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乡愁

来源 :广州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1973年生。作品见于《天涯》《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大家》《北京文学》《山花》《诗刊》等刊。曾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首届三毛散文奖一等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在场主义散文奖、四川文学奖等数十项奖项。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长篇散文《梦想的边疆——隋唐五代丝绸之路》,长篇小说《匈奴帝国》,散文集《沙漠之书》等。现居成都,中国作协会员,现任职于四川省作协四川文学杂志社。
  他坐在阴凉里,一棵大槐树投下的阴影,吸引了一堆人。我走过去,他说,献平回来了,去家里吧!我急忙上前,叫了他一声姐夫。说去看看妗子。一会儿有空去。这其实是典型的客套话。他也知道我现在不会去他们家了。我掏出香烟,给他点了一根,他抽了一口,抬起尖长而皱纹满满的脸,问我说,现在在哪儿上班?几个孩子了?我说,还在成都,还只有一个儿子。他说,能生再生一个吧!听了他这话,我尴尬地笑了一下,冲他点了点头,然后向他告别,转过身,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就跑出来了。
  这村子是母亲娘家所在。可我一出生,就没见过姥姥姥爷。见得最多的是大舅大妗子二舅二妗子。再后来,我越长越大,大舅去世了,接着,大妗子也没了,再后来是二舅故去。现在剩下的,仅只二妗子和表哥表嫂及孙辈们。在亲戚不断去世的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到了时间的残酷,生命的不堪一击和大地容纳的仁慈。这是人的宿命,也是万物之终极所在。因此,每次回南太行老家,我都要去看望上了年纪的亲戚。他们越来越老,也越来越少。
  从我们村到母亲娘家,也只有五里地。我们的村子小,大都以姓氏为单位,三五十户地分散在各个山坳里。母亲娘家的村子处在群山之开阔处,因为聚居的人多,各种条件相对便利。说起我们的时候,一律不叫我们村的名字,统称山里头的。语气里面多的是鄙夷和不屑。这里的人家,一般轻易不会把闺女嫁给我们山里。多年后的现在,我也人到中年了,每次回家,便悄然发现,以前是我们村的闺女们往人家大村里跑,现在则也有大村的闺女们钻到我们山圪崂里来了。
  2018年,我母亲也七十岁了,自从前几年张罗了一次生日之后,按照乡俗,既然过了一次,就得年年过,否则会对老人不好。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其中也包含了乡人的俗世经验。作为农村子弟,无论走到哪里,思想再解放,也不会忽视乡间的民俗和某种带有谶语性质的告诫。母亲的生日在夏天,我从成都返回。给她过了生日,又去母亲娘家看望二妗子。尽管只剩下妗子,又没有血缘关系,但她毕竟是舅舅的媳妇。从某种意义上讲,妗子就是舅舅。妗子的村子位于整个大村之北,一面崎岖不平的山地上,横七竖八的石头房子堆在上面,都已经陈旧不堪。村边临河的砂石地上,高高的一道拦河坝里面,散落着一绺崭新的新式楼房。
