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在股骨颈骨折术后的临床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评价阶段性康复功能训练在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组与阶段组各纳入股骨颈患者42例,均进行规范的院内康复训练,后者还进行系统的院外康复训练指导,分别在出院时、6个月,评价患者下肢活动功能、髋关节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个月后,阶段住FMA、髋关节功能、ADL评分高于出院时、同期常规组,阶段组骨折延期愈合率、骨折后遗症发生率、并发症合计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院内、院外系统的阶段性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强患者生活能力。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功能训练
  股骨颈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病,约占全身骨折3%~4%,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股骨颈骨折伤情多较重,约80%为移位性骨折,治疗难度大,加之患者多为老年人,后者恢复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恢复困难、预后多不佳,骨折不愈合率可达5%~10%、股骨头坏死率约30%,存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下降,生命质量严重受损,股骨颈骨折已成为致老年人残障的重要病因之一[2]。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主要方法,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疗效肯定,安全性基本能够得到保证,成功率较高。康复训练是股骨颈骨折术后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尚无规范的康复路径,一般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早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是一种适应骨折愈合生理阶段、患者恢复情况、患者康复训练耐受而制定的护理计划,关于股骨颈骨折术后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研究较少,此次研究就此进行探讨。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4年5月,医院骨外科与康复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确诊为股骨颈骨折;②均手术治疗,且手术均获得成功;③未合并其它类型严重骨折;④无原发性认知、运动障碍,如痴呆、卒中后偏瘫;⑤可耐受康复训练,未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症;⑥知情同意。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56~84岁、平均(74.8±4.0)岁。Garden分型:Ⅰ型1例、Ⅱ型11例、Ⅲ型64例、Ⅳ型6例。手术类型: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8例、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20例,髋关节置换术36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1例。家庭支持情况:全力支持52例、一般31例。合并症情况:高血压23例、糖尿病8例、肥胖19例、营养不良20例。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插入法,将患者纳入常规组与阶段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治疗情况、营养状况、家庭支持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治疗护理,静脉滴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口服补血理气方剂,同时加强术后早期病情监护,落实基本的常规宣教、并发症防治护理、伤口引流护理、敷料更换等。
  常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特别关注院内康复训练,有完整的院内康复训练表,但对于出院患者,仅进行出院前指导,不进行跟踪式的院外治疗。
  院内康复训练主要路径:①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并持续24h以上,开展安排康复训练,先进行下肢、上肢小关节训练,如活动踝部、足趾活动,伸展上肢进行股四头肌伸缩训练,10min/次,或至有劳累感,每次至少间隔5min,上举训练8次/组,早中晚各1组,同时对膝盖进行按摩以舒经活络;②术后次日,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主要训练下肢小腿、上肢,3次/d,早中晚各一次,10~20次/组,若条件合适,开始直腿抬高训练;③术后第2~3d,待患者引流管拔除后,进行关节被动活动持续训练,膝关节训练早期活动度不大于15°,以患者耐受为准,逐渐增加至90°,一般每日增加10°左右,10组每次,早晚各1次,每次30min;④术后4~8日,若伤口愈合较好,可在扶持下进行下床活动;⑤术后2周可进行协调性、步态训练,适度负重训练。
  阶段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落实院内康复训练,还强化院外康复训练,进行跟踪指导。所有训练,均有专业的康复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制定,据患者实际情况,讨论通过,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合理适度、安全可靠四项基本原则,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踝部锻炼、股四头肌舒缩锻炼、深呼吸锻炼、直腿抬高训练、下床锻炼、负重训练、特殊训练(认知功能训练、肺功能训练。一般路径为:①术后1周:肌力训练、4次/d,髋部屈曲训练、4次/d;②术后第2周,增加髋外展、内收训练,10~20组/次,2-4次/d,注意控制关节活动范围,若条件合适进行负重行走训练,行走时应先迈患肢、避免内外八字步;③术后3-12周,增加耐力与肌力训练,扩大髋关节训练角度范围,强化负重步行训练,每天至少30min行走锻炼,一般在术后6周独立行走。每隔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训练开展情况、患者感受,每隔1个月返院复查1次,评估骨愈合情况、肌力与耐力恢复情况。肺部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早期缩唇呼吸、后期歌咏训练、床上腹式呼吸训练、晚期上肢有氧训练,若患者不耐受,也可不进行有氧训练。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出院时、6个月,以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进行下肢活动功能评分,以髋关节功能评价表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以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日常活动能力[2]。统计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发生例,如骨不连、股骨头坏死、下肢静脉血栓、骨折后遗症、褥疮、积坠性肺炎、内固定松动、髓内感染等。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功能评价
  6个月后,阶段住FMA、髋关节功能、ADL评分高于出院时、同期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出院时与6个月后常规组与阶段组FMA、髋关节功能、ADL评分对比(X±s)
