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民政治心理探究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民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农兴则国倡。农民政治心理受当前政治环境和政治体制,农民政治权益和政治地位以及农民自身状况和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号召,也为农民政治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信念支撑,广大农民也有了新期待。实现中国梦,提升农民社会治理参与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促进农民政治心理的稳定和优化。因此,应着手加大对“三农”的关注支持力度,着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队伍,着力维护好农民权益,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关键词:新时期;农民;政治心理;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73-03
  政治心理是指特定国家的公民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事件、政治领袖、政治决策以及自身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作用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等方面的总和。无论个体还是群体,生活在特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政治心理,而且这种政治心理与本阶级、阶层所代表的利益相关。我国农民虽然生活在广大农村,政治生活接触面相对受限,但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业文明著称,农民更是社会结构的基础阶层,无论是改革、建设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农民是推进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农民兴则国兴,在政治发展中也是如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农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深刻了解并积极引导农民政治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农民政治心理的影响因素
  农民政治心理是特指农民这一社会群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现象、政治决策以及自身政治地位作用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等方面的总和。农民在接触和参与政治活动中产生政治心理,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角度看,农民政治心理既受国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决策以及农民自身政治地位等的影响,也受农民自身能力、眼界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当前政治环境和政治体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多种政治文化交相发展,社会矛盾冲突交织,政治体制改革逐级深入。与此相伴的是人们政治心理的剧烈变化,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农民,其感受更深刻,政治心理呈现激变、动荡和矛盾等复杂多变的特征。在矛盾与对抗的不断调和中,党和国家为政治环境的优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做出了重要努力和探索,农民的政治关注度得到加强,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国家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是真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不断加强,这巩固着他们心中原有的政治信念和政治归属感。但是面对政治体系中存在的某些政治腐败、社会丑恶现象、利益分配不公等,他们又表现出深恶痛绝的情感,甚至以极端的政治行为以示抗议。因此要净化社会风气,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减少丑恶现象(如腐败)的不良政治心理影响,强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农民健康政治心理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农民政治权益是否得到维护。在政治生活中,政治权益的实现始终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推动因素,而政治心理与政治参与又是双向互动的。政治心理的健康发展得益于政治权益的有效维护。因此,需要“三农”政策,需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进入新世纪,中央出台的“三农、惠农”政策行之有效,深得民心。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也日臻成熟,有效保障了农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权利,调动了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正如一位农民朋友所言“现在种地有补贴,看病有合作医疗报销,娃娃上学也不用掏钱,农民负担轻了许多”。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中国梦其实也是农民梦,农民梦的实现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前提,中国梦为农民梦的实现提供了方向指引。所以,在全体人民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要进一步关注和维护农民政治权益。
  (三)农民自身综合素质。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依据。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农民自身综合素质对其政治心理的影响。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农民的思想相对保守狭隘。政治上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政治就是新闻联播里的新闻报道,就是国家干部的事情,政治离自己相对较远,跟自己关系不大,政治态度也比较冷漠。有的即使表现出对政治的关心,但由于缺乏政治敏感度和自身认识水平的受限,政治态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政治心理比较偏执。因此,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优化农民政治心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中国梦对农民政治心理的作用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梦、富强的梦,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梦,是国、家和个人梦想的统一。中国梦既是国家梦又是个人梦,中国梦的实现内在地包含农民梦的实现。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仅是考虑到国家的整体最大利益,也更关系到每个阶层每个人的利益。所以中国梦的提出对广大农民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一)中国梦的提出激发了农民的奋斗热情。中国梦的提出强化了国、家、个人的统一。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更是个人梦。这让农民看到了中国梦也是他们的个人梦,是一种精神号召,更是一种信念支持,使农民摆脱了以前对假大空类口号的认识,更务实,更贴近农民生活,更能激发农民对自我梦想的渴求。中国梦的提出使农民对自我梦想,自我价值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个人梦想的重要性也有了新的定义。个人梦想推动国家梦的实现,有利于农民喜乐务实地追求自我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二)中国梦的提出强化了农民对政府的认同感,拉近了官民关系。对于生活在政治较边缘化的农民而言,他们知识水平有限,认识能力有限。但中国梦的提法,通俗易懂,能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共鸣,让农民看到了政府的决心和作为,有利于政治心理的稳定。中国梦富国、强家、对个人梦想的指引,让农民切实看到政府以民众利益为根本,以人民发展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党政方针政策进一步走进人心、深入人心。在同一梦想的指引下,官民站在了同一努力的起跑线上,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重视个人力量,重视拉动个人与国家的共同发展,促使官民一体,官民共进,共同实现个人梦、国家梦。   (三)中国梦的提出为农民务实地追求梦想,致力于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梦的提法虽然是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大局上提出的,但中国梦一直也强调个人梦想的重要性,也维护和支持个人梦想的实现。中国梦的提出在全民形成了一种为梦想而奋进的氛围,党和国家也为进一步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出谋划策。日渐良好的环境和不断优化的惠农兴农政策正激励着农民更清楚的认识自身,认识实际,踏实地为自我梦想的实现而努力。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是统一的,作为个人,理应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出努力,以个人梦想的实现早日促成中国梦的实现,达到富国强民的目标。