  就在这个村子,某年冬天,雪下得都快掩住窗户了,一户人家门前披红挂绿,一看就知道要娶亲了。次日,两个闺女从不同家门,一同走进了这户人家。娶亲的人,就是大舅和二舅。亲兄弟两个同一天娶亲,这是不合规矩的。但姥姥姥爷因为穷,使得不合规矩的事也顺理成章。可没想到,新婚凌晨,大舅二舅同时娶的媳妇却双双去世了。多年后,听到这个消息,我震惊莫名。母亲只是解释说,可能是乱了规矩,出事了!这其中,也有一些诡异玄怪的意味。几年后,大舅与邻村一个寡妇结婚,二舅仍旧找了一个黄花闺女。人生的某些现象和际遇,很多时候充满玄异。而每个人起初的家庭基础,则从某种程度上成为左右其一生命运的杠杆。
  二妗子依旧住在她和二舅结婚时候的房子里。见我来,很热情。招呼我去家里。又张罗着给我做饭。我婉拒了。我放下东西,站在屋地上,掏出一根香烟点着,就要落座,却发现,正墙上的玻璃镜框周边的缝隙里插满了照片。其中二舅的最多。年轻时候,二舅绝对是一个美男子,眼神周正,神情欣然,还一脸的骄傲和威严。至六十多岁,则显得老迈沧桑。二舅照片的一边,还有一张大舅的照片。都是黑白的。相比二舅,大舅的神情则显得悲苦一些,一个方脸男人,有几道抬头纹,大大的眼睛里装满忧虑,满脸都挂着某种人生的不痛快。我叹息一声,脑海里迅速涌现两位舅舅在世时的模样。
  他哈哈笑着,老远就快步上来抱起我,用硬胡子扎我的脸,亲我。我叫舅舅。他也哈哈笑着答应。我依稀记得,有一次在一个陌生的山间,两道山岭之间,是层层叠叠的田地。近坡的地边,有很多的大柿子树,叶子大而青翠。我刚走到一块地边,一个头包白毛巾的男人,放下?头,咧着嘴,哈哈笑着快步走过来,再次抱起我。
  我一直以为那个人是我姥爷,心里也把他当成了姥爷。有一次和母亲说起,母亲却告诉我那是大舅。她还说,那时候你姥姥姥爷死了。其中,你姥姥去山西逃荒时,到左权大南庄村时候,不小心被蛇咬了,全身黑肿,差点要了命。在山西待了几年,刚搬回来,你姥姥就没了。第二年,你姥爷也没了。
  母亲这种概括性的告知,总使得我有一种晕眩感。即,一个人的脑袋在光阴之中尽力捕捉某些不确定影像的仓促和无力。对于生于1970年代以后的人来说,饥荒和逃荒乃至长辈们所说的苦难岁月和具体情境,完全是陌生的。这种无意的漠视,其实是对祖辈和父辈之苦难的不尊重,也使得我们在很多时候,被稍微宽裕的环境一点点腐化,逐渐成为“天下太平”“消费苦难”群体中的一员。母亲还说,她那时候才12岁,跟着大人往山西逃荒路上,在摩天岭,即今河北武安和山西左权的界山深沟里,看到了饿死在半路上的人,成群的乌鸦和黑老鹰蹲在树皮都被人剥光的树枝上,呱呱叫喊,甚至,还有一大堆的鹰和乌鸦,围着死人一口一口地啄。
  尽管如此,除了乍感阴森之外,对于逃荒的具体场景,我还是没概念。脑子里的那些残續的影像也模模糊糊,摇晃不定。道听途说的苦难总是让人怀疑,因为我们不曾亲身领受。对苦难的遗忘乃至各种方式的消解,导致了苦难的无限重复。饥荒这类最为摧残人的肉身和精神的灾难,历史上从没断绝过。我们这代人,尽管没有受到过什么大的苦难,可是苦难从来就没放过我们。如战争、洪涝、地震,以及各种各样的事故,尽管面积小,受难者相对较少,但依旧是人类的苦难。   和二妗子聊了一会儿,出门。那是一座上下院子,中间是一座石头楼房。从前,大舅就住在上面的房子里。每年过年,我们这些外甥子在大年初二必定去舅舅家拜年。大舅看到我们,还是哈哈大笑,脸上尽是喜悦。二舅则冷冰冰地,看到我们就当没看到。我们叫舅舅,他只是嗯一声,再不和我们多说一句话。母亲说,大舅生来脾气就好。二舅作为大队支书的时候,因为脾气暴躁,很多事情都没处理好,大舅就劝他,并且教他怎么做。但二舅的正直却是远近闻名。我在他们村读中学时候,我一说自己名字,很多人都知道我是大舅二舅的外甥。从他们的言谈神情当中,我能感觉到,大舅、二舅在乡人心里还是有些分量的。在乡村,这种分量完全来自于人品,诸如处事的公道、为人的正派、对邻里乡亲的友善与帮助等等。
