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涉外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涉外礼仪的内容和要求,与国际友人交往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外事工作人员要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提高自身的涉外礼仪素养,才能在对外交往中树立良好的形象,顺利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关键词:高校;外事工作;涉外礼仪
随着国家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外事礼仪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在与外国友人的交往中即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这就要求外事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涉外礼仪知识,做到运用自如、不失大体。
一、高校外事活动中涉外礼仪的意义
简单来说,涉外礼仪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礼仪是高校对外交往的名片,在涉外活动中,不懂或者不讲礼仪,就会闹出笑话,惹出麻烦,造成误解,给外国友人留下不良印象。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必备要件。
二、涉外活动中应注意培养的素质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称著于世,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常言道:“外事无小事”。平时普通人看来司空见惯、不拘小节的细枝末节,在涉外场合就有可能被外方人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因此,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在涉外活动中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外事礼仪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自身形象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周恩来同志一生的风度和仪表堪称楷模,一直为世人所敬仰。这种风度和仪表是与其平时的技能训练分不开的。他在天津南开大学读书时,就在一面大镜的上方悬挂着一张条幅:“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严,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后来他在外交场合所表现的正是这一礼仪准则的体现。外事工作人员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在参加外事活动时要做到仪容整洁、服饰得体、举止文明、谈吐优雅、表情亲切、态度热情,这些既是自身修养的体现,也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
2.守约遵时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守约遵时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必须认真严格地遵守自己所做出的一切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参加各种外事活动,都要按时抵达。过早抵达,会使主人因准备未毕而难堪,过迟到达,会使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如确因故迟到时,应诚恳向主人和客人致歉并说明原因。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尽早礼貌地告知主人,并表示歉意。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要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既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能模棱两可,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第二,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
3.迎送接待。在迎送外宾之前必须准确掌握来宾所乘坐交通工具的抵离时间,安排相应身份人员前往迎送,主人身份要与客人相差不大,同客人对口、对等为宜,要提前制定详尽、具体、规范的接待计划,并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对不同的来宾采取不同的接待规格,既要体现对来宾礼待的诚意,又要从实际出发,以节俭务实为方针,拒绝铺张浪费。客人抵达住处后,一般不要马上安排活动,应稍作休息,起码给对方留下更衣时间。在安排具体接待日程方面,对每天的行程都要有详细的内容介绍,并提前发给对方确认。在以我为主的同时还要兼顾对方的意愿,进行协调沟通;在食宿安排方面,应提前了解来宾的具体情况,在个人禁忌、民族禁忌、宗教禁忌等重大问题上,不可掉以轻心,要尊重各国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均应予以尊重。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等;在安排交通工具方面,要在来宾抵达之前,就确定好车辆及司机,并保持联系畅通,做到随叫随到,安全可靠;在接待人员方面,要将每项活动参与的人员落实到位,同时参与接待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沟通协调能力。
高校外事工作人员要加强文化学习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自身的修养,能够掌握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严格遵守我国的外事条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系统化、正规化、规范化的组织外事工作人员学习外事知识以及涉外礼仪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外事管理干部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使其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总之,交往离不开礼仪,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是涉外交往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作为外事工作人员,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真学习涉外礼仪规范,遵守涉外交往原则,以其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推动外事工作稳步发展,使得涉外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艳丽,谈谈高校外事工作中的涉外礼仪[J],科技信息2009(15)
[2] 邵杨,高校外事工作中的涉外礼仪,民营科技2008(5)
[3] 陈伟,浅谈高校外事工作中的涉外礼仪,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关键词:高校;外事工作;涉外礼仪
随着国家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外事礼仪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在与外国友人的交往中即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这就要求外事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涉外礼仪知识,做到运用自如、不失大体。
一、高校外事活动中涉外礼仪的意义
简单来说,涉外礼仪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礼仪是高校对外交往的名片,在涉外活动中,不懂或者不讲礼仪,就会闹出笑话,惹出麻烦,造成误解,给外国友人留下不良印象。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必备要件。
二、涉外活动中应注意培养的素质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称著于世,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常言道:“外事无小事”。平时普通人看来司空见惯、不拘小节的细枝末节,在涉外场合就有可能被外方人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因此,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在涉外活动中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外事礼仪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自身形象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周恩来同志一生的风度和仪表堪称楷模,一直为世人所敬仰。这种风度和仪表是与其平时的技能训练分不开的。他在天津南开大学读书时,就在一面大镜的上方悬挂着一张条幅:“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严,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后来他在外交场合所表现的正是这一礼仪准则的体现。外事工作人员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在参加外事活动时要做到仪容整洁、服饰得体、举止文明、谈吐优雅、表情亲切、态度热情,这些既是自身修养的体现,也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
2.守约遵时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守约遵时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必须认真严格地遵守自己所做出的一切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参加各种外事活动,都要按时抵达。过早抵达,会使主人因准备未毕而难堪,过迟到达,会使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如确因故迟到时,应诚恳向主人和客人致歉并说明原因。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尽早礼貌地告知主人,并表示歉意。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要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既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能模棱两可,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第二,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
3.迎送接待。在迎送外宾之前必须准确掌握来宾所乘坐交通工具的抵离时间,安排相应身份人员前往迎送,主人身份要与客人相差不大,同客人对口、对等为宜,要提前制定详尽、具体、规范的接待计划,并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对不同的来宾采取不同的接待规格,既要体现对来宾礼待的诚意,又要从实际出发,以节俭务实为方针,拒绝铺张浪费。客人抵达住处后,一般不要马上安排活动,应稍作休息,起码给对方留下更衣时间。在安排具体接待日程方面,对每天的行程都要有详细的内容介绍,并提前发给对方确认。在以我为主的同时还要兼顾对方的意愿,进行协调沟通;在食宿安排方面,应提前了解来宾的具体情况,在个人禁忌、民族禁忌、宗教禁忌等重大问题上,不可掉以轻心,要尊重各国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均应予以尊重。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等;在安排交通工具方面,要在来宾抵达之前,就确定好车辆及司机,并保持联系畅通,做到随叫随到,安全可靠;在接待人员方面,要将每项活动参与的人员落实到位,同时参与接待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沟通协调能力。
高校外事工作人员要加强文化学习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自身的修养,能够掌握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严格遵守我国的外事条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系统化、正规化、规范化的组织外事工作人员学习外事知识以及涉外礼仪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外事管理干部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使其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总之,交往离不开礼仪,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是涉外交往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作为外事工作人员,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真学习涉外礼仪规范,遵守涉外交往原则,以其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推动外事工作稳步发展,使得涉外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艳丽,谈谈高校外事工作中的涉外礼仪[J],科技信息2009(15)
[2] 邵杨,高校外事工作中的涉外礼仪,民营科技2008(5)
[3] 陈伟,浅谈高校外事工作中的涉外礼仪,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