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家园子依江滨,巧石回廊结构新;竹木已残鱼鸟尽,一池春水绿怜人。风寒江上草萋迷,闲踏春泥过涧西;一树冬青青不改,映门犹自照青溪”。 清代诗人王士祯,在其《瓜洲于园二首》中曾这样描写于园。
诗人以 “巧石、残竹、尽鸟、春水、寒风、萋草、冬青、闲踏……”,透露出在扬州期间充实恬静、稍带抑郁的心情。作为官员和文人的他,驰骋于宦海和诗坛之间,纵情于山光水色,抒写人生感怀。
一处风景,描述一段往事,荡漾一种情怀。
那么,我们在讲授《于园》时,是否只顾就文体知识,忘记了将文本置身于那段特殊的岁月,忽略了作者——著名文学家张岱的人生情怀呢?
带着疑问,我再次走进于园,探访作家张岱在《于园》中体现的奇妙意蕴,体味这位比王士祯年长37岁的明末清初文学家的于园情怀。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张岱在课文第二段中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于园中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前堂高二丈的石坡,植有数棵果子松、牡丹、芍药,大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池底人仰视莲花,反在天上,如此美景吸引了热爱山水的张岱。这种巧妙地构思,别出心裁,让我们的脑海中油然而生出海天相依的深广与空旷。闭上眼睛,畅想那磊石堆砌的假山,四周是清澈的流水,上面是蔚蓝的天空,下面满池的荷花更衬托出假山之奇特,尤其那“一壑旋下如螺蛳缠”引发了我们读者追寻于园空灵、幽远的意境,同时把注意力聚焦在磊石这一处美景之上。作者如此描绘这奇特的磊石、幽远的意境,仅仅是对建造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超艺术造诣的赞美吗?我们能仅局限于说明文教学吗?
作为一代杰出的文学家,于园的风景一定记录了作者一段不平的心路历程,浸润着某种难以割舍的人生情怀。
我们还是在追寻作者的足迹中求解吧。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明朝末年,随着江山易主,张岱的前途化为泡影,此番失落当中,张岱避居刻溪山,故交朋辈多死亡,葛巾野服,意绪苍凉。语及少壮秋华,自谓梦境,《陶庵梦忆》就是张岱主要作品之一,是记述关于明末散文家张岱所亲身经历过的杂事的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方面的纪录,因此它也是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张岱在《陶庵梦忆》自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可见,文中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是他对那段往昔生活的回忆。他自己说抱着忏悔之情来写作“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但事实上,我觉得流露出作者对过往纸醉金迷生活津津乐道和这种奢华生活不可复得的惋惜和留恋之情,更彰显了张岱这个未经宦海沉浮,未在沙场浴血奋战的一代儒墨之士的真性情。
所以,当我再访于园时,我们不仅关注那奇特的磊石,更被那横跨在小河之上的水阁所吸引,那里灌木丛生,禽鸟蹄鸣,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可谓意境幽远。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美情者坐美景之中的舒坦、碧绿、幽深和心旷神怡之感,创设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境,我想这一定是张岱创造和感悟的意境,在玩赏流连中获得生活的意趣和艺术的诗情,是他痴于山水,癖于园林,避世脱俗的一种方式,一亭一榭,一丘一壑,于园的每一处景点皆穷原竟委,体现了张岱崇尚清幽、淡远、自然、真朴、磊落的审美追求。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张岱《陶庵梦忆》自序)。” 从自序中,我感到张岱梦忆于园,寄托了他一代文豪渴望留名千古的心理,以及将承载那个时代的美好画面流传下来的民族感情,因为他所追忆的不仅是一己的生活,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记录。
最让笔者心动的是,国破家亡时,张岱披发派居刻溪山,衣食不济,依然能如梦初醒般奋笔疾书,敢于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唯美地追忆如烟往事,展现了一位文学家至纯、至真的使命感和高远的志趣。如,在空间有限的于园中,艺术地创造出一个可居可游可赏可叹的悠远意境,“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也许这里当年杂草丛生,无人问津,但这幽静的环境却触动了张岱的心灵,使其有“颓然碧窈”之感;也或许是作者梦忆时感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滋味,流露出怀念故乡的情感。
一处于园美景,记录了一段梦幻般的往事,抒写了一代文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笔至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乡——呼兰河畔,想起了一生飘零的作家萧红,想起了那块给她儿时、甚至一生带来无尽幸福和欢乐的后花园: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呼兰河传》)。其实那里曾经就是一块几十平米的空地,甚至大多时候是荒地。然而,那里却是萧红情感世界里一座开满着无数花朵和无限光艳的花园,即使在临终的病榻上,是她依然眷恋的美好回忆,她用生命的最后力量记录了那段珍贵的幸福。
一个园子,一段幸福的往事,浸润着萧红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
百草园,“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光滑的石井栏……”一派繁花似锦,自然生命如此鲜亮。鲁迅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一片野草,一段童年的往事,承载着鲁迅一生纯美的记忆,一生感怀。
再访“于园”,不仅领略了磊石的奇美和建筑的幽远意境, 感知了作者游园的如烟往事,更多的体悟了作者于时代动荡时的磊落胸襟与家国情怀。
蓦然掩卷,柳暗花明,我找到了传统教学说明文的盲点,特别是类似《于园》这样出自文学家笔下的山水小品文,我们总是受单元教学目标的限制,却忽略了文本自身的文学语言的审美魅力,更没有结合文学家张岱的人生经历、品性,尤其是撇开了作者生活的特殊时代和写作的初衷,导致让这篇有景、有境、有蕴的山水美文平淡无味,乃至成为教学几个说明文知识点的载体。所以,在此类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将作品还原到那个时代作者的创作初衷中,在文本中赏美、析事、悟情,这才是语文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226010)
诗人以 “巧石、残竹、尽鸟、春水、寒风、萋草、冬青、闲踏……”,透露出在扬州期间充实恬静、稍带抑郁的心情。作为官员和文人的他,驰骋于宦海和诗坛之间,纵情于山光水色,抒写人生感怀。
一处风景,描述一段往事,荡漾一种情怀。
那么,我们在讲授《于园》时,是否只顾就文体知识,忘记了将文本置身于那段特殊的岁月,忽略了作者——著名文学家张岱的人生情怀呢?