  其实,大舅具备了乡贤的特征,但因为其没有相应的权力和财富,使得他的好,影响面小了一些。据大姨、母亲和小姨说,他们婚后,对她们尽心帮衬的,就是大舅。不论是起房盖屋,还是孩子们娶媳妇。我清楚记得,我们家修第一座新房的时候,大梁是大舅从外县买回来的,而且一天没吃一口饭。现在说起来,母亲都泪眼婆娑。我也觉得,大舅的好让我在他身上找到了姥爷的感觉。而现在,大舅住过的房子已经蛛网遍布,锁子都锈得找不到锁孔了。我上了中间的石阶,走到大舅门前。黑木板门紧闭着,上面的对联因为风吹日晒,早就模糊不清了。我从门缝里往里看了看,黑洞洞的,还有一股呛人的灰尘气息扑鼻而来。
  从前,大舅就在这房子里,招待我们这些外甥。那时候,大妗子的脾气不好,又不是亲的,对我们这些外甥子多半不喜欢。大舅就极力地讨大妗子欢心。希望她能在我们来到家里时,给个好脸色。那时候,我不知道大舅的心病,只觉得,大妗子的脸色好起来的时候红成朱砂,冷起来就成了一锅冰,很多时候不愿意去大舅家。就在我当兵第三年冬天的一天,大舅却从房上摔到后巷道里,被人发现,已经没气了。时年69岁。大舅的死,对我来说,是人生第一次打击。我在家的时候,母亲一直让我没事去看望大舅,我怕大舅训斥我不争气,又不愿意看大妗子的脸色,每次都借故不去。
  从二妗子家出来,再去小姨家。因为小姨和我母亲,乃至去世的大姨关系甚好。聊起天来,小姨告诉我。多年前,她在家里受了委屈,爹娘不在了,就去找大舅。大舅把她解劝一顿,她心里就好受了。大舅不在了,她心里有了疙瘩,没处说,就跑到姥姥姥爷的坟上自己哭一顿。小姨还告诉我,我母亲,我大姨都是这样。大舅没了,娘家也就没了。说起来很奇怪。大舅死之前,二舅因为房子分配问题,和大舅吵架,在院子里跳着脚指着大舅鼻子骂。大舅突然死去后,二舅嗷的一声,哭了个昏天黑地,一个月后,因为脑血栓而瘫痪在床,慢慢地神志不清。
  我流下泪来,大姨、我娘和小姨去姥姥姥爷坟上哭,让我心疼,也忽然觉得了人生的沉重。一个人在世上有亲人,哪怕不帮忙,只是容纳和倾听自己的倾诉,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小姨还告诉我,我母亲没事就往二妗子那里跑。去得多了,二妗子和表哥表嫂就觉得厌烦。态度也不好。小姨就去劝我娘说,没事就不要往人家那跑了呗!我娘说,咋能不去,那是咱娘家。俺回去不是看她(指二妗子),是想咱爹娘和哥哥。三天不去,心里就猫抓一样难受。母亲三姐妹的这种做法,其实也在寻根。或者说,她们始终记得自己的来处,也始终以自己的来处为精神依归。我以前觉得,女人是无根的。可现在看来,每个人都能确切地记住自己的生身之地和生身之人,也都对这人和地,保持了原生般的纯粹情感。当父母和爱护自己的哥哥姐姐不在了,人生的空虚,是无以弥补的。
  说着,小姨就抹眼泪。我劝了她几句。小姨红着眼睛叹息说,没法,人活到啥时候也是个死!爹娘永远在,那该是啥样的福气!我也叹息一声,对小姨说,去二妗子家时,我见到了玉平姐夫。叫我去家里。小姨说,玉平也是个好孩子,可是也真可怜啊!
  所谓玉平姐夫,就是我开头提到的那个人。他是我大姨的女婿。我15岁时候,表姐嫁给了他。后来生了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儿子长到十七岁,学习成绩在学校拔头筹。村里人找他算个什么账目,那孩子一张口就说出结果,一点不差。村人都叫他小秀才。按照辈分,那孩子也叫我舅舅。因为大姨、小姨和我母亲姐妹关系一直很好。每年春节,表姐和玉平姐夫就带着孩子们去我们家拜年。见到我,那小子活泼伶俐,和我玩闹。说起话来口齿伶俐,脑袋一转就是一堆小主意。我也特别喜欢他。可是,2006年秋季,大姨带着表姐和几个孙子孙女去邻县帮四表哥收秋,路上三轮车翻了,表姐和她儿子当场去世,大姨头部严重受伤,其他几个不是断胳膊,就是断腿。如此巨大的悲剧,在南太行方圆百里以内的村庄,百年以来第一桩。我听到消息时,正在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服役,那种震惊无以言表,整个人打哆嗦,语无伦次。几乎大喊着对母亲和小姨说,尽力救治大姨,花多少钱我出!