  (四)中国梦的实现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民政治心理的关注。政治心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外在政治环境和内在政治动态的影响。农民是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却处于政治生活的边缘地带,受历史或自身因素等影响,其政治心理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农民政治心理的稳定与否,对我国政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政治心理稳定和健康发展是大家齐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共同肃清影响农民政治心理的不利因素,例如一些腐败现象,恐怖事件等,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铺桥搭路。
  三、中国梦提出后农民政治心理上的新期待
  我国农业文明悠久,农业人口比例较大。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实现农民梦,农民梦的实现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中国梦与农民梦是相融共生的。正如2013年两会召开期间,河南代表团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代表在发言中提到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有四个梦想,第一个是实现温饱;第二个,想让孩子就近找一个好学校;第三个,想就近找一个好医院;第四个,想就地城镇化、就近就业。这些梦想有些已经实现了,有些还没有完全实现。我认为中国梦就是农民梦,农民梦就是中国梦,只有实现了农民梦,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在这一背景下,农民政治心理上的新期待具体体现在:
  (一)希望国家出台更多好政策,实惠看得见。种地补贴,看病合作医疗报销,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免费义务教育,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了以人民利益为福祉,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进农民致富梦的实现。好的政策给农民带来新的福音。但是面对给农民带来的各种惠农兴农政策,农民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好政策给他们带来了变化和发展,忧的是部分政策在执行时打了折扣。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定要脚踏实地,政策的制定和实行绝对不能走形式,打官腔。
  (二)希望有好的服务,早日实现致富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饭、穿暖衣,其需求已经从简单的物质层次向精神层次转变。他们期盼乡镇政府能够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畅通、法制管理、公共卫生等各个方面的优质服务,为自己打通幸福致富路提供坚实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为农民提供好服务,为“三农”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农民“中国梦”,才能真正建成和谐美丽新农村。
  (三)希望有更优良的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目前,农村教育依然是教育的一个缺口,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学生不断减少,校区分布不合理等因素仍然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有些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是想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优良的教育环境。同时青年农民缺乏接受良好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条件,提升自己和发展农村的能力不足,致使农业农村发展受到限制,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教育问题关乎孩子未来,关乎家庭命运,更是国家有效发展的保障,因此要更好更快地实现农民梦,就必须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四)希望有好环境,享受美丽新农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农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底层,农村环境的整治迫在眉睫。当前农村普遍存在垃圾随意堆放,污水见坑就排,大量农林植被遭到破坏等现象。农村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与人民对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美丽新农村的期盼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建设美丽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农村环境的关注,积极采取整改优化措施,促成农民梦的早日实现。
  四、新时期促进农民政治心理稳定和优化的路径选择
  政治心理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政治产物。一定的政治存在、政治现象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心理,而政治心理又反作用于人们的政治行为。农民阶级虽然在政治生活中比较边缘化,但农民问题仍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在社会发展中,对农民的政治心理我们要加强关注和引导,合理促进政治心理的稳定和优化。
  (一)加大对“三农”的关注支持力度。目前,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农业还是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三农”强、美、富是中国强、美、富的重要前提。“三农”问题有效解决了,各项工作才会比较主动,整个大局才有保障。“三农”问题处理得当也是农民政治心理稳定和优化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让农民在实际中体会到党和国家政策的关心和帮助,并能从心理到实际行动中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的发展政策。
  (二)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队伍。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对人才的渴求更是强烈。农村教育资源相对稀缺,教育条件有限,因此,要加强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投入力度,创造良好教育条件和环境,建立适合“三农”特点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切实培养农民的农业技能和致富本领,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把农民塑造成懂机械,懂农业,懂农村,更懂发展的新型综合性人才。在农村要通过广泛的政治宣传、政治思想工作、政治教育等途径,从心理上影响农民的政治心理形成过程,积极形成健康的政治心理。只有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了,眼界开阔了,才能更好地参与政治,维护权益,才能更好地参与国家发展的任务,积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三)维护好农民权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站在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经济上开拓条件,积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政治上严格标准,切实维护农民民主权利,文化上尊重传统尊重创造。这也是贯穿我们党领导农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红线。农村工作的基本准则就是要坚持多予少取的政策,不掏农民的口袋,更不做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农民利益的保障,是农民政治心理稳定的首要条件,只有农民利益得到保障,农民意见得到倾听和尊重,才能提炼出农民群众中的鲜活创造,充分发挥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力量。反之,农民权益受到侵犯,必然会引发不满,不配合甚至冲突,直接破坏官民关系,不利于“三农”的和谐发展,影响国家政治大局的稳定和谐。
  (四)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改革不光要打破落后的陈旧枷锁,更要着眼实际发展情况,切实创新提高。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处于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继续深化改革是破除束缚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的必须要求。也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和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题部署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决定》的提出为农村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是纲领更是检验标准。深化农村改革不仅要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要立足于五位一体式的综合发展。改革是发展的需要,也给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为农民政治心理的稳定发展破除束缚的必要之举,更是站在“三农”发展的立场上的现实考量。
  政治心理作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受多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而农民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心理的重要载体,其政治心理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农民政治心理的现代化,促进农民现代“政治人”的成长,以推动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石永义,刘玉萼,张璋: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版.
