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有时候总有一些“不敢”的行为,不敢见陌生人,不敢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不敢说话,不敢一个人睡。
对于孩子说“妈妈我怕”、“妈妈我不敢”,一些家长便会以“你再这样子,妈妈就不爱你了”来刺激威胁孩子。家长平常要注意和孩子说话的内容,或许你只是开个玩笑,但是宝宝信以为真便会对他的心理造成压力。孩子年龄小,他们不懂得分清父母话语的真假,他们认为爸妈说的话都是真的,因此就会有一种感受:妈妈真的不爱他了。像这样妈妈的无意识的一时嘴快,会使得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很害怕家长会因此而不爱他,使得孩子一直患得患失,或者强迫自己“勇敢”去做妈妈喜欢他做的事情。而且类似这样的话,其实潜意识就是你这样做妈妈才爱你。这样容易让宝宝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父母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安全感,宝宝才会变得更加的勇敢积极。
面对孩子的“不敢”行为,家长总是会语重心长或者想方设法鼓励孩子勇敢一点。在这个孩子“不敢”的过程中,家长有几件事是不应该做的。
不给“再试一下”的机会
孩子在某次幼儿园活动中不敢上台表演,家长就觉得宝宝比较内敛害羞,不太敢当众表现自己。为了“尊重”孩子的决定,避免老师再次“勉强”孩子去表演,家长便叮嘱老师尽量少给孩子机会,免得孩子为难。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们一再强调要尊重个性,不勉强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但是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或许宝宝只是一时气话,或许一时提不上勇气,并不代表宝宝下次不愿意,或者是不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家长的“一意孤行”或许就断了孩子很多锻炼学习的机会了。
因此,家长可以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是怎样的性格,那一次的不敢的原因,如果只是偶发性的,那么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说,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下次一定要抓住机会;如果孩子说不出具体原因,那么家长也应该多鼓励,给孩子“再试一下”的机会,或许下一次,宝宝就会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妈妈不爱你了”刺激孩子
一些强势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敢做,就逼他,认为有压力才能发挥出孩子潜能。但其实强扭的瓜不甜,家长越是逼迫孩子去做,孩子越抵触。即使这次孩子成功地被你硬推上台了,但是他心里还是一万个不愿意,这种消极的体验使得他下次更战战兢兢,更逃避上台表演。
大人都有自己不敢不愿意的事,更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小孩子。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上台去表演,家长就不要强迫孩子,给孩子多一分宽容。妈妈应该学会说,“宝宝不敢没关系,妈妈依然爱你”,让孩子感觉到即使自己是“不听话”的,但父母还是爱自己,尊重自己的决定。
硬推孩子上台,怀疑孩子的理由
孩子不敢、不愿意去做,家长会了解孩子不敢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和孩子相互沟通的绝好机会,但是父母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愿,要相信孩子的理由。
一些家长即使获得了孩子的答复,但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觉得宝宝在撒谎,明明是宝宝胆怯害怕却回答说是自己身体不舒服。即使如此,家长也不要戳穿孩子的“掩饰”,毕竟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因此不要对孩子太过较真,抓着宝宝的小辫子不放。
常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众多家长的通病。家长本以为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让孩子有个例子可以参照学习,但其实这种横向比较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脆弱的,如果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他比,他会更加抬不起头,甚至将委屈乃至怨恨转移到别人家的孩子身上。
因此,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明智的家长,学会给孩子正面的肯定,当孩子表示自己不敢做时,父母要对孩子满怀信心,对孩子说“你能行”。
出口就是否定句
一些父母对于孩子所表现的不敢行为,难免会认为孩子是害羞甚至怯懦,然后就会脱口而出地责骂孩子几句,或者说一些否定孩子的话:“你怎么这么胆小?”也许这只是父母的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气话,但是孩子无形中就会被贴上标签,因此他会逐渐变得更加不自信,不敢的行为也就越来越多了。
因此,家长无论有多生气,都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孩子或许只是一时的胆怯或者情绪不好,不能轻易就下定论说孩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他,也请家长尽量采用温和的方式去鼓励孩子下次更努力。