  事实上,从我步出南太行的那一天起,我就应当预料到这样的情景:每一次回去,可能就会有一个人不见了。由熟悉的门楣转到了村外的荒野里。可是年少时候,根本不想这些事情。潜意识觉得,人应当是很坚韧的。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被时光机器榨干收割掉的。可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从大舅的突然离去开始,我的亲人便先后开始了死亡之旅。
  听到大舅的死讯,在沙漠,我哭了。但没有在宿舍,而是趁着冬天的月光,到围墙外的戈壁滩上狼一样吼叫了几声。不一会儿,眼泪和鼻涕,就结成了冰。躺在多人宿舍,我怎么也想不通,上次回家,大舅还好好地,怎么一下子就没了呢?这里面,肯定蕴藏了某种秘密。而这个秘密的核心,也可以叫作命运,也可以称之为意外。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八、九十岁还健在,为什么一些人正值壮年就没了,还有更甚的,是无端的夭折和事故。就像中年的表姐和她少年的唯一的儿子。
  2002年夏天,病了一年多的奶奶也走了。此前十年,爷爷在一个中午猝然离世。爷爷是我们家在我刚成年后离开的第一个。他是有学问的人,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多年后,他還能背诵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的文章片段。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把那些文字记得那么牢和长久。他只告诉我,家里的古书都被抄走了。后来每家每户都有了这些书。爷爷也是乐于为我讲故事的人。村庄的过去,乃至我们家族的源流,我的了解大都来自爷爷。可惜,他在中年时候患白内障眼睛失明。父亲哭得昏天黑地。我则一滴眼泪都没掉。不是我心里不悲伤,而是觉得,这好像是虚幻的,是梦境。   按照乡俗,人死之后,要停灵三天。我和父亲、母亲跪在爷爷的棺材面前。心里却想着,这个人怎么一下子就没了呢?多年之后,我去姑姑家。姑姑说,我爷爷去世之前,在他们家住着。那是冬天。爷爷在院子里晒太阳。姑夫突然发现,爷爷的后脖筋不见了。当晚,他们家的狗和邻居的狗疯狂撕咬。姑夫起来看,除了狗叫,什么都没有。爷爷返回我们村后,邻居的狗也如此这般。在乡间,总有很多现象令人无法理解。这种带有原始意味的灵异事件,总是能够使得人想入非非。其实这也是文化,其中融合了人在蒙昧时期乃至对生命现象漫长观察中的体会发现,以及经验的总结提炼。
  新的一座坟头立起来了,在古老的坟地。爷爷坟头之后的巨大坟茔肯定是我们村先祖的,可除了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很多人都忘记了。相对于江浙粤闽一带,北方的汉族人本质上血统不够纯正,再加上边疆的战乱和朝廷的移民活动,使得很多人无从保存和记取自己的家族源流。说起来,笼而统之,其说不详。
  奶奶走后,我一想,她和爷爷去世隔了整整十年。哦,十年。在这个数字面前,我脑袋一片空洞。好像这十年是一个吓人的怪兽,面目狰狞,令人胆寒。一年多后,我去给他们上坟。每一次,都事先买好两包香烟。插满他们的坟头。爷爷奶奶都是抽烟的。我想他们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嗜好还是无法改变的。袅袅青烟,升上空中,而烟嘴,则逐渐地归于地下。这一情景,让我觉得,人其实就像一根香烟。实体的部分是肉身和俗世的生活,而那些烟,就是灵魂。它们连接着天和地,往生和今世与来生,也连接着逝者与生者,祖先和后人。
  冬天,北方的山野尤其空旷,到处都是枯焦。天更高了,地更广阔了。一个村子和一群坟茔在其中,还不如一座土包看得顺眼,富有趣味。每次回乡,我都震惊于某个人的去世。他们的倏然不见,让我觉得好像有刀子在我身上砍了一刀。大姨车祸脑子坏了,以前胖胖的人,几个月后瘦如干柴。直到她死去,仿佛不知道她的女儿,我的表姐和外孙子早就没了。一句都没提表姐娘俩。但大姨会记得我母亲和小姨。她两个妹妹一天不去,她就让表哥去喊我娘和小姨赶紧来,来得慢了,大姨就哭,就骂我娘和小姨不管她。
  姐妹在这里体现的情义,超越了母子和母女。我感到奇怪。但也正常。一个人,最终所惦念的人,一定是她最信赖和最爱的。这令人安慰,也令人悲伤。老人们常说,临老了谁知道谁能指望得上?这句话里,充满了对自己临终的忧虑,也对子女表示怀疑。人说养儿防老,其实,很多时候未必。亲戚、姐妹和兄弟,有时候超越这种直系的传承。就在大姨去世前20年,她的第二个儿子,我的二表哥,在某个春天上吊自杀了。大姨哭得大小便失禁,也是我母亲和小姨陪着她度过那段时光。但令人惊异地是,大姨去世前一年,笃信基督教而导致精神分裂的大表哥从山坡上滚下来死了。再后来,大姨夫也在某个夜晚无疾而终。
