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定位:让思维从稚化走向智化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e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知道,学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组织者、促进者、知心人。教学中,教师要抛开自己觉得挺容易的想法,假设自己也是一名刚刚接触新知的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用自己稚化的思路策略引领学生从暂时稚化的思维不断趋向智化。
  因此,在努力弯下身子、做学生求知路上的同行者和喝彩者的课堂教学探索之路上,让自己从零开始,以教师“稚化”的思维接近学习前懵懂的学生,然后一起慢慢走过數学知识的再制造,共同享受探究后再创造的快乐。在这样合拍的“稚化”探究中,学生热情高涨,思维逐步趋向智化。
  一、立足知识发现原点,享受再造喜悦
  人类探究数学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很多现今看起来很容易的数学公式、规律、思想,其背后基本都有一段苦苦求证的成长史。带着学生回到新知诞生的起点,学着古人反复求索、对比、推断、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探究中一步步揭开知识的面纱,其欣喜之情是难以言喻的。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笔者以一段小故事导入:“你知道吗?在我们中国早已经掌握了多位数相乘的方法时,古代欧洲人还没搞清楚怎么算。那么,他们碰到多位数相乘,怎么办呢?老师写,你们看,谁先看明白了,也暂时把自己的想法藏在肚子里,轻轻举起你的右手,老师就知道了。请仔细看——”笔者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32×2=64;32×4=64×2=128;32×8=128×2=256;32×15=256+128+64+32=480。”
  短暂的沉默之后,陆续有人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笔者做了一个安静加端正举手的动作:“你想到的可能是正确的,但也许还不够完整,自己闭上眼睛,在心里把自己的发现默念一遍看看。发现不行,再念第二遍,第三遍。”这样,既保护了一部分思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又给其他人继续安静思考的时间和耐心。当所有学生都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笔者做了一个暂停的姿势:“大家的发现,我们先藏在肚子里,你现在再和老师一起做两道应用题,看看是不是和你这时的想法一样。”这样自然切换到算式的比较环节中去。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一步步接近人类认知的起点,心中腾起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初步感受古欧洲人的“双倍法”计算,为后面学习乘法分配律埋下伏笔,奠定思维基础。
  二、走近学生认知原点,完善认知建构
  学生在即将跨入新知学习的殿堂之前,他们的认知建构里已经拥有相对成序列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在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时,前面刚刚经历并体验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究过程还历历在目。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就等于准确地站到了学生现认知的原点,更便于设计出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的导学案,合理、有效地去完善他们的认知建构。
  在承接刚刚激起兴趣的环节之后,笔者从例题的两种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计算式子、得出相同的计算结果开始,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两种列式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一个数与其他两个加数的和相乘,得到的结果,和这个数分别与两个加数相乘,再加起来的和,是相等的。”或者:“一个数与另外两个数分别相乘得到的积,再相加得到的和,等于这个数与那两位加数的和相乘,得到的积。”
  在热情肯定了他们的“了不起的发现”后,笔者将刚才欧洲人的双倍计算法再拿过来,让他们说说自己刚才的发现或想法,和现在的发现是不是相同?欧洲人的双倍计算法,是怎么解决多位数乘法这个难题的?接着,再让他们在文字表述的基础上,再尝试写几组这样的等式。他们随机写出了128×(8+9)=128×8+128×9;82×56+82×54=82×(56+54)等。有了前面比较、推断,得出正确判断的成功经历,再加上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表示的模型示范,他们很快总结出了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式,并在比较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高度概括性和表达精准性。
  三、寻找知识生长原点,扩展学生认知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担心学生出现认知和操作上的错误,有时甚至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揣着明白装糊涂,让学生在反思中辨别,在验证中总结,从而学得更扎实。在学生知晓了乘法分配律之后,笔者给他们呈现这样一组练习:①(65+88)×3=65×( )+88×( )②29×34+29×66=( )×( + )……然后比较计算的过程,说说有什么发现,从而悟出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运算中的应用。接着,让他们小组探究:像“29×24+29×52+29×34”这样的算式能不能用乘法分配律?“66×46-66×26”呢?给学生一个新的知识生长原点,让学生循着探究的过程再走一遭,享受新收获后的喜悦。
  坚持让自己不扮演知识的化身,也避免让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无意剥夺他人思考的时空,用与学生当下认知相匹配、稚化的思维和学生一起探究。这样刻意放慢脚步,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让学习探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思维智化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窎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语文是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多语文教师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能言善辩,这本身是语文教学的优势所在。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妙语连珠并不能直接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更无法有效引领学生的言语能力不断发展,甚至会占据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使得课堂教学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  一、简约导入,促成学习动力的增长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貌似占比不重,但对于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点燃学生
期刊
本刊讯4月21日至23日,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乐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杂志承办,大众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提供网络支持的“第五届记者论坛”在山东济
语文教学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开发者,教师就需要紧扣教材资源,为学生开掘适切的语用教学价值点,以解决语用训练的教学内容。事实上,阅读教学决不能教材给予我们什么就教什么,而要深入开掘、探寻出适切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价值点。  一、以点概全,从标题中开掘语用训练点  正所谓“文新何处,题引非常路”。题目是一篇文本的核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内容,更融合了作者
期刊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七,即全国每年就有15~20万先心病患儿出生。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数量逐年增加,先心病患儿术后存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随
前不久笔者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从蔡林森看洋思中学》,说的是蔡林森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小时候都在老家的小学里上学,成绩均不理想。小学老师下的判决书:“你的孩子怎么一个不如一个?”蔡林森并不服判,孩子上初中后,他自创了一套方法教育孩子,结果三个孩子越读越来劲,后来都考上了大学。在亲力亲为中,他也悟得了办教育的真谛:爱是教育之魂,策略是效率之源。因而就有了享誉全国的洋思中学。学生虽然是学习“主体
期刊
凡是分子中含有氰根(CN-)化合物统称为氰化物。其中,以氢化氰酸为代表的有机氰,如氢氰酸(hydrogen cyanide, HCN)氰化钠(sodium cyanide,NaCN)和氰化钾(potasium cyanide,KCN),是用途甚广的化工原料和试剂。此类化合物对生物体有强烈的毒性,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导致大批人员中毒。其中氢氰酸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储存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建立横向联系,改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掌握复习课的教学方向,确定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制订实用的复习计划,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策略 认知  复习是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纠正错误的认知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复习课教学的
[目的]   分析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基本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影响脑出血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   [资料和方法]   描述2007~2009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317例脑出血住院病
为了适应教育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从事一线数学教学的城郊小学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育评价理念和传统的评价方式,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新型评价方法,从根本上改进教学评价工作,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孩子更勇敢  相对于城区学校,城郊小学的孩子们有着“怯懦”“缺乏自信”等共同点,他们被动、机械地接受“他评”。但孩子是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个体,怎能让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按照被评价者设定好的
期刊
在教学工作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数学学习缺乏自信和兴趣,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心理,这一部分学生通常称他们为学困生。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体验成功,找回自信。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第一,学生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对错误的纠正,容易形成较差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感到學习数学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