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儿童美术教育认为,儿童绘画的源泉是来自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即便是画同一个事物,不同年龄段儿童会呈现出对该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认知。儿童绘画,与先识字再读书写作一样,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孩子从没有目的的涂鸦,到可以根据记忆用简单的象征符号概括事物,建立事物间的联系之后,再逐步发展成用画记事,并能自主选择情节组织连续性的画面,记录生动有趣的主题故事。图1至图7如实记录了儿童的绘画能力逐步发展的过程:1岁左右开始涂鸦,6岁左右开始具备组织连续画面构成一整幅长图的能力。可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作品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为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跃然纸上,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儿童线画故事编创可成为老师们美术课内容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的“线画故事编创”指的是,引导4周岁以上的有日记画启蒙基础的孩子围绕一个主题,用线画的方式组织画面,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由多幅连续画面构成的故事。故事取材广泛,既可以来自文学作品,也可以源于现实生活。孩子通过联想或想象针对选材进行编创,并绘成多幅连续画面,每张图配上孩子对故事的语言叙述,一本自制的儿童线画编创故事小书就这样随之诞生了!
那么我们如何针对4至6岁的孩子进行线画故事编创美术活动引导呢?
虽然编创故事的选材很广泛,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其绘画造型能力发展特点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对小龄段的儿童通常选择与他们自己有关系的人或事为题材。
比如《我和我的宠物》是张芸睿小朋友的故事编创绘画作品。在作品中,她依据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家里养的两只小猫咪作为主人公进行故事编创,情节真实,画面充满童稚感。
通过画面我们可以了解到,睿睿家养了兩只小猫咪,一只叫小灰,另一只叫橘猫。早晨起床后小灰太累,睿睿就带着橘猫和她的布娃娃去踢球。踢球回来后,睿睿和小灰、橘猫一起看电视,看着看着两只小猫困了,于是它们就爬到床上睡觉啦!
再比如“我和妈妈”的主题绘画,要求孩子们依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和真情实感,创作出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故事。可以看到,每一幅作品都描述了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天真无邪的有趣故事,也体现出了儿童无限的潜能。
当然,也会存在个性较强的孩子,他们有自己非常偏爱的事物和独特的思维与想法,不喜欢按照教师所给的主题进行创作,更愿意根据自己的喜好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创作。对这一类型的孩子,建议老师对其多进行鼓励和沟通,尊重他们的意愿。梁彦硕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了《奥特曼打小怪兽》。故事中奥特曼打完小怪兽变成了人,来到大商场找小朋友一起玩,和小朋友一起过万圣节,还准备了许多食物打算一起去度假。从画面中看到,小作者的用线轻松自然,整幅画面构图疏密有致,节奏感强,富有童趣。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儿童作画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使孩子在老师的耐心启发和引导下,创作出自己的原创作品。除此之外,在引导孩子进行线画故事编创的过程中,老师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1.可以建议孩子每个作品以5幅图为基础组织画面,也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在5幅以上递增。
2.颜色能刺激孩子的感官想象,可建议孩子在线画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涂色。涂色工具以撕纸蜡笔、马克笔、彩色铅笔为主,使整体画面更协调、清晰。
3.为方便他人阅读,并逐步建立此年龄段儿童的秩序感,可以建议孩子在每幅图页角处标示出画面序号,如“1、2、3、4……”
4.在整个故事编创内容的组织上,孩子可能会出现画面和语言重复的现象。这时老师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述,帮孩子纠正。注意引导孩子完成完整的、有条理的表达,比如说清楚“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等。捋清表达的条理后,再帮助孩子进行书写。
总之,每个孩子由于个性、悟性和爱好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作为老师的我们,应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自由,使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得到良好的滋养和关爱;与此同时,应了解儿童的绘画造型能力发展规律,帮助他们通过线画故事编创美术活动课培养对绘画和讲故事的兴趣,并使他们在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能获得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