  大姨一家的命运,让我看到了某种极致的残酷性,即,灾难有时候不是分散性的,而是集束性的。表姐和她儿子的去世,致使本来就三代单传的玉平姐夫又没了儿子,回到了家族的传统当中。小姨告诉我,表姐和她儿子去世后,玉平姐夫又花钱买了一个别人家的男孩,用来传承香火。我想起玉平姐夫的样子,那种愁苦,那种人生的无奈与悲凉,全然写在了他五十多岁的脸上。他人本来就瘦小,现在基本上又缩了十几个厘米。走路的样子像是一个老太太,弓腰驼背。我看着他,心里是无边的疼。表姐还在的时候,每年春节到舅舅家拜年,我们都要再去他们家拜年。
  自从没有了表姐和她儿子,再加上玉平姐夫与大姨家的三表哥闹得很僵,我和弟弟后来再也没有去过玉平姐夫家。在街上遇到,他和我打招呼,让去他家里,其实是乡间最常见的客套话。可是我每次都会喊他姐夫。看到他,想到惨死的表姐和他们的儿子,只觉得人生的残酷其实随时可见。只不过,我们常常顾及了更多的人,而对具体人的苦难视而不见,或者说是个体和个案。可是对于受难者来说,那些苦难就是他们的全部啊!幸好,玉平姐夫和表姐还有两个女儿,跟着玉平姐夫。这对于中年丧子的玉平姐夫来说,有亲生的两个闺女在身边,也可堪安慰。
  大姨去世后第二年,我带着妻儿回去。还和小姨一起,去到了大姨坟前。在高高的山坡上,大姨和大姨夫埋在了一起。前面是他们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寒风吹响的山冈,我想哭,可是也哭不出来。其实,大姨就像我姥姥一样,小的时候,我们家距离学校近,可我还是要跑到大姨家去吃住。大姨孩子们多,可一次都没嫌弃过我。每次我们家有事,大姨听到就跑来,陪着我娘。小姨也是。她们三姐妹的情义,让我看到了人间最好的情感,以及人生在某些时候的支持和安慰。
  2009年,我父亲去世,凌晨回到家,虽然心里悲伤,可我还是哭不出来。直到下葬的时候,我才放声哭出来。为此,二妗子和小姨劝我说,要放开哭,让别人知道你孝顺。我低头答应,可还是哭不出来。父亲就要被转到坟地里去了,不知怎么了,我哭得鼻涕眼泪乱飞,堵在心里的一团硬疙瘩气球一样炸开。我哭苦命的父亲,受罪的父亲,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的父亲。
  埋葬了父亲,一切都空了。尤其是我的身心,觉得自己好像孤立于风口的树,浑身上下都被一种莫名的寒冷所包围。以至于父亲去世将近十年后的现在,每次想起他,眼前就出现了瘦长脸、胡子花白、腰身严重失衡的老人,用那一双犹豫而又像是乞求的眼睛看着我。事实上,父亲还在的时候,我没有怎么爱戴他。尤其是小时候,父亲少言寡语,对什么事情都采取沉默或者躲避的方式来消解。他的老实使得母亲常常发火,骂他,甚至冲上来厮打他。父亲不吭声,打就打,骂就骂。然后不吃饭,就去地里干活。待我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忽然发现,父亲很聪明,属于大智若愚的那种人。他和谁都不争。我记得,临去世前一个月,父亲说了一番话,让我觉得了这个外表看起来老实的人,其实早已经看透了人心和人性。父亲說,咱家人,就是太要强。本来就势单力薄,明知争不过别人,就不要争。即使争来了,也守不住。不如不争。少说话。让别人去争。他们争了,我们就会清净点。孩子大人就会活得自在点儿。父亲还说,过日子,不是争就能过得好,争来的,好的还好,坏的,迟早会全部丢了,还不如不争的,正经干来的那些牢靠。父亲这些话,颇有《道德经》的意味。其实他只会写阿拉伯数字和自己的名字。   由此看,父亲也懂得,生存和生活是一个智慧活儿,尤其是在依旧充满了原始暴力意识的乡村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得失、多少、强弱、众寡为基本衡量单位,并且以权和财为唯一方向和目标的。如对官的崇拜(其中又夹杂了功利主义的崇学意识)和对富起来那些人的天然性畏惧与敬拜心理。倘若势均力敌,他们会选择更弱的一方,进行各种必要和不必要的压榨和剥夺,借此来充实自己,在乡人面前提高自己的“声望”,并且用这样的方式来震慑其他乡里乡亲。