对于孩子说“妈妈我怕”、“妈妈我不敢”,一些家长便会以“你再这样子,妈妈就不爱你了”来刺激威胁孩子。家长平常要注意和孩子说话的内容,或许你只是开个玩笑,但是宝宝信以为真便会对他的心理造成压力。孩子年龄小,他们不懂得分清父母话语的真假,他们认为爸妈说的话都是真的,因此就会有一种感受:妈妈真的不爱他了。像这样妈妈的无意识的一时嘴快,会使得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很害怕家长会因此而不爱他,使得孩子一直患得患失,或者强迫自己“勇敢”去做妈妈喜欢他做的事情。而且类似这样的话,其实潜意识就是你这样做妈妈才爱你。这样容易让宝宝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父母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安全感,宝宝才会变得更加的勇敢积极。
面对孩子的“不敢”行为,家长总是会语重心长或者想方设法鼓励孩子勇敢一点。在这个孩子“不敢”的过程中,家长有几件事是不应该做的。
不给“再试一下”的机会
孩子在某次幼儿园活动中不敢上台表演,家长就觉得宝宝比较内敛害羞,不太敢当众表现自己。为了“尊重”孩子的决定,避免老师再次“勉强”孩子去表演,家长便叮嘱老师尽量少给孩子机会,免得孩子为难。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们一再强调要尊重个性,不勉强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但是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或许宝宝只是一时气话,或许一时提不上勇气,并不代表宝宝下次不愿意,或者是不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家长的“一意孤行”或许就断了孩子很多锻炼学习的机会了。
因此,家长可以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是怎样的性格,那一次的不敢的原因,如果只是偶发性的,那么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说,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下次一定要抓住机会;如果孩子说不出具体原因,那么家长也应该多鼓励,给孩子“再试一下”的机会,或许下一次,宝宝就会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妈妈不爱你了”刺激孩子
一些强势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敢做,就逼他,认为有压力才能发挥出孩子潜能。但其实强扭的瓜不甜,家长越是逼迫孩子去做,孩子越抵触。即使这次孩子成功地被你硬推上台了,但是他心里还是一万个不愿意,这种消极的体验使得他下次更战战兢兢,更逃避上台表演。
大人都有自己不敢不愿意的事,更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小孩子。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上台去表演,家长就不要强迫孩子,给孩子多一分宽容。妈妈应该学会说,“宝宝不敢没关系,妈妈依然爱你”,让孩子感觉到即使自己是“不听话”的,但父母还是爱自己,尊重自己的决定。
硬推孩子上台,怀疑孩子的理由
孩子不敢、不愿意去做,家长会了解孩子不敢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和孩子相互沟通的绝好机会,但是父母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愿,要相信孩子的理由。
一些家长即使获得了孩子的答复,但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觉得宝宝在撒谎,明明是宝宝胆怯害怕却回答说是自己身体不舒服。即使如此,家长也不要戳穿孩子的“掩饰”,毕竟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因此不要对孩子太过较真,抓着宝宝的小辫子不放。
常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众多家长的通病。家长本以为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让孩子有个例子可以参照学习,但其实这种横向比较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脆弱的,如果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他比,他会更加抬不起头,甚至将委屈乃至怨恨转移到别人家的孩子身上。
因此,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明智的家长,学会给孩子正面的肯定,当孩子表示自己不敢做时,父母要对孩子满怀信心,对孩子说“你能行”。
出口就是否定句
一些父母对于孩子所表现的不敢行为,难免会认为孩子是害羞甚至怯懦,然后就会脱口而出地责骂孩子几句,或者说一些否定孩子的话:“你怎么这么胆小?”也许这只是父母的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气话,但是孩子无形中就会被贴上标签,因此他会逐渐变得更加不自信,不敢的行为也就越来越多了。
因此,家长无论有多生气,都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孩子或许只是一时的胆怯或者情绪不好,不能轻易就下定论说孩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他,也请家长尽量采用温和的方式去鼓励孩子下次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