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教学过程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有效性 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就能促进他们激活积极思维,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学起于思,思始于疑。没有问题的学习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也难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过难过深的问题,又会使学生心灰意冷,不利于激发学习动机,违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
  
  一、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
  
  数学是以空间图形与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它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心理学研究表明,物体的直观形象本身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同时能看到、听到、感受到,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情感记忆。所以,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学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学习更主动积极。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先出示一幅彩色照片,让学生用彩纸勾边起美化作用。当第一位学生操作时,教师故意给了一条短的彩纸,不够围4条边,然后又给一条长的,多余的要剪去。学生操作完毕,教师问:“这条彩纸的长是这个长方形几条边的长度和?”就这样引出了周长的概念。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采用教师表演、学生配合的方法,使新旧知识的连接坡度小,同时安排了观察与操作,并且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方法的思考过程。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将有助于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直观,为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使学生的快乐地学习数学。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连,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资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尽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小,知识经验不多,但只要从他们熟悉的东西出发,借助于他们的生活体验,也能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自己发现和抽象出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可见,教学中可借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使数学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创设矛盾性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使其产生矛盾心理。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进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制造矛盾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迫切心理,促使其主动参与,大胆探索,逐步进入佳境。不断揭露矛盾,不断解决矛盾,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探索之中,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四、创设应用性的问题情境
  
  学习数学,仅仅停留在一种表面的兴趣上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应该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与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最终又为生活服务。数学教学应遵循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提倡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结合课本的内容,适当创设数学应用性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态度。数学知识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挖掘的慧眼。在上述片断中,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将吨的知识与交通工具、生活资料进行沟通,创造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情境,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享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乐趣。
  
  五、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以开放题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思维训练,让学生去判断、推理。同时还可增加一些未知成分,以开放题型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产生更强的求知欲,让思维得到锤炼、得到发展。
  问题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真对待知特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师生互动与教学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英语课堂是活泼的,教材是活泼的,学生也是活泼的,这就要求教师也是活泼的。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必须常常发挥想象力,令平面的文字变得有立体感;创设一些有趣生动的场景,使课堂更加的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堂上各方面的知识点联想,融入生动有趣的情景,展现奇思妙想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魅力。  关键词 联想 课堂教学 生动有趣    在小学低年级段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英语
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原因还是应该到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中去寻找.课堂教学盲日性、随意性大,教师往往偏重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
“课堂练习”顾名思义应在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然而,当前数学课堂作业不能做到当堂完成、当场反馈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教师把课堂作业变成课外作业,剥夺了学生活动时间的同
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山此可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
摘要 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时要做到“趣”字当先,通过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这样才能写出优美的作文。  关键词 作文训练 兴趣 作文素材 教学情境    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小学生情感外露,尤其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教学活动,如能在作文训练中,以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拼音字母抽象单调,难认难记,课堂上无休止地认读、识记,更让他们感到枯燥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被激发,且儿童的认知活动一旦有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开启学生习作之窗;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开阔学生视野。通过课外阅读和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写作源泉。 Teachers in the teachin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是一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