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红烧肉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过多少美味,如果要回答哪一道菜最可口,我一定脱口而出:“我妈烧的红烧肉。”
  曾经写过一文,红烧肉,写之前,我专门向母亲讨教烧这道菜的窍门。母亲毫不遮掩,一口气兜底翻:首先要选好肉,肋条,肥瘦得当;放锅里清水煮一会儿,拿出洗净,切成块;再放油锅里,油锅要事先放葱姜煸了,再放入肉块继续煸;煸到一定火候,倒下半瓶黄酒,通常是特加饭,继续煮,半小时后再加入红酱油、冰糖,另加少许盐粒,如此再焖上个半小时,水开之后还要不断给肉块翻身。最后半个钟头,是用小火焖,一焖就到极致了。
  说起来容易,把握火候与分寸就难了。你说什么是“一定”火候,还得反复在实践中体悟。按什么比例配料,也不是随便拿捏得住的。我不懂烹饪,也只能用文字“依样画葫芦”了。
  碰上十多年不见、现在北京发展的一个朋友,一见面就念叨起我母亲及红烧肉来了。吃红烧肉是十来年前的事了,亏他还没忘记。他说,实在太有味了。我笑曰:下一次一定再请你饱餐一顿。我讲给母亲听,边讲边吃了好几块鲜美肥嫩、咂咂有味的红烧肉,浸于幸福之中的感觉满溢。
  在援疆的第一个年头,我从南方到了大西北,远离故乡家人,各种不适应状况都出现了,而胃的记忆功能此时愈发凸显。对妈妈的红烧肉,充满渴盼。
  连着待在喀什快两个月后,正逢那年国庆假日,我准备以工作方式在当地欢度。正巧有老友要来看我,问需要带什么东西,我不假思索地回他:“我妈妈烧的红烧肉带一些来!”知道自己这一愿望既会让母亲生出怜爱和小小欢喜,也会令她忙碌一阵。
  果然就听说母亲这天早早赶到菜市场,肉摊前精挑细选,选中好几斤肋条肉,回家后洗切配料烹饪。用的都是上好的料,还破天荒加了一小盅茅台酒,代替原先的特加饭,这一来肉更醇香入味。待自然冷却后,又把肉小心装进新买的密封器皿里,用几层塑料袋包裹好。飞行七八个小时,其间还得经停乌鲁木齐,母亲怕把红烧肉给颠簸坏了,她要把原汁原味送到遥远的他乡,送到她儿子那儿。
  两位老友认真,我建议他们直接托运,胖老弟在电话里却信誓旦旦:“不用,我自己随身带着,一定把红烧肉送到你手上!”瘦老哥也在一旁附和。
  我随即向“援友”们宣布:“国庆节前可以吃上来自上海的红烧肉了!”大家一阵欢呼。吃了两个月当地菜,口味截然不同,这家乡的红烧肉属于久旱后的甘霖呀!
  那天下午,我急切地到机场迎接。孰料,那个时段航班的乘客都走得差不多了,还不见两位老友踪影。我立马拨了手机,是胖老弟接的,说此时还耽搁在乌鲁木齐机场转机,要深夜才能抵达喀什。他言之凿凿:“红烧肉就在我手上,放心呀!”
  我折回去对“援友”们再次宣布:“红烧肉今晚可以到,大家尽情期盼吧!”
  大约晚九点后,我在宿舍客厅等候,一次次地看表,也计算过朋友应该到达的时间。虚掩的门终于被推开,胖老弟的声音传来:“我们到了!”
  按捺住急迫的心情,含笑送上注目礼,却听胖老弟跟了一句:“不过,要向你道歉,我犯错误了。”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知道自己的血压一定在往上蹿。“我,我把红烧肉给弄丢了。”胖老弟一句话像是一根棍子砸在我头上,让我一时说不出话。
  见他拖一个行李箱,身子朝我欠着,脸上充满内疚,瘦老哥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他们杵在那儿。
  好一会儿,我缓缓吐出一句话:“连这点肉都带不过来,要你这一百多斤肉来干什么呀?!”
