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中立案登记制度之实施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4年11月1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新《行政诉讼法》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新行诉中改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立案登记制有助于解决行政案件“立案难”题。然而,同时改为立案登记制后,行政案件数最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新一轮的司法改革的路程中,为了保证立案登记制度发挥预期的效果,应保证立案以审判为中心,确实保障公民诉权,依托司法改革的春风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素养,建构法治社会,最终通过立案登记制等新行政诉讼制度的不断推进,实现解决纠纷的诉讼目的,提高司法公信力。
  【关键词】:立案登记制度;新行政诉讼法;司法改革;法治社会;司法公信力
  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不断推进,为了不断保障公民权利,提高公民监督,此次新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加大了对原告方诉权的保障力度,强化了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力度,完善了督促行政机关参加行政诉讼、执行行政裁判的制度和措施,对倒逼行政机关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解决了行政诉讼中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广为诟病的“立案难”。 新《行政訴讼法》体现并落实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给法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公民的法治观念也是极大的考验,可以说登记立案制的实施可能大幅度增加法院审判,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公民的滥诉,从而导致审判资源的浪费。所以,实施好登记立案制度是检验司法改革成败的试金石。
  一、新行政诉讼中的立案登记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司法改革、建设法治国家做了全面部署, 其中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査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第一,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第二,对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第三,对在法律规定期限内无法判定的,应当先行立案。第四,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第五,强化责任追究,对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违法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如此立案程序实则对司法工作者的法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立案的过程中,由于司法工作者对行政诉讼目的的忽视加之缺乏对公民法治观念的引导很容易导致:(1)收案激增,案多人少矛盾加剧;(2)部分当事人滥用诉权,浪费司法资源;(3)审判程序性事项审查增多,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情况增多,既无法实质解决行政争议,更带来审理难度加大,信访维稳压力增高等问题。
  二、立案登记制度如何保障公民诉权
  畅通行政诉讼的入口,加强诉权保护已经成为立案登记制度的总原则。原《行政诉讼法》第42条对法院立案规定的相对简单,当然虽说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2条,对其进行了规定,但立法上留下了制度漏洞,即立案前的审查过于严格、接诉后不作答复无处理结果、起诉状的反复补正、不接收起诉状等。某些现实现象,也放大了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如有的行政纠纷产生后,行政机关不愿当被告。行政诉讼面临的“三难”,最突出的是立案难,社会反响剧烈。
  有破才有立,原先立案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不规范、不适应,需要破题、破解、破局。唯有改变积习、革除积弊,真正从保护诉讼权利的角度去思考、理解、落实、执行,新法下的法院立案登记制度才能焕然一新。
  三、登记立案制度如何保障审判
  登记立案不等于不审查,新法实施下的登记立案,需要重新确立审查标准,理顺审判机制,构建立、审的有效分工,促成新法实施后法院受案制度的转型升级。
  新法规定的登记立案属于一种技术性的借鉴,是基于本土问题而采取的解决方式,以解决在受案范围内应该依法予以立案而不予立案的问题,解决实践中因法外因素故意规避不接收材料的问题。因此逻辑上,应按照这个程序步步推进,在立案阶段对形式要件进行审查,并对诉讼要件先进行初步审查,再对涉及实体事项的诉讼要件及实体要件在庭审程序中通过公开开庭方式由双方当事人在程序保障的条件下做出充分的论证后作出裁判。登记立案制度应始终遵循以审判为中心的原则进行。
  立案前,立案庭进行形式性审查,包括:起诉状内容,可参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审查诉状必要记载事项;诉讼请求,必须以被诉行政行为为基础,指向明确具体的行政争议,诉讼请求的表述方式能明确为确认、履行职责、撤销等法律明定的判决方式,不允许意思含糊、不允许存在不确定性;事实理由要求为表述清楚行政决定或行政行为已成立及其具体内容、诉讼理由即可;同时包括当事人的签名是否有漏缺。如有必要记载事项欠缺的,经指导释明一次性告知补正,当事人不予补正或补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不予收取起诉材料。除诉状必要记载事项外“,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还会涉及明显不符合受案范围、存在滥诉等较为特殊的情况,对此,进行释明后可以不接收起诉状。
  案件受理后,行政庭对诉讼案件应当再作进一步的可审性审查。只有经过审查后合议庭认为符合新法规定的全部起诉条件的,方能转入下一阶段——对行政争议进行实体性审理。
  四、立案登记制度如何解决行政纠纷,保障司法公信力
  行政诉讼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提供司法救济。新法在这一方面的体现主要是对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的修正。立案登记制度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大环节,应该以此为原则。正如新法第1条规定,强调公正及时审理、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合法权益、监督依法行使职权。新法第2条规定的行政行为有别于具体行政行为,成为贯彻整个新法的基石、定海神针。新法第12条规定的合法权益也不再仅限于人身权、财产权。新法第25条将原告资格界定标准从与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改为“有利害关系”。新法第53条规定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新法第61条规定对部分民行交叉案件可以一并审理民事争议。新法第46条将起诉期限放宽。这些新的规定,是对诉权限制的纠偏,也是对司法审查权的更多赋予。立案登记制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保障,以往以“具体行政行为”、“原告资格”等由头限制司法救济、阻碍行政诉讼发展的阻力应该得以大大减轻。
