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育救国潮流?构建国民教育体系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的“张謇热”中,能拜读程斯辉教授与刘光侠著的《科教兴国先驱教育家张謇》一书,是一件快事。
  张謇,字季直,晚号啬庵,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慈善家。张謇于1853年7月1日出生在海门常乐镇。自幼勤奋好学,16岁入泮,1894年高中甲午恩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謇积极主张以战求和。1895年,张謇在南通唐家闸筹办大生纱厂。在之后的三十年时间中,张謇面对民族危机深重、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中国社会新陈代谢最为激烈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引领了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地方自治”三大进步潮流,成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26年8月24日,张謇病逝于南通濠南别业。
  面对不朽的张謇,胡适先生在九十年前就说过:“这样的一个人,是值得一部以至于许多部详细传记的。”但是,到《科教兴国先驱教育家张謇》出版之前,全面研究张謇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的专门著作,海峡两岸仅有两部,一是瞿立鹤著《张謇的教育思想》,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出版;二是张兰馨著《张謇教育思想研究》。两部著作虽各有所长,但囿于时代局限,都未能完整准确地呈现作为一名大教育家的张謇与众不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科教兴国先驱教育家张謇》一书则在深入研读张謇关于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和借鉴已有的关于张謇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张謇成长、成才、成功、投身教育事业,如何成为近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教育思想家之过程为经,以张謇对传统教育及科举的分析与批判、教育与经济之关系的主张,以及他在师范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高等教育、女子教育、军事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实绩与思想为纬,再现了作为教育家的张謇的生动形象,使读者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清晰地了解到,作为教育家的张謇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究竟有怎样的建树与地位,我们又能从张謇的教育遗产中汲取什么营养,弘扬什么精神。该书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揭示了张謇高中状元之后“愿成有用之事,不做庸碌之官”的心路历程
  人们似乎很难理解,作为传统科举考试成功者并有着大好仕途前景的状元张謇为什么会彻底否定科举制度,而成为近代教育救国潮流的引领者。作者用两章的篇幅叙述张謇的科举之路,揭开了张謇是科举之弊受害者的残酷真相。
  在张謇的科举之路上,曾经发生过一场“冒籍风波”,这场风波对张謇的一生以及他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和开拓教育救国道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州旧俗,家庭三代均无人入学为生员者,称之为“冷籍”,子孙没有应试资格。若要获取考试资格,须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同族士子“认保”。张謇家世代务农,属于“冷籍”,张謇父亲让张謇冒认如皋人张驹之孙,改名“张育才”在如皋应试。张謇在如皋考取秀才成为如皋籍的秀才,但磨难也随之降临。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张謇全家受尽了张驹及其同伙的敲诈与凌辱。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才经礼部核准“改籍归宗”,了结了这场无妄之灾。
  成为秀才的张謇此后又在科举之路上跋涉了26年之久。直到1894年,因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而特开恩科试,已对科举不再热心的张謇迫于父命,借了试具第五次参加礼部会试。二月礼部会试,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取一等第十名。殿试因翁同龢从中推荐,终于中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状元)。虽然被授以翰林院修撰,获得了官员身份,但冒籍风波和场屋蹉跌大大加深了张謇对科举制度、社会黑暗的理解,他的志向已不在功名利禄,而在思考探索新的救国之道。张謇中状元的这一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失败求和的结局使张謇深深感到“国事亦大堕落”,与其在清廷做一个碌碌无为、低眉下气的官员,还不如另想办法为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甲午战争后张謇思想的一个巨大进步,是认识到了学习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紧迫性,主张充分发挥新式人才的作用。张謇认为实业需要人才,人才出自学校,必须大力举办新式教育。但兴办学校需要经费,这又不得不仰仗于实业,所以张謇认为自己的救国宏愿还得从实业入手。正如他日后所回忆的那样:“当是时,科举未停,民智未启,国家有文告而已,不暇谋也。地方各保存固有公款之用而已,不肯顾也。推原理端,乃不得不营实业。”“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先养成能办适当教育之人才,而秉政者既暗蔽不足与谋,拥资者又乖隔不能与合。然固不能与政府隔,不能不与拥资者谋,纳约自牗,责在我辈,屈己下人之谓何?踟躇累日,应焉。”张謇就这样成了“实业救国”进而“教育救国”道路的开拓者。
  二、全方位展示了张謇发展教育事业的成就及坚实理据
