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上下500年的文明史,孕育了优秀的古典文化,而古诗词可以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古诗词传承与发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积极的探寻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升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华优秀的古诗词可以说是充分展现了汉语语言的魅力,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古诗词大多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使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一、诗词朗读,感悟诗词文字之美
文字是古诗词的基本组成部分,一篇好的古诗词一定存在较多富有美感的句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这些句子重点画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文字之美。
比如在教学《山居秋暝》这时诗时,其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作者并没有采用复杂的表现手法,学生仅凭字面意思便能够理解诗中所描写的大致内容。但是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却能够强烈的感受到这首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美感。山中树木繁茂,经过一场新雨洗礼之后,更加幽静。秋风袭来,山雨初霁,明月当空,空气为之一新。山泉清冽,流于山石之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一幅秋雨过后的山间晚景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作者这两句写景如画,洒脱随意,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使人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便感受到空山新雨之后的景色之美妙,空气之清新,从而走进诗人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在感受到诗人文之美的同时走进诗词之中,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与感悟。
二、整体分析,感悟作者丰富情感
中国古诗词大部分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古诗词进行整体分析,感悟作者当时的情感,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时,仅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学生很容易便明白这首诗所讲述的内容,即对生活中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的描述。而这首诗为什么能够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解读。其中“泣”字是本诗的一个重点,既然是常见的现象,那么豆子为什么又会在釜中“哭泣”?这时我们便可以向学生引述曹植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弟弟的才华一直心怀记恨。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必须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在此种背景下,曹植有感而发,,做出了这首千古名篇。这首诗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浅显易懂,寓意明畅。在明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后,无需多解,学生便能够理解其中的寓意,这也正是此诗最大的妙处。豆秸和豆本来是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如同同胞兄弟。豆秸燃烧将锅内的豆煮得翻滚“哭泣”,就如同此时此刻他们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最后引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灵魂之问,深刻的表达了曹植内心的愤怒,同时还有对兄弟的规劝提醒。如此,经过对这首诗的整体分析,学生便能够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体会到曹植当时心中的激愤,以及对曹丕的不满、提醒与规劝。
三、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情境教学时古诗词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古诗词的含义和体裁特点,合理而巧妙的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性的引入一些具体的形象、色彩等,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好的体会诗词的意境。
比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在课堂的一开始我们便可以为学生播放古筝作为背景音乐,然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庐山瀑布的视频,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对学生形成感官的刺激,充分的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观。然后再结合诗句中“生紫烟”、“遥看”这些细节描写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自然而然的将自己融入诗词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又如再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我们便可以将这首诗改变为一个小剧本,让学生根据剧本内容对这首诗进行演绎。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的融入情境,成为驾驭文本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诗词的学习积极性便会得到有效激发。
总之,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继承并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的策略与教学的艺术,培养小学生对于诗词的学习兴趣,感受诗词的话韵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底蕴与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刘淑琴.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学周刊,2020(02):52.
[2]祁鸣.传承经典 徜徉诗词海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79.
[3]柳旭.淺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青海教育,2019(06):38.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华优秀的古诗词可以说是充分展现了汉语语言的魅力,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古诗词大多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使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一、诗词朗读,感悟诗词文字之美
文字是古诗词的基本组成部分,一篇好的古诗词一定存在较多富有美感的句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这些句子重点画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文字之美。
比如在教学《山居秋暝》这时诗时,其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作者并没有采用复杂的表现手法,学生仅凭字面意思便能够理解诗中所描写的大致内容。但是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却能够强烈的感受到这首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美感。山中树木繁茂,经过一场新雨洗礼之后,更加幽静。秋风袭来,山雨初霁,明月当空,空气为之一新。山泉清冽,流于山石之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一幅秋雨过后的山间晚景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作者这两句写景如画,洒脱随意,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使人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便感受到空山新雨之后的景色之美妙,空气之清新,从而走进诗人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在感受到诗人文之美的同时走进诗词之中,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与感悟。
二、整体分析,感悟作者丰富情感
中国古诗词大部分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古诗词进行整体分析,感悟作者当时的情感,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时,仅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学生很容易便明白这首诗所讲述的内容,即对生活中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的描述。而这首诗为什么能够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解读。其中“泣”字是本诗的一个重点,既然是常见的现象,那么豆子为什么又会在釜中“哭泣”?这时我们便可以向学生引述曹植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弟弟的才华一直心怀记恨。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必须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在此种背景下,曹植有感而发,,做出了这首千古名篇。这首诗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浅显易懂,寓意明畅。在明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后,无需多解,学生便能够理解其中的寓意,这也正是此诗最大的妙处。豆秸和豆本来是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如同同胞兄弟。豆秸燃烧将锅内的豆煮得翻滚“哭泣”,就如同此时此刻他们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最后引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灵魂之问,深刻的表达了曹植内心的愤怒,同时还有对兄弟的规劝提醒。如此,经过对这首诗的整体分析,学生便能够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体会到曹植当时心中的激愤,以及对曹丕的不满、提醒与规劝。
三、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情境教学时古诗词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古诗词的含义和体裁特点,合理而巧妙的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性的引入一些具体的形象、色彩等,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好的体会诗词的意境。
比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在课堂的一开始我们便可以为学生播放古筝作为背景音乐,然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庐山瀑布的视频,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对学生形成感官的刺激,充分的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观。然后再结合诗句中“生紫烟”、“遥看”这些细节描写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自然而然的将自己融入诗词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又如再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我们便可以将这首诗改变为一个小剧本,让学生根据剧本内容对这首诗进行演绎。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的融入情境,成为驾驭文本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诗词的学习积极性便会得到有效激发。
总之,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继承并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的策略与教学的艺术,培养小学生对于诗词的学习兴趣,感受诗词的话韵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底蕴与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刘淑琴.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学周刊,2020(02):52.
[2]祁鸣.传承经典 徜徉诗词海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79.
[3]柳旭.淺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青海教育,2019(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