  新法的实施,伴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好比行政诉讼制度搭上了司法改革的顺风车,行政审判制度的改革同样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浪潮,新的情势下,立案登记制度及相关工作机制应当顺应立法变化、法治潮流,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程度的发展和现实需求,依法逐步拓展权利保护的范围,真正在源头上加大司法救济的窗口,实现行政诉讼制度的立法本意。
  参考文献:
  【1】《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5npc/n/2015/0312/c394473-26681821-2.html,人民网,2015年4月11日访问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3】姜明安,《行政诉讼法修改中的六大难题》,载于《法制日报》2011年11月30日
其他文献
【摘要】:教研员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领者,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其工作过程中也存在行政支持不足、教研活动质量不高、教师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基于教研员困惑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行政部门重视不够、教研过程缺乏实效性、教师队伍问题突出、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最后提出了提高教研员教研效率的对策:加强行政干预、构建区域专家团队、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现在的教育往往忽视了人文性的教育,造成学生人性的缺失。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引起重视,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语文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人文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性美 
期刊
【摘要】:“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在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中,山水之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山水之乐”被认为是读书人应有的爱好,能够彰显出“君子”特有的清高品格和其独特的文化修养,其意义远远超出单纯的旅行或娱乐,不是仅仅的游玩山水,放松心情,而是在山水之中达到“求仕”“明道”“游必有方”的目的。  乐山乐水,古圣先贤对智慧的求索。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阿多诺对法西斯主义与文化产业的心理学分析。阿多诺认为人类历史的倒退在法西斯主义的崩溃之后并没有终结,那种极权统治得到了延续。文化产业和法西斯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旨在实现政权对社会成员的整合。在这种整合中,个性不再存在,文化产业所呈现的只是一种“伪个性化”而已。阿多诺相信无论法西斯主义还是文化产业都是心理学的,因此也要用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  【关键词】:阿多诺;法西斯主义;
期刊
【摘要】:夏姬是春秋时期郑国人,初婚丈夫夏御叔去世后,她又与孔宁、仪行父、陈灵公私通,陈国灭亡夏姬被俘至楚国,巫臣阻止了楚王和子反纳夏姬,她被赐给襄老,襄老战死其子黑要娶夏姬,最后屈巫与夏姬逃亡晋国。夏姬及其众多追逐者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男性婚恋观观念的开放,政治联姻、烝报婚普遍存在,男性看重女性的美貌,贞洁和名声并不重要。  【关键词】:夏姬;春秋时期;婚恋观念  夏姬,春秋时期郑国人,父郑穆公,
期刊
【摘要】:音乐表演感性体验和理性表达是音乐作品形式结构、感情内涵、风格形态的主要表达形式,也是音乐表演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在音乐作品表演中表演者只有把自己的理性因素深入到感性体验中,才能把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意义,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是表演者把自己的表演升华为艺术的主要形式,所以一定要处理好音乐表演中的感性體验和理性表达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得音乐表演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音乐表演;
期刊
【摘要】:《一代宗师》与以往王家卫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题材的电影有所不同,他肆无忌惮的表现着其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而武侠代表着这部电影的精神、武林代表着这部电影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导演精心勾勒出的武林情感风貌,更深刻的体现了武林中的固守及传承,对于武林和侠义的追思和展现更是电影在讨论的一个终极话题。  【关键词】:武林;武侠;  王家卫自1996年萌动了武侠电影的英雄梦,直到2009年组建《一代宗师》摄
期刊
微信公众平台在从2012年7月创立以来发展迅速,截止到2015年年底,公众号注册数量已经突破1000万的规模。近两年,众多高校开始重视校园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各级部门纷纷抢占微信高地,将其作为信息传播、新闻宣传、品牌建设和价值引领的流行窗口。  在众多高校官方公众号中,有些高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有些高校官方微信号却表现平平,在本校学生中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反响。如何提升高校微信公号推文的浏
期刊
【摘要】:近年来,有关“官权富”的事件总是在网络上频繁掀起轩然大波。当这类事件发生时,网民总是表现出仇官、仇权、仇富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体现了民粹主义倾向。文章从这些热点事件出发,探讨“官权富”热点事件中民粹主义倾向的具体表现、特点、原因等等,以期对网络热点事件中的民粹主义倾向进行审慎处理,对其消极影响进行防范,从而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草根媒体;网络民粹主义;杭州飙车案  随着互联
期刊
【摘要】:通过综述近年来人们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以及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与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等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帮助人们正确地使用社交网络,合理地进行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以此减少网络暴力,减少人际冲突,从而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交网络环境。同时,由此也可拓宽从心理学角度对社交网络的研究范围。  【关键词】: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研究综述  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的发展,关于社交网络用户的数量也不断增长,社交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