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中关节假体置换更有利于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四肢骨折;临床效果;安全性
四肢骨折是多见于中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以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卧床时间,改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手术方法较多,本文对比了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均因明确的外伤史导致骨折,并经X线片检查确诊。所有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并剔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能异常、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异常、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手术者。
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30例,年龄48岁~75岁,平均年齡(60.45±11.64)岁;体重54kg~83kg,平均体重(63.76±10.05)kg;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1例、跌倒伤9例。
实验组30例,年龄50岁~76岁,平均年龄(60.33±11.80)岁;体重53kg~81kg,平均体重(63.49±10.32)kg;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0例、跌倒伤10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性别、受伤原因、ASA分级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在C臂机监视下进行。患肢取内旋外展位,闭合牵引复位。于患肢股骨大粗隆体表骨突处切开,沿股外侧肌间隔分离至股骨外侧。采用股骨颈干角定位器定位,水平位钻入导针,C臂机透视下正侧位导针均位于股骨颈正中位。沿导针方向扩孔、攻丝,依次置入动力髋螺钉、钢板。冲洗切口后逐层关闭[2]。
实验组患者接受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上肢骨折者在桡骨粗隆处截骨,截骨面距肱骨头关节面10mm。取出桡骨头颈后扩髓,插入假体后使颈干角与桡骨近端一致。测试肘关节屈伸度、前臂旋转度和稳定性。假体旋转轴与桡骨一致,冲洗髓腔后将桡骨头碎片充填髓腔,注入适量骨水泥,插入安装好头柄的假体。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下肢骨折者取髋关节前外侧,行股骨颈截骨、扩髓,假体插入髓腔试模。以假体为支撑复位股骨大转子,钻孔后将假体插入,标记插入位置,避免肢体过度短缩或延长。髓腔冲洗,放置远端塞,骨水泥加压、填塞,注入骨水泥。骨水泥凝固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3]。
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抗炎、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性。
1.3评价指标
显效:术后活动不受影响,无疼痛感。
有效:术后偶有疼痛,但不影响正常活动功能,但过度运动后疼痛剧烈。
无效:术后日常活动受限,需要服用镇痛剂,并卧床休息。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手术并发症比较
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
四肢骨折多由于交通事故、跌倒等间接外力所致,在骨质疏松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四肢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关节功能、减少疼痛、畸形等后遗症的风险。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5]。
动力髋螺钉属于髓外固定系统,对于骨质疏松症状严重的老年患者,由于骨质量降低,内固定物对周围骨质的把持力降低,易引起股骨头切割、髋内翻等并发症而导致内固定失败。关节假体置换术采用人工材料制成的假体替换损伤严重的关节,在进行假体安装的过程中采用骨水泥充填,使骨面和骨水泥成分结合,形成一个骨水泥壳以固定假体[6]。
本研究中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动力髋螺钉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关节假体置换更有利于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和关节功能的恢复。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仿,这一结果提示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均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建东,戴广兵,韩金龙.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26):45~47.
[2]张晔.关节假体置换选择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104~105.
[3]王欣,金捷,时宏富,等.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4):32~34.
[4]彭维波,韦仕战,班锦东,等.关节假体置换选择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1(17):82~83.
[5]何双建,叶峥,朱剑,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失败行全髋关节置换4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7):3210~3212.
[6]郭永冰,马向辉,郜辉,等.转子间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5):526~528.
关键词: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四肢骨折;临床效果;安全性
四肢骨折是多见于中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以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卧床时间,改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手术方法较多,本文对比了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均因明确的外伤史导致骨折,并经X线片检查确诊。所有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并剔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能异常、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异常、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手术者。
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30例,年龄48岁~75岁,平均年齡(60.45±11.64)岁;体重54kg~83kg,平均体重(63.76±10.05)kg;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1例、跌倒伤9例。
实验组30例,年龄50岁~76岁,平均年龄(60.33±11.80)岁;体重53kg~81kg,平均体重(63.49±10.32)kg;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0例、跌倒伤10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性别、受伤原因、ASA分级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在C臂机监视下进行。患肢取内旋外展位,闭合牵引复位。于患肢股骨大粗隆体表骨突处切开,沿股外侧肌间隔分离至股骨外侧。采用股骨颈干角定位器定位,水平位钻入导针,C臂机透视下正侧位导针均位于股骨颈正中位。沿导针方向扩孔、攻丝,依次置入动力髋螺钉、钢板。冲洗切口后逐层关闭[2]。
实验组患者接受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上肢骨折者在桡骨粗隆处截骨,截骨面距肱骨头关节面10mm。取出桡骨头颈后扩髓,插入假体后使颈干角与桡骨近端一致。测试肘关节屈伸度、前臂旋转度和稳定性。假体旋转轴与桡骨一致,冲洗髓腔后将桡骨头碎片充填髓腔,注入适量骨水泥,插入安装好头柄的假体。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下肢骨折者取髋关节前外侧,行股骨颈截骨、扩髓,假体插入髓腔试模。以假体为支撑复位股骨大转子,钻孔后将假体插入,标记插入位置,避免肢体过度短缩或延长。髓腔冲洗,放置远端塞,骨水泥加压、填塞,注入骨水泥。骨水泥凝固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3]。
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抗炎、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性。
1.3评价指标
显效:术后活动不受影响,无疼痛感。
有效:术后偶有疼痛,但不影响正常活动功能,但过度运动后疼痛剧烈。
无效:术后日常活动受限,需要服用镇痛剂,并卧床休息。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手术并发症比较
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
四肢骨折多由于交通事故、跌倒等间接外力所致,在骨质疏松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四肢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关节功能、减少疼痛、畸形等后遗症的风险。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5]。
动力髋螺钉属于髓外固定系统,对于骨质疏松症状严重的老年患者,由于骨质量降低,内固定物对周围骨质的把持力降低,易引起股骨头切割、髋内翻等并发症而导致内固定失败。关节假体置换术采用人工材料制成的假体替换损伤严重的关节,在进行假体安装的过程中采用骨水泥充填,使骨面和骨水泥成分结合,形成一个骨水泥壳以固定假体[6]。
本研究中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动力髋螺钉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关节假体置换更有利于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和关节功能的恢复。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仿,这一结果提示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均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建东,戴广兵,韩金龙.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26):45~47.
[2]张晔.关节假体置换选择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104~105.
[3]王欣,金捷,时宏富,等.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4):32~34.
[4]彭维波,韦仕战,班锦东,等.关节假体置换选择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1(17):82~83.
[5]何双建,叶峥,朱剑,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失败行全髋关节置换4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7):3210~3212.
[6]郭永冰,马向辉,郜辉,等.转子间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5):52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