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思维的活跃性,从而为帮助小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朗读教学,通过结合课文文本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恰当的朗读教学方式,同时注意教授具体科学的朗读方法,加强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进行适当的课外延展,对朗读教学进行适当的延伸教学,从而达到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讀教学;策略
教会学生用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必要的教学任务。因为朗读能够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语文知识,体验感悟各种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也有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通过反复地朗读,锻炼学生的语感,规范学生的语言。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运用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培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以文本为依据,选择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的文章体裁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同时也有其他的体裁为辅,例如诗歌、童话、说明文等。朗读的方式既能主导朗读时间,又决定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效果。因而,教师在朗读教学时,要仔细研究课文文本的内容和特点,采取适合学生和文本的朗读教学方式。针对记叙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共读,有效地理用大家的智慧和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诗歌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影像、音频等手段,提升学生的理解;对于童话则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编演,以滋养学生的灵魂。
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3到5遍,试着读出语感,接着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组内的交流帮助,试着和学生分享自己是怎样的朗读的,为什么要这样读,使每一位学生既是朗读者,又是倾听者,通过相互间的学习交流获取朗读经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朗读的课堂展示,让其他组学生边听边思考,检验朗读内容是否正确、朗读分配是否得当、朗读流利程度、感情把握是否充沛以及小组成员间是否配合默契等方面进行小组间的互评,通过小组合作朗读,有效提升朗读教学效果。
二、教授朗读方法,务实朗读指导
朗读教学的实质是一种技能训练,教师应当从新课标为起点,朗读教学必须将基点放在对于字、词、句、段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朗读基本技能的培养锻炼上来。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分三步对小学语文朗读进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朗读,这期间可以借助拼音等识字教学手段突破词句难关。其次就是教授朗读方法促使学生流利朗读,注意停顿、连续、流畅。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读好重音、读出节奏,重要的是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基调。
例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汉字树”的识字游戏,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汉字拼音,如“peng、gu”等,让学生在汉字卡片中选择符合读音的字,依次挂在“汉字树上,”通过有趣的游戏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其次,针对课文中的句子,教师可以通过对标点符号的分辨讲解,让学生明白不同标点的作用,让学生读出停顿,如“鱼儿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让学生读出回味,停顿要适当延长。最后,带领学生读出感情,在第二段的朗读中,要让学生带着欣喜、愉悦的心情,表现作者看到荷花时的心情。
三、进行课外延展,延伸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语文课本的阅读篇目也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时间内使每位学生都达到朗读训练所要求的水平是不实际的,同时仅仅是教材的朗读教学也是不足够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延展,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以弥补课堂朗读教学时间上的不足。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阅读背诵经典、童话、诗歌,举办朗读比赛、读录音等活动,在朗读的活动延展中,可以发现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让其辅助教师指导其他学生,进而提升朗读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古诗三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作者为延伸,为学生找到杜甫、苏轼的其他古诗词作品,带领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作者也可以以古诗词主题“春天”为基点,让学生课下搜集相关主题的古诗词。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诗歌背诵接力竞赛,对于胜利的小组给与奖励。教师也可以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轮流主持、播音,带领学生跟随朗读经典的文章,教师适当补充文章背景知识、指导朗读技巧,让学生之间分享朗读体验,强化朗读氛围对学生的熏陶。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想要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需要将朗读的重要意义明确传达给学生,并通过课堂的教学和训练将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有效传递给学生,除此之外,也要长期的培养和积累熏陶,逐渐达成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志义.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31.
[2]彭小平.略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J].文存阅刊,2017,(12):201.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讀教学;策略
教会学生用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必要的教学任务。因为朗读能够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语文知识,体验感悟各种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也有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通过反复地朗读,锻炼学生的语感,规范学生的语言。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运用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培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以文本为依据,选择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的文章体裁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同时也有其他的体裁为辅,例如诗歌、童话、说明文等。朗读的方式既能主导朗读时间,又决定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效果。因而,教师在朗读教学时,要仔细研究课文文本的内容和特点,采取适合学生和文本的朗读教学方式。针对记叙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共读,有效地理用大家的智慧和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诗歌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影像、音频等手段,提升学生的理解;对于童话则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编演,以滋养学生的灵魂。
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3到5遍,试着读出语感,接着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组内的交流帮助,试着和学生分享自己是怎样的朗读的,为什么要这样读,使每一位学生既是朗读者,又是倾听者,通过相互间的学习交流获取朗读经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朗读的课堂展示,让其他组学生边听边思考,检验朗读内容是否正确、朗读分配是否得当、朗读流利程度、感情把握是否充沛以及小组成员间是否配合默契等方面进行小组间的互评,通过小组合作朗读,有效提升朗读教学效果。
二、教授朗读方法,务实朗读指导
朗读教学的实质是一种技能训练,教师应当从新课标为起点,朗读教学必须将基点放在对于字、词、句、段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朗读基本技能的培养锻炼上来。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分三步对小学语文朗读进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朗读,这期间可以借助拼音等识字教学手段突破词句难关。其次就是教授朗读方法促使学生流利朗读,注意停顿、连续、流畅。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读好重音、读出节奏,重要的是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基调。
例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汉字树”的识字游戏,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汉字拼音,如“peng、gu”等,让学生在汉字卡片中选择符合读音的字,依次挂在“汉字树上,”通过有趣的游戏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其次,针对课文中的句子,教师可以通过对标点符号的分辨讲解,让学生明白不同标点的作用,让学生读出停顿,如“鱼儿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让学生读出回味,停顿要适当延长。最后,带领学生读出感情,在第二段的朗读中,要让学生带着欣喜、愉悦的心情,表现作者看到荷花时的心情。
三、进行课外延展,延伸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语文课本的阅读篇目也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时间内使每位学生都达到朗读训练所要求的水平是不实际的,同时仅仅是教材的朗读教学也是不足够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延展,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以弥补课堂朗读教学时间上的不足。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阅读背诵经典、童话、诗歌,举办朗读比赛、读录音等活动,在朗读的活动延展中,可以发现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让其辅助教师指导其他学生,进而提升朗读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古诗三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作者为延伸,为学生找到杜甫、苏轼的其他古诗词作品,带领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作者也可以以古诗词主题“春天”为基点,让学生课下搜集相关主题的古诗词。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诗歌背诵接力竞赛,对于胜利的小组给与奖励。教师也可以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轮流主持、播音,带领学生跟随朗读经典的文章,教师适当补充文章背景知识、指导朗读技巧,让学生之间分享朗读体验,强化朗读氛围对学生的熏陶。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想要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需要将朗读的重要意义明确传达给学生,并通过课堂的教学和训练将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有效传递给学生,除此之外,也要长期的培养和积累熏陶,逐渐达成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志义.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31.
[2]彭小平.略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J].文存阅刊,2017,(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