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模型对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能够有效的解决员工偷懒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相关内容作为基础,建立期望效用函数来研究如果确定激励和惩罚的力度,使得员工能够自行的选择努力工作,并根据研究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员工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激励机制;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期望效用函数
  一、引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执行力团队;可以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生命力,竞争能力。而员工选择懒散,而且效率低下,这样的企业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如何给予员工激励和约束就成为一个企业领导层必须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对于员工激励制度的研究,多是从公共管理等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了员工激励机制的背景,现状和研究意义,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文章较少,因此,本文将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模型,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对员工和企业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并结合其结论对企业如何制定员工的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二、企业和员工之间博弈的产生
  委托代理理论就是研究不对称信息环境中经济行为的理论。
  在法律中,当一方A授予另一方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委托--代理"关系就产生了,其中A是"委托人",B是代理人。委托人于代理原人本是法律概念,但在经济学中,将这一概念扩大到了任何涉及非对称信息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双方。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几点:(1)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一定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即委托人对于代理人的行为细节并不知情或者保持着"理性的无知"。(2)双方的目标存在着明显的偏差。(3)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代理人从自身出发,会努力使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同时降低自己所承担的风险。(4)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双方都可能存在欺诈行为,甚至违法行为,而监控的成本相对过高。(5)委托人预期效用的实现依赖于代理人的行为,同时也取决于委托人在契约中的制度供给、彼此的承诺、相互信任、激励与补偿机制与监督制度的安排等。由于以上思路的存在,所以必须通过约束、激励等手段是双方的目标尽量一致,并是双方的合作预期达到最大化。
  我们可以理解,员工和企业之间就是一个委托--代理关系。员工即为代理方,企业为委托方,员工行动的信息和企业所掌握的信息之间是不对称的,员工知道自己选择的行为,而企业只能通过观察与之相关的结果来判断员工行动的本身。因此就会存在着例如:监督不力、监管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企业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博弈由此产生。当企业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励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使其选择有利于企业的行为时,员工会根据企业的策略来决定自己的最优选择,这便构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博弈。
  三、员工激励模型
  根据委托--代理模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员工和企业的关系中存在着多种模型,例如:当员工被录用之前,企业的相关部门对其能力并不了解,这就构成一个逆向选择模型;如果相关部门领导对于员工的能力非常了解,但是不知道其是否努力工作,这就成为一个隐藏行动道德风险问题;如果在员工上岗之前,员工自身及其所在部门的领导都不了解其真实水平,但是在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能力,这就是一个隐藏信息道德风险问题等等。但是,本文将只考虑隐藏行动道德风险模型。
  (1)实行激励报酬
  我们假设P是努力程度( P的取值只有两种:0为偷懒;1为努力),C(P)为员工的成本函数,W为固定工资,激励报酬为E,r表示员工努力时获得激励报酬的概率。则由此可知,当员工努力工作是所获得的工资为固定工资W加上激励报酬E;当偷懒时没有激励报酬而只能获得固定工资W。
  则此时的效用函数为Eu=W-C(P)
  员工努力工作时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u(w,1)=(W-C(1))(1-r)+(W+E-C(1))r=W+Er-C(1)
  当员工选择偷懒时,则期望效用函数Eu(w,0)=W
  我们知道,只有在努力工作的期望效用函数大于偷懒的期望效用函数时,员工才会选择努力工作。因此,必须使得W+Er-C(1)>W 即 E>C(1)/r
  因为在激励模型下,激励报酬的概率r<1,所以激励报酬E大于努力工作的成本C(1)时,员工会选择努力工作。
  (2)约束模型
  我们现在不实行激励政策,只是对于偷懒实施惩罚措施。所以,当努力工作时,员工的工资为固定工资W,而在偷懒时的工资为固定工资W减去惩罚F。员工选择偷懒时受到惩罚的概率为s,其它参数同上。
  此时的效用函数为Eu=W-C(P)
  员工努力工作时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u(w,1)=W-C(1)
  当选择偷懒时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u(w,0)=W(1-s)+(W-F)s=W-Fs
  同理,当且仅当Eu(w,1)>Eu(w,0)时,员工才会选择努力工作,因此W-C(1)>W-Fs
  F>C(1)/s。
  因为在约束模型下,遭到惩罚的概率s<1,所以,偷懒所遭到的惩罚的大小F>C(1)时,员工才会迫于压力而选择努力工作。
  (3)激励约束模型
  此时,我们对员工的工资施行激励约束模型,即当员工努力工作时给予激励报酬E,但当偷懒时会给予惩罚,惩罚大小为F。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员工努力工作的时候获得的报酬为(W+E),即为固定工资W加上激励报酬E,同样的,当员工偷懒时所获得的工资为(W-F),表示固定工资W减去惩罚大小F。当员工选择努力工作时的成本为C(1),努力时获得奖励的概率为r,偷懒时获得惩罚的概率为s。   所以,员工选择努力工作时的期望效用为U(W,1)=(W-C(1))(1-r)+(W+E-C(1))r即U(W,1)=W+Er-C(1)。
  当员工选择偷懒时的期望效用为U(W,0)=W(1-s)+(W-F)s即U(W,0)=W-Fs。
  所以,只有当努力工作时的期望效用大于偷懒时的期望效用是,员工才会选择努力工作,所以,必须满足U(W,1)>U(W,0)即为W+Er-C(1)>W-Fs,由此可知,Er+Fs>C(1)表示对员工的激励的程度与惩罚程度之和要大于其努力工作时的成本。
  对于该公式的解释可以有很多,我们既可以只增加激励的效度或者是惩罚效度,或者是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或者是从各个方面加强,以使其大于其努力时的成本。
  四、结论
  (1)、从增加激励的有效性角度。
  从公式中我们知道,增加激励的效度Er,可以使得左边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增加奖励工资的数量,有了实质性的回报和看得见的激励才能使得员工放弃偷懒而转向努力工作。但是这里所说的增加数量并不是要求毫无依据的增加或者夸张式的给予一个数值,而是要根据相应的效用函数和相关的依据来进行,以确保效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扩大获得激励工资的概率,也就是要扩大激励机制的影响范围。不能把奖励的结果局限在少数人的身上,而且要更加的准确和及时,这在判定上有一定的难度,不光要求有企业领导或相关责任人员的主观观察,还要依据客观情况。这将成为激励机制实施的一个关键问题和难点所在。
  (2)、从加大惩罚的有效性角度。
  加大惩罚的效度,不仅是要加大惩罚的力度F,而且要加对于偷懒人员的惩罚的概率.一方面,企业要从各个方面对偷懒的员工进行惩罚,而不能仅仅局限在工资的惩罚力度上,当然工资是最明显也是最有威慑力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要扩大惩罚的广度,比如,对于惩罚制度中的"耽误工作"的现象,根据主观的努力情况和客观的结果分为不同的等级,对于那些"出勤不出力"这样的没有明显工作错误,但是没有任何工作效率的人员也要纳入到惩罚范围之内。通过惩罚制度增加对员工行为的约束,提高组织绩效。
  (3)、从加强监管和成果考核的角度。
  在讨论了上述的方法之后,我们应该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要有准确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在完善考核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委托方应该主要重视两个方面:完善考核的形式和完善考核的过程。
  完善考核形式:可以分为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例如,在美国的一些企业就实行每日工作记录,在每天下班之前都要记录当天的出勤情况,同时把一天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详细的记录在内,这样无形中就成为了奖励或者惩罚的相关依据。