  注:与出院时相比,*P<0.05;与常规组相比,△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阶段组骨折延期愈合率、骨折后遗症发生率、并发症合计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常规组与阶段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已能得到基本保障,术后院内康复训练也逐渐得到医院重视,部分医院开始落实院内康复训练路径管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需注意的是,骨折康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术后康复期间长,院内康复训练落实不易,出院后仍长期卧床者并不鲜见,患者因此出现肺功能下降、下肢微循环障碍等病理表现,甚至可并发积坠性肺炎、褥疮,加重营养不良症状表现,影响骨愈合、肌力恢复[3-5]。阶段性康复训练,在院内康复训练基础上,还提供系统的院外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显示,阶段组下肢功能、髋关节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更显著,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术后并发率显著下降。持续的阶段性康复训练优势主要为:①提高了术后康复训练安全性,避免继发性损伤[4];②提高康复训练科学性,可在据患者耐受、恢复情况,尽可能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提升康复训练水平,增进康复训练效果;③适应了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点,弥补了院内康复不易开展之不足,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以保障康复训练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刘月驹.股骨颈骨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22-31.
  [2]朱燕宾.京津唐地区13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22-25.
  [3]董昌海.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16-18.
  [4]戴碧茹,龙辉,付漂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系统护理及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4):2702-2703.
  [5]胡文洁.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名,2014,12(10):1688-168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紫外线治疗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紫外线治疗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50例,并与窄谱紫外线治疗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50例作对照,对治疗前后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33%,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主要成份为:甘草酸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引发脑梗死复发的系列危险因素同时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增加临床上对脑梗死复发治疗及预防的认识。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时段本院诊治的初发脑梗死患者121例(对照组)及脑梗死再发患者107例(实验组)进行研究,对两组患者临床特性、疗效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致残率及有效率分别是8.41%和86.92%,对照组患者治疗致残率及有效率分别是1.65%和9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治疗中应用前房穿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90例(110眼)。在术前或术中,给予患者前房穿刺治疗,并观察其临床应用疗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明显低于术后平均眼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7,P<0.05);90例(110眼)患者中,共有81例(98眼)的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且所有患者均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胃间质瘤64排螺旋CT特征,探讨其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的影像表现:病变部位、数目、大小、生长方式、平扫密度及强化程度、是否有胃周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结果: 本组20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胃底7例,胃体11例,胃窦2例;病灶形态大多数呈圆形及类圆形,大小不一,直径2.3cm-18cm; 腔内生长型6例,腔外生长型12例,腔内外生长型2例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急诊胃镜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经胃镜确诊的4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行急诊胃镜检查并治疗25例,内科保守治疗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急诊胃镜治疗组24h总有效率97.8%,内科保守治疗组24 h总有效率85.0%。两组24h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χ2=9.18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在退行性膝关节病诊断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退行性膝关节患者的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磁共振在退行性膝关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磁共振和X光片两种方法都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软骨下囊变、骨质增生、关节腔隙狭窄、软骨下赘骨形成等,经统计学软件计算P>0.05,统计学上无差异;但是,磁共振可以清晰的显示关节积液、软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多源频谱治疗仪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我院收治的实施肛肠病手术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源频谱治疗仪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伤口愈合时间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并采用卡式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卡式评分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时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技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手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56 ±13.43)mL、(78.23±50.67)mL,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40例SLE合并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共性,找出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雷诺现象82.5%(33/40)、抗nRNP阳性77.50%(31/40)、肾脏损害
期刊
摘要: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交通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现在的治安管理非常严格,仍然不可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这就在无形之中使得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升高,给人类的安全埋下了很多潜在的隐患。脑外伤导致脑积水的事情时有发生,针对其高概率的发生,我们需要分析与研究其发生的原因,并且找到病根,还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多加以防范,如果遇到脑外伤导致脑积水的患者,就必须及时地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从而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