  弱者丧失的不仅仅是生存的利益和尊严,还有他们精神的创痕。在乡间,外人三五日所能看到的,都是表象。因此,在很多时候,我反对美化乡村,并且认为那是极其不道德的。离开南太行故乡最初几年,我总是觉得唯有我们村庄的人相互压榨、强欺弱、多欺少、富欺穷等等,多年之后,我才忽然发现,天底下的人群都是同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唯有对同类施虐、施暴才能获得最高的满足感,也唯有在人群中树立自己“不是软茬”的公众形象,才能使得其他人望而生畏,处处让自己三分。
  父亲去世后一年,姑夫也去世了。相对于父亲,姑夫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农民但一辈子不下地。虽家境一般,但在村里很有声望。我也知道,姑夫从内心是看不起我父亲母亲的。两家关系处得不好。我的原则是,大人之间的矛盾,我们做晚辈的一般不搀和进去。但叫我气恼的是,父亲去世后,姑夫只是来我家门口坐了一会儿,和其他人开了几个玩笑就走了。我父亲下葬时,他坐在家里,还要我和弟弟去请他。由此,我觉得姑夫做事有些过分。那种对逝者的不尊重,我父亲还是姑姑的亲哥哥。作为妹夫,悲伤不悲伤无所谓,但人前说话做事,让我觉得他的无趣乃至内心的冷酷。
  内心有温度的人,是令人尊敬的。如对他人的帮助、理解和支持,物伤其类,对同类生命的消失的悲切。由此,我再一次确认,人和人的巨大分野就在于,是不是尊重他人生命,心里边是不是有他人的存在。可是,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生性就很冷酷的人,他们看起来在俗世中生活得如鱼得水,处处都是朋友,可是,他们的内心里却储满了冰雪与寒风。然而,按照民间的说法,人去世,生前的一切都将一笔勾销。爱恨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再者,“死者为大”。我觉得这个传统尤其的好。
  到2019年,我在外已經28年了。从18岁开始,一个人就开始了不断地出乡与返乡的人生长旅。于我而言,外,虽然有具体的地方,如从前的巴丹吉林沙漠军营和现在的成都市区。两者地貌地形和人文、风俗等等皆不相同。无论是在沙漠,还是在闹市,我感觉都很好。起码,我可以忍受并且逐渐地热爱,并且与它们融为一体,进而喜欢起它们的历史文化和人情风物。排斥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大地上的人群,无论在哪个地域,都是同胞。但相对而言,成都因其历史上多次移民,从而形成了较好的包容特性。而北方人群的领地意识还是比较强,很介意外来者的加入。这一点,大抵是游牧民族侵袭过多与杂交的结果。
  对于故乡,具体说是太行山乡村,我命名并一再书写的南太行乡域,我总是不满多于满意。这些年来,一个在外的人,最渴望是看到故乡的逐渐开放,尤其是思想、思维和行事作为上,比如纠正窝里斗、欺弱怕强、媚官媚富的劣根性,因地制宜地做好新农村的建设。这里面,绝不仅仅是年平均收入、楼房遍地、道路硬化这些硬件的改变,重要的是人文,即乡村人的文明素养的提高。
  或许有人会说,这需要一个过程。而我却觉得,我们都不做,再长的时间又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农民子弟,深山出生,尔后又多次迁徙,从西北到西南,其间消耗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现实生活的转变,还有年纪。因此,每次回乡,我都觉得悲伤,那种悲伤犹如整齐的铡刀,一次次把人像草木那样切割。一个,一个,一茬,一茬,永无穷尽,也丝毫不停歇。本来枝蔓绵长、丰茂的亲人之间成为黄土中人。除了坟头,再也不能见到他们,和他们说话了。
  对于人类,时间就像切西瓜一样,今日一块,明日一瓣。宛若凌迟。具体到我,从祖父去世开始,家族和亲戚中人就开始凋零了。当我回去,原先柴烟弥散,清水满缸的房屋就成了哑巴,一把大锁子锁住了曾经主人的过往,也断绝了他们重回这个家的道路。凑巧的是,大姨、大姨夫和他们两个儿子的坟茔居然和姑夫的新坟距离很近,就在我们村去往邻县的路边。每次回去,我路过时候,即使炎炎夏日,也觉得凉意森森。脑子里不由映现他们的音容笑貌。想起他们和我的某些细节,均栩栩如生,感到亲切。看到他们的坟,却又感到恐惧、悲伤。因此,对剩下的几位亲戚,我格外看重,无论以前关系好坏,每次回到家,哪怕是仅隔了一个月,也都要再去看望他们。