  完善考核过程: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要有定性定量的指标作为衡量标准,二是要保证整个考核过程公平公正。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采用不同岗位实行不同的标准,这样有目的性的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更加明确和具有说服力,同时,可以引入多种考核方式,不仅限于某些人,所有的人员都可以进行考核评价,例如领导考核,专家考核和同事考核等等。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采用培训的方式,对进行考核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在考核中不加入主观臆断,使得整个考核过程能够在一个和谐融洽的过程中完成,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严惩主观臆断等不正之风,保证考核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参考文献:
  [1]祝金龙、宋丽成,《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当代经济》2006年第8期(上)88-89
  [2]李富强 李斌,《委托代理模型与激励机制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29-33
  [3]王玉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葛久研,张仁荣,《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代理理论的博弈分析》,《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增刊
  [5]班冬松《中小型企业价格博弈的条件和结果研究》,《金融经济》,44-45
其他文献
所谓营销稽查,主要针对开展电力营销活动过程的各种失误、事故或者违法用电、窃电行为等进行查处,进而提高电力行业的规范化运行,确保电力营销目标的顺利实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电量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提高电力营销效率,必须发挥营销稽查监控的作用,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一、实现营销稽查监控的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营销业务已成为供电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期刊
摘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在中国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变得非常关键。如何解决这个由于缺水和水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从中国政府到各个社区的注意。为了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开发环境,整个国家已经开始改革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方法、和技术,关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城市用水配额管理已经成为一个核心战略发展水资源治理模式,对水的需求
期刊
摘 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如何有效地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然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方面还有待规范和完善。为此笔者以美国较为成熟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及HACCP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美国政府和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各自的作用,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实践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食品安
期刊
摘 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实施了大量的金融改革措施,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中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署的设立。本文试图对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署的设立背景、目的宗旨和具体职能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保护署 金融监管 金融教育  美国作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地,在危机爆发后迅速进行金融改革。2009年美国启动了金融改革计划
期刊
摘要:从"三鹿奶粉"到"染色馒头"再到"楼脆脆"等一系列恶性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着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的安全。治病需先找病根,然后再对症下药,解决产品安全问题同样如此。产生产品安全事件的原因,不但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还有执法者的执法不严,更有一些生产者对法律的漠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从立法方面进行深一步理解和研究,分析产品质量监管的法律缺陷及其如何完善现行产品质量监管法律体系。  
期刊
摘要: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的根本原因,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博弈关系决定了最终食品安全的供给,生产者利用信息优势不仅能逃避政府的监管,也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甚至导致市场失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生产者同监管者、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字: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活动各方对产品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中职学校中的财务档案的管理模式当中,正在慢慢向社会发展的信息化趋势上发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专业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在中职学校中的财务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规划方案,为中职学校的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职学校;数字化建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2-0174
期刊
摘 要:我国的综合运输体系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直到今天,我国的综合运输体系建立仍存在较多的难点和障碍,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综合运输体系;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自古以来,交通运输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员、货物的流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运输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摘 要:连锁超市成为当前中国零售业的主流发展业态之一,在信息化不断冲击的今天,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在面对外来超市连锁巨头的激烈竞争的同时,受到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新兴销售方式的巨大冲击,但单纯的网上购物或者电视购物又都存在弊端,如何在发挥传统购物方式优势的基础上,兼顾到新兴购物方式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率先作出变革,成为中国连锁超市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就是从中国连锁超市的现状、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辩证法的角度,总结分析在面对2008-2010年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和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所实施的不同政策措施,所体现出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特点。并对中美两国所采取的不同政策措施,及金融危机后两国在中美双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差额等方面的变化中所体现出的双边贸易关系的对立统一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双边贸易关系;辩证法  从历史的延续性角度观察,美国目前正在面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