声唱法教学必须重视语音差异的比较,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准确的唱准歌词的读音。中国的声乐教师要意识到,只有借助美声唱法母语的发音规则才能更好的学习美声唱法。
参考文献
[1]杨德友.印欧语系与欧洲诸语言[J].太原: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
[2]任敏.英汉语音体系之异同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J].济南: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3]赫钟祥.汉语、英语、日语音节比较[J].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史清泉.英语语音学中汉语音素的迁移[J].济南:山东外语教学,2002.
[5]徐晓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封霁芯.从汉英对比角度探讨汉语语音和英语语音的教学方法[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7]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美美声教学;差异比较
不同国家、地域、民族、语言、甚至于不同嗓音条件的歌唱个体,由于其用于歌唱的乐器的生理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的不同,特别是对其中可变部位和腔体运用的差异,使美声唱法这一源于西方的唱法在中美美声教学上势必会产生影响。对于美声的发声技巧的训练和技能的掌握上,也应该相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尽管有各类不同的文章分别对美声发声方法和原理、语言对美声唱法的影响、文化背景对美声唱法演唱风格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但针对这些方面的差异对中美美声教学的影响的比较则甚少有专门的研究。
笔者获得国家艺术类公派留学资格于2015年在美国波尔州立大学访学一年,访学期间进行了中美美声教学的比较性研究。造成中美美声教学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汉英语言差异;中美文化背景差异;中美音乐教育差异和中美本土唱法差异。本系列文章将对以上四种造成中美美声教学差异的主要因素依次加以阐述分析。
本文是《中美美声教学的比较研究》系列文章之一:汉英语言的差异及其对美声教学的影响。
一、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
作为两种差别很大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在发声特点,如读音、喉位、发声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当演唱声乐作品时,这种多年来语言使用中形成的发声习惯,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声乐演唱中,形成了以汉语或英语为母语的演唱者各自的发声方法和特点。这种不同的特点,对声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唱,可能会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为象形文字。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西部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低日耳曼语,为拼音文字。图一是印欧语系简图(图1中仅注明了美声唱法作品中较为常见的英、德、意、法、俄语)。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五种语言均来自印欧语系,除俄语属于印欧语系东部斯拉夫语族外,其他四种语言发源地更为接近,其中又以英语和德语最为接近,都源自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因此德语的大部分单词或词根与英语完全相同或近似,此类同源词词汇不少于8000个。
美声唱法的经典声乐作品大量来自德意,对于语言更为接近的美国学生来说,他们自然在歌唱的咬字和发音上具有极大的优势。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对目的语的习得,尤其是语音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及负迁移作用。
但是汉语音节也有一个非常适合歌唱的特点,由于汉语音节里没有复辅音,也没有清辅音、塞音、摩擦音作为音节的结束,因此汉语所有的字都可以无限的延长,在歌唱时这是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一个优势。汉语音节还具有凝聚性,由于汉语特有的拼读方式,即音节中的每个音素在发音时会去掉独立的个性,而是以音节为单位一起拼出来,从而使汉语的单字音节是一个没有音素衔接痕迹的整体。
二、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对美声教学的影响
在中国美声唱法的教学中,针对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在进行德意法等作品原文演唱教学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一定要对照发声器官图进行汉语和歌词原文的发声器官部位对比
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原文发音错误和汉语母语对他们的影响,将两种语言中相近的发音进行对比,把握好准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而不要习惯性地用母语中的发声音段音位去发音,要仔细对照发音器官图,找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要求学生多对着镜子模仿练习正确的唇形,仔细体会气流成阻或摩擦的部位。
2.借鉴母语习得期规律,要让学生多听原文发音,而非死记发音规则
2岁的儿童在习得母语时,大人不会去教诸如“这个单词舌尖应该放在哪里?嘴巴要张多大?”一类的发音规则,但是儿童依然可以逐渐习得正确的发音。这是因为母语习得的一般规律,是模仿耳朵反复听到的大量纯正目的语。因此仅仅靠反复朗读以期改正受语言迁移影响而产生的错音的方法是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的。在美声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多听歌词原文,多听歌曲原版音频,在逐句反复听的基础上再逐句反复模仿。
3.说话和歌唱时有意识的放低喉位
汉语的发音喉位较高,鼻腔共鸣较少;而英语的发音喉位较低,鼻腔共鸣较多。喉位高的声音,与美声唱法要求的深气息支持相矛盾,也与美声唱法要求的鼻咽腔面罩式唱法相悖,很难做到绵长有力的气息支撑和浑厚深沉带有胸腔共鸣的美声音色。矛盾的是,如果用鼻腔共鸣取代喉音特征,则难以听清中文歌词的咬字。若是保持喉音特征,则失去带有鼻腔共鸣的鼻咽腔面罩式的美声状态。因此在美声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换位思考、互补折中、相互借鉴汉语和英语的发声方式,以此来解决这两个矛盾现象。
4.在日常说汉语的时候有意识的改变呼吸方式
呼吸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常见的呼吸方式有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由于汉语发音是用口腔前部快速发声换气,口腔后部用力较小,只有小部分随声带一起振动,因此中国人大多都是使用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方式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而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没有工作,因此这种呼吸方式的气息是快而浅的。所以中国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频率较高,音色虽尖细清亮,但由于呼吸快而浅,声音缺乏穿透力。
英语在发音时是用口腔后部发声换气,气流较多换气缓慢,声带的振动频率较慢,因此英语的发声偏粗,音色低沉浑厚,声音响亮且穿透力强。这种发音习惯也导致了美国人基本都用的是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是由横膈膜上下移动来调整呼吸,肺泡工作效率较高,属于深度呼吸,这种呼吸方法会使气息变得绵长而深沉。如果我们在美声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平时说话和歌唱时有意识的改变呼吸方式,更多地使用腹式呼吸,那么对于美声唱法演唱能力也将会有一个提高。
三、结论
汉语和英语在发声特点上,具有很大的不同。英、德、意、法、俄这五种语言均来自印欧语系,属同一语种。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几百年来美声唱法的经典声乐作品大多来自这几个国家,对于语言相似或接近的美国学生来说,他们在美声唱法的学习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中国的美声唱法教学必须重视语音差异的比较,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准确的唱准歌词的读音。中国的声乐教师要意识到,只有借助美声唱法母语的发音规则才能更好的学习美声唱法。
参考文献
[1]杨德友.印欧语系与欧洲诸语言[J].太原: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
[2]任敏.英汉语音体系之异同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J].济南: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3]赫钟祥.汉语、英语、日语音节比较[J].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史清泉.英语语音学中汉语音素的迁移[J].济南:山东外语教学,2002.
[5]徐晓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封霁芯.从汉英对比角度探讨汉语语音和英语语音的教学方法[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7]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