  后来想想,这句话真是说过头了。向来温和的我,当时确实是“喷”出这话的。而两个铁哥们儿竟也像犯了大错的孩子,唯唯诺诺,一脸羞惭,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一罐红烧肉。
  我艰难地向“援友”们转述这一消息,口吻沉重而无奈,大伙的眼里也满是失望。翌日,我让“援友”们到喀什街头寻找供应红烧肉的饭馆,而且希望是与家乡味道接近一些的。最后总算找到一家,几十人过去,首点红烧肉。大家纷纷动筷,但很快就有人皱了皱眉。这肉甜得有点发齁,明显是加了好多白砂糖。
  上海红烧肉怎么丢的?两位老友追述,在乌鲁木齐机场从T1转T2航站楼,坐上电瓶车时,那罐肉还在他们身边。到达T2时,两人只顾上大件行李,却把红烧肉落在车上了。直到上了飞机,才忽然想起红烧肉没了,却已来不及补救……
  母亲的一番爱心、苦心失落,我的心未免生疼。怕母亲得知真相,当她电话里问起:“红烧肉吃了吗?好吃吗?”我心里愈发难受,只能撒谎:“很好吃,大家都说很好吃……”
  大约有半年,我没敢向母亲透露实情。后来,我出差返沪几天,回疆时母亲又精心烹饪了红烧肉,让我带到喀什与“援友”们大快朵颐。其实,这么多人分享妈妈做的红烧肉,每人只能夹到一两块尝个鲜,然而,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处长却对我说,他今天竟然吃了四碗饭,就着红烧肉肉汤吃的,太有味了!那罐妈妈的红烧肉,汤汁都快被舀尽,肉块自然丝毫未留。
  逢着那样的“分肉餐”,总还有另一碗红烧肉由食堂当地厨师烧了端来,满满一大碗,常常才只动一块——那是我吃的。我把妈妈的红烧肉省给大家,自己最终吃一块食堂肉解馋,一塊而已。
  春节回家过年,母亲又煮出一锅红烧肉。我终于可以请几位“援友”到家来做客品尝。大伙吃得一迭连声地赞叹。母亲脸上的皱褶里尽是欣喜和欢畅。
  一切释然,我才向母亲道出那一次红烧肉丢失的故事……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知 止
其他文献
1987年,我4岁。  村里的“破五”戏是在村头桃树坡坡底的老戏台演的,晌午登台,初七晚上收箱。当晚,全庄出动了,包括拄拐子一摇一摆的和热怀里吃奶的。  “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今儿委曲求全该不该?单通一死心还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法场外,等一等小唐儿祭奠来。”突然,蹦出来一
期刊
江竹筠是众多中国革命烈士之一,然而她作为一名女英雄却又是被记忆最深的,人们亲切地称她江姐。  1939年,還不满20岁的江姐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推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江姐接任牺牲的丈夫,担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的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江姐受尽了国民党特务的各种
期刊
家住滇东乌蒙山深处的小山村,父老乡亲有这样的顺口溜:“要过年,大花钱;过了年,就下田……”  一进腊月,家乡便忙开了,热闹起来了。上街卖年货的,肩背车拉,来回穿梭在山路上。村里杀年猪、刷墙壁、焐白酒、舂粑粑,一串串年事,也在父亲母亲们的吆喝与操劳中,不折不扣地落在实处。假若哪家做的有一点瑕疵,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大家也会伸出热情的双手拉一把,笑眯眯地说:“你家没的,我家有,拿了去吃就行了。”抑或说
期刊
当年,乡中学离家20多里,我们寄宿就读。  学生灶一顿饭七分钱,一口直径两米五的大铁锅煮饭,饭是开水煮面条,只调盐,不炝油,不放菜,不调醋,喂猪似的弄一大锅。炊事员姓徐,外号叫扎耳子,肥头矮身,肚子滚圆,说话时小眼睛眨动,耳朵有节奏地跳动。扎耳子是老光棍,喜欢喝点小酒,脸酡红,走路踉跄,饭做得一塌糊涂。  下课,打饭的场景铭刻于心。“当当,当……”铃声响起,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们一窝蜂冲挤出教室,校
期刊
菊喜欢下午耗在藤妹妹的小店里。  “说说吧,你曾经对哪位帅哥动过心?”藤妹妹的语音自带一分温婉,让菊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缴械投降。外面下着细雨,客人们更乐意待在她的店中,懒得出门,也没有人来打扰二人的交谈。  “茶水再倒一大杯候着!我说了哟!”菊笑着说道。  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我念初二时,下午第一节,他穿着一件绿色军上衣,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我很奇怪:怎么他总穿这么一件衣服?问了其他同学,才了
期刊
看完《随园食单》,感觉体验了一场中国式厨房的四重奏。眼、鼻、口、耳不自觉地跟着起承转合。合上书,竟嘘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翻书时耳边响的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声音,食物蒸煮炸烹嗞嗞啦啦的声音一并收进去了。心中感叹: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吃的啊!  袁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文人,花了四十年时间写了这本食单,有些菜肴至今仍出现在国宴和寻常人家的餐桌上。杭州的G20峰会里几道国菜如西湖鱼圆、蜜汁火方就出自这本食单。为
期刊
小时候家里穷,三荒季节常常闹得上餐不接下餐,哪还有条件奢望穿得好,因而,小孩们掰着手指盼过年,盼父母给自己做上新衣裳,盼穿着新衣裳去外婆家拜年,从外婆、舅妈那里领到红纸包。  新春里孩子们会天天穿着新衣裳,放鞭炮、捉迷藏,与表兄妹们一起追逐嬉闹、跌打滚爬,累了饿了就分吃口袋里的糖果,常常乐得不知回家。新衣裳不仅脏得快,也破得快,但就是不愿意脱下来换洗。直到母亲说快要开学了,要穿着新衣裳去上学时,才
期刊
我的家乡在秦岭南坡,嘉陵江畔的半山腰,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植物生长茂盛,生物种类繁多,这就给马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因此,这里的马蜂特别多。  第一次被马蜂蜇,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在大路的拐弯处,看见几个五年级的学生拿着石块向核桃树空隙中扔去,便好奇地跟了上去,想看看他们打什么。没想到,刚往前走了几步,一个圆圆的东西就落在了眼前,大孩子们都喊叫
期刊
人到中年,总爱回忆。  1983年,有三件大事:一是分田到户,告别了“大锅饭”,村庄喜气洋洋;二是我跳出了“农门”——考上昆明师范,全家欢天喜地;三是有了自己的假期——前几年假期可是要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的。下户分到三头黄牛和一头水牛,假期便由我放牧,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我15岁,个头瘦小。森林茂密,高山连绵,独自上山可是要胆子的呀!吃过午饭,我带着一块塑料布以防下雨,怀着兴奋出门。“事非经历不
期刊
我静静地坐在老屋那瘸了一条腿的小板凳上,不知道要想些什么。  深浅不一的青苔,沿着铺在屋檐下的火砖的皮肤潮水般生长起来,踩在上面,柔软湿滑。院子里杂草灌木疯长着,几乎遮住了整个地面,让人无处下脚。“噼噼啪啪”,灰暗的瓦背隐隐作响,原来,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白色的蜘蛛网在屋子的半空中悬挂着,从客厅向两边的里屋一直蔓延过去。这是我父母70年代建造的老屋,100多平方米,锄头、铁铲、犁耙、木桶、扁担、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