带着疑问,我再次走进于园,探访作家张岱在《于园》中体现的奇妙意蕴,体味这位比王士祯年长37岁的明末清初文学家的于园情怀。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张岱在课文第二段中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于园中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前堂高二丈的石坡,植有数棵果子松、牡丹、芍药,大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池底人仰视莲花,反在天上,如此美景吸引了热爱山水的张岱。这种巧妙地构思,别出心裁,让我们的脑海中油然而生出海天相依的深广与空旷。闭上眼睛,畅想那磊石堆砌的假山,四周是清澈的流水,上面是蔚蓝的天空,下面满池的荷花更衬托出假山之奇特,尤其那“一壑旋下如螺蛳缠”引发了我们读者追寻于园空灵、幽远的意境,同时把注意力聚焦在磊石这一处美景之上。作者如此描绘这奇特的磊石、幽远的意境,仅仅是对建造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超艺术造诣的赞美吗?我们能仅局限于说明文教学吗?
作为一代杰出的文学家,于园的风景一定记录了作者一段不平的心路历程,浸润着某种难以割舍的人生情怀。
我们还是在追寻作者的足迹中求解吧。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明朝末年,随着江山易主,张岱的前途化为泡影,此番失落当中,张岱避居刻溪山,故交朋辈多死亡,葛巾野服,意绪苍凉。语及少壮秋华,自谓梦境,《陶庵梦忆》就是张岱主要作品之一,是记述关于明末散文家张岱所亲身经历过的杂事的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方面的纪录,因此它也是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张岱在《陶庵梦忆》自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可见,文中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是他对那段往昔生活的回忆。他自己说抱着忏悔之情来写作“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但事实上,我觉得流露出作者对过往纸醉金迷生活津津乐道和这种奢华生活不可复得的惋惜和留恋之情,更彰显了张岱这个未经宦海沉浮,未在沙场浴血奋战的一代儒墨之士的真性情。
所以,当我再访于园时,我们不仅关注那奇特的磊石,更被那横跨在小河之上的水阁所吸引,那里灌木丛生,禽鸟蹄鸣,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可谓意境幽远。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美情者坐美景之中的舒坦、碧绿、幽深和心旷神怡之感,创设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境,我想这一定是张岱创造和感悟的意境,在玩赏流连中获得生活的意趣和艺术的诗情,是他痴于山水,癖于园林,避世脱俗的一种方式,一亭一榭,一丘一壑,于园的每一处景点皆穷原竟委,体现了张岱崇尚清幽、淡远、自然、真朴、磊落的审美追求。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张岱《陶庵梦忆》自序)。” 从自序中,我感到张岱梦忆于园,寄托了他一代文豪渴望留名千古的心理,以及将承载那个时代的美好画面流传下来的民族感情,因为他所追忆的不仅是一己的生活,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记录。
最让笔者心动的是,国破家亡时,张岱披发派居刻溪山,衣食不济,依然能如梦初醒般奋笔疾书,敢于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唯美地追忆如烟往事,展现了一位文学家至纯、至真的使命感和高远的志趣。如,在空间有限的于园中,艺术地创造出一个可居可游可赏可叹的悠远意境,“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也许这里当年杂草丛生,无人问津,但这幽静的环境却触动了张岱的心灵,使其有“颓然碧窈”之感;也或许是作者梦忆时感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滋味,流露出怀念故乡的情感。
一处于园美景,记录了一段梦幻般的往事,抒写了一代文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笔至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乡——呼兰河畔,想起了一生飘零的作家萧红,想起了那块给她儿时、甚至一生带来无尽幸福和欢乐的后花园: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呼兰河传》)。其实那里曾经就是一块几十平米的空地,甚至大多时候是荒地。然而,那里却是萧红情感世界里一座开满着无数花朵和无限光艳的花园,即使在临终的病榻上,是她依然眷恋的美好回忆,她用生命的最后力量记录了那段珍贵的幸福。
一个园子,一段幸福的往事,浸润着萧红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
百草园,“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光滑的石井栏……”一派繁花似锦,自然生命如此鲜亮。鲁迅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一片野草,一段童年的往事,承载着鲁迅一生纯美的记忆,一生感怀。
再访“于园”,不仅领略了磊石的奇美和建筑的幽远意境, 感知了作者游园的如烟往事,更多的体悟了作者于时代动荡时的磊落胸襟与家国情怀。
蓦然掩卷,柳暗花明,我找到了传统教学说明文的盲点,特别是类似《于园》这样出自文学家笔下的山水小品文,我们总是受单元教学目标的限制,却忽略了文本自身的文学语言的审美魅力,更没有结合文学家张岱的人生经历、品性,尤其是撇开了作者生活的特殊时代和写作的初衷,导致让这篇有景、有境、有蕴的山水美文平淡无味,乃至成为教学几个说明文知识点的载体。所以,在此类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将作品还原到那个时代作者的创作初衷中,在文本中赏美、析事、悟情,这才是语文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226010)