  人之老,其中也包括我。对于一个常年在外乡的人来说,父母就是自己的根,而且无法撼动,永世不变。而更绵长的根,则是祖父祖母以及他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一个人的来处那么遥远,其间多少次开枝散叶,最终才有了我和我们?常在一处生活的人不觉得这些有什么不好,或者有什么意义。对于我这样的,根在何处,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人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明确自己的根的方向。照实说,我一方面惊惧于时间对自己的消磨与摧残,另一方面惋惜亲人去得太快。这里面,一个自私的想法是,亲人在得越多,或者说他们活得越是长久,对于我来说,就是精神上的依靠。因为,潜意识里人都觉得,死亡最先拿走的,肯定是年岁最长的人。
  对于南太行故乡,我之萦绕不散的情感,犹如森林里穿梭回荡的风声。可是,更令我感到忧虑的,却是关于故乡的另一些。前些年,就在两位舅舅和玉平姐夫的村子,一个光棍半夜嚎叫。听声音,是有人在打他。可是,因为他单身一人,虽然有人听到了,却没有一个人出来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直到次日凌晨,他被发现已经死在了自家的门槛上。远房后代出于家族情谊,出面将之收殓后,直接埋葬。还有一件事,傍晚时分,邻村一户人家的媳妇和18岁的女儿在家里吃饭,因为省电,而没开灯。一人突然闯入,抡起?头,将母女二人砸得脑浆都流出来了,成了植物人。抓了几个嫌疑人,但后来都又放了回来。至今仍是无头案。
  这种无来由的伤害,暴力、血腥,且没有任何的惩罚,甚至连谁做的都不知道。所有的都是私下的猜测。这些事件的恶劣程度,已经超出了亿万人可以接受的范畴。如果是熟人之间的伤害和杀害,那更可怕。如果是陌生者施暴,他们又逃往哪里?他们的良知能够安宁吗?直到现在,每次回家,我都会听到一些奇怪的事件,如小孩的失踪、某个人不明就里的死亡、婚姻两家仇怨的杀戮和暗中算计、因为财产的兄弟姐妹反目成仇、车祸之后的各种纠葛……每一个人群都是不平静的。就像我对故乡南太行的情感,那种愁怨与渴望,就像雾水一样,时时弥散、蒸腾,让我的内心和灵魂不得安宁。再者,我们这样的农村子弟,结婚一般都是在外地,外地的妻子,孩子也在外地出生和长大……等他们长大了之后,还会不会认同他父亲的根?会不会像他们父亲母亲这样,一次次地往返于自己的故乡呢?如果没有,这种断裂,可能是最大的悲剧吧。迁徙之后的人,或许,从一开始,他们的根,就被悬空了。
  最深的乡愁莫过于此。即使在乡村,进城已经成为时尚,或说男方娶媳妇时,在城里有房,已经成为女方的硬性条件之一。即使没有能力进城的人,也不得不省吃俭用在城里买房。现在的村庄,余下的,都是老迈的父母辈儿的人了。到处都是荒草,以前热闹的院落,已经被灰尘和寂静攻陷。村庄和坟茔遥遥相望,在各自的地方,从形式上开始接近,也从精神上趋于一致。正如里尔克命名为《孤寂》的诗歌:“孤寂好似一场雨。/它迎着黄昏,从海上升起;/它从遥远偏僻的旷野飘来,/飘向它长久栖息的天空,/从天空才降临到城里。//孤寂的雨下个不停,/在深巷里昏暗的黎明,/当一无所获的身躯分离开来,/失望悲哀,各奔东西;/当彼此仇恨的人们/不得不睡在一起:这时孤寂如同江河,铺盖大地……”(杨武能译)。
  责任编辑:姚娟
其他文献
亨特其人  美国人亨特(Willina C.Hunter),著有《旧中国杂记》《广州番鬼录》。1825年,13岁的亨特到达广州,随即被派赴马六甲英华书院学习中文,次年返回广州。1829年,亨特加入广州的美国旗昌洋行,八年后,他成为该行合伙人。1842年,亨特退休,两年后返回美国,其后又回到中国,创设亨特洋行,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生活长达20年。亨特晚年旅居法国,1891年,在法国尼斯去世。  撇
期刊
直到被粗暴地按倒在街头,杨暕才回过神来,这一切并不是梦。他突然开始剧烈地挣扎,还声嘶力竭地嚎叫:“帮我再求求父皇,我决没有谋反!”  但是没人理他,就像没人理一条砧板上拼命跳跃的鱼。一把钢刀已在杨暕头顶高高举起。  齐王杨暕,是隋炀帝杨广的第二个儿子。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早就失去了父亲的宠爱。他是在睡梦中被捆绑起来,随即处死的。从被捕到行刑,没有人给过他任何解释,以至于杨暕认为这是乃父下的毒手。 
期刊
一  星星  在头顶、眼前、脚下  琉璃石、天青石、珐琅石,透明的、半透明的和不透明的  ——星星跳舞  ——天上的石頭在大地和你的肌肤骨肉摇晃  空气摇晃  大野摇晃  德昂家的帐篷摇晃前生后世  在藏獒亮一声暗一声的吠叫里  青稞酒摇晃  光在摇晃  划亮夜弧度深远的圆圈舞  你穿过蓝色的虚无,满怀跳动的星星  星星击溅,流淌,银色的抛物线降落  二  金色的  红色的  绿色的  黑色的  