  [2]李祖平: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3]郭惠川:浅析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政治心理变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02).
  [4]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
  [5]叶笑云:浅论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1,(02).
其他文献
摘 要:机器换人是宁波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目前宁波市推进“机器换人”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机器换人”成效明显、发展基础较好;同时也存在着“机器换人”实施的成本较高、“机器换人”政策激励力度不够、企业对“机器换人”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人才、缺乏专业化服务机构等瓶颈,促进中小企业“机器换人”的对策建议有:制定推进“机器换人”的差别化扶持政策、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大力培育“机器人”产业、加大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116-02  一、调查背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 “十五”计划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仅次于三峡的特大型项目。南阳市淅川县丹江水库是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河南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当前我国水利重点建设工程,对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优化我国水资源地区间配置具有战略性意义,在20
期刊
摘 要:生物质气炉是基于农村家庭使用炉子的居民而研究的,它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为了推动新产品的使用,我们以周村南郊镇为例对居民关于生物质半气化采暖炉的认识做了调研。  关键词:生物质气炉;生物能源  中图分类号:TQ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123-01  生物质气炉制造的秸秆燃气,属于绿色新能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植物燃气产生的原料为农作物秸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中职学生理想目标现状和产生中职学生理想目标现状的原因,提出了将理想目标教育贯穿与中职教育始终和方方面面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理想目标;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12-01  一、中职学生理想目标现状  目前在校就读的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16岁左右,基础知识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良
期刊
摘 要:在湘西南景观设计教学中,公共空间中人们已经不是单纯的观看景观了,也有会成为另外一种景观,变成了被展示的内容。湘西南地区公共交流空间的日益缺失,在教学中公共空间环境景观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物质技术和设计风格上,而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人们行为的适应上,使之更加人性化。  关键词:公共交流空间;传统景观建筑;民族艺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
期刊
摘 要:本篇论文以2014年全国19套英语高考试题为选材,重点在于挖掘和发现高考阅读理解中,对于文章从全局角度命题的类型,特点,答题技巧做以梳理,旨在一方面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快速把握这些命题特点,从而成功地解决此类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我们英语教师在对学生平时阅读理解指导方面,提供更明晰的思路。  关键词: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全局性设题  中图分类号:G63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58-01  实施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政治教师对既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其中很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自主学习的模式。  一、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从教育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法律制度国际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刑法国际化也已成为各国完善其刑法制度的重要方向。作为一个法治国家,我国刑法的发展应顺应世界刑法发展的趋势,以刑法国际化为发展背景,对国外合理的相关立法经验进行有效吸收,以促进我国刑法的进一步发展及完善。  关键词:刑法国际化;刑法;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60-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65-01  财务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系统对各种事务进行处理,可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财务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具体表现为:  一、减轻财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  (一)促进财务职能的转变。在现代社会,激烈的企业竞争要求财务的职能从简单的核算向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方向
期刊
摘 要:就当今社会会计领域就业现状来看最核心的是供求问题,在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诸多措施下仍未彻底解决。会计,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国际化商业语言,关注度逐年提高,从而导致会计人员就业门槛越来越高。深入调查与研究会计劳动力的资源配置问题,针对大学生会计专业就业现状,旨在提高会计领域生产力及实际劳动力的转换率。  关键词:会计;就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