  张謇指出“一国之强基于教育”“欲国之强必先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存之教育也”。如何发展教育?根据对教育的思考和对世界教育发展状况,尤其是对日本教育的了解,张謇认为:“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派其别,大学会其归。”张謇视培养人才的教育为一条源远流长的江河,小学是这条江河的源头,中学是这条江河的主流,专门学校是这条江河的支流,大学如同大海,是各种知识的总汇之处,师范教育是开启这条江河的闸门。发展教育要特别重视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因为“教不可无师,师必出于师范”“教育为实业之母,师范为教育之母”。因此,张謇举办的教育重点有四。
  一是首重师范。
  张謇于1902年开始筹办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并于1903年4月正式招生开学。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以下简称“通州师范”)是张謇“教育救国”伟大实践的起点和在南通构建近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核心。通州师范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第一所采用“学校”名称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师范学校章程、第一个师范学校校训、第一首师范学校校歌。以通州师范为基础,张謇又创办了我国第一座学校博物馆—博物苑;第一个盲啞学校师范科;又以“女子教育不可无师”,创立了中国第一所本科制民办女子师范学校—通州公立女子师范学校。   二是普及初等小学教育。
  1911年,张謇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了州(县)一级地方普及四年制义务教育的初步规划,计划在南通建成332所初小。经过不懈努力,到1921年,计划目标基本达成。当时国内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南通教育之最发达者首推小学教育。”
  三是构建地方国民教育体系。
  通州师范在创办初期即附设农科、蚕科、测绘科、土木工科,培养地方急需人才。张謇还发起和创办了许多学校,有通海五属公立中学(1909年)、乙种商业学校(1911年)、张徐幼稚园(1914年)等;有应一时之需而兴办的国文专修科、巡警教练所、法政讲习所、监狱传习所、宣讲练习所、清丈传习所、镀镍传习所、保姆传习所等。他举办的南通师范附属农科、纺织染传习所、医学专门学校先后发展为单科大学,而后又合并为南通学院,发展了南通的普通高等教育。
  以通州师范为源头,张謇用二十多年时间,在南通地区构筑起了一个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包括师范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博物苑、图书馆等在内的门类齐全的近代国民教育体系,使南通成为“我国第一个实施四年义务教育的县”,师范教育、盲哑教育、职业教育、博物苑等均开全国先河,南通成为闻名全国的“教育模范县”。
  四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中日甲午战争后,张謇就有“以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之思”。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由于面临处处乏才的窘境,张謇常常感叹“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深切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苟欲兴工,必先兴学”。在此后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张謇一贯坚持“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的理念,坚持“教育以普及为本,普及以生计为先。此近日职业学校之所以盛倡,而职业知识之尤宜计及”。所以,张謇在创办师范学校之后,以此为基础,在通州师范附设农科、测绘科、土木工科、蚕科;在通海五属公立中学附设国文专修科;在南通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了女工传习所。清末民初,张謇又在南通先后创办了唐闸实业公立艺徒预教学校(1905年)、资生铁厂艺徒学校(1906年)、通州师范学校附属两等(初等、高等)农业学校(1911年)等学校。张謇举办职业教育不限于南通一域,他还先后倡议襄助了江宁商业高中两等学校、上海吴淞商船学校、吴淞水产专门学校等职业学校的创办。
  张謇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的实实在在的业绩,以及他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深刻认识,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三、对张謇何以成为一位杰出的实业家型教育家的追问富有启示
  作者指出:出生于农家的张謇,如果没有“头悬梁、锥刺股”刻苦读书的精神,能否走上科考之途、改变自己的处境?如果高中状元后,加入清朝统治集团的行列,沿着传统做官发财的道路走下去,他能否在南通及周边地区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事业?如果张謇投身实业,办厂致富之后,像一般从事工商业者致富之后便热衷于个人享受,而不是把节省下来的钱投资办教育,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否会有张謇的地位?在张謇创办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兴学育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没有为国兴学、为挽救民族命运而办学的理想,他能否克服兴学过程中的许多艰难困苦而不退缩?如果没有“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的人生观,没有“以少少人之劳苦,成多多人之逸乐”的胸怀,他能否为发展南通近代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些追问既能引导后人探寻成为历史的张謇,也能引发后人思考张謇对于当下社会建设、教育建设的意义。张謇奋斗成长的过程,张謇艰苦创业的过程,张謇创办教育事业的过程,张謇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思想主张,如同一面面镜子,让我们观照当下的时代,思考怎样切实地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或许是阅读《科教兴国先驱教育家张謇》的最大意义所在。