期刊
陈离的诗  示弱的鸟  这是真的  太阳刚刚掉下去  所有的鸟鸣  就全部停止了  然后黑暗突然降临  我心里感到恐惧  很快懂得 那些鸟  是因为恐惧  才突然不叫了  我可以认为那些鸟  是在示弱吗?  我觉得没有一只鸟  会是机会主义者  我遇见的是一群  示弱的鸟  这是真的,我很少遇见  示弱的鸟  却经常遇见  示弱的人  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块石头  从空中飞来  击中了我  我忍住
期刊
秋意  十一月的夜晚,沉积着  过去所有日子的记忆  深色的树木在风中站立  星星低垂着。我忽然想起  未曾对你说的话。那如波涛一样绵长的  沉默。或者,如松林间一样长久的叹息  是的,秋天了。当我回头  所有的时间重叠在一起  你的笑带着微微的凉意  像还没有到来的雪  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未知的一切  溪水在暴涨。天尚未透亮  四下无人。野花落了一地  一条鱼,越过了池塘,他在喘息  这短暂的
期刊
一般来说,我们总是习惯于把鲁奖得主胡学文看作是一位取得了突出创作实绩的优秀现实主义作家。尤其是在当下这样一个过于强调所谓现实主义重要性的特定阶段,胡学文的现实主义作家身份,更是会被一些总是在跟风的批评家所特别看重。但其实,或许与写作过程中所必然要经历的现代主义洗礼紧密相关,只要我们认真地阅读胡学文尤其是晚近一个时期以来的小说作品,你就不难感受到作家一种真切的现代主义艺术诉求的存在。这一点,在他的中
期刊
1  扬州是座太丰富的城市。张爱玲有言:像我们这些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扬州何不如此?在没有遇识这个城市之前,我们已经读了太多关于扬州的诗词。  譬如李白的这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时候背的时候,简直禁不住心旌摇荡,自喜自悦。仿佛已置身于春天里,正赶往扬州那花柳繁华地。还有一层,因为扬州离我的家乡淮阴仅咫尺之遥,从来淮扬并
期刊
万物之近  真正能够改变你自己的,只是你自己,不是任何他人。  当然,至亲的人会爱你,无比深刻地爱你。即便如此,这爱的底线也是“你看着办吧”,而不是“我可以替代你”的苦辛和荣光。  你自有你的命运,你需要洞察它,顺应它,掌握它,喜欢它。  你需要去命运的诞生地盘桓一些日子,看清它的面目,知道它引领的作用能发生多久。之后,一切沧桑胜败就全靠你自己了。  不必崇尚任何浅薄之物,只要日子能够过得下去,你
期刊
大潮涌珠江  阳光出云 大地飘香  风雨过后 草木芬芳  一场讨论 让人豁然开朗  一个声音 在神州上空激荡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犹如春雷震天响  滚滚大潮起珠江  放开价格 兴旺市场  开办夜市 货畅城乡  你做餐饮 他卖服装  我开“亚马哈鱼档”  引进外资 引进技术 引进工厂  引来亿万打工大军  在这里劳动 创业 成长  让财富充分涌流  让新事物之花遍地开放  这是史无前例的“风景”
期刊
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的一批问题小说家,其中一部分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中坚分子,“为人生”的写作奠定了关于现代市镇和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书写的基本叙述模式。但是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书写,一直是更居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样式。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是显而易见的,进入 21 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关于城乡文学的叙事也悄然出现了某些新的特质。据统计,2011 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作家们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