  (作者系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教育文化研究所高级讲师、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責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布《四川省中小学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四川办法》),利用省级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本着“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优秀人才培养目标,按照1位名师领衔人引领10个优秀成员、1个成员带领5个青年学员的人员结构模式,建设一批省级名师鼎兴工作室,助力四川教育“鼎兴之路”。2018年11月到2020年9月,四川省教育厅先后公布了两批共5
随着高考的改革,化学学科的考查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层面上,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学科本质的认识和化学学科思维的训练,以往单纯的习题训练方式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微视频使用为主要手段,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为主要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规律设计教学流程,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推动学生深度思考、突破学生认知障碍、形成学科认知体系为主要环节,借助现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末,语文教材试图强化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化,凸显其工具性的特色,因此,实用文的比重一般都比较大,读写教学主要凭借实用文的知识点来牵引。这样做,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文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受到排挤,课文的文学性和经典性被削弱了,读写活动多为知识点所束缚,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未能达成应有的和谐统一,而论说类文字的学习、演练效果也并不明显。21世纪实施新的课程改革规划,语文教材中文学与文
编者按: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从2001年到2021年,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走过了不平凡的20年。课改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这一顶层设计最终要靠一线教师来落实、来执行。教师既是课改的践行者、见证者,也是课改的推动者、受益者。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回首20年的课改史,我们看到一位又一位教师的身影,他们躬身实践,默默耕耘在教学田野里,用微小却
编者按: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新时代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贯彻对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五个方面的评价改革。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不以分数论英雄,“好学生”的标准是
“找规律”教学,既要重视找规律的结果,也要重视找规律的过程。找规律,经历思考、交流、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的经验,发展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一、交流:我是怎样想的  师:(屏幕上出示空白的“研究学习”材料)课前,大家做过这份材料(如图1),请同桌之间先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师:张睿嘉,能讲吗?好像不太自信,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全班鼓掌)我想给张睿嘉一个挑战
我有两个教育信条,一个是“务实 创新=提高”,另一个是“为学生成长负责”。这两个信条是我在不同时期侧重于不同的行为主体提出的,是发展着的教育信条,前者是作为教师提升自我,后者是作为校长培养学生,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提升自我是为了培养学生,培养学生需要提升自我。  1994年,我在参加《北京教育报》“我是首都人民教师大讨论”时,提出了“务实 创新=提高”的教学(教育)信条,确定了一个成长道路上自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来落实。要完成好这一根本任务,需要基层义务教育学校工作者厘清思路、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双榆树一小”)以“学校教育创新课题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单元目标,同样要求学生感悟内涵、体会人生、融入体验、了解文体、品味语言,但是,由于作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审美取向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因而阅读的难易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不久听一位教师讲新教材中的传记散文《列夫·托尔斯泰》,课堂上老师非常努力,力图将一些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去体会和感悟作品,还让学生分小
教学,本应让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聪明,越学越觉知识有无穷的乐趣,越学越愿意学习新本领、开阔新眼界。但我们的教学却往往把学生教得越来越笨,变得越来越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动脑筋,不愿意学习掌握新本领,只想着完成老师规定的题目就完事大吉。知识成为与学生无关的外在物,学习成了和自己无关的外部强加的任务。  追根溯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与教学有关的。应该改造我们的教学,让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愿意接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